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必修1
1高一历史(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的基本内容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第2课)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了解秦朝的统一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的创立: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③皇位世袭(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事务)、太尉(全国军务)(3)郡县制的推行: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守;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县制的作用:便利于皇帝对地方进行统治,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作用:三省的长官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了解元朝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行省制度)(1)行省制度(中国省制的开端):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中央机构)直接管理;2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行政长官由朝廷任命;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2)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了解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汉朝---察举制: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标准是“孝、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十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做官,不注重才能隋唐---科举制: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1)把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2)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明太祖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1)废丞相,权归六部(明太祖时期),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2)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雍正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特点:简、速、密●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消极):(1)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2)消极:导致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第二单元(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了解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1)自然环境的影响:多海岸线和天然良港,形成了以贸易和手工业为代表的工商业文明传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雅典公民形成了共同的利益和价值观。(2)城邦制度的影响:由于海洋和山峦的阻隔,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在希腊形成了众多小国---“城邦”。希腊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了解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梭伦改革:①时间:公元前六世纪初②内容:财产等级制度;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入选);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等。③作用: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3(2)克里斯提尼改革:①时间:公元前六世纪末②内容: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等。③作用: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了解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表现时间:公元前五世纪表现: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他们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进一步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产生。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为吸引公民观赏戏剧,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作用: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了解《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1)《十二铜表法》:公元前五世纪中期平民利益得到一定保护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标志(2)公民法:公元前3世纪之前仅仅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3)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内部所有自由民的法律(国际法)●认识罗马法的作用:①为统治者权力提供法律依据。②罗马法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③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④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了解1688年“光荣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解决了议会和国王斗争的矛盾。“光荣革命”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它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以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理解《权利法案》1、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2、内容: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3、意义:通过限制王权以保证资产阶级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统治)●了解英国责任制内阁1、时间: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沃尔波尔实际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2、内阁的首脑是首相,成员是各部大臣。首相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并负责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共同对议会负责。4●了解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改革原因:《权利法案》后,权益之争得以和平实现。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议会改革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主要特点:保留国王,但临朝不理政(“统而不治”,代表国家,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由议会掌权(议会拥有立法权)(2)18世纪以后内阁权力开始膨胀,议会的黄金时代过去。(3)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1、原则:分权与制衡2、内容:(1)联邦制国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2)国家权力:三权分立立法权--国会(参议院+众议院);行政权--总统(元首、军、政首脑)4年一届;司法权-—联邦法院3、意义:(1)美国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2)它强调国家全力,由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3)仍有不足,以修正案的形式加以弥补。●了解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1、联邦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在不违反宪法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治权。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阅读41页图示)●理解美国总统共和制特点①中央集权原则: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联邦政府)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第9课)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度2、权力分配:行政权——总统(7年;可连选连任;两院联席议会选出)立法权-—议会(众议员由普选产生;参议员由地方参议会代表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9年);●了解德国统一1871年,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了解《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联邦制的君主国家:皇帝(元首,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宰相(内阁首脑,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52、立法机构:两院制议会联邦议会(上议院)——帝国最高权力机构,议长由宰相担任。帝国议会(下议院)——权力较小,任何法案必须由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生效。第四单元(一)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战争时间侵略国结果主要事件)战争时间侵略国结果主要事件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南京条约》虎门销烟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焚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本《马关条约》平壤战役、辽东战役、黄海海战、威海战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英美俄日法德意奥《辛丑条约》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了解条约内容,认识其影响1、《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及影响(1)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2)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沿海门户;(4)协定关税: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国商定破坏关税自主权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2、《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及影响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领土和主权进一步损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赔款(2亿两):巨额赔款使清朝丧失财政独立,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新口岸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税收(免内地税):外资在中国办厂,拓展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3、《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及影响(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赔款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2)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这样的使馆界就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京津到山海关一线的广大地域,就被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6(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辛丑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了解黄海海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殉国日本控制黄海制海权●了解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1)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
本文标题:高一历史复习提纲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74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