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第21课新文化运动20111216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造性地做。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生命太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就不一定能做到。1第21课新文化运动陈文淑教材分析=%D0%C2%CE%C4%BB%AF%D4%CB%B6%AF%BD%CC%B0%B8&opt-webpage=on&ie=gbk-百度搜索①承上启下的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领域里,资产阶级分子同北洋军阀反动统治进行的斗争。它承接了前一章所介绍的“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这一知识点。同时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杂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这又为后面的“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埋下了伏笔。②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之后,在思想领域中反对封建斗争的继续,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开展的启蒙运动。其目的是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其特点是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赖以生存的封建文化。因此其性质是封建斗争。后期新文化运动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突破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局限,开始寻求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经验,探索救国图存的新道路。【课标】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D0%C2%CE%C4%BB%AF%D4%CB%B6%AF%BD%CC%B0%B8&opt-webpage=on&ie=gbk-百度搜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的探索,中国要富强必须提倡民主和科学。以此来进行历史观的教育。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②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无畏探索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爱国行为,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背景1.政治上:帝国主义2.经济上:一战期间3.思想文化上:(1)袁世凯倒行逆施(2)西方,资产阶级强烈要求4.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认识:二、兴起1.标志:《新青年》的创办:①概况:②影响:2.代表人物:3.前期指导思想:4.主要阵地:①主要思想阵地:②主要活动基地:(1)问:当时被称为“官僚养习所”的北大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谁起了重要作用?为改革北大他提出了怎样的办学方针?在旧思想、旧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北大,提出这一方针的实质目的是什么?三、内容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造性地做。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生命太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就不一定能做到。2(一)新文化运动前期: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核心内容①“德先生”②“赛先生”(2)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设问:“德先生”和“赛先生”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及其为什么吗?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①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②口号:打倒孔家店③鲁迅:【3探究】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还适用不适用于今天?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倡导文学革命:①胡适②陈独秀③鲁迅(4)设问: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还是一场文学革命。那么为什么还要进行文学革命呢?4、提倡文化平民化表现(1)教育平民化:(2)文学界的平民化(二)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四、影响1、性质: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2、进步性:①思想解放:②政治和思想上③它促使人们④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3、局限性:(1)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2)没有与工农运动相结合。(5)材料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材料二:《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李时岳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造性地做。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生命太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就不一定能做到。3材料四:“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陈独秀设问:1、你能从材料一、二中看出新文化运动的哪些积极影响?2、据材料三、四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局限?五、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小结〗1、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前期: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2、回顾:19世纪晚期到五四运动(1919年)前后,那些阶级先后提出了哪些救国方案?3、思考: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激进派对待儒家思想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同点:维新派将西方资级的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学相结合,宣传变法.激进派,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原因:(代表阶层不同)维新派代表民族资级上层.;激进派代表民族资级中下层.=15670--百度搜索课中案——【课堂互动,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师生纠正与巩固预习案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标志?2、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的内容有哪些不同?3、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二、课堂互动,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写道:“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材料二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造性地做。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生命太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就不一定能做到。4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材料三近二三十年来,多数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是对1840年以来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新概括。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的表现。(4分)(2)依据材料一回答辛亥革命为什么没有挖掉“树墩”,何以见得“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6分)(3)依据材料二回答陈独秀等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6分)(4)依据材料三的观点,你会对近代前期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任选一件从中华民国成立至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事件进行评价。(6分).百度搜索【课堂巩固】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当时各历史条件推动的产物,这些历史条件包括①辛亥革命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④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新青年》创刊后深受青年知识分子的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之所以有如此反响,是因为A.《新青年》宣传爱国主义思想B.《新青年》以民主、科学思想为其主旨C.《新青年》歌颂了十月革命D.《新青年》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3.北京大学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地,其直接原因是A.五四运动促进了青年学生思想的解放B.北大校长蔡元培以“兼容并包”为办学宗旨,提倡“学术思想自由”C.北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强烈D.北大学生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强烈4.北大校园的雕塑,其造型来源于“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英文头一字母“D”“S”的变体。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A.民主与自由B.平等与自由C.民权与科学D.民主与科学5.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当时文学革命的内容包括①提倡白话文②文学要为工农服务③使用简化字④建立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6.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根本原因是A.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B.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祟儒家思想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落后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7.李大钊指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这说明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造性地做。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生命太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就不一定能做到。5A.新文化运动反孔教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民主政治B.新文化运动矛头所向是封建的儒家思想C.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儒家传统文化D.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民主政治的道路8.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是A.鲁迅的《药》B.陈独秀的《宪法与孔教》C.鲁迅的《狂人日记》D.鲁迅的《呐喊》9.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文化平民化逐渐成为中国教育界、文学界曲艺界等思想文化的新潮流。下列现象反映了文化平民化趋势的有①诗体解放运动②打倒孔家店③京剧的市民化④白话文取代文言文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0、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主张“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等,这说明新文化运动()A.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不再居正统地位B.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C.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者绝对否定的偏向D.有利于文化普及繁荣,使语言和文字紧密统一,为民众所接受11.“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这首诗名为《相隔一层纸》,作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刘半农,发表于1917年《新青年》4卷1号。这首诗反映出()①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是早期白话诗的特点之一②早期白话诗在写作上讲求“真率”与“质朴”③反映了诗人对不公平制度的抨击④“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2.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民权二字。”梁启超这段话的用意在于()A.宣传西学B.主张立宪C.解放妇女D.开启民智13.(2011•山东枣庄文综卷)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观念与中国传统专制观念的斗争。它反映了()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尊孔复古”逆流泛滥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D.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14、下列关于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相似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彻底批判了儒家思想文化B.主张民主共和C.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D.反对君主专制【感悟高考真题】1.(2010·江苏高考)“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
本文标题:第21课新文化运动2011121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46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