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部分:绪论1.1设计背景石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极端形式,西南地区是我国遭受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石漠化治理的重点地区,缺水、少土和土质贫瘠是造成土地石漠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今年遭遇百年一遇的干旱使石漠化更加严重,严重旱情导致西南5省6130多万人受灾,目前,部分旱区绝收后面临口粮危机。这场灾害还呈现出蔓延和加剧的态势,面对这样一场重大的自然灾害,我们一方面要考虑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施救,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21世纪中国的发展,从根本上遏止生态环境危机的蔓延。大规模收集自然界的雨水也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新技术。图1今年石漠化地区干旱时土地的开裂情况2表面上看来我国石漠化地区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石漠化地区的特殊的地形结构,夏、秋季节大量白花花的雨水流走,特别是公路上的雨水.如果我们能够在公路收集雨水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把这些雨水收集起来,在干旱的时候这些收集的雨水对缓解供水压力就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图2石漠化地区大量雨水流走的情况公路雨水的收集利用不仅仅解决的是水的问题,他可以解决路面积水给交通造成的拥堵、事故、公路的破坏等问题。对水土流失、河水污染等问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3图3石漠化地区公路路面积水对交通造成的影响图4雨水对公路的破坏41.2石漠化地区雨水收集量分析假设本系统设计的公路全长为73.5公里,双向四车道,路幅为L=24米,则其积水面积为A=1764000m2,以贵州省1998年~2008年5~8月平均月降雨量150.86mm为参考数据,则该高速公路的月集水量可达Q0=266117.04m3。考虑到路面收集雨水的损耗,设收集率为Ia=80%。Qi=IaQ0=266117.04×80%=212893.63m3,即212893.63吨。1.3国内外雨水收集研究进展国外有很多国家已经开展了雨水利用工程,近20年来,美、法、德、日、澳等经济发达、城市化进程发展较早的国家,均将城市雨水资源利用作为解决城市水源问题的战略措施推广。日本最早实施“雨水利用”工程。东京都墨田区把降到各家屋顶的雨水通过导水管收集到水箱中,然后用于冲厕所、浇庭园和洗车等。德国Ludwigshafen已经运行十年的公共汽车洗车工程利用1000m2屋面雨水作为主要的冲洗水源;法兰克福Possmann苹果轧汁厂将绿色屋面雨水作为冷却循环水源等。从国内外来看,开发雨水作为一种水源还没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虽然国外有许多收集雨水的成功范例,但是他们都只局限于屋面雨水收集或者城市道路雨水收集,没有考虑到公路雨水收集也是一个很好的场所。目前,就国内来讲,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开始结合自身情况相继开展雨水资源利用的研究和应用,但是该技术并没有大面积的推广。1.4设计目的5本系统设计的目的:就是把公路的雨水收集起来,用来配合公路的沿线绿化带的建设,比如灌溉、洗车、公路养护等。1.5可行性分析一方面,西南地区位于东亚大陆的季风区内,气候类型属中国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常年雨量充沛,雨水充沛是西南地区的一个主要的气候特征,这是我们能不能收集雨水的一个先决条件。另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南地区的公路建设迎来了黄金时期。各省都在加大对自己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方面的建设。西南地区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本系统设计的可行性提供了保证。第二部分:公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2.1设计思路我们的设计思路是提供一种实现公路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包括公路面层、防渗层、公路垫层、集水沟、可置换的初级过滤系统、透水渗透填料、反滤积物、横向排水管、纵向排水管、蓄水池。