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中国古代对天地结构的认识中国古代天文中有丰富的关于宇宙结构的设想。远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中国古代就逐渐形成“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朴素的直观见解。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人们就围绕着天地结构的问题争论不休,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天文学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学术思想比较活跃的时代。形成了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一)盖天说盖天说是中国最古老的讨论天地结构的体系。盖天说出现于殷末周初。南北朝时代鲜卑族歌手斛律金《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盖天说即“天圆地方”说。《晋书·天文志》中说:“周髀家云:“天员(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圆地方说在我国历史上却有广泛影响,符合儒家关于“天尊地卑”的说教,在封建王朝的天地理论体系中占据正统地位。如北京的天坛,是圆形的;地坛,是方形的。这是天圆地方的象征性模型。(二)浑天说浑天说始于战国时期,战国人慎到、惠施都提出过关于球形大地的设想。浑天说主张大地是个球形,外裹着一个球形的天穹,地球浮于天表内的水上。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在《浑天仪图注》一书中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水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一百八十二分之五覆地上,一百八十二分之五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三)宣夜说宣夜说认为天是没有形质的,天体各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宇宙是无限的空间。《列子·天瑞篇》记载了一个“杞人忧天”的故事。就其宇宙结构理论来说,宣夜说确实达到了较高水平,宣夜说打破了天的边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广阔的宇宙空间,它提出了一个朴素的无限宇宙观。二、古代关于天地本原和天体演化思想(一)天地万物的本原战国时期屈原(约前340—前278)、庄周(约前369—前286):天和地是从一种朦胧不分、浑浑噩噩、深沉幽暗的“浑沌”状况中诞生出来的。到西周末年(公元前八世纪),史伯就有过“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认为水才是最基本的元素。《管子·水地篇》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战国中期的宋研、尹文进一步指出:“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名气。”(《管子·内业篇》)这就是后世得到充分发展的元气学说的早期论述。(二)天地万物的演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还产生了天地都在不断地运动发展的观点。《管子·侈靡篇》指出:“天地不可留,故动,化故从新。”这一观点和朴素唯物主义的元气学说连同古老的天地是从浑沌中产生的思想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古代天地演化思想的精髓。第二节中国文化孕育发展的地理环境钱穆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这样说道:“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类型的文化,是属于平行发展、交流甚少、互不冲突、各有偏重、各具特色的两大文化系统。中国文化是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西方文化则属于地道的滨海商业文化。”这种差异和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相应的历史地理环境,都是在这样或那样的环境中蕴育发展起来的。历史地理环境是文化赖以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为其提供基本的空间和条件。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之所以如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一)疆域与政区1.疆域历代中原王朝虽然时有盈缩,但基本的趋势是逐渐扩大,逐渐巩固,不少王朝还拥有过今天中国领土以外的疆域。夏朝已经统治了范围不小的地区。根据考古发现,可知夏王朝活动的中心区域在以阳城(河南禹县北)、斟寻(河南登封西)为中心,包括平阳(山西临汾南)、安邑(山西夏县北)、西河(河南安阳东南)、帝丘(河南濮阳南)、老丘(河南开封东)等,因为这些地方均曾为夏都。(1)夏朝:夏朝的疆域,以黄河、长江为主,以今河南西部为中心,西起山西南部,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处,南接湖北、北到河北。(2)商朝:其疆域与夏朝相似。夏朝疆域图商朝疆域图(3)周朝:其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东大部。周朝在中国文化上最大贡献是灿烂的青铜文化。(4)春秋战国:此时的疆域基本上和周朝接近。西周疆域图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5)秦朝:它的疆域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到长城一带,南至今越南东北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到今甘肃、四川、至今云南、广西,东至于海。(6)汉朝:其疆域东南至海,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葱岭。西南至云南、广西、越南的中部,北至大漠,东北达到了朝鲜半岛北部。秦朝疆域图西汉疆域图东汉疆域图(7)唐朝:唐朝全盛时,疆域东到大海,南到南海诸岛,西到巴尔客什湖,东北抵达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8)元朝:北达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至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境内,东北达鄂霍次克海。唐朝疆域图1元朝初期疆域图(9)清代: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拥有一千多万公里的土地。清代疆域: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接西伯利亚,南至南海诸岛,西到葱岭,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临太平洋,至库页岛,东北到外兴安岭,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拥有一千多万公里的土地。清朝初期疆域图总的来看,在中国历史上,西汉、唐代、元代、清代(包括民国)几个朝代的疆域都超过了中国当今的“雄鸡式”疆域。2.政区:政区(行政区域)又叫行政区划,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它的出现是以国家的建立为前提的。中国历史上主要有有分封制和郡县制两种:秦统一中国前主要是分封制,即由中央王朝分封各诸侯王国;秦以后主要实行郡县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及异姓亲信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即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叫分封制。