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统计学原理试题(A)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标志按其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标志与________。2.统计指标由指标名称和________。3.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________。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进一步细分为标志总量和________。5.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________。6.测定循环变动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7.如果用的是各年份季度资料,应采取________移动平均。8.三个或三个以上在经济上有联系,数量上保持一定对等关系的指数形成的一个整体,称为________。9.就方法来说,参数估计的基础是概率论中的大数法则和________。10.估计标准误差愈小,根据回归直线方程式计算的估计值就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1.社会经济统计学属于社会科学的()A.实验论和理论性的学科B.方法论和应用性的学科C.系统论和全面性的学科D.信息论和社会性的学科12.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职工的工龄B.职工的性别C.职工的政治面貌D.职工的籍贯13.某人的民族是汉族,则汉族是()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统计总体D.总体单位14.统计设计的中心内容是()A.确定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B确定统计分析的方法C.确定统计分析的内容D明确统计研究的目的15.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A.调查对象B.调查项目C.调查单位D.填报单位16.对连续型组距数列,凡是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D.另立一组17.某校2001年在校学生人数6000人,毕业生人数1400人,上述两个指标是()A.均为时期指标B.均为时点指标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18.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6年,第二组为8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30%,第二组占5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A.8年B.7.55年C.32.5年D.7.8年19.某企业有三个流水连续作业车间,某月份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5%,90%,85,全厂平均合格率要采用的算式是()A.B.C.D.20.如果某商店销售额的环比增长量每年都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是()A.年年增长B.年年下降C.年年不变D.无法确定21.在长期趋势分析中,如果被研究现象的各年二次差或二次增长量接近于一个常数,则该现象应拟合()A.直线B.二次抛物线C.指数曲线D.双曲线22.某企业2001年产量比2000年增长了13.6%,生产费用增加了12.9%,则该厂年产品成本()A.减少了0.62%B.增加了0.62%C.减少了0.7%D.增加了0.7%23.有效性是指优良估计量的方差与其它估计量的方差相比()A.优良估计量方差小B.优良估计量方差大C.两者相等D.两者不等24.在同样的条件下,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A.两者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后者D.两者大小无法确定25.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A.都是随机的B.一个是随着机的,一个不是随机的C.随机和不随机都可以D.都不是随机的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26.对某市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则()A.该市工业企业总数是总体B.该市工业企业是总体C.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指标D.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E.每个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27.统计指标设计的基本要求是()A.指标名称必须有正确的涵义B.指标名称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依据C.指标结构必须完整D.要有明确的计算口径范围E.要有科学的计算方法28.统计调查的方式有()A.统计报表B.普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E.抽样调查29.统计分组的主要作用在于()A.区分事物的本质B.反映总体内部结构变化C.研究现象之间数量上的依存关系D.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E.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30.常用的总量指标推算方法有()A.平衡关系推算法B.比例关系推算法C.因素关系推算法D.标志值估算法E.抽样推算法31.下列应采取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是()A.已知各级工人的月工资水平和工资总额,求月平均工资B.已知某工厂各车间废品率和废品量,求平均废品率C.已知某工厂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D.假定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已知各组产量,求平均劳动生产率E.已知某厂各种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3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方程必须满足下面要求()A.趋势值与观察值离差平方和最小B.趋势值与观察值离差之和为零C.趋势值与观察值之和为零D.趋势值与观察值离差之和最小E.趋势值与观察值离差平方和最小33.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计算中有()A.比较作用B.平衡作用C.同度量作用D.权数作用E.因素分析作用34.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是()A.独立性B.无偏性C.充分性D.一致性E.有效性35.机床使用年限与其维修费用之间关系属于()A.函数关系B.相关关系C.正相关关系D.负相关关系E.无相关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36.连续变量37.监测指标38.典型调查39.频数分析40.方差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1.简述统计活动的过程。42.简述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43.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其作用是什么?44.简述平均发展水平与一般平均数的不同点。六、计算题(第45小题5分,46、47、48小题各10分,共35分)45.根据动态指标的相互关系,计算下表中所缺指标数值,并填入相应的空格内。