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第六章信息系统的开发(市场信息学)
第六章信息系统的开发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1、信息系统的规划:①规划的重要性;②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③诺兰阶段模型;④信息系统规划的模型。2、信息系统开发:①软件开发方法概述;②信息系统开发原则;③系统开发人员;④可行性分析。3、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1)生命周期法(重点)(2)原型法(3)面向对象的方法§6.1信息系统的规划一、信息系统规划的重要性●为什么需要规划,我们可以用两条定律来说明。◆墨菲定律:⑴工作比想象的更为复杂;⑵花费的时间比预计的更要长;⑶所需的费用比设想的更多;⑷毛病能够出到什么程度,就一定会出到那个程度。◆卡尔丘亨定律:“墨菲是一位乐观主义者”。§6.1信息系统的规划二、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信息系统的规划一般包含三年或更长的长期计划,也包含一年的短期计划。主要包括:(1)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与结构;(2)当前的能力状况;(3)对影响计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4)近期计划。※信息系统应该根据情况的变化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应该成立规划领导小组。§6.1信息系统的规划三、诺兰阶段模型●美国人诺兰(Nolan)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了在一个范围(企业、地区或国家)内发展信息系统的规律。诺兰模型分为六个阶段:Ⅰ初装:从第一套计算机系统开始Ⅱ蔓延:扩散Ⅲ控制:向以数据管理为主的关键Ⅳ集成:Ⅴ数据管理:此时数据才真正成为资源Ⅵ成熟:才能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管理。※以上阶段是客观发展规律,各阶段是不能逾越的。§6.1信息系统的规划四、信息系统规划模型●鲍曼、戴维斯和韦瑟伯开发了信息系统规划制定的三阶段模型:战略规划制定确定信息需求资源分配§6.2信息系统开发一、信息系统开发概述1、软件开发方法——瀑布模型(WaterfallModel)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维护阶段定义阶段开发阶段维护§6.2信息系统开发2、软件工程的开发管理●软件项目管理技术的三大要素:A.质量:质量定义、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B.工期:工程进度管理、组织人员管理、工作量管理。C.费用:成本预算核算、成本管理、资源管理等。3、软件工程环境化、工具化例:CASE技术软件经济学§6.2信息系统开发二、信息系统开发原则●信息系统开发是以系统科学为理论根据的工程技术。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2)有序相关性原则;(3)动态性原则;(4)目标优化原则;(5)可行性原则。§6.2信息系统开发三、系统开发人员组成:◆风险承担者:最终获益人员。◆用户:使用人员。◆系统分析员:负责用户需求分析、设计系统逻辑模型。◆系统设计员:负责系统物理模型的设计。◆程序员:负责计算机程序的编写与调试。◆通信专业人员:为系统数据通信提供帮助。◆项目管理人员:负责整个系统开发工作的组织、时间和成本控制。§6.2信息系统开发四、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就是研究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可行性研究的内容:1、技术可行性2、经济可行性3、操作可行性4、社会可行性(法律可行性)§6.2信息系统开发五、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1、购买2、委托开发3、自行开发§6.3.1信息系统开发方法(1)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是一种严谨的结构化的开发方法。⊙结构化的开发方法:就是对软件开发过程严格划分阶段的开发方法。⊙结构化开发方法的特点:1、强调面向用户的观点;2、强调“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开发策略;3、工作的标准化和文档化。●生命周期法包括四个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6.3.1生命周期法当前系统目标系统物理模型逻辑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模型化抽象化具体化实例化怎么做做什么当前系统目标系统需求定义§6.3.1生命周期法第一阶段:需求分析⊙任务:确定需求并把需求反映到系统需求说明书中。