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研究考纲考题,把握中考方向的点滴思考2
1研究考纲、考题,把握中考方向的点滴思考宁国市竹峰学校王可富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一年一度的化学中考研讨会今天在汪溪中学顺利召开了,感谢路老师和汪溪中学给我们化学同仁提供了交流感情和交流教学思想的平台。接到路老师的任务后,说实话,我很忐忑,因为我不是专家,怕讲不好。但因为是研讨,各家一言,抛砖引玉,所以我就接下了任务。就2013年化学中考,我参阅了一些资料,结合我对中考的试题、对化学教学的理解,向各位作简要汇报,希望能对大家有些许帮助。我领受的任务有两项,一是说说中考要求的变化;二是谈谈对中考考题的个人理解。一、中考的依据——2013化学中考纲要解析近几年我省的中考纲要的基本稳定,对比去年2012年和今年2013年的考纲,我感到整体内容基本没变,略有细微调整。表现为: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考点,2012年和2013年相比是“四降一升一并一加”;纲要中的例证性试题中14道例题更换了7道2012年的安徽省中考题,对纲要中的参考试题全部进行了更换。由于近几年考纲的稳定,决定了安徽中考化学学科的考试形式已经相当成熟。对平时教学、后期复习、中考答卷都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一)2013年考纲的“六不变”1、考纲的编写依据没有变考纲是命题的依据,而考纲的的编写是依据教育部201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我省初中化学实际确定的。因化学课标已有“实验版”变为“2011版”,2013年是实施“2011版”课标第一年,又是使用2012版新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第一年,“2011版”课标变化必然体现在2013年《中考考纲》上,因此,研读2013年《中考考纲》变化,对2013年中考试题走向的把握是很有价值的。2、考纲规定的命题指导思想没有变(即三个有利于的思想)(1)有利于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化学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要求初中毕业生掌握自身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和解释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2)有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时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意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有利于普通高中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学生,促进普通高中的均衡发展。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命题,并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开放性、探究性试题,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水平。(加分题的体现)3、考纲规定的命题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没有变2“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是初中毕业化学学科考试的命题基本思路。根据这一思路,化学学业考试的命题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确定考查内容与要求命题的依据是教育部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命题必须遵循“标准”的要求。考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所用到的知识与技能仅限于本说明“三、考试内容和要求㈠知识与技能”所列的范围内。在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应重视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试题内涵中应体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三维目标考查的落实形式)不过分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不苛求知识的细节,不拘泥于概念的准确辨析。(“三不”体现初中化学启蒙性的特点)(2)遵循新课程理念设计试题命题时凸显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如元素的观念、微粒的观念、物质分类的观念以及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观念,关注学生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水平。注重在具体的情景中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开放性试题。(这一减少一增加,体现了试卷特色和亮点)突出学科特点,注意对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一定要让平时经常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学生在应考时表现出他们的长处。(突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对推进初中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突出化学与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密切联系,从日常现象中选择试题素材,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关心人类面临的化学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体现化学教育的人文价值。4、考试性质和目标没有变初中毕业化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化学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化学学业考试的成绩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高一级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之一。化学学业考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突出基础性、启蒙性、发展性,考查学生学习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培养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能力。5、考试的形式及试卷结构没有变考试采取闭卷、笔答形式,试卷满分60分(与物理合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试卷结构:项目分值考试内容分布身边的化学物质20物质构成的奥秘12物质的化学反应203化学与社会发展8科学探究18(渗透在上述内容中)考试要求A15B30C15题型分布选择题20填空和简答题34计算题6试题难度分布较容易题42中等难度题12较难题66、考试内容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基本不变(二)考试内容和要求有细微调整1、考纲中规定的要求:根据“标准”的要求,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上的考查内容包括“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反应”和“化学与社会发展”四个方面,含十五个二级主题,94个考点,比2012年减少2个考点(“常见的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将来继续学习化学和进入现代社会生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既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过程与方法、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载体。