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海洋学导论练习题-10
-1-2010年海洋科学导论复习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潮汐2.风暴潮3.岩石圈4.天然气水合物5.对流层的气温分布特征6.海水状态方程7.海洋水团8.海洋污损生物9.海洋钻孔生物10.初级生产力11.赤潮12.生物多样性13.卫星海洋遥感14.被动传感器15.GIS系统16.SeaWiFS17.辐射量定标18.海洋光学关系式的含义19海洋水团20热盐环流第二部分填空:1)根据潮汐涨落的周期和潮差的情况,可以把潮汐分为如下四种类型:,,,。2)由引潮力计算可知,海洋的潮汐主要是由产生的,其次是由产生的。3)由于科氏力的影响,北半球的旋转潮波系统基本为方向,南半球的旋转潮波系统基本为方向。4)地壳根据其结构、组成和厚度的差异可分为地壳和地壳两大类;陆壳为双层结构,上地壳为层或层,上地壳为层或质层。5)现代海岸带一般包括:、和三部分,相应地又称为、和。6)海洋有比陆地的物种多样性。7)海洋生物的三大生态类群是:8)赤潮发生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9)钻孔生物与污损生物不同,污损生物是生长在物体的,而钻孔生物则钻到物体10)卫星海洋遥感是利用,从卫星平台观测和研究海-2-洋的分支学科。11)遥感的电磁波谱段包括,和。其中,可见光波长范围;热红外波长范围;微波波段范围(频率)。12)目前主要传感器种类有、、、、、等。13)风暴潮是指强烈的大气扰动所产生的海面异常升高或下降现象。按大气扰动特性来分,可分为、、三种风暴潮。浅水风暴潮形成的三个阶段:、、。14)冬季,渤海水团主要是;黄海主要水团是、、、。15)南海水团主要有沿岸冲淡水,近岸混合水,南海表层水,南海次表层水,南海次-中层混合水,南海中层水,南海深层水,黑潮表层水,黑潮次表层水。其中盐度最低的是,盐度最高的是。16)冬季,渤海环流形式为结构;黄海环流形式为结构。东海的是黄东海总环流主干。17)南海季风沿岸流,冬季,在风作用下,在中国和越南海岸外,形成一支西边界流。夏季,在风的作用下,在中国和越南海岸外,形成一支西边界流。18)南海东北部是黑潮的动力、热力影响最为显著的海域。主要流型是。19)描述海水运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方法,一是方法。而与此五个基本水层相对应的五个基本水团分别为、、、和。20)大洋环流之中,广泛存在着一种水平尺度为100~500km,时间尺度为20~200d,并以1~5cm/s的速度移动的流涡,我们常称之为涡。21)海洋“生物泵”的起点是浮游植物在海洋表层的,这种生物化学作用过程除了阳光与色素外,还需要生源要素参与反应。一般把海水中的、和等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盐称为微量营养元素(micronutrients),而把等称为痕量营养元素(tracenutrients)。其中海水中的氮营养盐有三种形态,分别是、和。22)海水中的常见气体有、、等,其中被称为温室气体的有、等。23)海水中的含盐量是海水浓度的标志,海洋中许多现象和过程都与其分布和变化有关。过去是用海水中的“氯度”来表示海水的盐度。氯度是指海水中的溴和碘以当量置换,氯离子的总克数,用表示,国际上统一使用的标准海水其盐度值为。而现在是通过测量海水的的来测盐度的,这种方法测海水盐度精度高,速度快。24)研究海冰的物理性质主要是要研究海冰的、及热学、力学和光学性质。-3-25)海洋内部的热交换方式由诸多因素形成。在铅直方向上的热交换主要由来实现,在水平方向的热交换主要通过来完成。26)波动的基本特点是,在外力作用下,水质点离开其平衡位置作的运动。由于流体的,必然带动其邻近质点,导致其在空间的传播,因此运动随与的周期性变化为波动的主要特征。27)波浪分类可从不同角度给出不同的称谓。例如,按相对水深(水深与波长之比)可将波浪分为波(短波)和波(长波);按波形的传播与否又有前进波与祝波之分;按波动发生的位置又有、和边缘波之分;按成因分又有、、地震波之分等等。