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通辽至大虎山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衙门营站施工方案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辽至大虎山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衙门营站施工过渡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铁道第三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的《通辽至大虎山铁路电气化改造2工程施工图》、现场勘察获得的资料、《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沈阳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细化办法》(沈铁运【2013】37号)、《沈阳铁路局西部铁路电气化工程建设指挥部文件》(西电指【2014】1号)。国家及总公司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铁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和《铁路施工安全技术规则》等有关规范及文件。国家现行有关的法规、政策文件。二、编制原则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文件的要求,遵守《铁路设计规范》、《铁路施工规范》、《铁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的规定。采用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施工方案,按照工程建设的质量、工期、安全、文明、环保等各项要求,结合本工程工程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开工必优,一次成优的原则进行编制。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按照均衡生产的原则协调安排施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员、全过程网络管理,使工程质量、进度、工期、成本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保证施工中达到安全高效、低成本。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成熟的施工工艺,实行样板引入、试验先行、全过程监控信息化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减少季节、环境与施工的相互影响。临时工程、临时设施的设置尽量利用已征土地,并尽量和规划的永久工程相结合,同时兼顾当地群众的利益,尽量少占良田。进一步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按照ISO9001-2000标准质量体系进行质量控制,对施工现场实施动态管理和严密监控,上道工序必须为下道工序服务,质量具有优先否决权。强化安全体系,细化安全措施,加大投入,有针对性的狠抓各施工环节的安全落实,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采用先进、经济、合理、可行的施工措施,贯穿施工全过程,有效保护周围环境。3三、工程概况本站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镇,车站中心里程为DZK224+451。小里程端为甘旗卡站,大里程端为木里图站,车站既有正线2条,到发线3条,有效长为1055-1212m,牵出线1条。本次设计将货物兼到发线6道电化,为满足接触网电化挂网及6道装卸作业要求,将既有4道与6道线间距由4.95m调整为6.5m,其他维持既有现状不变。四、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指挥:刘强现场施工负责人:史晋光工务专业:冯建庭电务专业;赵宏哲配合单位:通辽工务段;通辽供电段;通辽电务段;通辽车务段。五、主要技术标准工务:1、站线均按有缝线路设计,到发线采用25m标准长度钢轨,其余站线可采用12.5m标准长度的钢轨。2、车站内同一条站线应铺设同类型的钢轨。3、既有站线上新铺道岔前后按各铺一根12.5m标准长度的新轨设计。4、配件:钢轨接头螺栓应采用8.8级及以上高强度接头螺栓,螺母采用10级高强度螺母,垫圈采用单层弹簧垫圈。5、轨枕:到发线铺设新II型混凝土枕,每公里1520根。扣件:站线混凝土枕轨道采用弹条I型扣件。