应规避纯技能、技巧方面的内容,弱化单纯的计算技能的考查。注重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核心观念的考查,重点考查身边的化学物质;注重考查社会生活及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概念的原理在实际情景中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分析和加工能力;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设计能力。42、《考纲》中调整的内容:“四降一升一并二删一增加”(1)考试要求降低的有4个考点:考点44.从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12年考试要求为C,13年调整为B考点56.元素的简单分类,12年考试要求为B,13年调整为A考点63.化学反应的本质(12年考纲是“化学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12年考试要求为C,13年调整为B考点88.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12年考试要求为B,13年调整为A(2)考试要求升高的有1个考点:考点74.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12考试要求为A,13年调整为B(3)合并1个考点:12年“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多样性”,13年合并为“物质微粒性、多样性”(4)删去2个考点:12年“常见的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分”“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可以归在“金属的物理特性”考点里)(5)增加1个基本操作:(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能与新版教材下册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内容有关)3、《考纲》对“科学探究”内容的考查非常注重。命题时将在注意考查认知性学习目标的同时,注重考查学习科学探究能力,以“标准”提出的科学探究能力的8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为着眼点,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提出问题、探究并明确问题的本质,查阅并收集资料、证据,调查研究等;二是从事探究的能力。如制订计划、提出假设、建立模型设计实验,以及比较差异、分类概括、推测、分析评价等;三是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如提问、讨论、解释数据、制作图表以及描述、交流等。二、今年会怎样考——2012年安徽省中考试题特点和给我们教学的启示1、2012年中考化学的试题总体评价:知识覆盖面大,注重基础又兼顾层次区分,考死记硬背的少,考灵活运用的多,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和过难题,完全按照《2012年中考化学考试纲要》进行命题,《考纲》中的几个变化点都能很好地在试题中体现。试卷中对酸碱盐的考查要求降低,只是简单对核心知识进行初步理解与掌握,不要求灵活运用。注重考查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强化了试题的开放性,这有助于引导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尽量发挥学生思维活跃的优势,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2、试题特点与复习启示(1)体现“稳中求变”注重“双基”52012年中考试题表现出与往年中考试题的高度一致性。考查内容和情境设置的稳定性有:环境问题、社会生活中的有机物、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学基本实验操作、科学探究、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等等,与近几年的中考化学试题内容相似,如涉及有关化学式的相关知识,实验基本操作,一道科技前沿试题等,但是试题涉及的内容是新颖的,从2010年的热冰、到2011年的干水、2012年的准晶体。这些都是高起点低落点试题,通过试卷让学生了解化学最前沿的知识。试卷中有关酸碱盐内容考查的点仍然较少。2012年中考突出了“双基”对学生“双基”及学科能力的考查(要求书写5个化学方程式、2个仪器名称、1个基本操作名称,全部是教材中出现的核心内容)。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试卷要求书写稀盐酸除铁锈(Fe2O3)、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贝壳(CaCO3)煅烧、铁与稀硫酸反应、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等5个化学方程式,全部是教材中的核心内容。要求填写“锥形瓶”和“玻璃棒”两个实验仪器名称,“结晶”一项基本操作名称。12年考纲中的变化也在试题中有所体现,如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12年的考纲要求层次由“B”改为“C”,在本卷11题第2小题“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体现;金属的物理特性,12年的考纲要求层次由“A”改为“B”,12年调整为B,在本卷14题“铁粉、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中体现。【复习启示】由于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基于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所以试题难度都不是很大。所以复习时应注意把化学的基础知识放在以生活、生产、安全、能源等问题为背景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分析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中考题的综合性,多表现在知识载体与背景的新颖性、知识应用的过程性和灵活性,以及学科知识的综合与整合上,而不是知识内容自身的深奥与复杂上,对有些知识不必过多的纠缠,如酸碱盐的知识(2012年考纲已将“常见的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从C级调整为B级,今年仍然不变)只是简单对核心知识进行初步理解与掌握,不要求灵活运用。我们就要控制复习的深广度(如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复杂的推断题和鉴别题等,避免无限制的拓展与深挖,把复习时间节省下来,用在加强解题方法或规律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2012年安徽省中考题有关酸碱盐考点:8-B(2分)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11-2(2分)工业用稀盐酸来除铁锈(Fe2O3)的化学方程式12-2(2分)NaOH溶液吸收CO2装置的选择13.(6分)海水晒盐、过滤操作有关酸碱盐的教学一直是困惑我们一线教师的问题,如何把握好“度”?今年新版教材似乎又加强了酸碱盐的内容,从下面的一道习题可见端倪:64.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假设二:该溶液部分变质;假设三:该溶液全部变质。请设计实验方案,分别验证以上假设,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和现象,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题涉及碱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特别是碳酸钠溶液的碱性。碳酸钠溶液的碱性问题一直
本文标题:研究考纲考题,把握中考方向的点滴思考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08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