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美术教学案例及反思课题:发式欣赏保俶塔实验学校吴秀萍设计意图1、当今社会是一个包容的时代,社会多元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丰富和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与生活,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价值,更加注重个性的张扬与追求。同时审美标准也出现了多样性,如大街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青年人为了张扬自己的个性与“追求”,把头发染成各种自己喜欢的颜色,发式也千姿百态。这种社会现象也给当今的小学生带来了好奇和兴奋,同时也使他们迷茫和困惑。本课内容的教学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对多元文化社会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宽容和尊重他人的个性和审美追2、发式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不仅是人们对美的追求,也反映出人们在各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本节课力图通过发式的欣赏引导学生寻找发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意蕴。教育学生不要盲目地追求时尚。要遵守学生守则,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1、收集与头发有关的成语和诗词2、翻看自己长辈的照片,看看发式有什么变化。有条件的可做成课件。适用年级:小学高年级课题发型欣赏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时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发式设计的历史,了解发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意蕴。2、能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尝试为脸型特征明显的同学设计发型,建立正确的审美观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课前收集资料教学重点能用正确的审美观去欣赏发型教学难点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设计发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一、交流导入1、初步感受头发的重要人们对头发特别重视,认为头发除了具有保护作用外,还是最重要的门面,所以被称为第二面孔。在中国有不少诗人都拿头发作文章(1)小组讲汇报与头发有关的诗,其它小组补充(李白诗,《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杜甫诗,“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陶渊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2)头发有关的成语其它小组补充(披头散发、蓬头垢面、白发苍苍、怒发冲冠、头悬梁,锥刺股千钧一发等等)2、初步感受发式的变化。提问2、3名同学谈看完长辈照片后的感觉,做课件的可以播放一下课件。最早男人女人的头发都一样,都可以称为披头散发,那么第一个把头发梳理成型的人是伟大的,因为他把只是保护头皮才茁壮成长的头发赋予了浪漫。从此各朝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发式查找成语和诗词,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对诗词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通过看长辈的照片初步感受时代不同给人发式带来的变化。二、欣赏感受1、中国古代,女子的头发不仅要长,而且还要做出各种各样的讲究的发型,比现在要复杂得多,图1图2图31、讨论图1是什么时代的画,发式是怎样的呢图2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发式有什么不同图3头上的装饰(簪)起什么作用呢古代发式名称很多:蝴蝶髻盘云髻望月髻白合髻单是名字都透出美丽的遐想。诗人杜牧说:绿水扰扰,梳脱鬟也。温庭筠说:小山重叠金明灭。3、男子头发变化较少,但满清时代男人是大辫子。图4通过发型的微妙变化体会中国的发展变化。2、文化大革命时期,女人的发型就只下大辫子和齐耳的直发,不能烫发,谁要是敢烫发,谁就是女特务,一定要打倒图5文艺演出图6老三届合影3、改革初期,这时的发型与人们对生活热情同步,可谓是缤纷多彩,女人是大波浪,爆炸头等,男人也有的烫起了头。这个时代的发型是压抑久后的渲泄与爆发,自信与张扬。4、现在现在是个宽容的时代,这个宽容也体现在各种各样的发型上,有长发飘飘的男子,也有剃成寸头的女人,就连头发颜色也五彩缤纷。