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井冈山大学毕业论文题目长期氧疗的护理院系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护理学姓名陈永玲年级指导教师二零一一年十一月1毕业论文选题报告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姓名陈永玲指导老师论文题目长期氧疗的护理题目来源及意义题目来源:氧疗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改善组织缺氧,促进代谢,以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长期氧疗的适应症:为慢性呼衰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后PaO27.33kPa(55mmHg),或Sa(O2)88%,或PaO27.33~9.33kPa,(50~70mmHg)且伴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55%),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临床表现之一者。其次是夜间低氧血症患者。意义:长期氧疗可以纠正慢性缺氧患者低氧而不会明显加重CO2潴留,减缓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延缓肺心病进程,疗程4~6周就可使红细胞压积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肺氧供增加,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论文题目研究领域状况18世纪80年代,人类发现氧气的存在,之后便慢慢的认识到氧在生命运动中的机理,氧气逐渐被利用到各种疾病的治疗中。1798年,著名医生Beddoes在英格兰创办了肺病研究所,并开始了氧疗。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霍尔丹用氧气成功的治疗了氯气中毒,引起医疗界的轰动,氧疗被确立为一种疗法。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医学家开始系统观察氧疗对慢性低氧血症的疗效。从70年代开始,氧疗渐渐进入家庭。8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制氧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分子筛制氧机的研制成功以及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家庭氧疗开始成为许多疾病出院康复期病人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和预防病情急性发作的生命保障手段。1987年2月,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家庭氧疗学术会议,会议指出:坚持家庭氧疗使一些疾病的死亡率成倍下降,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综合医疗费用下降。长期氧疗在欧美和发达国家开展较为普遍,在亚洲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开展较少。内容提要或实施方案家庭氧疗认为是最能影响COPD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新的氧疗技术的产生和氧疗方法的不断改进,不仅提高了氧疗效果,也给患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方便,使长期氧疗的应用更加广泛。长期氧疗在欧美和发达国家开展较为普遍,在亚洲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开展较少。我国关于COPD患者应用长期氧疗的情况,尚无确切统计数字.美国开展长期氧疗最为普遍,居世界领先地位,每10万COPD患者有241人应用长期氧疗。在美国家庭氧疗的费用1993年度为11亿美元,1994年度为14亿美元。虽然氧疗费用增加,但统计结果表明,如果不采用氧疗,这些患者总的社会负担将由于病死率增加、生活质量下降以及个体生产效率减低而更加明显增加。2主要观点或主要技术指标长期氧疗的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和神经精神状态,减轻红细胞增多症,预防夜间低氧血症,改善睡眠质量,预防肺心病和右心衰竭的发生以及减少医疗费用包括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长期氧疗能延长COPD患者的生存期,降低病死率。一、氧疗的健康宣教二、给氧的常用方法三、减少吸氧带来的噪音四、注意氧气的加温、湿化五、长期氧疗的好处,改善氧疗的依从性六、评估长期氧疗的有效性七、出院指导1、加强营养,增强体质2、务必戒烟3、适当的练习呼吸体操八、常见的氧疗副作用九、定期家庭访视主要参考文献1.陈萍,赵海涛,氧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3):137-1382.周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保健,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5,7(3):114-1163.