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汇报题目/培训课题:汇报人/讲师:时间:2016年5月2•2019/12/233淀粉洗涤工艺水玉米浆废水胚芽粕粉末饲料蛋白粉玉米毛油精磨、纤维分离蛋白分离淀粉洗涤(淀粉乳)淀粉脱水、干燥纤维洗涤蛋白浓缩纤维脱水干燥、处理蛋白脱水干燥玉米净化玉米浸泡研磨、胚芽分离碎玉米浸泡液蒸发胚芽洗涤胚芽脱水干燥、浸油废气废气工艺水废气淀粉供水站玉米收储高粕饲料淀粉洗涤系统是由旋流器组成的旋流器组,共有十二组,统称十二级,整个系统作为统一逆流洗涤机构进行操作。16.00-1/2底流和初级旋流器15.84底流作为系统的进料,从第一级加入,在各级旋流器中,逐步洗涤通过末级底流离开系统,送入淀粉脱水,干燥工序,新鲜水从最后一级加入以稀释系统物料提供有效的洗涤和分离,最后通过第一级的溢流离开系统。带走物料中蛋白质,溢流中所带的少量淀粉通过澄清浓缩机离心机收回。澄清浓缩机离心机的溢流作为工艺水进入16.90,底流最终进入主离心机给料罐15.97。(为了提高12级排放淀粉乳温度,将适当提高洗涤水的温度,十二级为了平衡温度,使各级温度都能达到理想洗涤效果,在第六级中又加入降温装置,提高洗涤效率)工艺简述降低淀粉乳中的蛋白质含量,将含有4~5%蛋白质的淀粉乳降至含有0.35~0.40%蛋白质的精制的淀粉乳洗出淀粉乳中的脂肪洗出淀粉乳中的细纤维为淀粉脱水和干燥提供精制的淀粉乳目的淀粉洗涤主要设备•旋流管与旋流器组:淀粉洗涤使用的洗涤旋流管为15mm,型号又分为A管和B管。当前普遍采用15mm旋流管。。,放在洗涤的最后一级。在淀粉旋流器中,旋流管在组合时,都是将旋流管的进料口、溢流口和底流口分别组成三个相互隔离区,并加有密封圈使进料、溢流和底流决不相混(俗称三腔密封)。每个物料区都有一个物料排出接口,各区都安装压力表。旋流器底部设有物料排料口。淀粉洗涤泵转刷过滤器换热器淀粉洗涤主要设备•旋流管与旋流器组:淀粉洗涤使用的洗涤旋流管为15mm,型号又分为A管和B管。当前普遍采用15mm旋流管。A型管用于淀粉洗涤。B型管用于淀粉乳浓缩,放在洗涤的最后一级。在淀粉旋流器中,旋流管在组合时,都是将旋流管的进料口、溢流口和底流口分别组成三个相互隔离区,并加有密封圈使进料、溢流和底流决不相混(俗称三腔密封)。每个物料区都有一个物料排出接口,各区都安装压力表。旋流器底部设有物料排料口。淀粉洗涤泵转刷过滤器换热器十二级旋流管进料顶流底流开管盲管顶流底流进料旋流管CargillconfidentialEdward38淀粉精制旋流器组(共12级)-工作原理淀粉精制旋流器组工作原理地脚螺孔28-?16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432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43214213?159cabd第12级第11级第10级第9级第8级第7级第6级第5级第4级第3级第2级第1级110011001STFeed1STO/F12THWW12THU/FCargillconfidentialEdward39淀粉精制旋流器组(共12级)-工作原理10°Ⅰ:1117-17458-19.5458-13.53.5150.0522.522.560°60°17-17+0.10+0.20458-13.5458-19.53.5529+0.05010790°Ⅰ1441312111098765321排号孔数22418222322211720191615109235678910111213491015161920172122232222在此位置背面用钢印打上顺序号414558+0.25+0.15每组旋流器内部配管图15001104开孔数十二级旋流管一体式分体式旋流器几百个小直径10mm或15mm的旋流管组成,进口、溢流出口和底流出口分别隔成三个部分。淀粉洗涤旋流器的类型有两种,直径分别为10mm和15mm,每种又分为A和B两种类型。10mmA型的进口为2.5mm,顶流口为2.5mm,底流口为2.3mm,锥度为6°这是典型的淀粉洗涤标准类型;其液体分离比例为60:40。10mmB型的进口直径、顶流直径与A型相同,但其锥度为8°,底流出口直径为2.4mm,其液体分离比例为70:30。B型旋流其主要用于淀粉洗涤的最后一级,以增加底流的固性物含量。淀粉洗涤旋流器工作原理回转过滤器传动装置排放口出料口进料口板式换热器•2019/12/2316板式换热器•2019/12/2317淀粉乳罐16.7512级洗涤进料罐16.35洗水换热器16.5212级顶流罐16.55十二级洗水罐16.50旋转过滤器16.48新鲜水第一级顶流第十二级底流淀粉洗涤进料泵16.37淀粉乳冷却器16.53进水出水进料出料第五级进料处淀粉洗涤总图淀粉洗涤是逆流洗涤过程第一级顶流返回到12级顶流罐给澄清离心机供料洗好的淀粉乳从第十二级的底流进入淀粉乳罐前一级底流和后一级顶流为中间级供料过程描述淀粉洗涤简图12级洗涤进料12级顶流罐淀粉洗涤水淀粉乳罐旋转过滤器16.48-1/216.38-1216.38-116.47-116.47-1216.75