28)可视为波动能量的传播速度。29)北半球,在科氏力作用下,当波动通过水道时,水道两侧波动振幅不等,右岸大,这是波的基本特征。30)罗斯贝波,又称行星波,其频率惯性频率。第三部分选择:1.下图为月赤纬不为0的潮汐椭球,A,B,C,D为四个观测时刻,A,C时刻的观测者位置如图所示,B时刻观测者位置随地球自转移至图后,D时刻观测者位置随地球自转移至图前。根据潮汐静力理论:1)A时刻观测者所处地点为:()a,低高潮b,高高潮c,低低潮d,高低潮2)B时刻观测者所处地点为:()a,低高潮b,高高潮c,低低潮d,高低潮3)C时刻观测者所处地点为:()a,低高潮b,高高潮c,低低潮d,高低潮4)D时刻观测者所处地点为:()a,低高潮b,高高潮c,低低潮d,高低潮5)狭长半封闭海湾中的潮波为:()a,前进波b,驻波c,两驻波的叠加2.大气中二氧化碳大约占整个大气容积的()A.3%;B3×10-4;C3×10-63.一个大气压大约相当于()A104Pa;B105Pa;C106Pa-4-4.ENSO期间赤道上东西向的()发生显著变化。A)Hadley环流B)Ferrel环流C)Walker环流5.从小潮低潮线至大潮低潮之间的地带为()A.高潮带B.中潮带C.低潮带D.潮下带6.海洋深渊层水层深度为()A.6000-10000mB.4000-6000C.1000-4000D.200-1000m7.下列那个海区的生物种类多样性为最高()A.印度洋—西太平洋B.东太平洋C.西大西洋D.东大西洋8.海洋生物发光有哪几种方式()A.细胞内发光和细胞外发光B.细胞内发光和共生细菌发光C.细胞外发光和共生细胞发光D.细胞内发光、细胞外发光和共生细菌发光9.在下列这些作用在海洋水体上的力中,()是由于海水运动后所派生出来的力。A.风应力;B.压力梯度力;C.科氏力;D.引潮力。10.海流流向以地理方位角表示,当流向为0时,即表示海水()。A.从北而来;B.向北而去;C.从东而来;D.向东而去。11.大洋表层海水的pH值一般为()左右(a)7.0(b)7.5(c)8.1(d)8.512.在5000m深的太平洋水柱上,营养盐的浓度一般在()最高(a)表层(b)500m附近(c)1000m附近(d)底层13.为获得某一海区某一点上表层海水中磷的浓度数据,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但()获得的数据是现阶段最可靠的(a)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b)现场探头直接测试(c)卫星遥感(d)实验室模拟14.在正常海水pH和盐度条件下,表层海水中的磷主要以()形式存在(a)-34PO(b)-24HPO(c)-42POH(d)43POH15.大洋6000米深处现场测得的海水温度为1.8℃,1千克这样的海水绝水上升到海面,其温度将()A,等于1.8℃,B,大于1.8℃,C,小于1.8℃,D,与表层海水温度相同第四部分多项选择题1.可见光遥感海面叶绿素选择传感器()-5-(1)NOAAAVHRR;(2)SeaWiFS;(3)CZCS;(4)ATSR;(5)FY-1.2.主动遥感传感器()(1)红外辐射计;(2)多光谱扫描仪;(3)雷达高度计;(4)合成孔径雷达;(5)微波辐射计3.海面悬浮泥沙遥感选择传感器()(2)合成孔径雷达;(2)SeaWiFS;(3)CZCS;(4)FY-1;(5)红外辐射计4.海浪方向谱遥感的唯一传感器()(3)雷达高度计;(2)合成孔径雷达;(3)多光谱扫描仪;(4)红外辐射计;(5)FY-15.海表面温度遥感选择传感器()(4)SeaWiFS;(2)CZCS;(3)雷达高度计;(4)NOAAAVHRR;(5)FY-16.水的主要特殊性质():a.地球表面唯一天然液体;b.异常高的沸点和冰点,保护了地球生命和延续;c.水是自然界热容量最大物质,大气的镇静剂;d.密度反常特性。7.海水盐度定义:“1kg海水中全部碳酸盐全部转变成氧化物,溴和碘以氯当量置换,有机物全部氧化之后所剩固体物质总克数。”