邢丽娜、孙滨、刘丹,家庭氧疗初步探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4,28(16):484-4864.张岚、杭小华、贾东梅,COPD患者缓解期长期家庭氧疗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25-275.金奕,孟宝珍,曹文眉,等三种吸氧方式对心肺疾患患者氧疗效果的临床研究,天津护理.1999,7(2):1-26.石敏、刘景.氧气吸入疗法的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137-1397.朱萍,消除吸氧噪音方法.李敏、莫桦、许晨,氧气湿化瓶改进及应用,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8,27(1):106-1079.刁尚芝、赵洪全、高瑞英,等。介绍一种医用电子温控氧气湿化器,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6210.顾月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长期氧疗.医师进修杂志.2000,23(4):53-5511.葛敏,氧气疗法的研究及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2,17(4):247-24812.王悦虹、蔡映云,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病.井冈山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论文3长期氧疗的护理井冈山大学成教护理专业陈永玲指导老师:摘要: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长期氧疗的适应症:为慢性呼衰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后PaO27.33kPa(55mmHg),或Sa(O2)88%,或PaO27.33~9.33kPa,(50~70mmHg)且伴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55%),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临床表现之一者。其次是夜间低氧血症患者。长期氧疗可以纠正慢性缺氧患者低氧而不会明显加重CO2潴留,减缓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延缓肺心病进程,疗程4~6周就可使红细胞压积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肺氧供增加,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但是长期氧疗中给患者也造成不适感,主要原因有对氧疗的方式不习惯,对氧气的气味不适应,影响睡眠、行动不方便、家庭经济困难等。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在保证准确、迅速、安全、有效的氧疗护理中,增加舒适感、减少噪音、提高和改善氧疗的依从性,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尽可能的满足,使长期氧疗护理更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关键词:长期氧疗长期氧疗的护理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长期氧疗(LTOT)指一昼夜吸入低浓度氧15小时以上,并持续较长时间,使PaO2≥60mmHg,或SaO2升至90%的一种氧疗方法。通过长期氧疗使病人的寿命延长,而寿命延长的时间长短是和治疗时间的长短成正比的。长期氧疗的适应症:为慢性呼衰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后PaO27.33kPa(55mmHg),或Sa(O2)88%,或PaO27.33~9.33kPa,(50~70mmHg)且伴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55%),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临床表现之一者。其次是夜间低氧血症患者。长期氧疗可以纠正慢性缺氧患者低氧而不会明显加重CO2潴留,减缓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延缓肺心病进程,疗程4~6周就可使红细胞压积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肺氧供增加,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1]但是长期氧疗中给患者也造成不适感,主要原因有对氧疗的方式不习惯,对氧气的气味不适应,影响睡眠、行动不方便、家庭经济困难等。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在保证准确、迅速、安全、有效的氧疗护理中,增加舒适感、减少噪音、提高和改善氧疗的依从性,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尽可能的满足,使长期氧疗护理更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一、氧疗的健康宣教1.给氧应该属于一种药物治疗,但人们低估了氧气治疗低氧血症的能力,如果给氧不当可致死亡。