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面向未来的品行优良、本领过硬、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一流拔尖创新人才。(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结构、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力学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在土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了解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2)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物理、化学、电子电工、环境等方面的主要知识,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使用测量工具、绘图软件等进行工程测绘和工程图形表达;(3)掌握土木工程的力学原理,熟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基本理论并能进行灵活应用,掌握工程结构及基础的选型、构造以及一般设计方法,至少掌握一门计算机编程高级语言并能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熟悉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4)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的基本方法,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5)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关知识,了解交通、建筑、水利、环境、岩土、地质的一般知识以及相关专业的发展动态;(6)熟悉本专业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创新能力。二、学分要求及分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读学分分布表课程类别总学分学分类型分配备注讲授实验实训公共必修课程41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程16学科基础课程2323专业核心(必修)课程40373专业选修课程2178614综合实践1248毕业总学分:153分;副修:35分;双学位:60分。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按计划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四、专业基本信息(一)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二)专业代码:081001(三)专业定位:应用型(四)专业主干课程: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经济。(五)专业“阅读计划”书目:1.结构概念和体系,林同炎、S·D·斯多台斯伯利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第二版。2.结构力学(上、下册),包世华、辛克贵.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第四版。3.材料力学(上、下册),孙训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第五版。4.混凝土结构(上、下册)、叶列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5.钢结构(上、下册),陈绍蕃,顾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第三版。6.大型复杂建筑结构创新与实践,傅学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7.建筑结构设计热点问题应对与处理,庄伟李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8.桥梁工程(上、下册),范立础、顾安邦.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第二版。9.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李国豪.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第二版。10.混凝土结构设计,尼尔逊、温特尔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第十一版。1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林同炎、Burns著.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第三版。五、主要实践环节本专业的主要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设计、实习三个部分,共35学分(总学分96,占比36.5%)。集中周是指在期末考试结束之后(或学期开学之前)安排1周(5天折算1学分)进行。本专业主要实践环节包含实验、设计和实习三个模块。实验包括专业基础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专业实验(工程制图实验、CAD软件与应用、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工程测量实验、工程结构试验)、分方向专业实验(结构计算机分析方法、桥梁计算机分析方法等)、综合实验(科研规范训练)。设计包括课程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包括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工程测量实训、工程地质实习)、按方向安排的施工实习、综合实习与训练(课外研学、创新训练、工程设计案例)。六、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表(一)通识教育课程57学分(参见“云南大学通识教育平台课程”)1.公共必修课程41学分2.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16学分(二)学科基础课程23学分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分总学时学分类型分配学时类型分配周学时副修课程双学位课程备注讲授实验实训讲授实验实训高等数学(1)14724724√大学物理13543543√土木工程概论12362362√√讲座式授课高等数学(2)24724724√理论力学24724724√√线性代数2354354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3543543√合计:7门2341423414(三)专业课程100学分1.专业核心(必修)课程40学分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分总学时学分类型分配学时类型分配周学时副修课程双学位课程备注讲授实验实训讲授实验实训工程制图12362362√√工程制图实验11271271.5√每周3节,共9周材料力学34724724√√材料力学实验30.5140.5141每周2节,共7周土木工程材料33543543√√土木工程材料实验30.5140.5141每周2节,共7周建设工程经济32362362√√结构力学(1)44724724√√土力学42362362√√工程地质学42362362工程测量42362362√√工程测量实验41271273每周3节,共9周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分总学时学分类型分配学时类型分配周学时副修课程双学位课程备注讲授实验实训讲授实验实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42362362结构力学(2)52362362√√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52362362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54724724√√钢结构基本原理53543543√√结构试验基础61181181√√每周2节,共9周基础工程62362362合计:19门40748373666822.专业选修课程21学分(至少选完1个方向选修课群中的18学分)类型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分总学时学分类型分配学时类型分配周学时副修课程双学位课程备注讲授实验实训讲授实验实训专业公共选修课建设法规32362362流体力学42362362建设工程监理52362362简明弹性力学52362362BIM原理与应用62542543环境工程概论61181182课外研学(1)6127127在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者可得1学分课外研学(2)7127127在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者可得1学分创新训练7127127大学生创新项目顺利结题者可得1学分工程设计案例7254254集中周房屋建筑工程方房屋建筑学53543543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5127127集中周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设计63543543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6127127集中周钢结构设计63543543钢结构课程设计6127127集中周类型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分总学时学分类型分配学时类型分配周学时副修课程双学位课程备注讲授实验实训讲授实验实训向选修课建筑工程施工技术63.56830.554144在周末安排2天实习建筑工程造价6236236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72362362结构计算机分析方法71271271.5每周3节,共9周结构抗震设计72362362建筑设备72362362特种结构72362362道路桥梁工程方向选修课桥涵水文学52362362交通工程学52362362桥梁工程(1)53543543桥梁工程(2)62362362桥梁计算机分析方法61271273每周3节,共9周道路勘测设计62362362道路辅助设计软件及应用61271271.5每周3节,共9周路基路面工程63543543道路桥梁施工技术63.56830.554144在周末安排2天实习桥梁工程课程设计6127127集中周道路工程课程设计6127127集中周桥梁抗风与抗震73543543交通工程概预算71271271.5每周3节,共9周城市道路设计73543543地下建筑工程方向选修岩石力学53543543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概论53543543地下空间工程实习5127127集中周隧道工程63543543深基坑工程63543543边坡工程62362362深基坑及边坡工程支护课程设计6127127集中周类型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分总学时学分类型分配学时类型分配周学时副修课程双学位课程备注讲授实验实训讲授实验实训课地下结构试验与测试技术62362362地下工程施工技术73543543地下工程施工实习7127127集中周地下结构设计72362362地下结构有限元法72362362合计:49门9819457861414041623793.综合实践12学分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分总学时学分类型分配学时类型分配周学时副修课程双学位课程备注讲授实验实训讲授实验实训认识实习10.5140.514在周末安排2天实习CAD软件与应用21271271.5√每周3节,共9周科研规范训练31271271.5每周3节,共9周工程地质实习40.5140.514在周末安排2天实习工程测量实训4127127集中周土力学实验41271271.5每周3节,共9周工程结构试验61271271.5每周3节,共9周毕业设计861626162√合计:8门1232548108217
本文标题: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29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