其面层即为公路的表层,其与公路垫层之间为防渗层;公路垫层位于地层土壤以上,其上为防渗层,由防水材料制成,;在上述三层结构两侧,沿公路延伸方向挖有深沟,在该深沟内的地层土壤表面以及公路垫层的断面铺设有防渗层,该防渗层与上述公路垫层与可渗路面之间的防渗层连为一体;同时在深沟底部沿公路延伸方向设置有纵向排水管,在公路集水沟上设计可置换的初级过滤系统,能控制路面带来的树叶、垃圾、油类和悬浮固体等污染物,纵向排水管周围用反滤织物填充,反滤织物上方为透水填料,透水填料表层为集水沟。沿该纵向排水管延伸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连6接一个与之交叉相通的横向排水管,该横向排水管伸出深沟以外,横向排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到带有u型管的蓄水池。可置换的初级过滤系统具有过滤、截污功能,而且能够多次使用。本系统还能有效地控制雨水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2.2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简易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所示为本简易装置的横断面图,由于横断面对称,故只显示一侧。图5石漠化地区公路雨水收集系统总体图图中所示标号分别为:1、可置换初级过滤系统2、集水沟3、透水渗透填料4、反滤积物5、纵向排水管6、横向排水管7、带有u型管的蓄水池8、面层9、放水层10、垫层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系统的实施方式,我们做了挖方和填方的断面图7图7挖方断面图图填方断面图1、可置换初级过滤系统2、集水沟3、透水渗透填料4、反滤积物5、纵向排水管6、双向横向排水管7、面层8、防渗层9、垫层2.3本系统优点2.3.1纵向排水管在深沟底部延公路延伸方向设置有纵向排水管。在该纵向排水管的管体上有小孔;纵向排水管通常采用聚氯乙烯PVC塑料管和聚乙烯PE塑料管;纵向排水管管壁上方等间距(120°º)布设3排槽口或孔口,其开口总面积应为42cm2以上(可设直径10mm、间距50mm的小孔,每束每延米20个孔)。纵向排水管管径按设计流量由水利计算确定,通常在在70-150mm内选用。纵向排水管的埋设深度应保证不被车辆或施工机械压裂,并应超过当地的冰冻深度。在非冰冻地区,新建路面时,排水管管底常与防渗层底面平齐;改建路面时,管中心应低于防渗层底面。纵向排水管的纵向坡度宜与公路纵坡相同,但不小于0.25%。其横断面布置(如图8)所示。8图8纵向排水管断面图2.3.2横向排水管和反滤织物双向横向出水管选用不带槽或孔的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塑料管,管径与排水管相同。其间距和安设位置由水利计算并考虑邻近地面高程和公路纵横断面情况确定,一般在50m-100m范围内选用。出水管的横向坡度不宜小于5%,横向排水管的端头通过半径不小于30cm的90°弯管与排水管相接,出水口的下方应铺设水泥混凝土防冲刷垫板。埋设出水管所开挖的沟,须用低透水材料回填。出水管外露管口用镀锌铁丝网或格栅罩住,以防杂物、植物等侵入,同时设置防逆水阀,防止水回流。在上述纵向排水管周围用反滤积物(土工布)填充水填料的底面和外侧围以反滤织物(土工布),以防垫、基层和路肩内的细粒侵人而堵塞填料空隙或管孔。反滤织物可选用由聚醋类、尼龙或聚丙烯材料制成的无纺织物,能透水,但细粒土不能随水一起透过。土工织物可采用无纺土工布,其单位面积质量宜为300g/cm2~500g/cm2,我们通过试验得反滤积物性能要求如表1所示。表1反滤积物9质量(N/m2)握持强度(N)撕裂强度(N)顶破强度(N)刺破强度(N)O95等效孔径(mm)渗透系数(cm/s)≥300≥700≥250≥1350≥250≤0.21≥0.052.3.3透水填料和集水沟对于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空隙率应≤20%,有效孔隙率应≤15%,渗透系数应≤1500m/d,7天浸水抗压强度≤3.5MPa。集料与水泥的质量比可在9.0:1~10.5:1的范围内选用,水泥用量≤160kg/m(实际用量由配比设计定),通过孔隙率、渗透系数和抗压强度试验后确定混合料配比。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粒径4.5mm以下的细粒含量不超过16%,2.36mm以下的细粒含量不超过6%,为避免带水排水管被堵塞,透水填料3在通过率率为85%时的粒径应比纵向排水管5的槽口宽或孔径口直径大1.0~1.2倍。