我们护士要懂得供氧的方法和病员吸氧的目的,还要教会病员如何接受正确、安全、舒适的氧疗,懂得用氧的基本常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说明、理解动脉血气分析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意义。加强氧疗的科普教育自始至终贯穿整个氧疗护理全过程。2.指导要强化患者的安全用氧意识。氧气本身不会燃烧,但它是助燃气体,使用时注意“四防”即防热、放火、防油、防震,严禁在病区内吸烟。使用氧气筒时随时查看氧气的压力,小于5Mpa时应换瓶,以免充气时发生危险。3.长期氧疗的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和神经精神状态,减轻红细胞增多症,预防夜间低氧血症,改善睡眠质量,预防肺心病和右心衰竭的发生以及减少医疗费用包括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长期氧疗能延长COPD患者的生存期,降低病死率。针对呼吸困难的病人,提供合适的氧疗非常重要。某些缺氧的病人如果接受了高浓度的氧可能会死亡,井冈山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论文4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不能吸入高浓度的氧,因为患者对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血液中的低氧状态较二氧化碳更能刺激呼吸中枢,如果此时吸入高浓度的氧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二氧化碳潴留,甚至死亡。4.严格执行氧疗浓度和时间长时间高浓度的会引起氧中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有研究表明,控制氧浓度在24%-28%范围内,即使疗程超过10年也不会发生氧中毒。[23]对于需要长期氧疗的病员每天接受氧疗的时间越长,疗效越高,但是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吸氧是不现实的。目前一致认为每天吸氧至少15小时,可使动脉血氧分压大于8.0kPa才能获得氧疗效果[4]护士在夜间巡视病房时,常发现病员擅自将氧流量调高现象,以为这样能改善缺氧症状。有些病员缺氧症状稍有改善后就拒绝氧疗,这种错误的行为要及时制止,使病员理解,所以这方面的宣教尤其重要。二、常用方法1、单腔吸氧法(鼻塞式)选用适宜的型号塞于一侧鼻前庭内,并与鼻腔紧密接触(另一侧鼻孔开放),吸气时只进氧气,故吸氧浓度较稳定。这种给氧导管比以往鼻导管给氧法对鼻黏膜的刺激性明显减少,但它不容易固定,用胶布固定影响美观又造成皮肤不适。2、单腔吸氧法(鼻勾式)这种给氧导管弥补了上述这点,他利用软塑料卡住鼻翼,使导管不容易脱落,缺点是:单腔吸氧导管可使氧气气流集中冲击一侧鼻孔,加上软塑料卡住鼻孔,长期可使鼻黏膜充血、肿胀、降低氧疗。3、双腔吸氧法(耳套式)双塞法为两个较细小的鼻塞同时置于双侧鼻孔,鼻塞周围尚留有空隙,能同时呼吸空气,病人较舒适,但吸氧浓度不够稳定。它有两个通气孔,将两个鼻塞塞入鼻孔,可使氧气气流分散吸入,鼻导管可用戴眼镜的方式套在耳朵上。活塞可根据病员的脸型长短,调节长度,增加稳固度和舒适度。有研究表明:以上三种给氧方式后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差别无显著性。[5]4、面罩吸氧法(松紧带式)可分为开放式和密闭面罩法。开放式是将面罩置于距病人口鼻1~3厘米处,适宜小儿,可无任何不适感。密闭面罩法是将面罩紧密罩于口鼻部并用松紧带固定,适宜较严重缺氧者,吸氧浓度可达40%~50%,感觉较舒适,无粘膜刺激及干吹感觉。面罩给氧对患者气道黏膜无刺激、固定好、氧流量大、氧浓度可达较高水平,缺点是氧耗量较大,清醒患者有憋气感[6]、妨碍交流、咳嗽咳痰不方便。存在进食和排痰不便的缺点。5、经气管导管氧疗法:是用一较细导管经鼻腔插入气管内的供氧方法,也称气管内氧疗。主要适宜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肺间质纤维化等所致慢性呼吸衰竭需长期吸氧而一般氧疗效果不佳者,由于用导管直接向气管内供氧,故可显著提高疗效,只需较低流量的供氧即可达到较高的效果,且耗氧量很小。6、电子脉冲氧疗法:是近年开展的一种新方法,它通过电子脉冲装置可使在吸气期自动送氧,而呼气期又自动停止送氧。这比较符合呼吸的生理状态,又大大节省了氧气。适宜鼻塞、鼻导管和气管内氧疗。7、机械通气给氧法:即用各种人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时,利用呼吸机上的供氧装置进行氧疗。可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供氧浓度(21%~100%)。氧疗的氧源一般多用氧气钢瓶,并安装有压力表表明瓶内的储氧量,供氧时安装流量表,根据需要调节氧流量。大多数大医院现在采用中心供氧,开关设在墙壁上,更为方便。8、高压氧治疗:一般时候进入高压氧舱,在高于大气压的氧气压力下吸氧。有时可以在舱外进行高浓度(60%)的吸氧。由上可以看出双腔吸氧法是长期氧疗患者的首选。三、减少吸氧带来的噪音1、原理:使通到氧气湿化瓶内的管子,鼓出的大水泡变成多个小水泡,而且开口对准瓶壁,受重力的影响,使小水泡撞击瓶壁的力量明显减少,最终消除噪音。2、方法:先将开塞露空囊的颈部留取1cm,其余部分剪掉,用7号针头在球囊上刺入小孔(底部除外),大小要均匀,间距2cm,消
本文标题:长期氧疗的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5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