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近两年河池地区中考试卷语文卷分析及复习对策
近两年河池地区中考试卷语文卷分析及复习对策一、积累与运用(一)字音:所考字音均出自课文下的注解及课本后的字词积累。(二)词义:应用几节课让学生熟读课文下面的注解有注音的生字,特别是成语及成语意思。常见中考题型: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例:A、雏(chú)形B、黄晕(yūn)C、问心无愧(kuì)2、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例:A、悠闲B、走头无路C、怡然自得例:A、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3、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例:(1)一旦打开之窗,写出来的东西往往就能扣人心弦....。4、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例:(1)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决不能。(2)国内各大报纸争相了各地喜迎端午的盛况。(3)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发生了的变化。A、失言报到脱胎换骨B、食言报道脱胎换骨C、失言报到改头换面D、食言报到改头换面这几年的中考,比较流行考这类题型:你孜孜.()不倦地在浩hàn()的知识海洋里áo()游,(三)病句(1)成分残缺A、通过刻苦学习,使他的成绩有了提高。B、这时舞台上传来了“春天在哪里呀……”(2)搭配不当A、他的家乡是河池市东兰县人。B、只要稍微深思熟虑一下,这个道理还是不难领会的。(3)前后矛盾A、经过挖沟防风治沙,基本上根除了风沙灾害。B、是否重视课内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4)语序不当A、学校采纳并研究了雨薇科技小组同学的意见。B、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5)重复累赘A、我家离学校大约6公里左右。B、山村里出了个博士生,这可是破天荒第一回。(6)否定误用A、还有谁不能不被志愿军战士的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呢?B、难道能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是我们的责任吗?C、除非亲眼看到,他就会相信。(7)关联词误用A、只要刻苦学习,才能取得成功。B、他虽然很瘦,而且精神饱满。(8)不合事理A、深蓝的夜空明月高照,繁星密布。B、全班同学都非常准时地来到了集合地点,只有王亮同学姗姗来迟。(9)句式杂糅A、听了校长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B、这本书是我新买的,我很喜欢很精彩。(10)分类不当A、参加这次汇演的大多是地方戏和京剧。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已经很少有直接更改病句的题型,这几年考的题型是“请找出没有语病的一项”的选择题。(四)名著阅读一般出自课后要求阅读的名著。复习:作者、主要人物及形象、主要故事梗概。以表格的形式归类给学生。(五)综合性学习(1)2007中考题参与“实施清洁工程,建设和谐河池”活动①拟一条标语②设计活动方案在活动中,见年轻母亲为女儿剥香蕉,随扔果皮,你捡起香蕉皮走到她们身边,用温和的语气,对女孩的妈妈说:。对小女孩说:(2)2008中考题学校开展题为“走进名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是:从《西游记》中推荐一位熟悉的人物,用一段简洁流畅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该人物的一个故事情节,并说出该情节中体现他哪方面的性格特征。假如你面对同学,应该怎样介绍?(100字以内)(3)2009中考题①从金城江为出发点,设计“河池风情三日游”的出游线路。②在巴马探寻长寿之秘,面对百岁老人,你打算问些什么?(4)10年如果结合社会热点,我想可能结合抗旱救灾、温总理视察河池、玉树地震;如:有玉树震灾区的学生来到我们班,她整天总是闷闷不乐的,你作为她的同学如何开导她,让她乐观每一天地对待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应收集这方面的素材让学生熟悉。如果是主题班会,常常结合地方民俗风情、读书学习、成长教育、环境保护、感动感恩……①地方民俗风情:中考大解密P6、P15、P26中考导航P41②读书学习:中考大解密P19、P30、P57、P61③成长教育:中考大解密P3、P49、P54中考导航P33④环境保护:中考大解密P37中考导航P34⑤感动感恩:中考大解密P23中考导航P35……5、2011年另外,对联、仿写、新闻信息提取、新闻图片理解及含义,都应以专题的形式复习,对联及仿写要让学生注意:字数相同,意思相近,语言环境。(致词类、说服建议类、发表看法辩论类、赠言类、领会言外之意、复述转述类、拟定主题研究课题、制定标语宣传口号、策划栏目活动形式、设计旅游线路景点推介、提取信息探究结果)中考先锋P40-P47(六)古诗文默写最后一个月,一般只要求学生掌握主题和默写本首诗中的名句,并要求学生以小组或同桌方式进行检查。二、古诗文阅读(1)古诗的阅读今年将会再次出现,理由:①中考出题一般三年内试卷题型变化不大。②我对2009年广西14个市的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发现:11个市的中考题都有古诗阅读。柳州市P5(页数为《中考大解密》)梧州市P12(页数为《中考大解密》)贺州市P16(页数为《中考大解密》)玉林市防城港市P19(页数为《中考大解密》)贵港市P23(页数为《中考大解密》)来宾市P27(页数为《中考大解密》)钦州市P30(页数为《中考大解密》)河池市P33(页数为《中考大解密》)北海市P36(页数为《中考大解密》)崇左市P40(页数为《中考大解密》)(2)古诗阅读的出题方式:①对诗歌的赏析不正解的一项: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②对特定句子的理解分析或感悟:A、词的上阕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B、“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所描写的景象,与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哪句诗相似?请写出来,并谈谈二者的意境有什么不同。③对特殊字的理解分析:A、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潼关险要的两个字分别是和B、有评论者认为:“大漠孤烟者,长河落日圆”一句富有几何美。请你赏析“直”和“圆”两字的妙处。④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A、齐鲁青未了..未了:B、会当..凌绝顶会当:⑤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句是()。A、少小/离家/老大/回B、乡音/无改/鬓/毛衰C、我寄/愁心/与明月D、随风/直到/夜郎西以下是对2009年广西14个市中考题目分析后得来的结果,页数为《中考大解密》的。诗赏(主题):P5、P12、P16、P19、P23、P30、P33、P37、P40句赏:P12、P30字赏:P16、P27字词解释:P23节奏划分:P37(3)复习方向①把握古诗主题,体会诗人的情感。②赏析名句(关键字词、艺术表现手法)③赏析诗歌优美、隽永的意境④总之,古诗词的赏析离不开主旨、意境及情感;任何的赏析,必须结合主旨、意境、情感,这样中心才突出。