6、道床采用以一级碎石道床,表层0.3m底层0.2m,岩石、渗水土路基单层道砟0.35m。六、整体过渡施工方案本次改造将货物兼到发线6道电化,为满足接触网电化挂网及6道装卸作业要求,将既有4道与6道线间距由4.95m调整为6.5m,其他维持现有不变。4要点封锁衙门营站13#道岔至8#道岔间线路,4、6道停用10小时,拨接4道,拨接量1.55米,拨接线路长度1188m,平移12#道岔1组。七、主要机械设备数量(详见附表)八、工序作业标准(一)施工准备1.料具到位:封锁施工前将道碴、钢轨等主要材料,液压捣固机、电镐、发电机等主要机具等提前运至工地。2.配轨准备(1)配轨时,由技术人员认真校核后,作书面交底,领工员、工班长、质检员三级复核,确保无误后方可锯轨。(2)锯口要正,锯轨机要固定牢固,打眼画线要准确。3.上道对位:对于需占用的次要渡线、侧线,可提前申请占用,使施工道岔提前上至这些线路上,以减少点内横移距离或纵向对位。4.横移准备每次封锁前一天,道岔必须做好一切横移准备工作。打起道岔穿横滑轨,每组道岔下须穿入7道滑轨,每根滑轨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并不得侵入行车线限界。为使道岔容易移动,滑轨应向前有少许坡度,以予留1~2%为宜,滑轨高低应保持一致,下设枕木垛支垫,应采用道钉将滑轨固定,以免横移时滑轨翻倒或错动,枕木垛也应加固,并以不超过两层枕木为宜,以免倾倒。安放横移小车,滑轨穿完并检查无误后,方可在滑轨顶与道岔轨间安放小车,小车必须严格对位,横移可直接就位的道岔,小车方向就平行于滑轨方向,车轮居中。横移后需继续纵移的道岔,小车不能全部居中,道岔前部小车轮缘应靠近滑轨,以使横移后道岔辙叉心和岔前中心位于线路中心。小车放稳后,落下道岔,使道岔、小车、滑轨三者之间密贴,必要时用薄板调整,以上工作完毕,检查无误后,道岔两侧应支顶固定,以防5列车振动或其他作业扰动道岔发生意外。5.拆除准备换轨、换岔处线路及道岔内的扣件、接头螺栓全部提前涂油,松动后再拧紧,严禁松动道岔第一、二连接杆的销钉或螺栓。提前和电务部门联系,处理影响道岔横纵移的信号机有箱盒等障碍设施。6.慢行准备点前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二)点内作业1.拆岔及线路(1)施工命令下达后,首先将需更换道岔及前后需换枕换轨地段线路拆除,其中拔出轨条时,应注意听从指挥,统一行动,以免伤人,跨越邻线抬运时,应注意邻线来车。(2)拆除的旧料应集中堆码到指定地点,避免对滑岔作业的干扰。2.清底及换碴(1)清底应按要求深度进行,清到枕下30cm。(2)既有道床不足30cm厚者,清到和路肩水平即可,严禁切挖路基。(3)道岔地段在清底后要更换回填为新硬质道碴,并随回填随摊平,回填标高应比岔枕底低5cm,现场应设标高控制桩控制回填标高应拉线找平。3.道岔横移(1)用7根适当长度的钢轨,一端与予放在道岔下的横滑轨用鱼尾板联结牢固,另一端担在道岔将纵移的线路轨道,前端伸出线路外侧1.0m左右,其方向、间距及牢固要求与前相同,给道岔横移提供可靠的轨道,为防止轨道挠度过大,影响道岔横移,每条轨道下应增加枕木垛并用道钉固定(跨度以不超过1.5m为宜)(2)撤除道岔支顶设备,人员站位,专人统一指挥发令,推岔横移,同时设专人备好支顶物,以免道岔横移时惯性越位而侵入邻线限界。6(3)推岔横移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监视小车运行情况,出现偏行、卡轮等情况时及时纠正。(4)为防止单开道岔纵移过程中偏重,横向到位的道岔头与辙叉心的连线应和纵移道岔的线路中心重合,若纵移道路两侧有信号机等不宜在点前移动的设备影响,可适当有不大于0.2m的偏装。5.整修、调试、开通(1)回填道碴,并起道,细拔,采用电动捣固机捣固密实。(2)电务配合轨道电路联通,并进行转辙试验。(3)按规范要求仔细检查线路,道岔的方向、水平、高低及各部尺寸,大机捣固。电务室内外运行情况,经安检人员确认后,通知工地负责人按规定程序消点开通。(三)养护提速(1)施工地段道岔及线路短时间内不稳定,为确保行车安全,应昼夜加强养护,并派专人巡道检查,严格交接班制度。(2)补充道碴,整理道床断面,完善剩余工作,整理竣工资料,检查验收建线达标。九、安全保证措施本项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工作内容涉及工务、电务、车务等部门,因此在施工期间,行车、人身及设备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全体参战作业人员必须牢固地树立“确保绝对安全”的观念,高度重视,严明纪律,严格操作规程和标准化作业,从施工准备、封锁作业和清场验交三个阶段及施工防护、安全正点等关键控制作业中,确保“一事不出,一人不伤,一分不晚”,安全顺利地完成这次繁重的提速换岔任务。(一)施工准备阶段1.岗前培训考试(1)施工前,应根据路局的总体布置及封锁给点情况,以及详细工作量,制定周密具体的施工方案和各项组织措施,并向全体参站人员进行交底,使之对整个施工过程有一个全面了解。