分封制还不属于行政区划。春秋战国时代,一些诸侯国开始实行郡县制。秦汉以后,郡县制成为国家的基本行政区划制度.(封建制也一直不同程度地或以不同方式为历朝历代所保留)。东汉末期,以往的郡县两级制变成州——郡——县三级制。隋代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合并、撤销了一些州县,将州改为郡,重新实行郡、县二级制。唐代开元年间在全国设置了十五道。安史之乱后在州上设方镇,形成方镇(道)——州——县三级制。宋代设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全国先后设十五路至二十四路。元代中央政府称中书省,入主中原初期在地方设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此为行省制的由来。明初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废除行省制,将原来的省改称布政使司。1427年后,全国划分为两京(南、北直隶)和十三布政使司,俗称两京十三省或十五省。后设置总督、巡抚辖区。清代设十八省,以总督或巡抚为长官,以下有府(或直隶州、直隶所)、县(散州、散所)二级,每省下设若干道作为省的派出机构中华民国设省—道—县三级制。(二)民族融合与人口变迁1.民族首先要明确“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中华民族现今56个民族的历史融合过程,主要是境内形成的民族。其次要明确中国辽阔的疆域和富饶的土地是靠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开拓的。再次,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中国人口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分布不均衡。第二个特点是人口迁移频繁。人口历史发展,从汉朝6000万到北宋的1亿到1850年的4.3亿,始终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即使在因天灾人祸人口大规模损失的低谷,也仍然占到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人口分布不均衡,历史上大致呈现从北方稠密南方稀疏到大致均衡到南方超过北方这样的发展过程。最后形成今天这样以腾冲-瑷珲为界的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局面。此线以东南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4%,以西北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公元初,60%的人口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尤其是京畿[jī]地区人口密度大,而长江以南大多数地区人口稀少。以后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政治中心的逐渐南移和人口的南迁,南方所占全国人口比例逐渐增大,以至超过北方。10世纪以后,主要的人口稠密区已经转到了南方。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相当频繁,规模甚大。14世纪中叶以前,移民的主流是由北向南,即从黄河流域迁至长江流域及更南地区。历史上有三次人口南迁:其一为永嘉战乱后。其二为安史之乱后。其三为靖康之乱后。(三)地形地势及历史上的人群分布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海拔500米一下的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5.2%,而300米以上的却占25.9%。全球超过8000米的12座山峰,中国即有7座。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的风格主要有:一是雄伟,二是险峻,三是幽深,四是奇特,五是秀丽。高山、高原以及大型内陆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平原以及较低的山地多见于东部,在我国大陆东南侧的大陆架宽阔缓斜。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自西而东层层下降,高差悬殊,形成地形上的三级台阶,即“三大阶梯”。“三大阶梯”一、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为最高的一级阶梯。二、青藏高原以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三、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阶梯。沿海地区多处于第三阶梯。(四)气候变迁及饥荒灾病情况三个稳定特征是:1.季风气候;2.大陆性气候;3.气候类型多样(国土大)。两个变化特征是:1.五六千年来,气候总的趋势是由暖变凉;2.湿度由温润变得干燥。1、温度的变化竺可桢先生《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由暖变冷,具体表现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第一时期:温暖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第二时期:寒暖交错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第三时期:寒冷期。公元1400年~1900年。第四时期:“仪器观测期”。1900年~至今。2、湿润状况的变迁五千多年的温暖期也是一个气候湿润期,随后气候逐渐变得干燥,这一过程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到2500年以前气候稍稍湿润,然后再次变得干燥。近500年来,旱灾多于水灾。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相关的蝗灾病虫害等等。3、气候与灾害的关系朝代水灾旱灾蝗灾雹灾风灾疫灾地震霜雪歉饥总计秦汉76815035291368914375魏晋56601435541753213304南北777717183317402016315隋朝591213122唐朝11512534376316522724493五代1126632351宋金193183901019332771887874元朝928661694220562859513明朝19617494112976416516931011清朝19220193131977416974901121总计101310224605415122546861943975079灾荒主要指旱、涝、蝗、风、雹等,大水之后往往有瘟疫,干旱之后往往有蝗灾,所以灾荒与疾病是有直接关系的。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张岱年先生曾经说过:“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文化是千姿百态的,丰富多彩的,……因此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特征,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早在《礼记·王制》“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一个民族所生活的地理环境,对这个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和民族的文化特殊和社会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1、关于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
本文标题: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4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