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文家寺简介文家寺,藏语名称“扎西琼排林”,因地处文家村地方而俗称文家寺。位于民和县中川乡美一行政村与草滩行政村交界地带,中川———峡口公路北侧,由、大经堂、山门及僧舍等构成,弥勒殿位于最高处,其下为大经堂,经堂下面两侧为僧舍,弥勒殿、大经堂、山门位于中轴线上,基本为坐北朝南朝向。文家寺现有3间弥勒殿、3间砖屋大经堂、左右46间僧舍、3间伙房、山门11间平房,维稳值班室4间。目前,文家寺的信众绝大多数均为土族,包括中川乡金田行政村上马家、下马家、杨家村,草滩行政村祁家、何家、田家,美一行政村文家、鄂家、宋家、吉家等,另有美二甘家村。历史上,中川乡王家寺是从文家寺分出去的,最早今中川乡王家的喇嘛也到文家寺,属于文家寺的喇嘛。现在王家寺所辖村落人口之前均归属文家寺。另外还包括地处黄河南岸的甘肃省积石山县石家塬、嘊底。一、文家寺的历史渊源根据寺院世代相传资料,文家寺是隋唐时期丹阳公主的寺院,刚开始建在官亭镇沙袋沟。隋唐时期,三川地区每个村庄内部还没有寺院,只有一个小庙。到明朝末年,因沙袋沟离信众居住地远,人们去那里住寺又不方便,所以从沙袋沟迁往今址。当时,沙袋沟有森林,文家寺是用那里的林木2砍伐后,迁移到中川乡美一行政村与草滩行政村交界地的寺院。当时选址在文家寺现址,是因为这里的地形看似老虎,认为是一块吉祥之地。此时文家寺是一个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小型信仰场所。当年文家寺迁移到现址时,三川地区还没有其他寺院。所以,文家寺迁移下来后,一度兴盛,寺僧达到300多人。到清朝,却藏活佛弘法来到文家寺,僧众把寺院献给了却藏活佛,却藏活佛赐寺名“呗丹扎西琼培朗”,并赐定了文家寺的相关僧规,文家寺成为了却藏寺属寺。至此,文家寺在格鲁派全面兴盛以后,以此为契机,改宗格鲁派,一直发展至今。清同治年间,回族反清斗争前后持续了13年。当时,反清斗争波及三川,文家寺被焚毁。到光绪年间,第一辈杨家活佛,回到三川,重修文家寺。之后,僧众确认第一寺主为却藏,第二寺主为杨家活佛。光绪21年,回民反清斗争中,文家寺又被烧毁。此后多年来一直未能重修寺院,只在原来寺院的地址上修建了简易平房。后来,下马家一个大喇嘛,会同二世杨家活佛,共同重新修建文家寺。直到宣统末、民国初期才完成寺院重修。解放初,文家寺有僧人46人;1956年93人,殿堂42间,僧舍等私房324间,水地143.6亩,活佛杨洛藏,下设管家、僧官各1人;1951年,十世班禅大师赐寺名“扎西琼培浪”,并发布了新的僧规,随之成为班禅属寺。31977年,文家寺被拆毁。1981年批准开放,重修“噶尔瓦”;1985年,重修殿堂1座25间,僧舍11院55间;2013年,恢复弥勒殿。弥勒殿原名“贤康”,供奉弥勒佛。最早属于文家村。大约200年前,文家村一个有名的“文家佛爷”,为文家修建了贤康,并一直被文家喇嘛作为文家的寺院建筑而单独管理,直到距今82年前,众人才把贤康交给文家寺,成为了寺院的一部分。文家寺现有寺僧10余人,由弥勒殿、大经堂、山门及僧舍等构成,塔尔寺杨嘉活佛为寺主,由文吉廷任寺管会主任。二、文家寺活佛系统概况文家寺的活佛属杨嘉活佛体系,杨嘉活佛体系始于清嘉庆年间,至今相传三世。杨嘉活佛系统的形成,肇源于第一世杨嘉活佛洛桑曲达尔的特殊才能和卓越贡献。第一世杨嘉活佛洛桑曲达尔在200年前降生在三川杨家庄,自幼聪慧,7岁时入塔尔寺,授戒取法名洛桑曲达尔;15岁即入显宗学院学习;后来赴拉萨深造,在色拉寺拜著名的热振活佛洛桑益西丹巴热吉为师,研习佛经五部大论;在他61岁那年,参加拉萨大昭祈愿法会的辩经考试,获得头等拉仁巴格西学位,从此名扬青藏高原,为塔尔寺赢得了荣誉。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塔尔寺委任他为医明学院法台,确认为喇嘛即活佛,在塔尔寺设立4了“杨嘉噶尔哇”,即杨嘉活佛府邸。洛桑曲达尔圆寂后,塔尔寺活佛按照必要的宗教仪轨,认定民和中川草滩祁家村土族农民达日玛之子阿旺洛桑慈诚彭措为洛桑曲达尔转世灵童。他出生于1875年,9岁时被迎至塔尔寺正式坐床,取法名阿旺洛桑慈诚彭措。