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考中的创新题型的解题策略
2008高考考前数学专题讲座高考中的创新题型的解题策略主讲人:黄冈中学高级教师汤彩仙一、复习策略数学的创新题是相对于传统命题方式而言的,这类题目没有明确的条件或结论,或解题方向不明,自由度大,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需要通过对问题的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等处理过程方能解决,其难度大,要求高,是训练和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好题型,数学创新题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途径,以“发现”为目的,为高层次思维创造了条件,是挖掘、提练数学思想方法,充分展示应用数学思维方法的良好载体,所以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在高考中的创新题型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定义信息型创新题;第二类是情景创新题,第三类是类比型创新题,第四类是跨学科型创新题。二、典例剖析题型一:定义信息型创新定义信息型创新题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题型,因此此类型的背景新颖、构思巧妙,且又能有效地区别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潜力,所以备受师生的青睐,解答这类问题通常分为三大步骤:(1)对新定义进行信息提取,确定归纳的方向;(2)对新定义所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探求解决方法;(3)对定义中提取的知识进行转换,有效的输出,其中对定义信息的提取和化归是解题的关键,也是解题的难点。例1.(06年广东卷)对于任意的两个实数对和,规定:,当且仅当;运算“”为:;运算“”为:,设,若,则()A.B.C.D.思路分析:按定义求出p,q的值.解:由得,所以,故选B.例2.(06年上海)如图,平面中两条直线和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上任意一点M,若p、q分别是M到直线和的距离,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p,q)是点M的“距离坐标”.已知常数p≥0,q≥0,给出下列命题:①若p=q=0,则“距离坐标”为(0,0)的点有且仅有1个;②若pq=0,且p+q≠0,则“距离坐标”为(p,q)的点有且仅有2个;③若pq≠0,则“距离坐标”为(p,q)的点有且仅有4个.上述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B.1C.2D.3思路分析:(p,q)的个数就是到直线l1的距离为p的直线与到直线l2的距离为q的直线的交点的个数,作出满足条件的直线即可.解:选(D)①正确,此点为点O;②正确,注意到p,q为常数,由p,q中必有一个为零,另一个非零,从而可知有且仅有2个点,这两点在其中一条直线上,且到另一直线的距离为q(或p);③正确,四个交点为与直线l1相距为p的两条平行线和与直线l2相距为q的两条平行线的交点.点评:概念型创新题特点是首先给出一个定义,然后根据定义提出一系列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先要认真理解题目给出的定义,把握定义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按定义处理问题.例3.(07年福建卷)中学数学中存在许多关系,比如“相等关系”、“平行关系”等等.如果集合A中元素之间的一个关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自反性:对于任意,都有;(2)对称性:对于,若,则有;(3)传递性:对于,若,,则有.则称“~”是集合的一个等价关系.例如:“数的相等”是等价关系,而“直线的平行”不是等价关系(自反性不成立).请你再列出三个等价关系:______.解:答案不唯一,如“图形的全等”、“图形的相似”、“非零向量的共线”、“命题的充要条件”等等.例4.(06年福建卷)对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两点A(x1,y1)、B(x2,y2),定义它们之间的一种“距离”:‖AB‖=|x1-x2|+|y1-y2|.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点C在线段AB上,则‖AC‖+‖CB‖=‖AB‖;②在△ABC中,若∠C=90°,则‖AC‖2+‖CB‖2=‖AB‖2;③在△ABC中,‖AC‖+‖CB‖‖AB‖.其中真命题为___________.解:对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两点,定义它们之间的一种“距离”:‖AB‖=|x1-x2|+|y1-y2|,①若点C在线段AB上,设C点坐标为(x0,y0),x0在x1、x2之间,y0在y1、y2之间,则=③在中,=∴命题①③成立,而命题②在中,若则明显不成立.则应填①③.例5.(07北京)已知集合,其中,由中的元素构成两个相应的集合:,.其中是有序数对,集合S和T中的元素个数分别为m和n.若对于任意的,总有,则称集合A具有性质P.(I)检验集合与是否具有性质P,并对其中具有性质P的集合,写出相应的集合S和T;(II)对任何具有性质P的集合A,证明:;(III)判断m和n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I)解:集合不具有性质P.集合具有性质P,其相应的集合S和T是,.(II)证明:首先,由A中元素构成的有序数对共有个.因为,所以;又因为当时,时,,所以当时,.从而,集合T中元素的个数最多为,即.(III)解:m=n,证明如下:(1)对于,根据定义,,,且,从而.如果与是S的不同元素,那么与中至少有一个不成立,从而与中也至少有一个不成立.故与也是T的不同元素.可见,S中元素的个数不多于T中元素的个数,即,(2)对于,根据定义,,,且,从而.如果与是T的不同元素,那么与中至少有一个不成立,从而与中也不至少有一个不成立,故与也是S的不同元素.可见,T中元素的个数不多于S中元素的个数,即,由(1)(2)可知,.例6.设、R,常数.定义运算“”:.(1)若求动点轨迹C的方程;(2)若,不过原点的直线l与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T、S,并且与(1)中轨迹C交于不同的两点P、Q,试求的取值范围;(3)设是平面上的任一点,定义、.若在(1)中轨迹C上存在不同的两点A1、A2,使得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答:(1)设,又由,可得动点轨迹C的方程为:.(2)由题得,设直线,依题意,则.都在直线l上,则.由题,,∴.由消去得,.代入得,,又知,,所以.即的取值范围是.(3)由,,设,依题意则有,且,又,即且,故方程在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平方整理有,在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又,得.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题型二:情境创新题这一类问题,往往出现在一个较新的背景之下,题型新颖,形式多样,融综合性、应用性、开放性、创新性于一体.