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的集料级配以(表2)的级配为参考级配进行室内材料组成设计,下表是我们试验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建议级配。表2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建议级配粒径(mm)31.526.512.54.752.360.075通过率(%)10095~10025~600~100~50~210透水填料上方为集水沟,集水沟顶部的高度略低于公路面层表面。集水沟的内侧边缘可设在行车路面边缘处,有时为了排水管被施工机械压裂,或者避免露肩铺面受集水沟沉降变形的影响,必要时将集水沟向外侧移出60cm~90cm。集水沟底面的最小宽度,对新建路面,不应小于30cm;对改建路面,应能保证排水管两侧各有至少3cm宽的透水填料其间距和安全位置由水利计算并考虑临近地面高程和公路纵横断面情况而定,一般在50~100cm范围类选用。在挖方路段坡坡度按土质类别采用1:1.0-1:1.5,梯形集水沟的底宽和深度不应小于0.4m。受条件限制而需采用矩梯集水沟形横断面时,应在顶面加带槽孔的混凝土盖板,这种情形主要对于挖方路段。可置换初级过滤系统周围的截水沟用防渗层铺设。2.3.4可置换的初级系统所述的可置换初级过滤系统,能控制路面带来的树叶、垃圾、油类和悬浮固体等污染物。所述的初级可置换系统是由1-2mm直径的不锈钢编织而成的,栅空5-8mm,其形状为圆角的长方形,其大小由水利计算确定,滤料采用洁净、坚硬而耐久的碎石或卵石,对于碎石其压碎值不应大于30%,最大粒径可为4-5cm,粒径4.75mm以下细料的含量不应大于10%。所述的初级可置换系统就是指在雨后可以把该系统拿出来,把里面的浮渣去掉,然后再次使用,里面放置碎石,不仅能更好地过滤公路路面带来的树叶、垃圾、悬浮固体等污染为,还能够节约本系统的成本,并且可以就地取材。11可置换的初级过滤系统边缘应与集水沟表面平齐。2.3.5带u型管的蓄水池所述的蓄水池包括:可移动的盖板、u型管、冲刷垫板、排水管、水廊道、接水槽、沉水池、抽沙泵和抽水泵,u型管设在距离蓄水池底部不高的外墙上,排水管设也设在蓄水池的外墙上,这样能把多余的雨水排走,避免造成对蓄水池的破坏,在蓄水池底部建立矮墙,该矮墙将蓄水池分隔成两个流水廊道。在矮墙的两侧有水泥混凝土做成防冲刷垫板,或出水口的下方的蓄水池表面进行浆砌片石防护,应保证出水口的下方即为防刷垫板。防冲刷垫板设置在蓄水池底部的表面。所述的蓄水池带有u形管,目的就是能容易测出蓄水池里德水位,为不锈钢制成,其管径大小在1.5cm-2cm内选用所述的带u形管的蓄水池,还能充当的透气管的作用。蓄水池底部应超过当地的冰冻深度,u形管的端口用用铁丝网罩或格栅罩住,以防杂物、植物等侵入。要测量里面水位时把铁丝网或格栅拿走即可。本系统具有淤泥处理装置,保证系统能够永续利用。断面图(如图9、10)所示:12图蓄水池断面图图蓄水池俯视断面图1、排水阀门2、u形管3、抽水阀门4、抽沙阀门5、排水管入蓄水池处6、流水廊道7、矮墙8、接水槽9、沉水池10、防冲刷垫板2.3.6实例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系统实施例做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系统技术方案为前提条件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操作过程,但本系统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属实施例。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例,我们做了公路雨水收集流程图:13集水沟公路路面输送系统储存系统净化系统收集系统雨水初级可置换系统透水渗透填料反滤织物纵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蓄水池沉水池清水灌溉冲洗生活用水补充湿地绿化图7雨水收集流程图实例1主要用于挖方路段,主要是在地下建立蓄水池,蓄水池在地下的深度要要考虑水压问题,为了更好地排水和排沙,抽水泵连接沉水池,抽沙泵连接沉水池;或者抽沙泵设置在沉沙池底部,抽水泵设置在沉沙池内离底部一定高度。实例2主要用于填方路段,排沙管道连接沉水池;或者排沙管设置在沉沙池底部,排水管设置在沉沙池内离底部一定高度。,蓄水池在地面的高度要根据实际的水压来确定。2.3.7实例评价实例1在地下建立蓄水池,能加大工程量,成本比实例2相应地增加,在修建时,还要考虑到蓄水池里的水结冰时,造成蓄水池的空间扩大,这时会对公路的结构造成破坏,建立蓄水池时应在蓄水池的空间预留一14定的位置,实例1所述的蓄水池应尽量建在挖方边坡高
本文标题:交通科技大赛终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6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