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国土整治课件之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宏伟的三峡工程位置:湖北宜昌境内西陵峡三斗坪综合效益洪水灾害防洪:防洪效益发电:航运:1、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提高航运能力2、减轻铁路运输压力(湘黔、襄渝线等)灌溉、供水、南水北调、旅游、库区养殖…其它:长江水系图岷江宜宾重庆洞庭湖武汉宜昌湖口鄱阳湖上海湘江沱沱河金沙江虎跳峡二滩三斗坪三峡形成:地壳上升,流水下切构造:背斜(花岗岩)一、三峡简介指长江干流自重庆至湖北宜昌南津关间192千米的河段二、三峡工程的意义和作用1.综合效益防洪灌溉供水养殖旅游南水北调发展库区经济改善中下游生态环境滚动开发长江水能资源航运发电综合效益(生态、经济、社会)2.防洪(1)水灾成因因素洪灾成因自然因素洪水来量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量大滞洪能力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泄洪能力长江中下游河道过洪能力不足人为因素滥伐森林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被削弱A.自然原因:2、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同时来水3、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4、河道宣泄不畅1、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洪水来量滞洪、泄洪能力)水灾形成的原因?B.人为原因地表覆盖减少水土流失加剧过渡砍伐陡坡开荒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峰功能消弱泥沙淤积②①(2)防洪原理及效益防洪作用区位优势巨大库容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配合分蓄洪工程等措施可避免大于百年一遇的洪水造成的荆江河段干堤溃决缓解洪水对武汉的威胁减轻洞庭湖淤积大幅减少分蓄洪造成的损失防洪效益湖泊萎缩九曲回肠——荆江A.解决荆江河段的洪水威胁,避免荆江河段干堤溃决所带来毁灭性灾害。区位优势、巨大库容B.减轻洞庭湖淤积,缓解洪水对武汉的威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长江三峡段位于我国地势从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三.发电华中、华东三峡电站有效输电范围及输电系统示意图1、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2、减轻铁路压力。(大秦、京广线等)3、清洁能源,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川江航道是指从——到——段,全长——千米,流经高山峡谷地段,落差——水流——,——多,通航能力低,运输成本高,使长江航运受到很大限制宜昌重庆660急险滩大重庆市四.航运宜昌重庆航运能力运输成本原因建成前建成后单向年通过能力为1000万吨级船队由上海直达武汉单向年通过能力为5000万吨级船队由上海直达重庆高降低1/3川江航道多急流险滩川江航道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宽加深四.航运五.其他:供水、灌溉、南水北调、水产养殖、旅游水位提高三峡工程中下游城市和农村供水放水蓄水南水北调中线调水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降低运输成本运输能力提高库区水产养殖坝区旅游促进东西部物资流通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减轻铁路运输压力下游防洪发电降低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自然因素洪水来量:多为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气候异常的年份干支流洪水叠加形成特大洪水。滞洪能力: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泄洪能力:长江中下游河道宣泄能力不足人为原因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加剧,江湖泥沙淤积,河床抬高,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峰功能削弱讨论:(第51页活动1)百万移民及其安置一、艰巨的移民安置任务1.安置数量巨大——113万113万人2.移民环境容量不足——最大困难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贫困落后,特别是人多地少,产业劳动力容量低。一、艰巨的移民安置任务3.科教落后,人口素质低,思乡恋土观念→一定难度和障碍4.安置不妥有后遗症,影响社会安定。一、艰巨的移民安置任务二、移民安置条件1、受淹特点:相对分散→就地后靠安置优点是不离本乡本土,移民容易接受,避免了大量外迁、远迁所造成的困难和后遗症;缺点是容易对当地的环境带来过大压力。一般不存在重新安置问题2.移民结构:非农业为主(发展第二、三产业)二、移民安置条件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大农业,改造中低产坡耕地。②发展第二、三产业(2)农村移民问题:③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相结合二、移民安置条件2.移民结构(1)非农业为主4.工程周期长,安置工作可以从容进行政府重视和全国的支援二、移民安置条件3、从政策层面来看:三、开发性移民1、通过发展经济来安置移民①除去一次性补偿外,移民资金作为开发资金。②开发当地资源,发展经济,拓宽环境容量。③对移民迁建后的生活安置作全面安排。开发性移民既保证移民的生活水平,又为库区经济发展和移民发家致富创造条件;有利于移民安置的长治久安。三、开发性移民成功案例——桐树湾村线上一条路(175米水位线)→解决交通问题路边二排房→在公路两旁集中建设移民新居房后一片园→是指就近为移民开辟耕地果园,安置生产出路成功安例——浙江加善“相对集中、插花安置”原则“线上一条路,路边二排房,房后一片园”的后靠安置模式讨论:(第51页活动2)从防洪来说,是控制长江下游洪水的关键性工程,防洪是该工程的首要目标。从发电来看,其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主要供应华中和华东地区,可减轻铁路运输压力和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并可大幅度减少火电比重,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从航运来看,“黄金水道”作用才能真正发挥,特别是宜昌至重庆之间的川江航道,将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实现“低成本,大通量”的目标。另外,三峡工程在中下游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以及本区水产养殖方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问题:三峡与虎跳峡为什么都水能资源丰富?