今天还是个理性分析的时代,真正理解了个性的所在。现在的发型样式已成为一种可以追求的造型艺术了。成了一个很专业的领域。并且有了专门的发型设计师。这是平常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发型。三、实践实验国际发型设计大师——维达。沙宣,是潮流革新者,艺术家,企业家,他对发型设计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认为要想有一个好的发型设计,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发型与服装的关系,发型与个性的关系,发型与职业的关系、发型与年龄的关系,发型与脸型的关系等。今天我和同学们共同研究一下,发型与脸型的关系。人的脸庞有不同的类型,中国古代曾用“田”、“由”、“目”、“甲”、“申”、“目”、“国”(如图)来比喻常见的脸型。根据脸型来设计发型,来弥补脸型的不足,给人增添美感。1、根据图片研究“甲”、“目”、“田”、“国”字型脸的发型设计。1)同学们可以凭着自己的审美经验和直觉进行判断。四人小组讨论。2)为自己班级的脸型有特点的同学设计发型。2、首先看他(她)的发型是否符合本人的特点。怎样才能弥补他(她)的不足。3、发型与职业的关系,主要是探讨中小学生的发型。中小学生,主要以学习为主,发式主要以简洁,大方舒适为主。不追求时尚。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思想。中小学生不应追求时上。而要突出学生特点。四、创意发式欣赏设计是美发业内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往往通过对发型的夸张设计,来体现专业美发设计师个人的前卫创意,张扬其艺术个性。创意发型设计很大程度上带有表演性,展示性。发式的造型越来越出乎人们的意料,设计师极尽夸张造型之能,。人们在为这些新奇,怪异的发型而感到惊奇不已的同时,不得不为设计师们的这种创新精神所折服。教师小结: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后反思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我在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中把课程的扩展紧密的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把一些学生愿意学教师比较善长的内容补充进去。本节“发式欣赏”上过之后有以下两点体会。1、通过本课教学,我体会到在“欣赏.评述”课中融入“造型.表现”课的内容,改变了以前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学生用自己的作品与大师的作品对比,直观形象,学生感解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2、学生在收集长辈的照片的过程中很多同学的的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都讲了一些当年的故事。使学生对发型的历史背景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每位家长都有不同的经历,家长也是教育的最好资源。作为美术美术教师,应当顺应时代的要求,贯彻课程标准的改革精神,引导学生去大胆想象、大胆描绘,培养他们的个性创新意识,让孩子们展开雏鹰般的想象翅膀去自由飞翔。室外构图练习的尝试江苏省无锡市八士中学昨天下午我给初一(2)班上美术课,内容是《优美的校园》构图练习,目的是为写生课作准备。我安排了室外课,要求同学们分组进行观察、体验,然后进行构图练习。(我的评价:背景描述没有时间性和叙述性。)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组准备“请同学们讲述一下来到新学校、新环境的感受。”话还没有说完,同学们争着举手。同学甲:“我们的学校有开阔的草坪,还有现代气息的不锈钢雕塑。”同学乙:“整齐的教学大楼,宽敞明亮的教室。”同学丙:“在初中楼和高中楼之间的花园里,还有古色古香的柏生亭。”-----------我顺着同学们的话题说:“那么,让我们通过电视一起来欣赏学校的美吧。”于是我播放自制的VCD,与同学们一起欣赏。三分钟后,我对同学们说:“让我们走出教室,用五彩的笔画出学校的美吧!”接着,我告诉同学们,这堂课的任务首先是观察、体验、选择校园的美景,然后进行简单的构图练习。接着我问道:“那我们出去之后,在室外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学生争着回答:“要遵守纪律。”“要保持安静。”“还有呢?”我追问。同学们静了下来。我提醒道:“我们出去是——”“观察学校的美丽的景色,然后进行简单的构图练习。”“具体点。”“校园的一草一木。”“房子。”“不锈钢雕塑。”“还有古色古香的相生亭。”----------“很好。”我又问道,“观察一草一木的什么?房子之间的——”我拉长了声调四下观望着,等着同学的下半句。“特点。”许莎莎同学解了我的围。我要求同学们完整地重复了一遍“观察一草一木的结构特点、区别,房子形状、结构的变化。”并在黑板上画了两片形状、结构各不相同的树叶,以供同学理解,并指出:形状——是指物象外观特征;结构——是指物体内、外体的穿插、变化。