之后,在香萨多杰羌活佛处受近事戒,持守近事律仪,拜克秀塘•曲藏为师学经;13岁时入塔尔寺显宗学院学习“因明七论”;17岁赴拉萨深造,入其前世洛桑曲达尔曾经学习过的色拉寺吉哇扎仓桑洛康村卡德米参学习;24岁时返回塔尔寺,入居巴扎仓(密宗学院)学习密宗经;。26岁时,阿旺洛桑慈诚彭措荣任密宗学院堪布,登上了法台、导师的宝座。阿旺洛桑慈诚彭措对家乡民众十分关心,据说那时三川地区每年有冰雹,乡亲们的庄稼常被打毁,阿旺洛桑慈诚彭措便在杨家乌拉山头筑起十万佛像的“本康”,作密法拒挡冰雹,从那以后三川地区冰雹绝迹。二世活佛杨嘉•阿旺洛桑慈诚彭措圆寂后,由塔尔寺三世却西活佛洛桑香曲丹贝仲美依据藏传佛教仪轨寻找其转世灵童,最终认定民和三川杨家的灵童双喜福。双喜福生于1931年农历腊月二十七,3岁时被认定为活佛后,由来自塔尔寺杨嘉活佛府邸的代表常住其家,侍奉教育;6岁时由活佛府邸出资赎回其身,夏尕尔活佛授沙弥戒,取法名洛桑图旦夏珠,不久选定吉日正式坐床,便开始学习佛教经典,是为第三世杨嘉活佛。第三世杨嘉活佛洛桑图旦夏珠20岁时5初次回家省亲,在附近的文家寺温习和自修经典;2l岁时,从塔尔寺第七世米纳活佛阿旺勒西嘉措处受比丘戒,继续学习佛教经典;22岁时,被迎请至文家寺,任法台一年半,并为僧众熬茶布施;1958年受冤入狱,1979年6月平反,恢复曼巴扎仓法台职务,并负责塔尔寺印经院的工作。复出后,整顿扎仓秩序,恢复学经及其他宗教活动,短时间内使曼巴扎仓和印经院的工作转入正轨,井然有序;他参与筹建了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主持完成了搬迁和校舍修建、活佛登记和招生、学员管理等工作。第十世班禅大师圆寂后,有一段时间杨嘉活佛洛桑图旦夏珠仍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工作,后返回塔尔寺,他为母寺的正常发展出力,出资12余万元对文家寺进行了改建。第三世杨嘉活佛洛桑图旦夏珠现任塔尔寺民主管理委员会委员、湟中县政协委员、青海省佛教协会理事、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副处级教研员等职。利用蒙冤时在监狱学习的专业知识,他也成为全省获得古建筑设计工程师资格的唯一活佛。三、班禅大师与文家寺的渊源概况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1946年在塔尔寺坐床。他在塔尔寺期间,由青海、甘肃、西藏、内蒙古等地的众多活佛侍陪,向拉郭仁波切等高僧学习经典,接受灌顶、加持和经教传承,这些侍读中就有杨嘉活佛。1951年,经请求,班禅大师给文家寺赐定寺规,寺规中将文家寺称为“扎西群排林”,从此该寺改称此名。6四、文家寺的宗教文物目前,文家寺收藏文物主要有:“拉米措相”唐卡:宝贝佛爷主像,上面为其师傅,下面为其徒弟等。1981年从炳灵寺请来,具有一定保护价值。“释迦牟尼”唐卡:1981年一个鄂家喇嘛从塔尔寺请来,出自塔尔寺班禅拉让转给马家老喇嘛,请到文家寺,具有一定保护价值。“丁奎”唐卡:塔尔寺前一辈却西佛爷1981年给了文家寺,具有一定保护价值。大厨房大锅:大锅,清朝宣统四年铸造,可以满足300人的用餐。大锅上镌刻有铭文:“大清宣统四年六月吉日敬献文家寺铁锅一口愿主王四十一王斜惹藏俉金火匠人白守全王化荣”,具有一定保护价值。另外,尚有部分宗教器物,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收藏价值。五、文家寺的主要宗教活动寺院内部主要宗教活动有:正月喇嘛纳顿、耶尔尼(坐夏制度)、耶儿将(坐夏结束后到各属辖村庄念经活动)、坐扭扭(信众到寺院进行闭斋修行活动)等。并有日常经文念诵。根据信众邀请,长期赴信众家中进行亡人超度、周年纪念、祈求平安诵经等宗教活动,定期根据属辖村落邀请,参与山神祭祀等活动。
本文标题:文家寺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75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