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常州养老服务业现状与前景研析
—1—常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路径分析(提纲)一、发展背景:亟需解决的“三对矛盾”首先,国内外养老服务业情况分析。(见后附)结论:国内尤其是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养老服务业发展存有三大矛盾:(一)行业需求旺盛,但总体供给不足。(集中表现在养老床位总量少、结构不合理;养老产品不足、产业业态尚未开发等方面。如常州养老床位建设,截至6月底,该市共有养老机构110家,总养老床位数27033张(机构床位21598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4张。其中,政府投资兴办19家、床位5516张;社会力量投资兴办44家、床位9470张;农村敬老院47家、床位6612张;关爱之家、城市小型托老所和日间照料、夜间留宿床位5435张。在结构上,靠近市区、具有康复护理和医疗保健功能的养老机构,仅市福利院等8家,床位总量不足1600张,这些机构多“一床难求”;而部分郊区养老机构、农村敬老院则因交通和功能配套差、体制僵硬及农村养老观念滞后等原因,床位空置率较高,甚至出现“空壳化”运营。)(二)企业热情高涨,但发展不容乐观。(集中表现在,公、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存在体制失衡。目前,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尚不能享受到同等政策待遇,各地公办养老福利机构发展均可纳入财政保障,而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则以床位补贴为主,且补贴—2—存在规模限制、金额偏少等现象,多数民办养老机构表示仅靠床位补贴难以为继。以常州为例,在2012年对外运营的25家民办机构中,盈利21家,亏损4家;如不计政府拨付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和运行补贴,则实现盈利的机构减少为12家,其中盈利超过10万元的机构6家,超过20万元的仅2家。全市各民办养老机构在财政补贴的扶持下平均利润7.93万元,如不计财政补贴则平均将亏损10.87万元。)(三)国家强力号召,但政策落地很难。(今年8月,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9月6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确定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任务措施,明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但是,要破解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还需要在投融资、用地紧张、护工短缺、硬件改善等方面出台更为给力的实质性扶持政策。二、存在问题:前进道路上的“三个硬伤”养老服务业是一个新的社会课题,既是政府兜底的民生工程,又是企业投资的热门行业。目前,养老服务业发展存有三大“硬伤”。(一)缺钱办事。(受养老产业投入大、见效慢等特点限制,各地对养老行业投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政策扶持不到位,资金缺口很大。如在养老床位建设的财政投入方面,政府对租赁房屋开办养老机构的仅给予每床15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对新建养老机构根据不同等级仅给予每床4000至5000元的一次性建—3—设补贴,在目前的土地供应、物件成本上难以为继;还如德安医院、福利院项目等。)(二)缺人做事。(尤其是缺乏这一行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护工。受工资待遇、工作性质和发展前景影响,多数医疗、护理专业毕业生不愿进入养老机构,目前各地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多以“50以上”就业困难人群为主,流动性强,仅能提供助餐、照料、家政等简单服务,高端养老护理和服务人才几近空白。以常州为例,该市专职养老护理人员2800名,其中具备养老护理资格证的仅2000名(获得高级资格证的仅2名),专业养护比高达276:1。护理员缺失已成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三)缺位管事。养老服务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事业在民生保障口,产业在经济发展口;兜底保障的功能强,产业发展则几乎空白。另外,养老事业的主管部门以老龄委、民政局、老龄办为主,老龄委空设、民政部门无力、老龄办仅负责协调,统筹各部门、各项资源的能力有限,缺乏更有力度、政府统一的负责机构予以统筹。三、前景展望:朝阳行业下的“三大方向”养老服务业具备一个朝阳产业所必备的“三个要素”:一是政府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层出不穷(如,《意见》出台,“以房养老”试点,健康服务业规划等)。二是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前景广阔(如,养老产业招商会,养老护理及康复保健等老年产品开发、老年旅游等)三是国内外成功实践、提供了鲜活样本;(如台湾、日本、美国等地的养老产业高度发达)三大方向:(一)重点发展护理型养老机构,满足失能、半—4—失能老年人的养老刚性需求。重点在养老床位总量的增加、结构的改善、“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护理型养老专业人才的培育等方面。(二)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解决绝大部分身体健康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通过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建设,就近、上门提供生活照料、居家服务、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服务,让绝大多数老年人尤其是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在家、在社区就能够获得服务,能够“在家养老”。(三)出台更为积极明确的激励政策,大力支持社会力量投入养老服务业。通过资金引导和政策扶持,广泛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养老服务业,既降低了老年人的养老成本、缓解了社会矛盾,又提升了服务水平、满足了社会需求;同时,老年产品用品的开发、老年服务项目的拓展、老年服务企业的培育等等,都能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新领域,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5—附件:按照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社会衡量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即可看作是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最新数据显示,21世纪头10年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57%,低于上世纪最后10年一直保持的1.07%的年增长率,因此中国人口正在进入老龄化。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年均100万的增长速度,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老,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而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第三,—6—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目前,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更为艰巨。常州: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常州早在1985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并呈现出“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多”的特征。截至2011年末,我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73.3万,占户籍总人口20.2%,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据预测,至“十二五”末,老年人口将占户籍总人口的22.63%。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老龄事业的工作格局。国家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确定了老龄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政策;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老龄事业明确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城市初步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和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还对救助贫困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采取了特殊的措施。老年服务事业发展迅速。修订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障碍设计规范》等相关条例,方便老年人的居住与出行。社区卫生站、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学校、老年休闲广场等老年服务设施逐渐增加,服务老年人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
本文标题:常州养老服务业现状与前景研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08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