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脂类细胞化学苏丹III染色
脂类细胞化学苏丹III染色实验目的了解脂肪染色的原理、操作步骤及脂类标本制片原理。实验原理脂肪是体内储存能量和供给能量的重要物质,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中性脂肪、脂肪酸、胆固醇、鞘磷脂等。很多细胞都含有脂肪,游离状态的脂肪呈小滴状悬浮于细胞质内,比较显著的如肝细胞。脂肪小滴可以集合,将细胞质及细胞核挤到一旁,如脂肪细胞。如果组织中脂肪过多,将会影响其正常功能。如脂肪肝。脂肪不溶于水,易溶于浓乙醇、苯、氯仿和乙醚等,因此制作脂类标本一般不用石蜡切片,而用冰冻切片或者铺片法以保存脂类,固定多用甲醛类固定液。其染色方法有脂溶性染料显示法、化学显示法和特异染色法等。脂溶性染料显示法利用苏丹染料中的苏丹III、苏丹IV或者苏丹黑等溶于脂类,而使脂类显色的原理显示脂类,使用时,要注意选择溶剂,要求既要溶解苏丹染料,又不溶掉脂肪。苏丹染料是偶氮染料,它对脂类的显示是一种简单的物理变化。苏丹染料是一种脂溶性染料,易溶于乙醇但更易溶于脂肪,所以当含有脂肪的标本与苏丹染料接触时,苏丹染料即脱离乙醇而溶于该含脂肪结构中而使其显色。脂肪染料一般选用有机溶剂做溶剂,丙酮和乙醇对染料和脂肪都是很好的溶剂,这样可以染色大的脂肪积累块,但是小的脂肪滴会溶解。60%异丙醇当溶剂,可以减轻脂类的溶解。丙二醇或磷酸三乙酯不会溶解脂类物质,但是能溶解染料,是比较理想的溶剂。用这些溶剂配的染料溶液要过滤以去掉沉淀,防止蒸发,因蒸发会引起染料在材料中积累。常用相同溶剂洗掉多余的染料,然后再用水洗,可以防止多余的染料在材料中沉淀。用锇酸固定的脂肪不溶于无水乙醇、二甲苯等类似的液体,可用于石蜡切片,但是脂肪的标本一般不用石蜡切片或火棉胶包埋,而用如下方法:冰冻切片明胶包埋冰冻切片铺片法实验材料1.材料:一月大小鼠2.试剂:苏丹Ⅲ染液70%乙醇溶液甲醛钙蒸馏水3.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胶头滴管,镊子,剪刀实验步骤1.断头法处死小鼠,置于解剖盘中,剪开腹腔,用镊子提起小肠将盖玻片紧贴于肠系膜,用剪连同盖玻片和其上粘的肠系膜取下,反扣于已滴加甲醛钙的载玻片上,固定20分钟。2.吸蒸馏水滴入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冲洗,用滴管不断吸去液体以去除固定液。3.用70%乙醇溶液代替蒸馏水重复步骤2的操作,再进行一次冲洗。4.用苏丹Ⅲ染色30分钟5.吸去溢出染液,擦净盖玻片表面及周边,用显微镜观察。实验结果A.10倍下的脂肪细胞B.40倍下的脂肪细胞显微镜下,在毛细血管两侧,可观察到圆形的脂肪细胞,细胞内有橙色的脂肪粒,细胞核被挤到细胞边缘不明显。细胞外也有分散的脂肪粒。讨论与反思1.解剖小鼠时肠系膜容易破损,应该用镊子小心操作。2.应选取尽可能薄的,有明显血管的肠系膜。3.染色时应不断滴加染液,使其保持湿润,染色效果更好。4.高倍镜下很难观察到单层的细胞,可能是由于肠系膜取材过厚,导致多层细胞堆叠在一起。AB
本文标题:脂类细胞化学苏丹III染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497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