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大庆市规划汇报讨论稿
1大庆市“十二、五”时期城市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汇报讨论稿)大庆市城市管理委员会2010年11月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城市基础设施是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十二·五”时期是大庆加快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由资源型城市管理向现代化城市管理的转折时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编制和组织实施好“十二·五”城市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对于推动全市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提档升级,促进大庆实现科学和谐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章“十一·五”时期的回顾“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牢记宗旨、凝心聚力、无私奉献、奋发大干,城市管理实现了质的飞跃,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第一节“十一·五”时期主要工作一、以“三城联创”为契机,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2治。十一五期间先后组织开展了以“四化一畅”、铁路沿线、“十项整治”等为主题的一系列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全市共清理生活垃圾4.6万吨、建筑垃圾3.2万立方米、清理卫生死角万余处。拆除各类违章建筑240余万平方米,清理占道经营11万余处,拆除各类大型户外广告、牌匾2万余块,清理各种小广告67万余处,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观。积极推进老居住区环境改造工作。全市共投资28.06亿元,对全市2000年前建成的东风新村、团结、乘风等97个老居住区实施了整体改造,老区改造覆盖率达68.5%,使一大批老居住区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加大环卫作业力度。全市环卫作业面积增加615万平方米,达到1900万平方米,道路清扫保洁率达到85%。处理生活垃圾114万吨,生活垃圾处理率超过85%。同时,冬季清雪实现了各种雪情一天内保证主要道路畅通和小雪一天、中雪三天、大雪五天清理完毕,达到路见本色的目标。大力开展城市绿化建设。五年来,组织实施了乘风湖、怡馨园等6个生态园建设,新建和改造5个城镇广场,对东风湖、滨州湖等7个湖泡进行了综合治理。开展全民义务植树995万株,目前市区绿地面积达到21735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826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绿地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基本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二、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经营城市取得成效。通过出3让广告空间使用权等多种方式融资近亿元,对重要节点、主要街路、商服店铺进行了亮化建设,使临街亮化率达到了90%;采取社会融资的方式对统一规格的冷饮商亭进行了公开拍卖,解决了冷饮摊点乱摆乱放问题。采取“BOT”方式,引进建设了我市最大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将主城区41个无人保洁的平房区、城中村的环卫保洁作业任务制作成项目,采取资金匹配的方式,面向市场公开招标,基本消除了主城区内的卫生死角,实现了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三、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改革步伐不断加大。通过转变观念大胆实践,我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建立“菜单式”物业服务收费机制,实现了政府定价向政府指导价的顺利转轨;将全市所有住宅物业项目全部纳入招投标轨道,加快了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热费补贴制度改革,实现了热费补贴“暗补”变“明补”。推行热计量改革,新建的1300万平方米居住建筑全部实现了分户控制,对103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实施了节能改造和热计量改造;2010年新建建筑全部安装热计量装置。开展城市管理数字化建设,全市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了市、区两级数字城管信息平台系统,完成了80平方公里的地理信息普查及40万个部件的录入工作,设置视频监控点815个,2008年顺利通过了建设部专家组验收。2009年组织完成了数字化供热监控系统建设和五湖地区地下管网数字化系统建设工作。数字城管平台运行4以来,共受理各类城市管理案件113994件,结案率达到了94.26%,比未实施数字化管理前结案率提高15.87%,投诉量下降41.25%,案件发生率下降28.78%,为公安、交警等部门提供有价值破案信息205条,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同时,我市以东风新村和五湖新区为载体,开展了城市管理示范区创建工作。把市容卫生、园林绿化、“门前五包”等行业管理及各类维修养护项目全部纳入到网格化管理,实现了管理全覆盖,责任无盲区,初步形成部门牵动、企业联动、居民齐动、多元参与、有机协调的城市管理新机制。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市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关系民生的市政基础设施实现较大发展。城市燃气方面,全市累计投资9亿余元建成了5座天然气供气站,铺设天然气管线2000余公里,使用管道天然气用户突破30万户。基本结束了我市居民“扛气罐”的历史。双燃气汽车加气项目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建成CNG加气母站1座,加气子站11座,LPG加气站10座,使用双燃料汽车近6000台。大庆市燃气普及率达到了99%。环卫设施方面。全市投入资金1.2亿元,新建和改造各类公厕154座,在主城区建设了31座垃圾中转站,主城区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初具雏形。为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2009年开工建设刘高手垃圾处理场,2010年开始改造大同垃圾处理场。同时,加快设备更新步伐,购置了61台各类5环卫作业机械,机械化作业率由10%提高到15%。路桥建设方面。“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投资67.86亿元,新建改建道路439.5公里,新建桥梁29座。对中三路、萨大路、铁人大道等骨架道路实施的升级改造和立体交叉改造,使我市“三纵四横”路网布局基本形成。对东风新村地区、南六路等近40条道路进行的升级改造,使道路交通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实施万峰路、经九街、东环路等一批道路延伸工程,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有效缓解了局部车流拥堵等问题。城市供热方面。“十一·五”期间,全市(包括市、区和中直大企业)投资33亿元,对老化腐蚀的717公里供热管网实施了改造,新建供热一、二级管网1023公里,新建换热站117座,新开工建设热电联产项目2个,新建大、中型燃煤区域锅炉房4座,新建热泵、天然气供热热源2座,扩建区域燃煤锅炉房2座,增加供热能力11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达到53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从76.5%提高到81.1%。城市排水方面。