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郫县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试题
第1页共10页郫县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40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做好了物质准备C.机体内绝大部分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D.使用化学药物抑制DNA的复制,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2.相同条件下,小麦植株哪一种细胞最难以产生新的基因A.叶肉细胞B.根分生区细胞C.茎尖细胞D.花药内的细胞3.以下是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进行无丝分裂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中心体和纺锤体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不会发生在有丝分裂时期D.大象与鼠的个体大小差异主要由细胞大小决定4.有关基因和性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一定相同C.泰迪狗毛的黑色、黄色、白色、灰色等毛色性状均为相对性状D.高茎和矮茎豌豆测交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性状分离5.下列关于科学家在遗传学史上的实验,以及他们的成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应用了“假说—演绎”法B.艾弗里通过类比推理提出了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C.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平行,并运用类比推理法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沃森和克里克采用模型构建法,最终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6.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原因是遗传信息改变的结果B.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过复制和平均分配使亲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保持连续性C.不同细胞执行不同的遗传信息,从而使生物体不同的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D.细胞分化具有持久性,分化程度越高的细胞趋于专门化的生理功能的效率会降低第2页共10页7.在下列细胞结构中,有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一组是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C.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D.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8.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一种名为RhoGD1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发现携带此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是A.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B.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影响了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的表达C.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癌细胞的DNA复制受阻,停止细胞分裂D.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糖蛋白9.豌豆豆荚饱满(A)对不饱满(a)为显性,种皮灰色(B)对白色(b)为显性,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组成。下列两株豌豆之间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只为3:1的杂交组合是A.甲×乙B.乙×丙C.甲×丁D.丙×丁10.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对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F1产生基因组成为YR的卵细胞与基因组成YR的精子数量之比约为1∶1C.F1产生的精子中,YR型精子与yr型精子的数量比约为1∶1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随机结合11.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a)又患红绿色盲(b)的男孩。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AaXBY、AaXBXbB.AaXBY、aaXbXbC.AAXbY、AAXBXbD.AaXBY、aaXBXb12.秃顶或非秃顶与性别、遗传因子组成的关系如下表所示。男性女性BBBbbbBBBbbb非秃顶秃顶非秃顶秃顶一个非秃顶男人与一个其父为非秃顶的女人结婚,生下的男孩长大以后表现为秃顶。这个女人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BB或BbB.BbC.bbD.BBaAbBAAbBAAbbaAbb甲乙丙丁第3页共10页13.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下列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A.黑色光滑×白色光滑→18黑色光滑∶16白色光滑B.黑色光滑×白色粗糙→25黑色粗糙C.黑色粗糙×白色光滑→10黑色粗糙∶9黑色光滑∶9白色粗糙∶10白色光滑D.黑色粗糙×白色粗糙→15黑色粗糙∶8黑色光滑∶15白色粗糙∶4白色光滑14.原本无色的物质在酶Ⅰ、酶Ⅱ和酶Ⅲ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黑色素,其过程如下图所示,控制三种酶的基因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A.1/64B.37/64C.27/64D.9/6415.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A.3/4与1∶1B.2/3与2∶1C.1/2与1∶2D.1/3与1∶116.下面为来自某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示只表示分裂时期,没有表示出该生物全部的染色体),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物个体可能为雌性动物B.甲、乙两图分裂结束都产生遗传物质相同的两个子细胞C.甲对应时期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等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乙图所示时期17.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都含硫元素B.T2噬菌体可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C.分别用32P和35S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分别标记它的核酸和蛋白质D.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大量增殖产生子代噬菌体18.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第4页共10页19.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B.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C.自然状态下,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都可以发生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染色体是细胞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20.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一组(甲组)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A.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B.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C.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D.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21.基因、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是指①m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③D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④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⑤t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⑥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⑤①③B.⑥②④C.⑤①②D.⑥③④22.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的假设是: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B.低温和秋水仙素作用的原理相同,都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抑制纺锤体的形成C.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的临时装片,处理过程要用到卡诺氏固定液,最后制作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本实验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加的完整过程23.右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进行①②的场所有细胞核和线粒体B.把含14N的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一代含15N的DNA占100%C.只要是RNA病毒感染该生物,就会发生④过程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第5页共10页24.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D.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变异方向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中缺失一个基因不属于基因突变B.产前诊断能确定胎儿性别进而有效预防白化病和血友病C.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可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D.人类单倍体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人类46条染色体的一半,即23条染色体上的DNA碱基排列顺序26.如下图所示,图1、图2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变异的示意图,其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两图所示的变异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27.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a转到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a要导入马铃薯某细胞中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等工具B.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酶都能够识别特定的碱基序列C.导入的对象可以是马铃薯的受精卵也可以是马铃薯的体细胞D.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可随着马铃薯的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28.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状结构A.①③④②⑤B.①④②⑤③C.①③⑤②④D.③①④②⑤29.以下家系图中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的依次是第6页共10页A.③①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30.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生殖腺细胞中表达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31.右图为人体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B.a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C.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其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D.进入c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细胞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增大32.某同学总结了有关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核DNA、四分体的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A.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是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两倍B.次级精母细胞后期的染色体的数目是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的一半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相同D.4个四分体中有16条染色体,32个DNA分子33.二倍体生物某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的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B.该细胞中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但有相同基因C.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D.此时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目相同34.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右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第7页共10页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D.F2黑色
本文标题:郫县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2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