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反映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动态调整成效的资料
关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动态调整成效的相关资料中等职业学校是高中阶段教育的半边天,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当前,中职教育教学面临着学生起点低、差异大、厌学等现象,教师则往往因为查缺补漏、难以完成教学计划等现象而出现抱怨、急躁等情绪.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近几年来,出现在各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个普遍现象不能不引起重视和关注,那就是:一方面各中职学校使尽了解数去寻找生源,而另一方面各中职学校收到的用人信息是一波未平又起新波,更让人困惑的是,在很大一部分中职学校却找不到用人单位较为满意的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到实验实习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以下是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动态调整模式的理论框架。一、建立面向人力资源市场的动态专业调节机制专业设置决定了人才培养方向。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的教育,因此其专业设置的基本依据应当是职业。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依据比较混乱,多数专业是以职业为依据设置的,如会计电算化;但也有些专业是以通用技术为依据设置的,如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等;有的专业是以行业为依据设置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以通用技术为依据设置的,所以专业定位明确,专业教学目标清晰。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首先必须明确每个专业的职业定向。因此有必要按照职业性原则对专业的动态调整进行疏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中最大的难点是如何依据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动态地调节专业设置,造成这一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完全。专业设置要面向人力资源市场,必须依据两个基本数据,即相关产业发展趋势、人力资源市场人才需求情况,以及其他学校该专业设置情况。因而职业学校在论证新专业时,都要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这将大大促进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的对接。有力地推动就业导向教学模式的发展。我校依托沈阳煤业集团,开展订单式培养。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中国500强企业。现有职工5万余人,年产值210亿元,每年自然减员(离退休)1000余人,需人才补充的来源是我校的毕业生。而这1000人中有60%左右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我校与沈阳煤业集团所属各生产企业签订培养协议,实现“订单式”培养并采用“2+1”模式教学。沈阳煤业集团制定了“变招工为招生”的政策,企业用工全部实行“订单式”培养,使学校毕业生就业得到了根本保证。学校大力发挥行业、企业办学优势,积极与行业、企业实行联合办学。成立了以中国煤炭职教协会刘富主任参与,沈煤集团总经理及各主要生产厂矿技术负责人参与的专业建设专家咨询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学校与东北煤田地质局沈阳钻探机械研制中心,沈煤集团下属机械制造公司等十余个厂、矿企业签订实习就业培训基地协议,实行“订单式”培养,学生顶岗实习全部进入企业,实现与企业紧密型合作、零距离办学。学校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服务,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学校理论教学及生产实习教学,产教结合、工企结合卓有成效。这使专业的动态调整有了雏形。二、以职业能力标准开发与课程体系重组为核心,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就业导向教学模式形成的第二项核心任务是要开发主要专业的教学标准,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职业能力标准开发、课程体系重组到教师资格要求、实验实训装备标准建立等方面,按照就业导向思想系统规范专业教学过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包括以下核心内容。(一)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定位专业专业教学标准要通过明确每个专业具体面向的职业岗位来定义人才培养目标。探讨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对于深入认识职业教育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设计而言,这也是远远不够的。清晰地疏理整个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对于设计出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体系非常重要。我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并非不考虑学生需求,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应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职业生涯发展不可能脱离具体的工作岗位,因此它是学生们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二)开发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所面向职业岗位的能力标准职业能力标准既是规范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手段,也是职业学校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我校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在建立能真正体现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框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体系,建立职业能力标准,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三)建立结构合理的、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课程是教学体系的核心要素,在目前这个阶段,教学体系的核心问题是课程问题。如果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沿用的基本上还是基于学科思维的三段式课程体系,使得就业导向教学模式推行非常困难。我校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进行了改革,从而也使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获得动力和方向。我校的课程体系设计,打破了传统的“三段式”,按照职业能力发展顺序来构建课程体系,把工作实践作为课程体系展开的起点,尽早的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传统的“三段式”把普通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理论作为教学模式体系展开的起点,旨在追求“厚基础”,但是“厚基础”应当是教学模式体系的目标、终点状态,而非教学模式体系展开的起点。我校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及生产实习比例,使课程结构更合理、教学更规范。积极开展教学模式及课程改革,促进课程内容更加合理化,更能体现专业的特点。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加大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专业技能课程(含顶岗实习)的学时达到总学时的二分之一。实训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从分析学生情况入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在教学中,以实训课题为单位,一个课题一测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培养的毕业生受到了企业的好评。三、开发富有职业特色的立体化教材体系教材是教学理念的物化,也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大多数老师没有教材是没法上课的,这一问题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因此,就业导向教学模式的理念要大面积地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动,并真正成为一种模式固化下来,必须有教材做支持。目前职教教材的主要问题,除了内容过于学科化,过深过难不实用,没有反映职业性内容外;在内容组织与内容陈述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绝大多数教材尚停留于直接地、静态地、单向地陈述知识。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模式下开发了××科校本教材,彻底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大力推行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项目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每个项目的学习都要求按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的确有利于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我们的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而且学会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四、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平台职业教育教学需要教材,但又远远不能停留于教材。因为职业活动是个内容非常丰富的领域,教材不可能涵盖这么多信息。只有有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才可能实施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才可能丰富多彩,也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现有授课模式,让学生在大量生动的案例、项目中建构他们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教学同其他教学一样需要教材,但又远远不能只停留于教材。因为职业活动是个内容非常丰富的领域,教材不可能涵盖这么多信息。一个优秀教师一堂课的内容需要占用2G的硬盘,这么丰富的内容显然是无法全部体现在教材中的。只有有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才可能实施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才可能丰富多彩,也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现有授课模式,让学生在大量生动的案例:项目中建构他们的职业能力。我校通过精品课程等建设项目,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使得一些优秀教师的资源能够为更多教师所共享,使得教师授课时能轻松获得所需要的丰富的课程资源,给单调的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彻底改变课堂教学现状。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受到教师和学生欢迎,提高了教学质量。我校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真正的建成了受教师和学生欢迎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资源库。五、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难有根本性转变,很大程度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做支持。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下,教师不进行教学改革,他的课至少也是合格的课,而花了很多精力进行教学改革的教师,由于没有相应的评价做支持,他们的劳动很可能不能获得学校制度上的认可。因此,我们学校为了真正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了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我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包含学生成绩考核方式、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激励措施等内容,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新模式。我校学生考核方式,大力推行“作品”考核,以学生实际制作产品的水平来考核他们的学业成就水平。课堂教学评价,彻底改革“听课”或是“说课”的评价方式,彻底推翻了教学表演、表面作秀等现象,在教学中产生了较好的影响。我校的老师深信:课堂教学的核心,应当是给每个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静心思考与制作的环境,并使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过程。尤其是就业导向的教学,以实践为核心,应当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制作、体验和反思时间。这些课可能看上去很安静,节奏也很慢,学生却能真正获得发展。显然用“听课”等形式是没法评价这种课的,需要开发“教学跟踪”等教学评价模式。总之,我校是遵循着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动态调整的需要调动各方面资源,形成校企结合的课程开发机制,并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
本文标题:反映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动态调整成效的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60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