年份棉布产量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百万米)与上年比较199195.2——————19924.8199310419945.846.某商场基期销售额为2000万元,报告期增长了12%,又知价格指数为105%。试从相对数与绝对数两个方面,分析由于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47.从火柴厂随机抽出100盒火柴进行检验,每盒火柴平均支数的平均数为99支,标准差为3支。试以99.73%的概率推断全部火柴平均每盒支数的区间范围,若允许误差减少一半,概率保证不变,则应抽取多少盒火柴进行检查?[t=3]48.已知:从8家自选商场销售额资料(x,万元)和利润额(y,百元)资料计算得知:n=8∑x=36.4∑y=800∑X2=207.54∑Y2=104214∑xy=4544.6根据以上数据计算相关系数,利润额对销售额的直线回归方程。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数量标志2.指标数值所构成3.各组界限4.总体单位数5.集中趋势6.剩余测定法7.四项8.指数体系9.中心极限定理10.愈准确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1.B12.A13.B14.A15.C16.B17.D18.D19.C20.B21.B22.A23.A24.C25.A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BCE27.ABCDE28.ABCDE29.ABC30.ABCDE31.ABD32.AB33.CD34.BDE35.BC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36.连续变量的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值之间可作无限分割,即可取无限数值。37.监测指标是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运行进行跟踪监测,看其是否偏离既定目标,是否保持平衡的统计指标。38.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在对调查总体进行全面分析的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中选出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的一种调查方法。39.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频数分布。40.方差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1.①统计设计②统计调查③统计整理④统计分析42.①设计和编制统计资料的汇总方案②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③进行汇总和计算④进行再审核⑤编制统计表43.①反映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称标志值变异指标②反映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③反映研究总体标志值的稳定性④反映与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节奏性、均衡性44.平均发展水平所平均的是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表现,从动态上说明其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而一般平均数是将总体各单位同一数量差异抽象化,从静态上反映总体某个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六、计算题(第45小题5分,46、47、48小题10分,共35分)45.年份棉布产量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百万米)与上年比较199195.2——————19921004.8105.045.04199310441044.01994110.0326.032105.85.846.112%=105×106.7%;240=106.7+133.347.n=400(盒)48.①r=0.9676②=51.3+12.9x统计学原理试题(B)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从标志与统计指标的对应关系来看,标志通常与()相同。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8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9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3.国民收入中消费额和积累额的比例为1:0.4,这是()相对指标。4.在+A的公式中,A称为()。5.峰度是指次数分布曲线项峰的(),是次数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6.用水平法求平均发展速度本质上是求()平均数。7.按习惯做法,采用加权调和平均形式编制的物量指标指数,其计算公式实际上是()综合指数公式的变形。8.对一个确定的总体,抽选的样本可能个数与()和()有关。9.用来反映回归直线代表性大小和因变量估计值准确程度的指标称()。二、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统计史上,将国势学派和图表学派统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派。2.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变换关系。3.学生按身高分组,适宜采用等距分组。4.根据组距数列计算求得的算术平均数是一个近似值。5.基尼系数的基本公式可转化为2(S1+S2+S3)。6.对连续时点数列求序时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方法。7.分段平均法的数学依据是Σ(Y-YC)2=最小值。8.平均数、指数都有静态与动态之分。9.在不重复抽样下,从总体N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则所有可能的样本个数为Nn个。10.根据每对x和y的等级计算结果ΣD2=0,说明x与y之间存在完全正相关。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模型推断法2.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A.复合分组B.层叠分组C.平行分组体系D.复合分组体系3.交替标志方差的最大值为A.1B.0.5C.0.25D.04.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D.四项数值5.可变权数是指在一个指数数列中,各个指数的A.同度量因素是变动的B.基期是变动的C.指数化因数是变动的D.时期是变动的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反映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指标总体系包括A.社会统计指标体系B.专题统计指标体系C.基层统计指标体系D.经济统计指标体系E.科技统计指标体系2.典型调查A.是一次性调查B.是专门组织的调查C.是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D.调查单位是有意识地选取的E.可用采访法取得资料3.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月末商品库存额B.劳动生产率C.历年产值增加额D.年末固定资金额E.某市人口净增加数4.重复抽样的特点是A.各次抽选互不影响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D.每次抽选
本文标题: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66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