接下来我让同学们用三分钟时间前后左右一起讨论如何取景的问题。同学们总结了几个比较好的方法:方法一:用食指和拇指组成一个直角,两手相对将食指和拇指分别相连,组成一个长方形,放在眼前,就形成一个取景框,可用于取景。方法二:用四张纸折成长条形,每条再对折,一条夹着一条,形成一个可缩放的取景框。方法三:用一张白纸,在中间雕一个方形或椭圆形,通过中间的孔洞就能观察景物了。这些简单又实用的取景方法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为了保证室外活动的顺利进行,我和同学们达成5点共识:·每四人分成一组,每组安排一名组长,负责本组活动,起稿草图。·要求每组完成一到两张构图。·安排同学观察写生的地点:大操场与篮球场。这样既不影响其他班级上课,而且视野比较开阔,便于观察。·观察对象是初、高中两幢教学楼,还有在初中楼与篮球场之间80X30平方米颇具现代气息的花圃绿地。·要求同学们下课前10分钟回教室集中,交流感受,评价作业情况。第二阶段:实际操作同学们一路小跑,来到操场,四处走动,寻找最佳角度。快的二至三分钟进入状态,还有几个走得慢的女生在寻找同伴。五分钟之后,基本上都进入了状态。几个人一组相互交流、切磋……“我们觉得学校很美,这柏生享掩映在校园的绿树丛中更美,我们就取这个景吧。”“好”“就画这个景色。”我看许莎莎一组讨论得很热烈,于是走了过去。看他们一边比划,一边画。他们的构图很有意思,是从半开放围墙的门洞里画进去的,两边的门墙画得很仔细。我就问:“你们感觉取景如何?”许莎莎说:“我们从这角度画那亭子,很漂亮的,就是门墙太对称了。”“哪怎样改呢?”“全擦了?”“不行,我看擦一半。”“那擦掉的地方是不是太空了?”同学们静了下来。看看那门墙,又回头看了看我。“擦掉一半的方法可行,”我说,“破了对称,关键是怎样去重新组合。”“重新组合,不见得把亭子旁边的小树丛移过来。”我不置可否地笑笑,走开了。我四处走动,一边听取同学的讨论,一边与同学们交流着想法,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观察、感受讲出来,反映到构图中去。同时也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学生,供他们参考,这样,师生互动,使同学们感到亲切,也解除了同学们对风景写生的困惑与神秘感,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索精神。二十分钟一过,我就把同学们召回了教室。趁着他们的兴奋劲儿进入了下个阶段。第三阶段:分析总结我要求同学们谈一下在观察、选择时的体会。同学甲:“第一次出去写生,我感到十分新鲜,于是,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操场。从操场看校园,果然不同凡响。我画了半个司令台、旗杆和在风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在旗杆的一面还有两棵香樟树,树后是我们的教学大楼。这样选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学校的美。”另一同学补充道:“在旗杆后面还有一棵雪松,但比起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来,还是矮了一半,总的感觉比较难画。”“但是我还是不太理解把旁边的一丛小树移了过来代替那半截门墙。这样画的风景不就不真实了?”许莎莎问。我解释道:“你们想得很好,问得更好。我已说过在风景中对称的构图不自然,太呆板;把小树丛移过来叫做移物借景,既破了门墙的对称,更能集中表现这一片景色的美。”我看她理解地点了下头。---------接下来,我下去选了五张较有代表性且完成情况较好的构图。挂在黑板上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了简要地点评,并列出了三个课后思考题,供下课进行讨论:·线条的变化与用途?·近处与远处的房子大小有何区别?·构图中近景、中景、远景的关系?这样我完成了新教材的第一堂练习课。(我的评价:过程写作确实采用了叙事写作,但从他的三个阶段的写安排上看,象是在写课堂的全过程,如果这样,就有课堂实录之嫌,我觉得在选择性与典型性上下的工夫不大,虽然从他使用的省略号上看仿佛是没有省略的就是选取择余下来的,但这样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变成实录节选了,或是截取。)教学反思……回顾这堂课,我感到走出课堂,回归自然,对学生来讲很受欢迎,对老师来讲,也充满了挑战,以下是我的两点思考:思考1:现在的单元教学系列感强,很紧凑,而且向综合方向发展,应结合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以教材为出发点,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传授知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加强不同学科间尤其是不同艺术学科间的融合,鼓励学生进行
本文标题:教学案例撰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8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