可以较好的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等.由于突出体现了“考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这一特色,所以,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备受命题者的青睐.例7.(06陕西卷)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b,c,d对应密文a+2b,2b+c,2c+3d,4d,例如,明文1,2,3,4对应密文5,7,18,16.当接收方收到密文14,9,23,28时,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A.4,6,1,7B.7,6,1,4C.6,4,1,7D.1,6,4,7思路分析:本题的本质是一种对应,根据对应法则求出a,b,c,d的值.解:当接收方收到密文14,9,23,28时,则,解得,解密得到的明文为C.例8.某娱乐中心有如下摸奖活动:拿8个白球和8个黑球放在一盒中,规定:凡摸奖者,每人每次交费1元,每次从盒中摸出5个球,中奖情况为:摸出5个白球中20元,摸出4个白球1个黑球中2元,摸出3个白球2个黑球中价值为0.5元的纪念品1件,其他无任何奖励.(1)分别计算中奖20元、2元的概率;(2)若有1560人次摸奖,不计其他支出,用概率估计该中心收入多少钱?思路分析:本题是等可能事件的概率问题,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求解.解:(1)由已知中奖20元的概率P1=;中奖2元的概率P2=;中奖0.5元的概率P3=.(2)由(1)知体彩中心收费为1560元,付出1560××20+1560××2+1560××0.5=1080元,收入=1560-1080=480元.故知中奖20元、2元的概率分别为:、;估计该中心收入480元.点评:概率问题是高考命题的主干知识,涉及到的问题情景是常考常新的,多数是与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相关联的.例9.(06年北京卷)下图为某三岔路口交通环岛的简化模型,在某高峰时段,单位时间进出路口的机动车辆数如图所示,图中分别表示该时段单位时间通过路段、、的机动车辆数(假设:单位时间内,在上述路段中,同一路段上驶入与驶出的车辆数相等),则()A.B.C.D.解:依题意,有x1=50+x3-55=x3-5,∴x1x3,同理,x2=30+x1-20=x1+10,∴x1x2,同理,x3=30+x2-35=x2-5,∴x3x2,故选C.例10.这是一个计算机程序的操作说明:(1)初始值为;(2)(将当前的值赋予新的);(3)(将当前的值赋予新的);(4)(将当前的值赋予新的);(5)(将当前的值赋予新的);(6)如果,则执行语句(7),否则回语句(2)继续进行;(7)打印;(8)程序终止.由语句(7)打印出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点拨与提示:我们不难看出,该问题是一个循环、迭代的过程.为了更好的理解题意,我们不妨按照这个程序操作几次:nxyz判断初始值0110z7000,返回(2)一轮操作1325z7000,返回(2)二轮操作25425z7000,返回(2)三轮操作37881z7000,返回(2)…………就此操作下去,并不难得出答案,这也是本题的一种计算方法.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本题中我们比较难以理解的是这样的语句:“;;……”,虽然题目中已经给出很好的解释,但是,按照我们通常的认识,应该用不同的符号来分别表达新值与旧值,如何从数学上较好的体现新值与旧值之间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呢?事实上注意到在整个计算的过程中,一方面,n的值似乎只起到一个计算第几轮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n的变化,的值随之变化.从这一个角度,不难想到,数列是一种较好的表示方法.答案:题型三:类比归纳型创新题类比归纳题型可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又因为其思维含量高、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难度大,而且命题形式丰富多彩,因而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由特殊到一般”是解决这类题型的思维主线,主要类型有:(1)研究命题本身,对命题进行拓展,我们所熟悉的“观察——归纳——猜想——证明”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对命题拓展时要注意它们外在的形式特征,抓住规律性的东西。(2)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命题进行论证,对于给出的一般性结论,我们可先研究其简单的情形,通过类比归纳,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穷举归纳,完善命题,可能的情形如果不是太多,即可通过全部列出的方法解决问题。例11.对于平面几何中的命题“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在立体几何中,类比上述命题可以得到命题__________,这个命题的真假性是______.解:“如果两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分别对应垂直,那么这两个二面角的平面角相等或互补”.当两棱不平行不成立,所以,这个命题是错误的.例12.在德国不莱梅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期间,某商场橱窗里用同样的乒乓球堆成若干准“正三棱锥”形的展品,其中第一堆只有一层,就一个乒乓球;第2、3、4…堆最底层(第一层)分别按如图所示方式固定摆放,从第一层开始,每层的小球自然垒放在下一层之上,第n堆第n层就放一个乒乓球,以f(n)表示第n堆的乒乓球总数,则f(3)=________;f(n)=__________.(答案用n表示).解析:f(3)=1+(1+2)+(1+2+3)=10,.例13.已知椭圆具有性质:若M、N是椭圆C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当直线PM、PN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kPM、kPN时,那么kPM与kPN之积是与点P位置无关的定值.试对双曲线C′:-=1写出具有类似特性的性质,并加以证明.解:类似的性质为若MN是双曲线-=1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当直线PM、PN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kPM、kPN时,那么kPM与kPN之积是与点P位置无关的定值.设点M的坐标为(m,n),则点N的坐标为(-m,-n),其中-=1又设点P的坐标为(x,y),由kPM=,kPN=,得kPM·kPN=·=,将y2=x2-b2,n2=m2-b2,代入得kPM·kPN=.点评
本文标题:高考中的创新题型的解题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85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