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黑林小学优秀教学设计六数下学期备课3 (1)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2007年3月3日主备教师赵波复备教师第24页第四课时圆柱容积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5、“练一练”,练习二第5-9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柱的体积,学会计算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并能应用于实际求出所容物体的重量。教学重点:理解容积的概念,掌握求容积的方法。教学难点: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换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具准备:小黑板、圆柱教学过程:1、求下列圆柱的体积(口答列式)(1)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4分米;(2)底面半径2厘米,高2厘米;(3)底面直径2分米,高3分米。追问:圆柱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2、复习容积问:什么是容积?它与物体的体积有什么区别?我们是按什么方法计算容积的?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5出示例5:一个圆柱形水桶,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30厘米,高是38厘米。这个水桶的容积肥约是多少立方米?(得数保留黑林小学集体备课2007年3月3日主备教师赵波复备教师第25页保留一位小数)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求什么?你能计算它的容积吗?请同学们仔细审题,解答这道题还要注意些什么?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怎样求的。注意:统一单位和取近似值。2、新课小结提问:求圆柱的容积要怎样计算?如果知道圆柱底面的半径或直径,怎样求圆柱的体积?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1、2题指名两人板演,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2、口答练习二第6题提问:第(1)题是怎样想?求出了容积怎样求第(2)题?为什么?3、练习二第9题学生独立做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四、课内作业练习二第7、8题板书设计圆柱容积计算复习例5练习V=Sh黑林小学集体备课2007年3月3日主备教师赵波复备教师第26页第五课时几何知识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学第11-12页练习二第10-18题,练习二后的思考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经学过的一些几何形体的面积或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2、使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圆柱表面积与体积之间的区别教学难点:练习二第18题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口算练习二第10题,指名学生口算2、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过几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今天我们来练习这方面的知识。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好有关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基本题练习1、练习圆柱的体积计算(1)提问: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求圆柱的体积要黑林小学集体备课2007年3月3日主备教师赵波复备教师第27页知道什么条件?(2)练习二第11题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2、练习平面图形面积计算(1)练习二第12题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每个图形面积计算的算式。指名学生口答算式,教师板书。让学生说说按怎样的公式列式的。(2)提问: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怎样得到的?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怎样得到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追问:正方形面积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说明:我们在得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通过剪、拼的方法,经过图形的转化,得出了相应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所以,这些计算公式之间是有联系的。3、练习表面积和体积计算(1)求第13题前两个图形的表面积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问:求表面积就是求立体图形的什么?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怎样算的?这道题还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圆柱体表面积是怎样算的?(2)求第13题前两个图形的体积让学生在本上列出求体积的算式。追问:求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黑林小学集体备课2007年3月3日主备教师赵波复备教师第28页4、练习容积的计算(1)提问:容积指什么?容积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2)练习二第14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三、综合练习1、讨论第15题问:第15题的问题要求压路的面积,其实就是求什么?为什么?2、练习二第17题(1)学生读题,提问条件和问题。(2)问:要求体积,先要求什么?你能求出另一个圆柱的底面积吗?(3)问:这两个圆柱中哪个量是相等的?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4)思考:还有别的方法吗?四、讲解思考题问:圆钢全部浸入水中,水为什么上升?圆钢的体积和哪部分水的体积相等?求这部分水的体积缺少什么条件?圆钢露出水面8厘米,为什么水下降4厘米?下降部分水的体积等于圆钢哪部分的体积?你能通过下降部分水的体积求出储水桶里面的底面积吗?学生课后思考讨论完成。五、课内作业练习二第15、16、18题板书设计:几何知识综合练习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思考题黑林小学集体备课2007年3月3日主备教师赵波复备教师第29页第六课时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教学内容:教材第13-14页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例1和“练一练”,练习三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教学难点:学会测量圆锥高,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具准备:沙、实验用的空圆锥、圆柱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2、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二、教学新课1、认识圆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谁能举出一些例子?黑林小学集体备课2007年3月3日主备教师赵波复备教师第30页2、抽象出圆锥的立体图。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1)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一个曲面。(2)认识圆锥的顶点,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问:图里画的这条高和底面圆的直径有什么关系?4、学生练习口答练习三第1题。5、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同桌配合,根据方法测量一下自制的圆锥的高。