⊙目标:确定问题和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系统方案。●步骤如下:现行系统物理模型现行系统逻辑模型新系统逻辑模型调查分析抽象分析设计§6.3.1生命周期法●需求分析工作由系统分析人员承担。⊙需求分析工具:A.组织结构图;B.业务流程图;C.数据流程图;D.数据字典。1、组织结构分析●组织机构图的含义:组织各部分的行政隶属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里的目的是弄清组织中信息处理的详细情况,即从总体上了解信息流动的粗略情况,为业务调查确定目标。§6.3.1生命周期法2、业务流程分析●指借助于图表工具让业务的处理过程脱离其具体的工作场所和实现手段而抽象地加以描述。●业务流程图的描述重点在于能完整地表达整个业务过程,包括对业务的不同处理方式和单具账册的存储方式。●调查分析方法:访谈法、调查信、问卷调查、系统分析人员参加业务实践以及利用各种图表工具等。§6.3.1生命周期法3、数据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图(DataFlowDiagram)是一种能全面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反映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数据流程图的特点:A.抽象性B.概括性◆数据流程图的画法:“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即先花顶层数据流图,然后逐层分解。分解多少层视情况而定。§6.3.1生命周期法数据流程图的符号数据流表式信息的传输处理逻辑表示手工和计算机的加工处理数据存储各种文件及数据库外部实体信息的来源或者去向§6.3.1生命周期法银行存(取)款的数据流程图(顶层数据流程图)储蓄者银行存(取)款处理账目存取单存折§6.3.1生命周期法银行存(取)款的数据流程图(扩展后的数据流程图)储户业务分类处理存款处理取款处理账目存单§6.3.1生命周期法4、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成分进一步解释和说明的工具,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库。●数据字典的内容:A.数据的描述B.处理逻辑的说明(1)数据项描述项目说明订单……客户号+客户姓名+地址+商品项目号+商品项目……§6.3.1生命周期法(2)处理逻辑说明例:成绩判定由考生输入考号如果成绩〉85成绩为“优”否则成绩〉=60成绩为“及格”否则成绩为“不及格”§6.3.1生命周期法5、系统分析报告●是需求分析阶段工作的总结,是与用户交流的工具,也是系统设计的依据。⊙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A.现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内容;B.新系统的逻辑模型;C.新系统信息量的估算;D.新系统数据处理方式的选择;E.计算机机种和外部设备的初步意见;F.成本估算等。§6.3.1生命周期法第二阶段:系统设计⊙任务: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按照逻辑模型提出的功能,科学合理地进行系统的物理设计。●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A.总体设计B.模块设计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系统设计§6.3.1生命周期法⊙系统设计的原则:A.适应性(可维护性)——最重要B.可靠性C.运行的效率性D.好的服务质量⊙设计思想:※模块化※高内聚、低耦合§6.3.1生命周期法1、总体设计:总体设计是把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按照一定的原则,划分成易于实现的模块,并把模块按它们的相互关系联系起来。即:⊙功能结构图:按功能从属关系画成的图表。⊙方法:A.逐层分解;B.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逻辑模型模块化功能结构图§6.3.1生命周期法功能结构图举例:客户服务订单输入订单验证核查库存单证处理销售处理§6.3.1生命周期法2、模块设计●模块设计有四个主要活动:(1)数据设计:任务是确定系统所需要的数据项和数据之间的关系,然后建立数据文件或数据库表。(2)控制设计:任务是设计一套控制措施来减少系统操作的差错。§6.3.1生命周期法(3)输入/输出设计:为系统的交互活动提供友好的用户图形接口。※先设计输出,后设计输入。(4)程序设计:对计算机执行的模块作出详细说明。※程序设计的最终产品是程序设计说明书。●系统设计阶段的最终成果是系统设计报告。§6.3.1生命周期法第三阶段:系统实施⊙任务:将系统设计阶段设计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现实的可以运行的信息系统。