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必修一复习资料汇总请认真复习
--1必修一期中复习资料汇总请认真复习专题一:1、分封制:P6①目的:扩大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诸侯,以藩屏周:封建指分封建立).②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③权力:爵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④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⑤评价: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后期造成分裂割据2、宗法制:P6①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②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③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④评价:有利于凝聚宗族。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今天生活的影响:宗庙、宗祠、族谱、重男轻女等观念。3、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朕或诏、玺)具有人治、独断性、随意性的特点。基本特征:皇权至高无上。4、郡县制:是春秋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P10①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②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③特点:垂直管理;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分封制与宗法制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按地域划分;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郡县的官吏皇帝任免;诸侯国具有独立性,易发生地方割据;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和国家统一。元:行省制。①行省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②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5、加强君主专制: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2汉朝: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唐朝:三省六部制:①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命令)尚书省下设六部.②评价: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三省的最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宋朝:二府三司。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明朝: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清朝: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雍正帝设立军机处。②特点:亲信的官员充任军机大臣,机构简单,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③作用:提高办事效率,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6、监察制度:秦: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监察制度最早确立与发端。宋:通判负责监督元:御史台。明:厂卫制度。7、中央集权的演变: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增强。汉: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隋唐: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宋:军事: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充实禁军;行政:派文臣担任地方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设转运使,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到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元: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8、选官制度: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汉朝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隋朝创立科举制。科举制的评价:利: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弊:考试内容多为四书五经,忽视实际学问,特别是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人--3们的思想,不利于选拔具有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有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2、官吏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专题二: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1.鸦片战争及与《南京条约》:根本原因: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时间:1840年至1842年。结果:《南京条约》: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厦门为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向西方学习,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旅游、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暗通航等。不久,英法火烧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3.中日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中日甲午战争:背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对外侵略野心膨胀,制定大陆政策。导火线:朝鲜东林党起义。清政府腐朽不积极备战。结果:1895年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内容:①割地:割辽东半岛,澍湖列岛,台湾半岛及其附属岛屿,②赔款:2亿两白银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反映列强侵略方式从商品输转向资本输出)。影响:p59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至1901年八国联军发动了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①赔款白银四点五亿两,加利息共是九点八亿两,分三十九年付清,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的税收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国控制)。②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各国驻--4兵保护(使馆界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③拆大沽炮台至山海关沿线的所有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京津等被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5、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口号:扶清灭洋,具有盲目排外的特点)。1898年兴起于山东。1900年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了。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专题三:1、太平天国运动: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太平军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1856年北伐西征进入军事全盛时期。1864年天京陷落,农民战争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洪秀全思想特征: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与农民的平均主义相结合。《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①中心内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分配是每户留足口粮,其它归国库,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目的)②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③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它体现了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根本无法实现。《资政新篇》:1859年,①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②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并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未能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缺乏实施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太平天国失败原因: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教训、启示: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与旧式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新特点?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反侵略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52、辛亥革命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机关刊物《民报》。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2日武汉三镇光复,历史上称为“辛亥革命”。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由参议院制定的。内容:一切权力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国民有人身、言论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自由平等),确立三权分立(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行政权;参议院:立法权,弹劾总统权;法院:司法权)的政治体制,还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员对临时大总统负责)。目的:限制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如何限制?P64)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义:①推翻了清王朝(最大功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最深影响);③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局限: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失败原因:主观: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专题四:1、希腊的地理环境、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①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便于推行民主政治。②希腊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治;2.雅典民主政治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梭伦改革(初步确立)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解负令;国家机构改革(四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公民大会)意义: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6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以地域取代血缘以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陶片放逐法;十将军委员会;意义: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黄金时代):公元前5世纪①除十将军外的所有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方式产生②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是通过抽签组成的,轮流执政④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⑤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3.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进步:1.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2.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局限:1、民主的范围:占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2、民主的实质:奴隶主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3、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4、罗马法的内容:①《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保护了平民的利益。②公民法:适用范围: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不足:公民法注重形式,程
本文标题:必修一复习资料汇总请认真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43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