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科学五年级下学期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学期教材分析全册教材分析本册由“运动和力”、“时间”、“生物与环境(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运动和力”单元属于“物质世界”领域,“生物与环境(二)”单元属于“生命世界”领域,“地球的运动”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领域,“时间”单元属于“综合”领域。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线,有10个主体活动组成。“运动和力”单元以小车的运动为主线,围绕小车的运动展开一系列探究和制作活动,在探究和活动中,使学生认识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力——重力、弹力、反作用力,认识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动力的大小、小车的重量、摩擦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渗透技术教育、体会科学技术的关系。“时间”单元以探究计时工具的发展为主线,通过10个活动引领学生充分展开对时间的感受,认识并对计时器进行探究,让学生在制作各种计时工具的体验中,认识人类对科学探索精神,体会技术在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感受时间的宝贵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意义。“生物与环境(二)”单元以生态瓶的建造、观察和改变控制条件为主线,以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为重点,在设计、建造、观察、改变生态瓶的变量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初步感知生态平衡,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体验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的认识。“地球的运动”单元以地球的运动所引起的自然现象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连续的探究和思考,运用模拟实验和逻辑推理研究地球的自转、公转,解释昼夜现象、四季变化的成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探究能力、形成科学自然观。全册教材是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为主线构建的,构建的基础是活动。本册重点教学目标:一、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二、发展学生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三、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第一单元运动和力单元概述1、运动和力的界定。*运动:机械运动。即物体位置发生变化。*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表现为“拉”、“推”、“压”等形式。*运动和力: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都是受到力的作用,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唯一原因。运动和力——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内容中的第四部分“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它包括“位置与运动”、“常见的力”。——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体现了科学和技术的时代性、发展性。2、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对象:小车。*内容:重力、弹力、反作用力、反冲力、摩擦力等。运动和力的关系。3、单元结构本单元围绕小车的运动和所受到的力这个主题展开探究活动,由8个主题活动组成,单元编排的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四个层次。具体见下表:单单元元主主要要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通过研究小车的运动,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初步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摩擦力)。2、了解力与运动变化的关系(了解拉力、摩擦力、载重对小车运动的影部分层次探究的主题课文第一部分探究活动第一层:不同的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重力1、我们的小车弹力2、给小车装上动力3、给小车安个螺旋桨反冲力4、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第二层:探究其它(除动力外)影响小车快慢的因素重力5、小车载重摩擦力6、运动与摩擦力(一)7、运动与摩擦力(二)第三层:综合应用——控制小车的快慢小结与扩展8、控制小车的快慢第二部分设计活动设计和制作小车设计赛车9、设计我们的赛车制作赛车10制作我们的赛车响)。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个问题是有多种解决方案的。4、引领学生了解设计,经历设计的过程,产生对设计的兴趣。各课分析第1课《我们的小车》1、主要活动内容与目标——通过用垫圈来拉动小车,引导学生认识“重力”指导学生知道足够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小车得装置。2、本课教材编写思路:从缆车引入,让学生知道有的车是用缆绳拉着运动的;然后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组装一个用重力作拉力的小车,再用这个装置去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快慢的关系;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当拉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小车开始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3、本课两个主要活动:A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B研究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4、根据教材的上课思路1、了解车的知识,进行经验的梳理。2、认识各种车辆。3、安装一个小缆车。4、研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的关系。5、研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的关系要注意以下问题:(1)标明起点与终点(2)从第一个垫圈开始增加垫圈的数量。(3)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小的力都能使物体运动,用手轻轻敲桌子运动起来是为了便于找到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最小力。因为静摩擦力比动摩擦力大。(4)重视实验前后的推测和实验后的检验6、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A/小车运动时会开偏掉策略:可以在运动的面上弄上轨道。B/终点挡板易被冲坏策略:可以用铁丝等物体将终点挡板改成有弹性的。C/小车运动的快慢学生无法计算准确策略:可以一个小组发两部车,一部车始终用一个垫片另一部车不断增加垫片。或者:可以用记拍器进行帮助计数。第2课《给小车装上动力》1、活动思路给小车按上动力橡筋。研究小车的运动研究橡筋的弹力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并扩展到对一般弹力的认识。2、本课的科学概念弹力的存在:橡筋拉长、弹簧拉长或压缩、木板弯曲、空气压缩。什么是弹力:物体形状或体积改变时产生的,当这些物体的形状、体积恢复到原来状态后,弹力也消失了。3、按照教材的执教思路(1)引入:了解车辆的运动是需要动力的产生问题:能够给我们的小车安装动力呢?先用橡筋来作动力吧。