(4)古诗默写部分,我一般只让学生记该诗中的名句,因为学生一周有两个早读、两个晚读来背古诗文,所以课内只给20分钟让学生自己试默写(内容为一册十首诗),10分钟听写(互动检查),后10分钟复习下一册的十首诗的其它内容,或者后10分钟老师检查本课十首诗的主题或与学生齐赏析名句。三、文言文阅读(1)以课本为主:准确翻译原文、字词解释、内容主题、人物性格、实虚词意(2)教师把重点课文和往年中考题收集在一起,一册一册的编成册页,并在文段中标出课文下注解要求掌握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做练习前先看这些词句,看能否准确翻译。2009年广西各市语文中考试卷文言文阅读:南宁市《陈涉世家》、《不计人过》P2柳州市《三峡》、《与朱元思书》P6桂林、百色市《湖心亭看雪》、《水调歌头》P9、P10梧州市《公输》、《龙门子凝道记》P12、P13贺州市《小石潭记》P16玉林防城港市《期行》P19贵港市《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P23(3)学生在做精选的练习前,特别要求学生复习好课本内文言文,可用一节课前20分钟让学生自己看,读和写,边读边简单写重点或难记的内容;10分钟让学生自己互动检查:左边同学合上课本,右边同学打开《文言文全解》问,一问一答,或以前后两桌为一小组检查,5分钟后交换检查,最后的10——8分钟让学生根据刚才检查后的情况,总结不足之处,再用8分钟来复习不足之处。我在复习时发现。这样做的前提是教师记得每一节都要定好复习的范围,不能过大,也没能过小。下一节课前用3分钟的时间来提问三、四个学生关于上一节课复习内容的问题。注意要灵活运行,如发现学生同桌的都是高手,课外看书时间多,对内容比较熟悉,可以不让他们一定要看20分钟,他们可用15分钟……,就可以直接互动检查,反馈后再进行针对不足之处复习,相反,成绩差的一桌,可以延长复习时间到30分钟,但一定要留些时间进行互动检查。针对文言文中的名句,除了学生互动检查外,我常常找个时间到班亲自听写,一般一册听写15——20句,批改可让成绩好的七、八个学生当堂改,几分钟后就可得出成绩,第一遍复习听写的15句对了11句,20句对了16句,我算他们过关,不过关的同学一天后再找个时间让值周班干再听写,内容不一定是这前面听写过的这十五句、二十句了,批改听写的内容,严格按中考默写的评分标准来改,只要句中有错字的,该小句不得分。四、现代文阅读(一)说明文阅读1、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2、说明对象的特征①看题目②在首段中③抓关键词句:中心句、连词,如“首先”、“其次”、“还”、“此外”……3、说明方法及其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特点。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特征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④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⑤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⑥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对象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⑦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⑧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⑨引用法(引用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在文章开关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⑩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绘,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XXX的说明顺序对XXX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5、说明语言①加点字的作用答题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XXX的特征(事理)。②词语替换答题格式:不可以+原词的意思或内容+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换了之后意思有何改变,与实际不符合等。③词语删去答题格式:表态(删/不能删)+词意(定性)+删后意+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A、表态:可以删还是不能删(后面用分号;隔开)B、词意(定性):“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序修辞。C、删后意: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D、X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④指示代词的含义“这件事”、“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综上所述”一般答案就是这些词前面的内容,找最近的一句话。6、文段作用文段结构方面的作用:(在开头)统领全文,为下文作铺垫;(在文中)承上启下;(在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点明中心)照应开头(照应题目)文段内容方面的作用:本段(句子)运用了XXX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XX,表达了(表现)XXXX。7、中心句:①开头②结尾③文段中④自己概括(二)议论文阅读1、分清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关系2、论证方法①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XXX事例来证明作者XXX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②道理论证:作者通过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了自己的XXX论点,使论证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③比喻论证:作者通过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自己的XXX观点,深入浅出地把原来难以理解的XXX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④对比论证:作者通过对XXX与XXX两个方面的比较,突出了XXX,使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3、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其中驳论可以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4、中心论点:①标题②开头③结尾④文段中⑤自己概括5、语言特点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本文标题:近两年河池地区中考试卷语文卷分析及复习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54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