⊙内容包括:编码、测试和系统切换。1、编码:即程序员按照系统分析员设计的程序设计说明书,用高级语言或DBMS编写程序并进行程序调试。§6.3.1生命周期法2、测试:A.单元测试:每个单元模块结构测试+逻辑测试B.组装测试:模块之间※A.B.两测试由开发人员进行。C.确认测试:验证性测试※双方按系统说明书进行确认D.系统测试:软硬件、数据等联合测试§6.3.1生命周期法●安装新系统之前要进行人员培训。3、系统切换:新系统代替旧系统的过程。(1)切换的内容:数据转换、文件转换、系统转换。(2)切换的方式:A.直接方式B.平行方式C.导航方式D.逐步方式※大系统通常采用逐步转换方式。§6.3.1生命周期法第四阶段:运行维护●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信息系统的维护通常包含三种类型的维护:A.正确性维护B.适应性维护C.完善性维护※※信息系统的修改和维护是不可避免的,当维护的费用或频率不断增加时,就需要重新开发新系统,这是信息系统又进入了新的生命周期。§6.3.1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的优点:(1)按生命周期划分阶段,明确定义各阶段的任务,便于项目管理控制;(2)过程规范,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系统;(3)文档完整,便于日后维护。●生命周期法的缺点:(1)周期长;(2)适应性差。§6.3.2原型法●原型法的基本思想:由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程序员与用户经短暂交谈后即确定系统的初步需求,然后迅速地确定系统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在短期内形成可以运行的、简易的、试验性的软件基本框架(系统原型)。用户对原型进行试运行,并给出修改扩充意见,系统人员根据用户意见修改原型再交给用户使用。这种循环一直进行到用户满意为止,最后再编制系统文档。§6.3.2原型法⊙原型法模型确定基本需求构造原型运行原型用户满意否设计和修改1.可用的系统2.作为进一步开发的依据是否§6.3.2原型法●原型法模糊了生命周期阶段的界限,通常分为四个步骤:(1)确定基本需求;(2)构造原型;(3)运行评价;(4)设计修改。※原型法的目的在于启发用户需求,降低系统的不确定性。§6.3.2原型法●原型法的优点:A.便于定义用户需求;B.便于用户接受;C.降低了开发成本。●原型法的缺点:A.没有严格的规范,往往开发质量不高;B.维护困难。※原型法通常适合于用户难以定义需求的小系统的开发。§6.3.3可视化开发方法●可视化开发:是在可视化开发工具提供的图形用户界面上,通过操作界面元素,诸如菜单、按钮、对话框、编辑框等,由可视化开发工具自动生成应用软件。⊙可视化开发工具提供的两类服务:A.生成图形用户界面及相关的消息相应函数;B.为具体应用的各个常规执行步骤提供规范窗口。例如:VisualBASIC、VisualFoxPro、VC等。§6.3.4CASE方法●CASE方法:计算机辅助系统开发方法,是运用计算机软件工具辅助系统开发的一种方法。●严格来说,CASE只是一种开发环境,而不是开发方法。具体开发时还需选择其它方法。例如:SQL、DSS生成器等。§6.3.5最终用户开发方法●最终用户开发方法是指不需要信息系统专家的帮助,完全由用户自己开发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最终用户指的就是实际使用系统的人员。⊙这种方法能提供很大便利,但对用户的要求较高。而且,可能增加系统成本,花费大量时间。§6.3.5开发方法的选择●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各有优缺点,开发是要针对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来说:整体上采用生命周期法,局部开发上采用原型法。●一般来说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就应确定使用的开发方法。第六章小结◆首先介绍了信息系统规划的重要性、信息系统规划模型、以及信息系统运行的环境。◆介绍了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以及信息系统开发所设计的人员,介绍了可行性分析的内容。◆重点介绍了信息系统结构化开发方法的特点,尤其是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生命周期法——开发信息系统的基本过程: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重点介绍了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介绍了信息系统开发的CASE技术、可视化开发方法的基本概念。
本文标题:第六章信息系统的开发(市场信息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8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