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浅谈政府网站的互动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公众成为了电子政府服务的核心。加强政府网站的互性,不仅方便了公众,改善了服务,也解决了大量与群众日常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还实现了政府和公众之间畅通无阻的沟通互助。本文主要从政府网站互动栏目互动现状、互动的重要性和对政府网站互动性的一些建议进行探讨。关键词:政府网站;互动性;问题;建议一、政府网站的互动现状(一)我国政府网站互动栏目发展情况1.互动栏目呈现多元化发展网络媒体的互动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信息的传递方与信息接收方之间的双方互动沟通交流,如BBS电子论坛、网上调查、网络聊天室、留言板新闻跟帖、E-mail方式的读者交流等;二是指用户发挥自主性,自己控制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如信息搜索、信息订阅等。而国内政府网站在互动栏目的建设上,结合了双方互动沟通交流和独立获取信息这两种表现形式,建设有政府邮箱、留言板、论坛、直播访谈、民意征集、网上调查、信息订阅、栏目导航、搜索引擎、微博、博客等多种互动栏目,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2.互动栏目的使用率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我国使用网络的公众中,85.6%曾访问过政府网站,但在这85.6%的人群中,仅有28.3%的人经常访问,57.3%的人偶尔访问,还有14.4%的人访问一次政务网站后几乎不再回访。而针对公众访问政府网站的原因,仅有18.3%的人选择讨论政府公共事务,而参与意见交流则排在最后。这表明我国政府网站需要进一步加强开展网上互动交流,增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3.互动栏目的投入不平衡我国政府网站都十分重视互动栏目的建设,而对互动栏目的维护和管理投入则相对较少。在2010年广东省一类省直网站评估中,在评估政民互动情况时,栏目设置指标的得分率为75.33%,而其他互动标的得分率全部不超过60%。(二)我国政府网站互动栏目存在的问题1.栏目建设缺乏科学性(1)栏目设置的规划性不强。国内政府网互动栏目虽然建设的渠道多,但是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例如有些政府以“领导信箱”、“咨询信箱”、“投诉信箱”和“举报信箱”等不同类别进行展示,为公众提供了咨询投诉的渠道,但这种整合方式过于复杂,不方便用户使用,产生了一信多投的现象,这样既浪费了政府网络资源,又给政府部门解决公众问题增加了难度。(2)栏目设置的实用性不够。国内有些政府网站虽然设置了网上调查、民意征集等互动栏目,但在回复公众问题时有敷衍民意的行为。例如征集的主题全是针对网站的内容开展进行调查,没有围绕政府重点工作和社会热点开展调查,这样不能很好地反映公众的心声,也无法反映实际问题。2.栏目管理缺乏规范性(1)民意答复的公开质量有待改进。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在一次调查网站信箱建设情况时发现,有个别政府网站的信箱里竟然全是感谢信。究其原因是网站管理者在对来信进行筛选时,只关注公众对政府的赞许和褒奖,没有站在公众角度发布一些与百姓生活切实相关的来信。(2)民意答复的公开时间有待提高。有些网站没有能够很及时地回复公众提出的问题,有的甚至在公众提交信件直到第二年才得到回复,这样极大地挫伤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对网站的信任度。还有部分政府在回复公众问题时,为求方便,会集中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答复,这样做虽然可以为网站的相关栏目的负责人员带来便利,但却给公众带来了极大的不便。3.社会群众参与程度较低公众的参与程度直接反映政府网站互动栏目的建设情况。例如,某省政府于2009年8月27号在其门户网站,向全省公开征集2010年省政府立法建议,在经过22天的公示后,网站收到民意仅17条,平均每天尚不到1条意见。由此可见,公众对我国政府网站互动栏目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二、政府网站互动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与公众沟通桥梁的地位日显突出和重要。与公众文流互动、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决策过程是政府网站的重要功能。公众参与目标定位的实现不仅需要强调政府网站公众参与栏目本身的建设,而且应更加注重企业和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交流沟通的效果。使政府网站真正起到政民互动的“桥梁”作用。通过政府网站建设,政府能够加强与公众沟通,就公共政策的制定征求民意,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因此,充分完善政府网站的公众参与功能,是扩大民主、保障公众参与权和表达权、监督权的有效方式,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我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网站建设者应建立健全政府网站的互动交流渠道,加强保障机制建设,不断提升互动参与的效果。1.建设政府网站是推进政务公开的客观要求。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的窗口,是老百姓了解政府有关政策和动态信息、实现与政府互动的最快捷渠道。通过网站公开信息,将与政务相关的各种法规制度、政策措施及时公之于众,实现资源沟通与共享,从而使政府行政行为有效地置于公众的监督下,这同我们日常工作中所推行的行政信息公开举措并无二致,都是依法行政的必要举措。2.建设政府网站是倾听民意、汲取民智的内在需要。网络有着公共性与私人性相结合的特点,在这里,现代社会所赖以存在发展的“个性、互动、交流、即时”等要素特点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因而我们看到互联网正越来越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渠道,成为发掘“原汁原味”民情民声的重要平台。