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小学数学教研组立项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教研组立项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背景及意义在信息社会中,价值的增长主要靠知识,靠科学技术的信息。而交流是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因此学会交流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能力之一。数学既是模式的科学,又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交流形式。数学语言是以精确、简约、抽象为特点。它可使人在表达思想时做到清晰、准确、简洁,在处理问题时能将问题中各种因素的复杂关系表述得条理清楚、结构分明。它的这种功能是它在当今各学科中用途急剧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利用数学进行交流的需要也日益增大,因此学会数学地交流就显得更为重要。数学交流是现代数学教育的精髓。从世界各国近年来的数学课程改革看,都十分重视数学交流,特别是在“大众数学”教育思想兴起的今天。如美国在《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中提出了“为数学交流而学习。”它把“学会数学交流,会读数学、写数学和讨论数学”作为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新加坡的数学教学大纲中关于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能使用数学作为交流的工具。”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来看,也强调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益友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都已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见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的情形。但深入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中的学多数学交流仍停留在形式交流的层次,它们往往是组织者的随意安排,或是为了迎合听众的口味进行预设,刻意包装而成。表面上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实质的内容。学生四人一组围在一起,你说一句,我说一句,有时交流的内容甚至偏离了老师的主题。但由于这种交流有模样“好看”,有模式“好做”,使得许多教师都喜欢套用这种交流形式。这一现象导致了许多教师认为“数学交流=热闹”,或者“数学交流=说话”。我们所提倡的数学交流应该是理性层次的数学交流,它重视学生思维的参与,以批判、质疑、反思、探究、迁移、重组、应用、创造为特征,是体现主体意识、合作精神的深层次交流。既体现数学的生活气息,也体现数学的理性之美。“思维”参与是理性交流的标志。二、课题内涵及基本特征:数学交流能力就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在教师引导下,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能畅所欲言地讨论、争论、发表看法,提出疑问;能通过多种途径,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的能力。因此,数学交流是一个接受信息、加工信息以及传递信息的反复、复杂的过程,主要采用语言、动作直观与书面形式进行交流。倾听、描述、阅读、探索、调查、书写是交流的技能。数学教学中的交流,既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有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学生与社会的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情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内交流和全班交流,提供“数学对话”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耳、用口、用眼、用手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接受他人的思想。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与家长、朋友交流学习数学的感受,对数学态度。引导学生阅读数学书籍,指导学生写数学作文,记数学日记等,通过多种途径,以促进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提高。三、研究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根据自己先前知识结构主动地、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的学习情境,重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相互合作与交流,提倡互动的学习方式,在交流过程中促进知识的主动建构。2、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数学活动结果的获得,更要重视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数学交流可以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特殊到一般地去仔细品味,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使他们的数学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3、学习心理学数学交流是一种群体思维活动和个体思维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这种形式有利于知识的整理、表达,可以明晰思维活动过程,引发思维、创造,促进大脑皮层的活动与兴奋,激活内驱力,调动和发挥得智力因素的作用。皮亚杰的活动理论指出:人的认识的形成最初起中介作用的并不是直接,而是可塑性要大得多的活动本身。他认为通过感性、表象和理性这三中形式的操作,可以使外部动作内化为指挥活动。所以通过交流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四、课题的目标: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包括(1)数学思想的表达:即把自己的思想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2)数学思想的接受:即以某种方式(如听、看、读、)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3)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即把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如把一个概念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等表达出来。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明确纳入教学目标轨道,增强交流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以提高数学交流能力为主的数学交流目标。力求数学交流达到以下要求:(1)把实物同图像、图表以及数学思想结合起来;(2)对数学情景与数学思想加以反思和整理;(3)把日常语言同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联系起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要求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一般会用简单完整的话说出自己的算法、想法,能有序地说明一些简单问题;中年级(三四年级)学生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会用简单的数学术语表达思想,有层次地说明思考问题的过程,才能质疑,能边操作边解释,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简单的数学书刊,能写简单的数学日记。五、课题的实施原则1、民主性原则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气氛,有利于激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出现最佳活跃状态,表现出勇于探索、质疑问难、大胆求异的精神状态,观察敏锐、想象丰富、直觉敏感、产生灵感的智力状态。因此,实施教学交流,必须提供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实行教学民主,让学生自觉参与交流。2、量力性原则由于学生认识的阶段性和局限性,在实施数学交流时,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对象的发展水平去分层次、有步骤、有次序地推进数学交流。数学交流的思维密度适量、适度,思维难度立足中差。