顶流顶流底流底流16.47-216.47-3/1116.47-3/1116.47-2粗淀粉乳在16.35罐内由16.37经回转过滤器16.48进入到十二级的第一级泵16.47-1中,高浓度淀粉乳经16.38-1底流会同16.38-3顶流一起进入第二级16.47-2中,依次类推高浓度淀粉乳由第12级16.38-12底流离开,到16.75罐中淀粉精制流程图工艺特点一个典型的逆流洗涤系统;是保证淀粉质量的关键工序;是水耗最大的工序,除新循环水的补水外,淀粉车间几乎98%的新鲜水用在此工序;淀粉乳温度控制对该工序非常重要,是抑制微生物繁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微生物控制的又一关键工序;淀粉洗涤开停车•开车•检查泵16.37、16.47-1/12、16.51、电机状态及入口倒淋,检查搅拌器16.36、16.76及过滤器16.48电机状态。•向16.50加入80%液位的水,然后将新鲜水阀门设置在自动状态。•检查16.54阀门开关状态,检查16.52蒸汽阀门开关状态,无论何种情况下,12级开车前16.52蒸汽阀门必须关闭,只有在12级已经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方可打开蒸汽阀门进行换热,将12级底流阀打开去16.35方向。•在12级洗涤供料罐16.35液位达50%,16.75能充分接收物料,16.55洗水供应充足,16.56、16.57正常运行,蒸气压力稳定达到0.2Mpa时12级具备开车条件,12级开车。淀粉洗涤开停车•关闭十二级底流出料调节阀,打开十二级顶流手阀开度20%左右去16.55罐,启动16.51,打开洗水自控阀,调整水量为50m3/h左右,待十二级充满水以后按从后向前顺序启动16.47-12/1•打开十二级排气阀,对系统进行排气,直到有液体流出时关闭,逐渐打开十二级给料手阀,当底流浓度开始增加时,逐渐开大底流阀当浓度达到20.0波美时,底流阀打到去16.75方向,调节底流阀开度,保证十二级底流浓度在20.5—22.0波美之间,调节顶流阀、保证第一级溢流浓度在4-7波美。•运行正常后,调节16.52蒸汽自控阀,调整16.54新鲜水阀,保证洗水温度43-46度,中间级不超55℃为标准设置其在自动状态。淀粉洗涤开停车•停车•正常停车•关闭16.52蒸汽手阀,停16.37,将十二级出料阀设置到去16.35方向。•当W12底流浓度降至大约10.0Be时,按顺序停16.47-1/12,16.51关闭十二级洗水阀,停16.48。•立即打开所有排放阀进行排放。•紧急停车•运行中出现故障需要紧急停车时,立即停16.37、16.47-1/12,关闭16.52蒸汽手阀,打开所有排放阀,彻底排放物料。进料量:180-240m3/h01第1级顶流浓度:3-5Be'05洗水量:1:0.9-1.1m3/h02第12级底流浓度:20—22.50Be'06出料量:100-140m3/h03洗水温度:40-45℃071级进料浓度:10.5—15Be'04淀粉乳的SO2:50ppm08淀粉洗涤工艺参数进料浓度:16-18Be'09淀粉PH值:4-510底流蛋白含量:<0.40%11进料压力:0.65-0.85MPA12淀粉洗涤中间体检验样品淀粉乳罐12级顶流罐12级洗涤供料罐取样地点16.7516.5516.35检测顶目浓度(Be')SO2浓度(Be')浓度(Be')控制指标20—22.550ppm3-516-18化验频率每班两次每班一次每班两次检测方法波美计测量碘量法波美计测量波美计测量淀粉洗涤故障原因及处理12级淀粉乳浓度低系统浓度低淀粉乳采出量过大提高系统浓度降低淀粉乳采出量12级淀粉乳蛋白质含量≥0.40%旋流器组堵塞十二级进料浓度低洗水量小、洗水温度低检测各级浓度,将堵塞的旋流器疏通。提高进料浓度增加洗水量及洗水温度12级1级供料量不足16.48筛网堵塞清理筛网DCS界面工艺水中的SO2含量和淀粉乳的温度是控制好微生物繁殖的2个重要指标,因此要千方百计控制好这两个指标;淀粉洗涤系统的温度控制非常重要,如果温度超标或失控将会导致淀粉洗涤整个系统的糊化,这将是灾难性的事故;淀粉洗涤旋流器在拆卸和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旋流管数量正确,并且所有的密封圈或垫都已安装到位,杜绝内部泄漏现象发生,从而影响该系统的正常运行;注意事项定期检查旋流管的底流和顶流的孔径,确保在正常的范围内,如果超差要及时更换;淀粉洗涤系统的供料泵任何1台的故障,都将会导致整个生产系统的停车,做好这些泵的日常维护和可靠性运行很重要;淀粉洗涤是淀粉脱水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如果该工序淀粉乳质量不合格,就将会导致淀粉质量不合格;注意事项•2019/12/2332谢谢
本文标题:淀粉精制工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39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