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洁净和脏污一种二元分类思维
脏污的分类学——浅谈洁净和脏污摘要:洁净和脏污自玛丽·道格拉斯通过她的著作《洁净与脏污》进行系统论述过之后,便成为人类学一个经典的理论和谈论的热点。洁净和脏污是一种分类标准,是人类意识的表层结构,其背后映射出人类群体对身份、秩序、地位、权力等事项的本能追求。关键词:洁净、脏污、秩序、权力洁净是一种分类标准,与洁净共同组成这套分类标准的是脏污。无洁净则无脏污,无脏污亦无洁净可言。“清洁和污秽是社会意识形态上对立的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刘志扬,2006)洁净和脏污既是一套分类标准,也是一套人们认识外在事物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深层次结构,是一种分类思想。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结构是先验的,是人的心灵的无意识能力的投射,它存在于人的心灵的无意识之中,而无意识就是结构形式的总根源。他将结构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只是现象的外部联系,通过人们的感觉就可以知道;深层结构则是现象的内部联系,必须通过模式才可以认识。他认为结构就是社会文化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方式,能够运用于解释任何社会现象。如果从列维斯特劳斯的理论对洁净与脏污进行分析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洁净和脏污也不过是列维斯特劳斯所认为的表层结构,通过人们的感觉就可以知道。洁净和脏污是显露于外的,它是指导人们言行的规则,洁净的事物通常是神圣的、可敬的、美好的、可接触的、可食用的等一切可行的事物,而肮脏则与之相反,象征所有不可行的事物。如食物的可吃与不可吃、水的清澈与浑浊、事情的可做与不可做、马路的红灯与绿灯、美腿与丑腿、健康与疾病、高与低、强与弱、有和无等等,这一系列分类标准是相通的。这套可行与不可行的标准来源于人类对秩序的追求,而对秩序的追求源于人类对权力的渴求。权力则象征资源、食物,意味着可以延续自己和亲人的生命。从灵长类学家对人类近亲猩猩和猴子的研究发现,在猩猩和猴子的群体中有一个领袖。领袖领导整个猴群,严格维护猴群的身份秩序,身份秩序高低决定进食的优先与靠后。狮群中有领袖、象群中也有经验丰富的老象做领袖,总之集群动物都存在领袖动物。领袖动物的存在确保了整个动物群体的秩序,而秩序为整个动物群体的延续提供了保障。秩序产生于分类,而洁净与脏污的分类正是自然与社会最根本的一种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把秩序看成一个分层的立体。洁净的事物总是处在秩序的上层空间,拥有大量的资源;脏污就不可避免的下降为秩序的下层空间,只占有极少部分资源。由于动物的本能驱使(人的社会性也是基于生物性基础之上,这种生物性包括自我保护意识、趋利避害意识、争夺食物意识等等),位于下层空间的群体总会往上层空间移动,以期进入上层空间,尽管其中会有种种困难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比如,猴群中猴子为了争夺首领地位,不但会采取打个你死我活的笨办法,也会采取远交近攻这种充满智慧的策略。进入上层空间的办法就是净化自己身上的脏污,身份低者会努力提升自己的身份,无能力者会为自己充电,即努力使自己具备进入上层空间的条件。正如刘志扬所说,“为了保持洁净,就要想方设法消除无处不在的污秽,取得净化的效果。净化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达到:一是‘转移’的方法;二是仪式或宗教活动的方法。能够通过‘转移’的方法消解污秽是因为污秽具有永久性和暂时性两种属性:从事污秽职业的阶层和群体被认为身上具有了永久性的污秽……其他群体和阶层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触摸到污秽之物或者遭遇污秽之事,但是这种污秽只是暂时性的,因此可以采取一些手段和方法加以净化,重新回复到常态。”(刘志扬,2006)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宗教活动的方法。如基督教教堂里有许多忏悔室,每当信徒觉得自己内心受到自己曾经所做之事的煎熬时会选择向神父忏悔,坦白一切罪过,从而使自己的灵魂获得原谅和净化,使自己回复到洁净的状态。