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案例分析: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目录一、整体社会革命的实质二、革命的根源三、社会革命的类型四、社会革命的作用五、社会革命与改革的区别六、案列介绍——中国代表革命(辛亥革命)七、总结一、整体社会革命的实质+1、革命的定义+2、革命的本质1、革命的定义“革命”一词,出自:“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周易·革卦·彖传》1.革命是一种实现正义和恢复秩序的行为。2.革命是一种权力转移的方法。3.革命是一种发泄不满和改变现状的途径。4、革命是一种实现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1.1马克思主义对革命的基本观点第一,革命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第二,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第三,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动。2.1革命的分类革命的分类:从革命的本义上来看,主要指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在广泛意义上使用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等,则是革命的转义。2.2社会革命的本质+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它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二、革命的根源+1、社会革命的根源+2、社会革命需要的条件1、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旧的上层建筑维护旧的经济基础,阻挠社会前进时,必然引起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导致社会革命的发生。2、社会革命需要的条件+社会革命的爆发和胜利需要具备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①客观条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所导致的全国性危机,由此造成的革命形势。②主观条件:革命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的大大提高,形成革命的领导核心,能够发动足以摧毁反动统治的强大的革命力量。三、社会革命的类型+依据社会性质以及由此决定的革命对象、任务和动力,社会革命区分为不同类型:A.反对奴隶主阶级的新兴地主阶级的革命,包括奴隶起义和奴隶暴动;B.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资产阶级革命,包括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C.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四、社会革命的作用+1、社会革命的作用是什么?+2、社会革命的作用表现在哪些地方?1、社会革命的作用+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a)首先,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b)其次,社会革命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c)第三,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2、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①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够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主动性和积极性;③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和栋梁。五、社会革命与改革的区别(1)1.背景不同: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2.方式、目的不同: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的暴力方式,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五、社会革命与改革的区别(2)3、对生产力影响不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六、案列介绍—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中华史诗巨作1.回溯中华历史2.再看辛亥革命2.1简述辛亥革命2.2辛亥革命的背景2.3辛亥革命的经过2.4辛亥革命的人物2.5辛亥革命的成果及意义2.6辛亥革命的局限性2.1简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目的: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评价: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2辛亥革命的背景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三.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压迫四.人民民主观念的觉醒,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2.3辛亥革命的经过①萍浏醴起义黄冈起义(1900年-1907年)②第二次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1910年-1911年)——————前期准备③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6日)2.4辛亥革命的人物2.5辛亥革命的成果及意义+(一)推翻皇帝制度,这是辛亥革命的最大意义+(二)以共和制代替帝制,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三)开启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进步与觉醒,提出民族平等和中华民族新概念辛亥2.6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一)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它预期的目标,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它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它民权、民生主义长期挂着欠账(二)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三)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提出“平均地权”的口号,但却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来实现它,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失掉了农民的支持七、总结+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深切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我们要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团结奋斗。谢谢观看
本文标题:案例分析: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96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