“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雨排管线56公里,雨水泵站5座,对东排干及黎明河等四条排水主干渠进行了治理和完善性建设。新建污排管线76公里,污水泵站25座;新建和扩建了东城区、陈家大院泡等5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总能力达到43.7万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从2005年的50.17%提高到了2009年的90.16%,污水深度处理后中水回用率达到了16.28%。城市照6明亮化。“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照明街路96条,改造38条,新安装道路路灯6647盏,城区街路装灯率达到90%以上,城市照明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同时,建成亮化节点26处,亮化楼体83座,亮化重点街路临街单位550家,亮化桥梁23座,亮化精品街路36条,亮化景点210个,全市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城市亮化新格局。五、建立健全规章体系,依法实施规范管理。十一五期间,先后出台了《大庆市市区户外广告牌匾标识设置管理办法》、《大庆市城市住宅物业管理办法》等规范文件,为行业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制定了《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提出了《十条禁令》,使我市综合执法更加规范有序。加强行政审批管理,五年来,共办理行政许可事项2400余件。开展了封闭式军事训练和法律培训,先后培训执法人员20多期2000多人次。在全市386个管理住宅区中,依法组建了153个住宅区业主委员会,鼓励业主委员会与物业企业签定合同,加速了物业管理规范化、社会化、契约化步伐。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关怀救助弱势群体。对低保户、原市属国有困难企业的困难职工实施了热费救助工作。累计发放救助资金约1.1亿元,平均每年救助低收入家庭1.5万户。大幅提高环卫工人工资标准,由过去每人每月510元调整到夏季每月1120元,冬季每月1620元。每年的“环卫工人节”对环卫行业中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7行宣传表彰,提高了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在执法工作上,采取疏堵结合方式治理占道经营,增设便民市场,使执法更人性化;在物业服务方面,将服务内容由单一物业维修维护扩展到家政服务等多层次、全方位服务,既方便了小区居民,又密切了物业与业主的关系。七、管理体制逐步建立,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及石油石化大企业在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完善城市管理机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各区城市管理机构基本到位,中直大企业管理部门也已基本确定。2010年市政府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将大庆市城市管理局更名为大庆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管理职能,明确了组织协调、指挥指导、监督检查、考核评比的工作职责,为实施城乡一体化“大城管”奠定了坚实基础。八、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城管系统相继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领导班子建设年”等一系列实践创新活动。牢牢把握“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总体要求,夯实组织基础,提高党员素质,服务基层群众,使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通过勤政廉政教育、开展合理化建议、举办业务培训、岗位技能竞赛等形式,全面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8九、攻坚啃硬共克时坚,城市管理硕果累累。“十一、五”期间,广大城管干部职工用智慧和汗水,圆满完成了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湿地开幕式场地设施和环境建设,机场绿化工程等一批重要任务。五年来,在全体城管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单位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建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万人评议机关作风和行业作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城市绿化、供热、燃气、物业、市容环卫、道路桥梁、照明亮化等行业城市管理工作处于全省领先水平。第二节存在问题与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市的城市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在城市管理方面。城乡一体化“大城管”刚刚起步,“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大企业参与”的管理体制尚未落实,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亟待解决;各区政府城管职能分散,责任不落实,管理形不成合力。临时用工现象普遍,人员素质、工作能力适应不了工作需要;街道和社区城管职能不明确,机构空白,没有专职管理人员。行业管理职能交叉,部门与部门,管理与执法责任落实不到位,专业培训、指导力度不够,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精细化、网格化、9数字化管理刚刚起步,区级以下平台尚未建立,现代管理手段与传统管理方式尚未有机融合。城市管理考核项目、标准不一,各项基础统计数据出入较大。长效管理机制仍未形成。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规划、建设与基础设施配套脱节,前置审查无法落实,开发商遗留问题较多,引发社会矛盾较大;已建市政设施项目规划前瞻性不够,预留空间能力不足。局部地段排水问题突出,雨污合流问题较多。地下管网多头管理各行其是,马路拉锁现象屡禁不止。基础设施维修养护保障不足,各项设施完好率低。各区环卫设备破损严重,老旧、待报废环卫车辆仍在使用,机械化作业水平与国家要求差距较大。橱余垃圾处理还是空白,大量地沟油流向社会。供热能力不足,低温区、低温楼现象仍然存在。城市道路建设滞后于汽车增长速度,断头路、掐脖路、无灯路、停车场问题突出。老居住区改造任务艰巨,整体绿化指标距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还有一定距离。城乡结合部和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要求差距较大等。三、在保障机制方面。随着工资、原材料等成本的上升,设施维修养护经费标准多年没有变化。物业费标准多年不变,收缴难度大,使管理企业负担越来越重,甚至面临企业弃管的隐患。多年来,城市管理经费未能形成一种规范的投入机制,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大屏障,对一线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和工资没有实行有效的挂勾,形不成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使管理人员的责任10意识降低,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提高。队伍培训机制不健全,对临时用工人员的培训不到位,技术水平上不去,直接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成效。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使用和引进缺乏硬
本文标题:大庆市规划汇报讨论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26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