印度教徒在恒河里沐浴也是属于一种通过宗教活动对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进行净化的行为。在傣族地区有整个民族热情参与的泼水节,这泼水节即属于佛教节日,通过泼水洗浴,身心得以来一个彻底的清洗。在中国古人有上巳日河边洗浴的习俗,还有如“四月八‘佛诞日’,本是佛教节日。浴佛之举渊源于佛祖诞生时受浴的故事情节,至晚在东汉业已存在。到六朝,浴佛活动遍及朝野内外。佛门宣讲佛法,香汤浴佛。”(钟敬文《民俗学概论》138页)笔者在粤北经历过一次民间神诞活动,对于信徒来说,神诞活动不仅是一次神诞会,也是各地信众们一次聚会、交流情感、交换信息的机会。神诞会连接着双方的情感,寄托着中国人团圆的念想。这是一次团圆,是孤独的老年人难得的欢愉与畅聊,是属于老年人的世界。每个信徒拜神时脸上浮满笑容。有的人不远百里赶过来,虔诚中更觉得是需要,这是信徒们烧香拜佛、净化内心的一次宗教体验。在神诞活动中,信徒们会虔诚地向神灵祷告,倾诉自己内心的紧张与不安,或者祈祷幸福安康。总之这都是一次通过宗教活动取得净化效果的行为。信徒认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借助师公上通神仙世界,将自己的愿景说与神灵。笔者发现在信徒上香时可与师公同唱同跳。师公作为神圣世界的代表,与信徒交流无隙。这是神圣与世俗的交融,是神圣世界向世俗世界平衡,也是世俗世界往神圣世界靠拢。整个仪式充斥着融洽,温馨,欢快的气氛,神在微笑的俯视信徒,信徒微笑的叩拜神灵,呈现出一种交融的状态。神灵借助师公降临到凡间,信徒的意愿通过师公奏送到神灵。这种上与下,神与人,神圣与世俗,天与地的交融,正体现着维克多·特纳所说的“反结构”状态。在平时,这些年老信徒们处在压抑的、等级分明的现实状态,在敬神烧香中,她们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脱。在这个神圣世界里,只有信徒和信徒所信仰的神灵存在,而且信徒相信通过虔诚的叩拜神灵会实现自己的愿望。洁净和脏污反映一种秩序,一种身份,一种权力。如今越来越盛的种族歧视,也是一种通过对他族群的污名化来达到一种对身份、秩序进行排定的目的。受种族歧视的族群,因而在这种歧视下渐渐移位到社会底层,即秩序的下层活动空间,渐渐失去对许多事务的发言权。话语失声的同时,也就是权力开始弱化、被忽视。在北美地区,这种族群歧视现象从未消失。虽然如北美的“加拿大是个具有移民传统的国家,但一直是以欧裔尤其是来自中欧和西欧的移民为主,其文化也是欧洲中心主义文化为绝对主流。”(黄韧,2012)通过洁净和脏污的标准,不同族群之间建构起自族群与他族群之间的族群界线,这也是一种族群身份认同的建构。通过差异化来凸显自己与他人身份的不同。这种通过差异化来界定各自的身份、职业、地位、秩序和权力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印度种姓制度。印度社会通过四种种姓的建构,完成了社会秩序和权力的划分。处于不同种姓者拥有不同的身份和在社会中的秩序,相对应地,也就只能享受到其身份所拥有的部分权力。结论由此可见,洁净和脏污其实是社会群体与个人建构身份、地位、秩序从而掌握权力的一种意识手段。被所处文化认为的洁净者占有上层空间和上层资源,被所处文化认为的脏污者处于下层空间,拥有的资源也极其匮乏。洁净和脏污这对分类的标准显然属于列维斯特劳斯所谓的表层结构,其反映的深层结构就是人类对周遭事物的二元分类。虽然列维斯特劳斯的二元分类思想属于一种静态的分析,却也反映出人类思维意识的某些本质特点。分类是人类认识周围世界、安排自我与他人、自我与自然的手段。参考文献:1、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黄韧,《加拿大种族观念嬗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训与借鉴》,开放时代,2012(1)3、刘志扬,神圣与内在的洁净:以藏族农民为中心的洁净观念的文化诠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3)。4、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
本文标题:洁净和脏污一种二元分类思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30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