然而,少数地方政府部门却陷入了某种误区,即把网站建设仅仅停留在公开发布政策法规的单方意志行为层次上,其网站往往以形象展示、自我宣传为主,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其实,公开并不是目的,公开的目的在于接受群众监督,在于得到社会公众的反馈和呼应,以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3.建设政府网站还是恪尽政府职责、提高行政效率的必然选择。对于任何一个法治政府来说,凡是公共的领域,既不能放弃必要的监管,更不能拒绝提供应有的服务。随着网民人数的激增,涉足互联网已经不再是少数知识精英的专利,而呈现出迅速普及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过去人们必须或只能通过登门拜访、热线电话咨询才能了解获取的政务信息,现在只需要到相关政府部门网站内搜索一下就可解决。电子政务迅速、便捷、透明、准确的特点,让以往某些传统的行政手段相形见绌。三、对政府网站互动性的一些建议民政部网站互动栏目通过宣讲政策、答疑释惑、引导舆论,协调各司局等职能部门及时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为公众提供方便、优质、高效的咨询互动服务,为促进民政部履行职责、诠释理念、落实宗旨、树立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网站的互动交流是为公众提供一个反映诉求、发表看法的通道。为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提出下面几点建议。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用户中心意识要提升政府门户网站的互动效果,意识是前提。在信息化时代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必须要实现思想上的转变。政府门户网站应该围绕公众需求,深入挖掘社会各领域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了解民情民意。互动版块的主题策划应该从老百姓的需求出发设置,从传统的政府中心主义,逐步转变为用户中心。这样才有利于增加互动活动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也有利于归纳总结出公众需求,由此可以促进网站互动性建设更好地发展。2.加强信息整合,统一窗口对外。各部门间对立分离资源整合度差是一个较严重的问题,这容易造成各个信息系统相对独立,形成信息孤岛,不能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从防止信息孤岛促进资源共享的角度出发,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要关注条条和块块的整合。政府部门实现现有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改造,统一窗口对外,才能极大地提高政府门户网站的回应时效与能力,才能更大程度地满足公众获取信息资源的需求。3.落实制度建设,保障互动效果政府门户网站加强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明确落实各级政府部门作为互动交流责任主体的职责,可以督促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参与网站互动,避免公众参与出现受而不理,有问无答的现象在政民互动的程序上,应形成良性循环:首先,公众的咨询投诉等可以通过政民互动服务平台提交;其次,数据转入后台处理;而后,业务部门在承诺的期限内进行答复办理;最后,网站将结果反馈给公众。4.多措并举,扩大公众参与各网站的公众参与程度普遍低下,这势必会影响政民互动途径的利用率,因而使电子政务为民服务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为了扩大公众参与,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消除“数字鸿沟”要提高政府门户网站的访问率,让公众平等地获取政府信息参与互动,就要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其次,普及电脑网络教育。政府必须采取多种方式致力于扩大政府信息资源覆盖的范围和使用的人群,为最需要政府提供服务的信息弱势人群提供适当服务提高宣传力度。目前国内的普通百姓对电子政务的认知程度并不高,对政府网站中领导信箱。政府博客、政府论坛等政民互动途径也缺乏清晰的认识,以致使用或参与度极其低下人们的认知程度低,很大原因在于宣传不力,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宣传力度。4.不断创新渠道建设,避免技术导向趋势。公众参与渠道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与政府交流沟通的平台,是满足公众参与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决策需求的有效途径。因此,建立健全互动交流渠道应当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技术为实现手段。同时要避免渠道建设的技术导向不能片面强调网站互动交流的实现形式。通过对公众交流互动基本需求的分析使得政府网站的公众参与栏目真正具有生命力。参考文献:[1]赵莉,钱维多,崔敬.互动传播的思维[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53-70.[2]张基温,张展为.电子政务导论[M].人民邮电出版社,40-60.[3]陈军.网络空间的政府治理[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97-98.[4]杜治洲,汪玉凯.电子政务条件下善治政府的发展趋势——政府与公众互动的视角[J].新视野,2009.(2):45-47.[5]臧传新.地方政府网站互动栏目分析及模式构建----以安徽省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张海政.政府网站与政府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R].合肥: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7.
本文标题:浅谈政府网站的互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71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