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对文献检索与利用的一些感想或心得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文献检索与利用由一门对我而言非常陌生的学科逐渐转变为一门兼具理论深度与广泛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学问,它不仅要求我们了解不同媒介下或不同类型的文献的特点及相对应的检索技巧,还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并最终掌握从多种途径搜集、整理文献并最终为自己所用的方法。就个人看来,纸质文献共享性差,无法多人同时有效使用;流动性低并由此导致利用率低,原因在于许多借出书籍不能及时归还乃至遗失,还有一点就是由于一所图书馆的借阅证无法在其他馆通用,因而馆际流通对多数人来说是不方便的,需要申请、登记、匹配、等待等繁琐的步骤,此外跨馆还书仍是难题。虽然许多书籍看上去书页发黄、书角卷起,似乎年代久远,在大量读者手中传递过,却可能是少数读者长期保存而保存不当所致。纸质文献的缺陷还在于保存难度大、成本高,温度湿度需要适量的控制,虽然古代晒书的习惯现在很少见到,但现代书籍保存至少要避免暴晒和受潮,新图书馆的棕色玻璃可能就是因此设置;灰尘需要有意识地清理;还有定期的全部查点、磁条的更换、标签的补充,这些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一场小小的火灾就可能将多年的维护付之一炬,这在《四库全书》的保存中就留下了一个惨痛的教训,《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皇家藏书尚且不能避祸,这些天灾抑或是人为灾害为不啻为纸质书籍流传的一大威胁。尽管纸自从产生之初就凭借轻便、成本低、易于保存等优点逐渐取代了简帛,但它一统出版界的格局的同时也带来了文献保存样式的单一,这点值得我们深思熟虑。此外,我在多次利用电脑查询学校图书馆书籍的过程中,发现系统能同时识别繁体字和简化字,一些繁体书名用繁体字或简体字输入都可以搜到,同样,简体书名用繁简字都能搜索到,只不过检索结果会标红和输入文字相同的字体,即输入繁体标红繁体字书名,简体也是如此。这一点虽然非常细小甚至不值一提,但在实际运用中对于检索汉文古籍,尤其是新旧版本并存的书籍,有很大帮助。由此可见,图书馆虽然长期存在并始终在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文化生活带来便利,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已无法满足现代读者越来越多样化与快捷化的阅读需要,一些在线的期刊论文、单行本、大型丛书搜索和下载的工具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与资源积累,已经在许多人手中得到了比图书馆更大的利用。国学数典论坛也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不仅是因为里面有许多热心网友上传的各类稀缺或是精品文献资料、制作的关于开放古籍平台和其他在线资料库的使用教程,更难得的是有一批专业性极强的国学爱好者或是从业者活跃其中,提供了许多实用性颇强的经验和总结。例如我在搜集不同版本的《国语》注释时,就看到了之前专业人士的资料汇总和推荐,有常见的韦昭注本、还有董增龄的《国语正义》、清代洪亮吉《国语韦昭注疏》﹑汪远孙《国语校注本三种》、近人徐元诰的《国语集解》等平时从未接触过的书目,以及士礼居黄氏丛书的介绍,还简洁明了地讲解了天圣明道本(宋明道二年取天圣七年印本重刊)和公序本(宋代宋庠《国语补音》本﹐庠字公序﹐故称)的差别,使浏览者既不用在网络上披沙拣金就能得到心仪的资料,又在查找、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收获了新的知识。另一个例子是我在寻找《四库全书》的电子版时,网络上的资源经常不齐全或是过期或是需要各种密码、提取码才可以下载,这次也在国学数典论坛上轻松地找到了不同版本的资料,也有许多网友再次加工后更加完善、使用更得心应手的版本,都有热心人无私地分享出来。这种对于学术的一腔热情和互通有无的学术态度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更大的发扬,彻底打破了过去由人工抄写和口耳相传造成的隔阂和不便。网络的全球性、快捷性、匿名性给提问者畅所欲言的机会,回答者也不必担心一时的缺漏,因为一个问题往往由许多人各自发挥自己擅长的领域,在思维的碰撞中取得一个众人认可的答案。当然,网络时代也不是能让所有人在一切地方畅通无阻,也有一定的界限和屏障。许多学术论坛有繁琐的会员制度和相应的权限设置,这虽然出于鼓励积极性和保证会员质量的考虑,但在无形中把许多优秀资料束之高阁。电子文献的可靠性也值得重视。一些网络上传播的文献由于不是专业人士制作,而仅仅出于金钱和下载量的目的而批量生产,因而字体大小不一、排版错乱、页数颠倒等在纸质书盗版领域常见的问题也在电子文献中大量存在。网络上的盗版更加简单,隐蔽性更强,难以查处,这时就不能一厢情愿地寄希望于人们的自觉和自律,而是要用法律手段给予规范和惩罚。