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总的部分)
-1-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总的部分)5.1目标序号项目内容评分标准查评内容查评依据5.1.1目标的制定(10分)电力企业应制定明确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目标应明确企业安全状况在人员、设备、作业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各项安全指标。安全指标应科学、合理,包括:不发生人身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不发生一般及以上各类电力安全事故。安全生产目标应经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以文件形式下达。①未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未经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不得分。②指标不全面、内容有缺失,扣2分。③指标不明确,不易于员工获取并贯彻落实,扣2分。④未以正式方式下达,扣2分。1、企业制定且经主要负责人批准的近两年内的安全生产目标总体规划文件及资料。2、企业制定且经主要负责人批准的本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指标)文件。3、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总体规划和本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等文件发放记录。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5.1目标《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号)第三条电力安全生产的目标5.1.2目标的控制与落实(15分)根据确定的安全生产目标制定相应的分级(厂级、部门、班组)目标。基层单位或部门按照安全生产职责,制定相应的分级控制措施。①未制定相应目标和控制措施,不得分。②控制措施不明确、不具体,未结合岗位特点,扣2分。1、抽查企业、部门(分场或车间)、班组自上而下进行的层层分解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2、抽查班组、部门(分场或车间)、企业自下而上逐级制定的目标分级控制措施(承诺书)。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5.1目标-2-序号项目内容评分标准查评内容查评依据5.1.3目标的监督与考核(15分)制定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纠偏。对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与考核。①未实现安全生产目标不得分。②未制定目标考核办法,扣2分。③未对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未按办法对目标执行情况考核,扣2分。1、企业安全目标考核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2、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评估及考核相关文档资料。《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第九条实行更加严格的考核和责任追究《事故调查规程》5.2组织机构和职责序号项目内容评分标准查评内容查评依据5.2.1安全生产委员会(10分)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明确机构的组成和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例会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总结分析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部署安全生产工作,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决策企业安全生产的重大事项。①未成立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建立相关制度,不得分。②未按规定召开会议或会议记录不完整,扣2分/次。③重大、重要安全事项未经安委会研究确定,扣3分。1、查阅企业组建安全生产委员会文件.2、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定的相关制度(工作制度、例会制度是否健全)。3、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按规定定期和不定期召开的会议原始记录。4、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重大、重要安全生产事项研究、决定、决策相关文档资料。5、是否由主要负责人组织会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办〔2010〕139号)第三条《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21号)第七条-3-序号项目内容评分标准查评内容查评依据5.2.2安全生产保障体系(10分)建立由生产领导负责和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企业、部门(车间)主要负责人应每月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分析会议,形成会议记录并予以公布。落实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职责,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的人员、物资、费用等需要。①未按要求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不得分。②每月未召开安全分析例会,扣2分/次;会议记录不完整或没有公布,扣1分/次;未分析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扣1分/次;未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扣1分;未布置安全生产工作和明确完成时间、负责人,扣1分;上次布置的工作未闭环扣1分。③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不符合要求,职责未有效落实,每项扣1分。1、主管生产负责人和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网络图。2、企业主管生产负责人、各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定期组织召开的月安全生产分析会原始记录。3、是否形成会议纪要并以简报或其它形式公布。4、会议记录应完整,内容应包括:对目前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提出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及落实完成的时间和责任人。并布置下部安全生产工作等内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三、建设坚实的技术保障体系-4-序号项目内容评分标准查评内容查评依据5.2.3安全生产监督体系(20分)根据国家和上级单位规定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配备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各级安全监督人员和所需的设施器材。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监督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质。建立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网络,每月召开安全生产监督网络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安全生产监督网络要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布置、督促、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纠正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严格安全生产考核,安全监督工作记录完整。①未按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不得分。②安全监督网络不健全,安全监督人员数量、素质及配备的设施器材不满足本单位安全监督需要的,扣5分。安监人员中没有安全注册工程师的,扣3分。③未按时召开会议或会议记录不完整,扣2分/次。④安全监督人员对关键工作、危险工作、重点工作未进行现场监督的,扣3分。⑤现场监督无记录,发现违章现象未制止并跟踪整改的,扣2分/次。1、企业设置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文件。2、安全监督管理制度。3、安全监督考核制度。4、企业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人员明细及机构配备的设施、器材清单。5、企业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持证上岗证书。6、企业建立的安全监督网络。7、定期召开的安全监督网络会议记录。8、安全监督人员对行为性违章、装置性违章、管理性违章检查及对危险工作、重点工作进行现场监督检查记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号《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第九条,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电力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四《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办〔2010〕139号)第三条-5-序号项目内容评分标准查评内容查评依据5.2.4安全产责任制(20分)制定符合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级、各类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各级、各类岗位人员要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职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企业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生产职责履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①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或安全生产责任制未有效落实造成事故,不得分。②各级、各类人员安全职责未体现岗位工作相关性,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扣5分。③未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和考核制度,无安全生产奖惩记录,扣5分。1、查阅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发批准的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2、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3、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4、企业主管部门对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查阅考核记录。5、企业制定的符合现场实际的应急预案。6、企业月安全简报、事故通报、事故统计报表。7、企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及相应的安全生产奖惩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第十七条: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电监会1号令)四、《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电监会2号令)第八条、第九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办〔2010〕139号)四、5.3安全生产投入序号项目内容评分标准查评内容查评依据-6-序号项目内容评分标准查评内容查评依据5.3.1费用管理(15分)制定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安全生产费用计划,严格审批程序,按上级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并落实到位,企业主要领导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①未按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不得分。②未制定安全生产费用计划,扣3分。③审批程序不符合规定,扣2分。1、企业主要负责人制定的年度安全资金计划。2、年度安全资金费用投入计划应明确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管理。3、企业主要领导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的记录资料,并做好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第十三条、第十七条: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第22条.加大安全专项投入5.3.2费用使用(25分)安全生产费用主要用于以下方面: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措施:安全标志、安全工器具、安全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安全培训、职业病防护和劳动保护,以及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研究和预防事故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等。反事故措施:设备重大缺陷和隐患治理、针对事故教训采取①挪用安全生产费用不得分。②安全生产费用使用中存在应投入而未投入的,扣2分/项。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电力企业生产作业场所的防触电、防坠落、防火、防爆、防毒、防雷等设施设备。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及维护保养和进行应急演练支出。3、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监控支出。4、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发及推广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办〔2010〕-7-序号项目内容评分标准查评内容查评依据的防范措施、落实技术标准及规范进行的设备和系统改造、提高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改造等。应急管理:预案编制、应急物资、应急演练、应急救援等。安全检测、安全评价、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整改以及安全保卫等。安全法律法规收集与识别、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与维护、安全监督检查、安全技术技能竞赛、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月活动等。5、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不包括新、改、扩建项目安全评价)支出。6、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支出。7、配备现场作业人员安全健康防护用品支出。8、职业危害检测评价、监测监控及健康监护支出。9、安全设施检测检验支出。10、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方案论证支出。139号)五、5.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序号项目内容评分标准查评内容查评依据5.4.1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15分)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①未明确识别主管部门的,扣5分。②未建立相关制度,扣5分。③未根据识别和获取的法律法规及时完善本企业规章制度和规程的,扣1分/项。1、企业制定的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的记录或资料。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及时完善、转化为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
本文标题: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总的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9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