这是()a,1902年的盐度定义;b,1956年AgNO3滴定法问世之后定义;c,70年代利用海水“电导比”的盐度新定义;d,采用KCl溶液代替标准海水,1978年实用盐度定义。8.大洋水冰点()a,在0℃左右;b,在-2℃左右;c,在-1℃左右;d,在-0.5℃左右。9.海面热收支中包含太阳辐射、海面有效回辐射、蒸发或凝结热交换和接触热交换四个分量。其中()a,太阳辐射永远为正,海面有效回辐射永为负;b,海面有效回辐射阴天为正;c,蒸发或凝结热交换和接触热交换可正可负;d,蒸发或凝结热交换为正,接触热(感热)交换为负。10.世界大洋温度平面分布特征:()a,太阳辐射能是主要决定因子,因此,会导致温度沿纬线方向呈带状分布和季节变化;b,受到海流影响,产生带状的偏离;c,蒸发是大洋温度平面分布确定因素;d,有效回辐射是大洋温度平面分布确定因素。11.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温度年变化特征:()a,8月温度最高,2月温度最低;b,7月温度最高,1月温度最低;c,7月温度最高,12月温度最低;d,8月温度最高,12月温度最低。-6-12.盐度平面分布特征:()a,降水和蒸发是主要决定因子;b,受海流影响,产生带状偏离;c,河口区盐度决定于径流多寡;d,结冰区决定于结冰和溶冰。13.海流的定义:()a.“大规模的海水沿水平方向的非周期性的流动”b.“大规模的海水沿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非周期性的流动”c.“大规模的海水沿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流动”d.“大规模的海水沿水平方向的流动”(b)14.海流方向是指():a.海水流去方向;b.海水流来方向,c.和风向取相反定义,d.和风向取相同定义15.黑潮与湾流都属于()a.西风漂流;b.西边界流;c.赤道流系;d,极地环流。第五部分问答题:1)简述潮汐动力理论的基本思想2)海水中有哪些主要的营养盐?3)大陆边缘的类型及其组成、特点?4)简述海洋生态系的特征5)简述生态因子6)简述微型生物群落的功能类群7)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它包含哪三个层次?8)简述赤潮发生的可能原因9)简述赤潮的主要危害10)简述海洋水色遥感的原理11)浮游生物和细菌的生长在营养元素的循环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12)卫星雷达高度计测高的原理13)简述雷达散射计遥感海面风场的反演方法14)用图文说明遥感图像处理和数据处理流程15)试比较光学遥感(可见光、红外)与微波遥感(合成孔径雷达、雷达高度计、雷达散射计、微波辐射计)的优缺点16)在北半球,假设海岸线南北向分布,且东侧为海,西侧为陆地,请讲述沿岸风向、风体积运输和海水垂直升降之间的关系。17)以太平洋为例,说明大洋上层主要环流结构。18)简述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方法与技术主要用途及意义19)海底浅表层介质取样(底质取样)主要有哪些方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20)海洋地球物理探测主要有哪些方法?它们分别利用地质体的何种物理性质参数?-7-21)简述海洋工程的定义与分类22)Redfield比值的涵义是什么,可做何种判别作用?23)地转流的基本假定、等压面只在x方向倾斜的运动方程和流速表达式、流向与等压线关系(配以图示法)。24)大洋表层以下水团主要源地25)根据小振幅重力波的:(1)波剖面方程)sin(tkxa(2)深水波u和w)cos()exp()sin()exp(tkxkzackwtkxkzacku讨论海面上(z=0)不同波剖面处水质点运动速度,并做图表示。
本文标题:海洋学导论练习题-1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62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