在交流对象的能力层次方面,从以教师为主的师生双向交流活动开始,逐步向以学生为主的面向各层次的交流活动推进,最后形成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教材间等多向多层次的数学交流活动。3、自主性原则教与学是由教师与学生构成的统一体,数学交流强调学生是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从于主体。数学交流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它特别珍惜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提高学生独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积极主动求知,创造性地学习,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培养,内在动力也就得到了有效的激发。4、情意性原则数学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情感和意志活动的过程。数学交流使师生平等相处,气氛和谐,友好、关心、同情、支持等合作情感日益加深。心理学研究表明,乐观的良好智力情绪,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记忆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心理潜力,破除思维定势,寻求与众不同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个学生,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师生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六、课题实施的条件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这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2、学生有比较丰富的相关知识储备,这为学生能有效地进行交流奠定了基础。七、课题的实施步骤研究对象:全校学生研究时间:2011年9月——2012年5月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11年9月——1012年5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学习合作教育、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等现代教育专著。通过学习,树立全面的“教育观”、全新的“教师观”、正确的“学生观”,设计出课题研究方案。2、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2年3月)3、总结阶段:(2012年4月——2012年7月)整理资料,撰写课题实验报告。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时间:星期五地点:数学办公室人员:数学组成员主持:魏主任主题:关于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摘要:一、对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一)学科老师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深刻地感受到它对学习产生的积极作用。1、教师评价学生。在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肯定、赞赏和鼓励,给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除了口头评价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奖励性的手段评价学生,如糖果、饼干等等。2、学生自评、互评。调动竞争意识,培养合作的好习惯。3、邀请小朋友做老师定期批阅作业,进一步养成良好做作业的好习惯。(二)张素萍老师我实行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与层次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差异的不同需求。评价时采取“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方式。再如单元测验后的评价,根据卷面的难易程度推出不同的评价标准,使每个孩子都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发展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准确找出自己的能力坐标。(三)张小红老师1、指导方法,激发兴趣。带有感情色彩的评价会使逐渐感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对自己产生足够的信心。如“你是我的骄傲”“你在进步,我真高兴”等等。2、积极引导,拓宽思路,自主创新。利用评价适当地给予启发,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如“解的真妙”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等等。3、严格要求,积极鼓励。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作业习惯、书写质量等。类似的评价有“你很聪明,如果你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搬开你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四)李代见老师低年级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这样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上课认真了奖励一颗五角星,回答得好奖励一朵小红花。但也发现不少孩子已经对类似方法不大感兴趣,即使加大“剂量”也无济于事。为什么呢?1、学生长时间沉浸在被表扬的喜悦中,根本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2、对于答题错误的学生关注不多,其积极性和兴趣受到了抑制,学习效果不好,心理压力也比较大。所以,课堂教学中评价不能过多,不能太“廉价”。(五)学科老师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作业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呈现方式,应该在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诊断等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呈现“等级——简语”式作业评价,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良+字迹工整=优+格式规范=优+”等。这样的评价,学生可以明确看到自己的努力方向,拉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且能使学生自觉反思。2、呈现“等级——评语”式作业评价,促进学生的和谐持续发展。夸奖式评语“你总是第一个交作业,批改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诱导式评语“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读书时每次作业发下来,都不让它在书包里睡觉,而是在仔细看看有错误的地方是不是都解决了。试一试好吗?”督促式评语“你的作业不该是这样吧!”3、呈现“等级——图案”式作业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总之,作业评价的改革,是改革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张小红老师1、实施自评反思,促进学生主动思考。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反思,使学生意识和体会到自己认知的过程、学习目的和任务、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等变化情况,意识到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方法,并积极采用最有效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2、实施互评反馈,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七)张英老师如何实施评价策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保持探究热情呢?1、鼓励性评价当学生提出探究设想或在探究活动中取得一定进展时,哪怕这一设想、这种进展微不足道,甚至带有偶然因素,教师仍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2、期望性评价教师的期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成为他们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教研组立项课题研究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54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