并应组织职民工参加答卷考试,7考试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严格考试判分,并登记造册,不合格者不准上岗作业。施工技术安检组负责对培训考试情况进行检查。(2)全体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在封锁施工前进行现场练兵和工序作业演练。(3)各有关工种和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2.材料的装卸、倒运(1)人工抬运钢轨、砼岔枕时,绳扣应系捆牢固并经常检查。同步起落,步伐一致,岔枕抬高地面以0.2m为宜,上路肩垂直抬运时,应有人帮把。(2)跨线抬运(对所在车站办理零星要点手续),应统一指挥并设专人防护,严禁侥幸抢道,并不得在线路上或限界以内歇脚;所抬钢轨应同时跨过线路,严禁同时搭在线路的两股钢轨上,以免轨道电路出现故障。(3)抬运时,应注意既有的电务设备,严禁碰撞。(4)严禁在道岔范围内跨线抬运。3.机械设备试运转施工所需的各种机具设备,在施工前必须逐一进行实地满负荷运转,状况良好,且人员操作熟练后,方准上道作业。4.施工前,必须对既有行车设备进行详细调查,根据选定并认可的予铺位置和点上横纵移等作业影响范围,提前与设备产权及使用单位联系,对既有设备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或进行予以移设。5.对纵横移就位的道岔,必须进行一次全过程实地演练,对各种机具和各口操作人员进行一次实地“检阅”,以便及早采取安全整改措施。(二)封锁施工阶段封锁施工是整个过程的关键阶段,安全隐患多,风险大,因此必须把握好点前准备、点上作业和开通后养护三个安全环节。1.点前准备(1)封锁施工前一天,工地负责人应组织技术、安检等有关人员,对参加封锁施工的咽喉区负责人、每组道岔负责人、班长、带队人员、民工8队负责人、防护员、机械操作人员等进行现场交底,交底的要点是作业程序、应急料具、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控制点;尤其是安全隐患易发处所,必须进行予防预防性地强调布署,做到安全隐患予想予控。达到每个员工清楚自己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地点、作业标准、使用器具、堆放位置、如何操作故障消除。(2)技术人员应会同现场领工员、安检员、工班长,对封锁口和配轨根据轨温变化情况进行认真复核,以便提前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如予调轨缝或换轨等),确保封锁口准确无误,安全正点。(3)每次封锁给点前,各组道岔负责人应对各组人员、机具、材料的到位情况,进行逐一清点,尤其是对气割设备、急救器、长孔夹板、短轨头、轨缝调整器五种抢险应急料具逐一落实,并确保能正常使用。(4)给点以前,由工地安检员对防护员到位情况、站位、慢行标、停车标、作业标、防护器具等进行逐一检查,并及时与工地负责人取得联系,工地负责人应用对讲机与各组(含行车室驻站人员)进行通话试机,确保通讯联络系统畅通。(5)给点前,严禁触动任何既有行车设备。(6)所有慢行和封锁命令,必须以由驻站联络人员发给工地负责人的正式调度命令为准,发出和回复命令必须执行大声复诵制度;工地负责人接到调度命令后,立即通知两端防护人员进行相应的防护,然后再指挥各组作业人员按程序作业。2.点内作业(1)按现场指挥人员下达的封锁施工命令,各组人员按作业程序进行紧张作业时,必须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避免由于忙乱而发生料具碰撞伤人。作业人员必须注意防护人员的信号,注意临线来车,尤其是反向行车时,人员和料具的侵限问题。(2)抬运拆下的旧料堆放严禁侵入行车限界。(3)每组新铺的砼道岔在起落时,必须高度注意起落过程中的道岔稳定。为此在横移前,穿放(撤出)滑轨和滑岔小车,必须分两次起落,以9免起道机一次起量过高,道岔不稳而“落架”伤人。应用起道机的承载踏面起落,不宜用齿条顶端承载起落,以尽量减少道岔临空高度。必要时应加枕木头调整之。当道岔抬起一定高度可穿放(撤出)滑轨或滑岔小车时,应及时用枕木垛将道岔支垫安稳,不能以起道机作临时支垫。(4)起落道岔时,压机手或起道小车操作人员必须听从统一指挥,同步起落。(5)为保证道岔纵移行走时的稳定,滑岔小车的安放必须延岔前中心与辙叉中心连线的两侧对称布置,轮对中心距按1.5m控制,每排小车(台车)必须安放于同一根枕木下,并与枕木相对固定。道岔的起动和行走用力以后推为主,两侧以少放人用力为宜,两侧人数应大致相等。拉推用力方向必
本文标题:衙门郢站改方案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1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