(2)、研究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体验弹力弹力的实例体验(3)安装橡筋的方法与小车运动的研究:分小组装配演示橡筋动力小车,产生问题:运动状态(快慢、距离、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实验解决问题教学建议:A/教材提供的车子,不好用,橡筋绕多了会挡住转轴,转少了则开不远。建议:可以用省航模协会生产的大轮车改装后来代替(价格2元左右),实物如图,该车轮大,速度合适开得远。B/关于弹力概念,可以再实验结束后让他们谈体会得出,提前告诉他们不适合他们思维的方式。C/在教学策略上,可以将本课设计成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D/关于场地,可以在操场或室外上,如果场地不允许,可以先在课中将几组桌子合并,在桌上进行。时间不够还可以延续到课外进行。第3课《给小车安装一个螺旋桨》1、本课目标(1)进一步认识橡筋的弹力,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距离的关系。(2)学生学习用橡筋和螺旋桨给小车安装动力,培养动手能力。了解螺旋桨的作用。(3)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2、执教思路1、了解螺旋桨的功能。2、动手安装螺旋桨3、研究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运动的关系。4、讨论2、3课之间的区别。5、拓展,还有什么要研究的问题?3、注意事项:绞紧的圈数不同以外,其余条件都要相同。每次都要把小车放到同一个起点上。用手拨动螺旋桨一圈,橡筋就绞紧一圈。要用尺子量小车的行驶距离。两次之间的圈数要数的清楚,每次相差20圈左右,不超过100圈。场地太小,可以选择在室外进行。螺旋桨可以用橡筋动力飞机的机身来改装。这样运行的距离会增加、第4课《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1、课型:经过前面三节课的铺垫,可以将本课上成典型的:技术设计课。2、任务:就是挖掘技术设计课的内涵3、策略:紧扣目标、注重创新、及时反馈4、教学思路玩气球,最好研究的铺垫用气球推动小车反冲力的应用5、教学中注意的问题A配套材料不好用改进:可以用大轮车模型将气球的皮贴在上面,效果不错B车开起来会转弯,不好测距离(车子上弄个铁丝做的口子,用绳子穿过,就很直了,或者事先调整轮子的距离,用101胶水对轮轴进行固定)第5课《小车载重》1、车的载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载重增加摩擦力增加,车子所需动力加大。另一方面,载重增加,惯性变大,改变运动状态也更困难。2、本课的主要要点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将小车的载重和摩擦力之间能够建立一种联系。因为如果单纯的按照教材呈现的思路去引导学生探究,学生的思维层次不够。3、教学思路(1)研究小车的载重与运动(2)汽车为什么要限制载重4、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学生觉得很简单,东西载重了会慢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思维,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第6课《运动与摩擦力》1、教学目标1、做摩擦力实验感受摩擦力,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2、会测摩擦力的大小3、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状况,运动状况,小车的载重量有关。4、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2、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建议不要用教材中的玻璃瓶,会发生安全事故,可以在空矿泉水瓶中加入水来代替,但是在试验中提醒千万不要打开瓶子。滚动摩擦力大小和滑动摩擦里大小的比较,应该有一种定量的比较方法。定性的不如定量的说明问题。虽然是理所当然,但是科学是需要数据说明问题的。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来测定滚动物体下滑的时间。第7课《运动与摩擦力(二)》1、目标:知道车辆启动、运动、刹车都与摩擦力有关。了解在生产、生活中有时都要利用摩擦力,增加和减少摩擦力的方法很多。2、执教思路小车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方法3、研究“小车行驶与刹车时摩擦力大小”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A、这是一个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活动前要让学生分清什么是要控制的因素,什么是要观察的因素。B、重视记录表格、整理、交流第8课《控制小车的快慢》1、教学流程研究什么因素会影响小车的快慢控制小车运动快慢的比赛2、教学中注意的问题A、目标不是一节课完成的,是整个单元的梳理。B、通过活动的方式小结前面学过的一些知识和技能。C、要启发学生思维的开阔性,从不同方面找到多种控制小车快慢的方法。第9课《设计我们的赛车》教学中注意的问题重点是让他们学会设计关键是要知道为什么这么设计的意图能够学会有目的的设计,而不是盲目的设计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交流设计图纸要详细到可以操作第10课《制作我们的赛车》1、教学思路课前制作赛车交流赛车的设计分组讨论参观展评及时反馈2、教学中注意的问题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制作要在课外完成,课内重点放在交流、评价上本课的难度在课前指导和准备环节。特别要注重反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修改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概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综合领域,让学生在了解人类计时仪器发展史的过程中进行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活动,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和探索过程,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激情;让学生在感知时间长短的过程中增强对时间的认识和珍惜时间的意识。二、单元结构三、单元具体的教学目标:1.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一系列活动中,获得关于太阳钟、蜡烛钟、滴漏、水钟、摆等于时间有直接联系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去了解时间发展的历史,增加对时间的认识和计量时间的能力。2.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活动过程。经历运用各种方法感受时间长短的活动过程;经历制作“太阳钟”、蜡烛钟、水钟的过程;部分层次探究的主题课文第一部分估计时间1、时间在流逝第二部分第一层时钟发明前古人的计时方法2、在时钟发明之前3、夜间的计时器4、用水测量时间5、做一只水钟第二层用摆计时6、用摆计时的钟7、测量摆的快慢8、调整钟摆第三部分精确计时及时间痕迹9、保持时间统一10、寻找时间的痕迹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经历一个完整研究“摆”的活动过程(观察-提出问题-假设-制订研究方案-控制变量的实验-结论)。经历感受时间从模糊到精确发展的活动过程;经历一次运用各种方法寻找时间留下的各种痕迹的活动过程。3.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对各种计时工具的探究实践活动,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关于时间的资料搜集、寻找时间痕迹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意识到时间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并以其固有的速度缓缓流逝;培养学生持之以恒、为获得一个精确实验结果不断进行研究的4、通过探究计时工具的发展,体验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四、课文分析和建议1.时间在流逝时间
本文标题:科学五年级下学期教材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56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