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倾向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
三亚琼州学院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倾向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生物科学二班姓名:王锡雪学号:10223072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积极倾向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报告摘要:调查目的: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了解社会发展状况,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从而积极引导学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调查对象:琼州学院在校大学生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时间:2012年4月至6月调查组员:王锡雪,陈俊杰关键字:大学生,价值观,利益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其自我意识正迅速发展并且逐步走向成熟,他们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内容特点及结果的感受体验和领悟已发展到一定水平,自我思考、独立选择和主体意识等能力大为增强。他们强烈的独立和成人的愿望较高的文化水平及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对自我和客观事物做出客观的价值判断和自我选择。但同时由于他们辩证思维能力的不足和社会实践经验的不足,又往往使他们的价值判断和评价具有局限性,并且较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研究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容易出现问题的主要成因,并对其进行适时教育和正确引导就成为新时期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从价值取向及价值定位上分析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向多样化,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大学生的价值定位趋向于个性化,价值观表现为差异化。其积极倾向及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强化,但又使他们对人生价值出现不稳定的评价标准。在全社会都改变了过去从上到下一律只讲集体发展,讳言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念的同时,又产生了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评价的多重标准:有的以对社会的奉献多少和创造力大小为标准,有的以“含金量”的多少为标准,有的以社会地位的高低和权力大小为标准,有的则以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为标准……。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作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的核心。但目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也颇有市场。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一当前事,先为自己打算。一些人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缺乏社会责任感。(二)重功利轻理想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此衍生出来的越来越看重个人的价值——这从问卷中3、4、5、13、14等问题选项就可以看出来,不管好坏与否,但这种趋势在本次调查中表现得很明显。同时也显示出大学生开始倾心于“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价值观念,这显然与传统的“重义轻利、默默奉献”的价值观形成冲突。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或接受共产主义理想,但也有人内心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渺茫的。他们大多数虽然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行动。部分大学生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唱“六十分万岁”;有的人甚至认为“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三)重考试成绩轻道德品质很多大学生认为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或是必要的,但问到大学期间所受的思想教育对自己有无影响时,基本上都选择没有影响或是有些影响;问到学习之余想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时,基本上没有人选择如何成为道德品质优秀的人。甚至还有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质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一些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他们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为谋求个人利益而见利忘义。(四)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出现了高收入阶层,不爆发者少者以高消费为荣,大肆挥霍,加之少数舆论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造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也受次冲击和影响。在学习之余想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的这个问题上,很多答案都是如何获取较高地位和如何获取更多金钱,少数部分选择了其他。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在一些大学生中,讲虚荣,穿名牌,互相攀比,追求高档消费成风,他们把高消费看作是一种排头,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对于“您所向往的生活方式是?”的答案多数是“在一定的经济能力的基础上,尽可能追求个性张扬和风格独立”。虚无主义、享受主义、拜金主义的迷雾开始在大学校园中弥漫,甚至出现了一些反社会、反文化的行为,令人触目惊心,这一切构织成了一幅与大学生文化极不协调的精神画卷,使得对大学生社会评价降低,“他们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智商没有教养,有青春没有热血,有个性没有品行。”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取向总体上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但是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造成了许多大学生不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向畸形发展。可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势在必行。而且也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必须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加强道德的全方位建设,确立主导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价值观的多元化,我们正处在价值观变革的时代,多种价值观同时并存,有我国传统价值观,也有现代西方价值观,有原有计划经济时期的价值观,也有现代市场经济时期的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直接源于这种价值观的多元化,所以,解除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困惑,首先就必须确立一套先进的主导价值观。当然,这个价值观体系不是只有一套完全一致的价值观,而应该是主导性和多元性统一的价值观体系。这个主导价值观的建立,首先,引导大学生继承优良传统,对先人后己无私奉献见利思义见义勇为清正为人艰苦创业的道德风尚给以大力的颂扬和倡导;其次,坚持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对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积极倡导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健康价值,反对和消除一切异化价值。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败现象要勇于鞭挞,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再次,坚持社会主义义利观,使大学生明确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使大学生自觉地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帮助大学生树立尊重个人利益和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的原则。这一主导价值观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确立主导价值观后,还要加强价值观教育,而学校是大学生接受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场所,大学时期又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进而培养大学生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占领学校文化宣传阵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吸收世界进步文明成果,突出主旋律,提高文化品位,提升人生格调,促进校园文化向更健康方向的发展通过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开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广大学生在和谐文明的环境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环境现在,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许多困惑,就是因为他们感到现实生活与他们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甚至是矛盾和对立的。因此,解决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还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生活环境,使大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价值观教育与社会所奉行的价值观尽可能一致,而不是相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环境,就必须坚决制止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反对经济交往中的假冒伪劣、欺诈行为,打击社会的丑恶现象,纯洁影视、书刊等大众传媒,扫除黄赌毒。同时,要大力宣传各种典型事迹,为大学生树立楷模,讴歌无私奉献的孔繁森、吴天祥、李素丽等社会主义时代英雄,创造一个勤奋、务实、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为此,政府要创造条件,建设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参观纪念地,建设各种健康的文化、科技、体育展览场馆,使大学生有接受传统和正确价值观的校外场所;共青团及各种大学生组织要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希望工程活动”、“向特困生献爱心活动”等多种活动,使大学生在组织的怀抱中、在有益的社会活动中、在身体力行中升华价值观,解答自己的困惑。(四)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注意发挥榜样的作用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要利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人物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先进人物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国家主人翁意识,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奉献力量。大力宣传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模范人物,宣扬他们不怕吃苦、不计回报为祖国人民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让大学生以先进的模范人物为榜样,及时克服不良行为习惯和人生价值观取向上的错误观念;注重以大学生身边的模范人物和先进行为教育学生,充分发掘学生中的先进典型;通过宣传和组织大学生学习全国模范大学生励志大学生的事迹,邀请先进劳模。优秀知识分子优秀校友来校与学生交流,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学习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综上所述,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甚至要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本文标题: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倾向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22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