不过,鉴于国内对于版权意识的普遍忽视,而且许多人手中正在使用的资料也不乏盗版,目前的情况仍旧是法不责众、难以清查。版权意识不强还表现在一些小网站一味贪图点击量,把许多制作好的电子文献去掉版权页和封面、封底,仅保留目录和正文,再加上一个统一的粗制滥造的封面就作为自己网站的资源大肆招摇,这不但损坏了出版信息,也是互联网资源恶性泛滥的一个例证。具体到文本上来看,衍文、脱文等文献传播固有的缺陷、由于字库限制导致的乱码或不能显示、音近字的误用屡见不鲜,从文本流畅的角度粗略检视就能发现诸如“大”写成“犬”,“彧”写成“或”这样的毛病,若是与原典对照,必然会发现更多的误人子弟之处。因此,规范的引用要求精确到原书的第几版第几页,就是基于准确性的考虑。评价文献检索效果的标准可以归纳为两点:查全率和查准率。通俗地说,查全率就是衡量想搜寻的资料有没有足够多得被检索出,查准率就是符合标准的资料在检索出的总资料中所占的比重。就我的个人经验来看,前者与检索范围有关,要看是选择全文检索还是主题、篇名、关键词、摘要或是其它类型检索;后者与为了查询而输入的关键字有关,要看关键字是否选择得兼顾广度与专指度。以CNKI为例,如果我将要写一篇关于《古诗十九首》中植物意象的论文,一开始输入古诗十九首,植物这两个关键词,但这样搜出的往往只着眼于具体篇目的列举和分析,准确性有余而广度深度都有所不足。再细化以增加深度,可以输入古诗十九首,草这样的关键词,这样可以找到对每种草寄托的不同情感和抒情主体的细致论证;再泛化以扩充广度,可以输入五言诗,古诗十九首这两个关键词或魏晋,古诗十九首,这样可以对创作背景和时代风尚进行宏观的了解。将细化与泛化两种结果在一个主题下有机地联系起来,就可以着手进行自己的研究。此外,在检索文献时还应注意学名与俗名,方言与通用语,以及音译不同造成的检索结果不完整。例如我在查找外国文学的阅读篇目时发现,同一本书由于译名不同,经常造成错过一些译名不常见的优秀版本,杨绛翻译的柏拉图著作《裴多》,更通行的译名是《裴洞篇》,但如果读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极易忽视杨绛版的精彩翻译。文献检索也可以是知识创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些阅读软件及时推出了与安卓、iOS系统兼容的手机版,客观上这是运营商抢占市场的需要,但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福音。例如有一款名为百度微盘的软件在电子书的阅读中以便利和资源的共享性强著称,它可以用多种合作软件的帐号登录,资源也是靠网友上传以获得积分的形式逐渐积累起来的,基本没有使用门槛。由于它的开放性,资源的鱼龙混杂在所难免,所以需要读者格外注意鉴别。网络似乎把在线的资源自然而然地分为了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两种类型,软件的开发者要么致力于对特定群体专属定制并收取一定报酬,要么是针对普通大众以获得市场占有率,从而有利于相关软件的传播。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选择权在读者自己手上。最后,再记录一下我对PDF制作软件PDFfactory、FoxitPhantom和AbbyyFineReader的一些感想。在使用感受上说来,第一个在能在虚拟打印机中自动出现,只要是能打印的文件,word、jpg等,都可以方便地转成pdf,问题是有的文件转换后会扩大数十倍,第二个在调整页码上有优势,同时也能当阅读器使用,不过只有30天的试用期,第三个是识别文字的强大工具,在把pdf转成word时非常智能,还可以设置直接输出为word文档,只是对竖版繁体的识别率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在行列分隔处常出现空格,需要手动删除,相对于福昕自带的文字抓取工具,识别速度较慢,而且在试用期内一次最多只能识别四张图片。此外,Windows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可以说是一座隐藏的宝藏,因为器材和场地的限制,许多文献照片常有多余的白边,而画图软件中有一个选择工具,可将想要的部分选取出来,接着使用裁剪和重新调整大小工具,就能去掉白边,并保证图片与原图大小相同。这是在完成电子书的转化时偶然发现的,但非常好用,解决了有些pdf制作软件去白边后图片大小不一的难题。总之,这一学期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给我的学习生活打开了一条崭新的认识途径,使我受益匪浅。但是,我作为一个初学者,对于出土文献、类书、丛书等许多门类的了解非常有限,希望随着今后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深入学习,能在这些领域有自己的发现与体会。
本文标题:文献检索与利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8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