6、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2)让学生猜想:老师手中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们体积之间有怎样关系吗?(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小组汇报。(4)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板书)(5)小结:你的猜想对不对?公式中的底面积乘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13?8、教学例1出示例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3平方厘米,高是9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1)学生试做;(2)集体订正,说明应注意些什么。黑林小学集体备课2007年3月3日主备教师赵波复备教师第31页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2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强调要乘13.2、练习三第2题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3、练习三第3题学生做在书上。指名口答,说说是怎样想的。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五、课内作业练习三第4、5题板书设计圆锥特征公式推导底面:圆形V=13Sh侧面:曲面高:一条教后笔记:黑林小学集体备课2007年3月3日主备教师赵波复备教师第32页第七课时圆锥体积计算和应用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例2、“练一练”,练习三第6-11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给应用圆锥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练习三第6题,指名学生口算。2、复习体积计算。(1)问: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圆锥体积V=13Sh?(2)口答下列各圆锥的体积。①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2分米。②底面积4平方厘米,高4.5。3、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圆锥体积的计算,通过练习,还要能应用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解决些简单实际问题。黑林小学集体备课2007年3月3日主备教师赵波复备教师第33页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2出示例2:在建筑工地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沙堆,测得底面直径是6米,高是1.8米。每立方米沙约重1.7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整吨数)学生读题问:你们认为这道题要先求什么,再求这堆沙的重量?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2、组织练习(1)“练一练”第1题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第(3)小题。集体订正,说说第(3)题是怎样做的。突出要先求半径算出底面积,再应用公式求体积。(2)“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3)练习三第11题同桌讨论,课后完成。四、课内作业练习三第7-9题板书设计圆锥体积计算和应用复习例2练习V=13Sh黑林小学集体备课2007年3月3日主备教师赵波复备教师第34页第八课时球*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球的初步认识和“练一练”。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几个球体实物,两块同样的木板和一把尺,学生也准备木板、球和尺。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特征: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分别用字母表示。2、指名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特征。二、教学新课1、认识球的特征(1)出示排球、篮球等实物,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有什么共同点。说明:它们都是球,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球的特点。(2)认识球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来的各种球拿出来,放在手心上,用另一只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它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小结: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球面。(3)认识球的主要特征教师做教材第18页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向大家报告米尺的刻度。黑林小学集体备课2007年3月3日主备教师赵波复备教师第35页问:你发现两块木板间的距离有爰变化吗?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4)认识球心、球的半径和直径指导学生看课本,指出:①球和圆类似,也有一个中心,叫做球心,用o表示。②出示模型,指出球的半径:从球心到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球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球有多少条半径?能过球心并且两端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球有多少条直径?③指名测量球的直径,问:球的直径都相等吗?球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④强调球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和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相同,同时指出:由于同一个球的直径都相等,所以在夹板中转动球时,不会改变两块夹板中间的距离。⑤研究把球切开后的截面形状和大小。拿一个事先削好的球状萝卜,先让学生思考:随便切一刀,横截面是什么图形?教师切,让学生观察。问:怎样切得到的圆的面积最大?为什么?2、介绍地球仪(1)地球形状是一个近似的球。(2)指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赤道半径约6400千米。(3)计算赤道周长。三、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知识?球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球的直径?半径?四、课内作业口答“练一练”第2题黑林小学集体备课2007年3月3日主备教师赵波复备教师第36页第九课时实践活动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数学实践活动“观察与测量”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实践活动的过程,通过想象发展空间观念。2、让学生自己解决不规则形状的体积测量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具准备:纸和小棒若干,剪刀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立体图形的知识,今天这节课,围绕这些知识进行实践活动,大家一起来观察和测量。(板书课题)二、操作想象1、让学生看图观察宾馆的旋转门。问:请大家想象一下,宾馆的旋转门旋转一周后是一个什么图形?指出:宾馆门旋转一周后,我们可以想象出,得到的一个立体图形是一个圆柱。2、小组合作进行操作实践让学生按教材上的要求依次做出小旗,在小组里旋转、观察、想象、讨论,想象出每次得到的是什么图形。要求学生在全班交流,说明自己答案的理由。3、自己设计黑林小学集体备课2007年3月3日主备教师赵波复备教师第37页要求学生先想一想,准备用一面小旗旋转出怎样的立体图形,设计出这面小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说说旋转后得到什么立体图
本文标题:黑林小学优秀教学设计六数下学期备课3 (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75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