可是为什么首先建设三峡水利工程?都位于地势阶梯的交替处,落差大;都在长江干流上,径流量大。自然原因:虎跳峡地质复杂,在板块交界处;三峡地质条件稳定,花岗岩坚固。社会经济原因:虎跳峡处于西南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电力市场小(距离华中华东远)三峡移民的特点是移民安置任务艰巨。主要表现在:第一,三峡移民众多,规模庞大;第二,三峡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丘陵山区的地形是可垦荒地不多,一旦利用不合理,就会造成更为严惩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因而环境容量不足是是造成移民安置的最大困难;第三,当地科教水平低,人口素质不高,传统观念、风俗习惯,以及以往水库建设中移民后遗症的影响等,都增加了移民工作的难度。基于上述情况,移民问题的复杂性不亚于三峡工程本身,所以三峡移民作为三峡工程的组成部分,就成为工程成败的关键。讨论:三峡移民关系重大,甚至可以说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是移民,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书P55活动(1)]开发性移民补偿性移民做法通过发展经济来安置移民。政府统筹使用经费,除一次性补偿外,以移民资金作为开发基金,合理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按被淹没实物量的价值一次性给移民发放补偿金利弊移民安置与库区经济发展相结合,给移民安置开辟稳定的生产、生活出路,确保移民生活水平不低于原有水平,并为库区经济的长远发展和移民致富创造条件,避免了移民回迁等后遗症问题的产生。没有帮助移民开发新的生产出路,等赔偿费用完。移民生活仍没有着落,从而产生种种矛盾和问题。讨论:(第55页活动2)讨论:(第55页活动2)开发性移民与一次性移民相比是通过发展经济来安置移民,并将移民投资作为开发资金,可以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发展经济,广辟生产门路,拓宽环境容量,对移民迁建后的生活、生产安置作全面安排。开发性移民对移民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筹使用。移民投资作为开发基金,可以不断周转增值,从而把移民安置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利于移民安置的长治久安。一、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1.有利影响(中下游)①减小洪水对中下游生态和环境的破坏②有利于血吸虫的防治③减轻洞庭湖的萎缩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④增加水量,改善水质⑤调节气候⑥减轻污染及酸雨危害④库区和库尾的泥沙沉积加重,影响自然景观⑤影响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⑥蚊虫滋生2.不利影响(库区)①淹没耕地文物②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③诱发地震、滑坡⑦咸潮二、生态与环境问题对策1.不可逆转的影响①淹没耕地和文物——搬迁、防护②水生动物——建自然保护区2.影响较大的水土流失、泥沙——有效控制3.负面影响较小的地震、陆生动植物——有效防治类型对策不可逆转的影响淹没耕地合理开发现有土地资源,发展大农业补救和挽回部分损失淹没文物古迹对文物古迹搬迁防护影响水生生物生长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投放等负面作用较大的影响农村移民开发可能加剧水土流失和库区人地矛盾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大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缓解生态压力;改造中低产坡耕地,开发梯田;增加外迁移民;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有效控制和减轻影响增大库区泥沙淤积采用“蓄清排浑”的水库运用方式负面作用较小的影响水库诱发地震,影响大坝安全工程设计中大坝增强了抗御地震能力防止危害发生或降低危害限度水库淹没对陆生生物的影响移植、人工培育和建立植物园、保护区等三、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影响及对策1.淹没的——迁移和原地保护2.未发掘——尽力抢救3.新奇观——高峡出平湖三、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1.移民问题(1)艰巨性(2)有利的安置条件(3)移民方针三、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2.生态环境问题(1)生态环境效益(2)对策正面、反面三、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3.旅游景观问题(1)对自然景观的影响(2)对文物古迹的影响一、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1.有利影响(中下游)2.不利影响(库区)二、生态与环境问题对策1.不可逆转的影响2.影响较大的:水土流失、移民、泥沙——有效控制3.负面影响较小的:地震、动植物——有效防治三、对文物古迹的影响及对策1.淹没的——迁移和原地保护2.未发掘——尽力抢救3.搞好旅游规划和管理,加强保护课堂小结讨论: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秀丽的景色真的风光不在吗?说说你的看法。整体说来,未来的三峡景观将更美。水位升至175米后原来特有的急流险滩等景观将消失,部分文物古迹被淹,有39处旅游景点受淹,占三峡转户口区旅游景点的13%。蓄水后宜昌三斗坪至丰都近400公里的水面将形成峡谷型水库,一个全新的长江三峡将以更加迷人的风姿呈现在世人面前。长江三峡段以及库区两面三刀岸的深涧谷地中也将呈现新的景区。三峡工程坝区也会成为三峡旅游的热点。讨论:(P59活动1)三峡工程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水库蓄水淹没耕地、土地和部分文物古迹;移民迁建可能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水库可能诱发地震、发生滑坡等灾害;三峡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库区和库尾泥沙淤积加重;影响水生生物,特别是一些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水库蓄水可能会增加蚊虫孳生,影响人体健康。对策:一是对不可逆转的影响,尽力加以补救或挽回部分损失,如淹没土地、文物的问题;二是影响较大的,只要采取措施是可以有效控制和减轻其不利影响的,如水土流失问题;三是影响较小的,可以采取措施有效防止危害发生和把危害减到最小程度,如对诱发地震的预防,尽管几率很低但还是要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再见
本文标题:河流的综合治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60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