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展关键词:髓鞘化条件反射内抑制外抑制皮质抑制直觉行动性前言语思维一、婴儿生理的发展(一)身体特征:身高:50cm增加到70—75cm体重:3.0—3.5kg增加到9.4kg骨化:从软骨中心开始,骨骼有弹性,容易变形生理弯曲:颈弯曲、胸弯曲、腰弯曲肌肉发展:先大后小。(二)神经系统的发展1、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1)脑重量迅速增加:390g(初生)900g(1岁)脑细胞的形状、大小都在变化,树状突和神经纤维数量和长度都有很大发展,其中尤以锥体细胞的发展,较皮质中其他各种细胞更快。(2)神经纤维开始髓鞘化。运动神经的髓鞘化最迟完成,因此新生儿软弱无力。2、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1)兴奋机能逐渐增强(2)皮质抑制机能开始发展。皮质抑制机能有无条件抑制(外抑制)和条件抑制(内抑制)两种.出生时只有外抑制,第一个月的后半月开始有内抑制。无条件抑制有外抑制和超限抑制条件抑制包括:分化抑制(初生)消退抑制(第二个月)条件抑制(第四个月)延缓抑制(第五个月后)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使大脑有可能更细致地分析综合外界地刺激。对儿童心理地发展来说,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和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生理基础。(3)第一信号系统的出现:在婴儿末期,第一信号系统活动有了初步发展,具有了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二、动作的发展动作的本身并不是心理,但是它和心理的发展密不可分,心理的发展是离不开动作和活动的。表现在:第一、心理是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或形成发展的。第二、心理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动作和活动是心理的外部表现,是儿童发展水平的体现和客观指标。(一)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1、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中央部分动作到边缘部分动作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二)手的抓握动作的发展不协调---协调----灵活本能的抓握(不协调)阶段动作混乱阶段无意抚摸阶段无意抓握阶段手眼不协调的抓握特点1.没有目标,没有方向2.手指配合不当3.手的动作不能同视线协调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手眼协调动作是指眼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按照视线去抓住所看见的东西。手眼开始协调(4-5月)手眼达到协调(5-6月)手眼协调动作的特点1.眼手配合,能按照视线去抓住物体2.动作有了简单的目的方向,能做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动作;3.动作虽有目标,但伴随不相干的动作4.不会用两手分别抓取物体手的灵活动作的表现1.五指分工动作的发展2.双手配合3.摆弄物体4.重复连锁动作五指分工儿童最初的及物动作,通常不是手指的动作,而是整个手掌一把抓,到5、6个月左右,大拇指才逐渐和其他四指相对起来。7个月后,婴儿手的动作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开始摆弄抓到的物体,而且能同时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双手开始协调动作。双手配合、摆弄物体半岁后能用双手配合拿物体,把一只手里的东西放到另一只手里,把东西搬来搬去、敲打、摇晃等。并反复做同一个动作。(如:把一个小玩具杯子放在另一个圆盘子里,又拿出来,持续15分钟。)表4-1一岁以内手的动作发展顺序图4-1抓握动作的发展(三)躯体移动动作的发展躯体在空间的移动动作的发展同样有一定的顺序(四)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从种系的发展来看,直立行走和手分化成为劳动器官是使人产生意识而区别于动物的关键。动作的发展,使儿童从原来无能为力变为能从事各种动作、活动,为心理发展准备了条件。儿童可通过行走、手的动作与周围的人和事物发生关系,认识周围的现实,有助于感知、记忆、思维、独立性的发展。表4-2婴儿躯体动作的发展图4-2躯体移动动作(顺序)三、言语发展的准备人从出生到掌握语言需经过三、四年时间。出生至一岁称为语言准备期,以后便进入发展期。儿童出生后的啼哭,标志着儿童独立呼吸开始,哭便是发声,但不能算做语言的发音。婴儿言语的准备可分为三个阶段:初生—3个月:简单发音阶段4个月—8个月:连续音节阶段9个月—12个月:学话萌芽阶段四、婴儿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一)心理发生的指标1、以条件反射的出现作为心理发生的指标1)巴甫洛夫学说的研究2)前苏联学者卡萨特金的研究3)近年来对新生儿进行的研究2、以感觉的出现作为心理发生的指标(嗅觉、味觉、视觉、听觉)以上两种观点只是视角不同,起点不同,标准不同,而不是互相否定的,恰恰相反,它们是互相补充的。把无条件感觉视为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一种比较广义的看法。因为无条件感觉是以皮下中枢制约的无条件反射作为基础的。而条件反射则是以脑的成熟为主要条件的。(二)婴儿感觉的发展1、视觉的发展:视觉集中——出生后,儿童两眼的活动是不协调的,视觉的集中还未形成。移视——儿童把视线从一个物体移至另一个物体。追视——儿童的视线跟随注视对象而移动。图4-3视线移动视敏度¡ª¡ª研究发现,出生后儿童视力的清晰度不高。出生一天的儿童大约具有相当于20/150视力。出生后头2个月儿童视力发展非常迅速,8周是20/100,5—6个月可达20/20,相当于1.0的视力,达到成人水平。颜色视觉¡ª¡ª一般认为:3个月至4个月的儿童就能分辨彩色与非彩色,他们最喜欢波长较长的暖色(红、橙、黄),不喜欢波长较短的冷色(蓝、紫)。喜欢明亮的颜色,不喜欢暗淡的颜色。颜色视觉辨别方法:斯梯布尔(1937)给婴儿呈现两个亮度相等的圆盘,并测量其注视时间,3个月的婴儿视觉停留在彩色圆盘上的时间大约是灰色圆盘的2倍。说明3个月婴儿已能区别颜色。儿童掌握颜色的顺序:国外有人用配色法研究儿童掌握颜色的顺序。即:向儿童出示几种颜色,然后让儿童拿出相同的颜色与其配对。发现儿童掌握颜色顺序为:黄¡ª红¡ª绿¡ª蓝¡ª紫¡ª橙。我国儿童最先掌握的是红色,其次是黄色。2、听觉的发展胎儿期就有听觉。我国的实验证明,出生第一天新生儿已有听觉反应。新生儿出生不久就可完成声源定位。新生儿听觉定位差异很大。婴儿对说话声音反应特别敏感。3、嗅觉的发展有人用¡°稳定性测量器¡±来测试新生儿对四种气味的反应。被试躺在装置内,腹腔部绑着呼吸描记器,观察他们闻到各种气味后的反应,发现他们能辨别出这几种气味。最近研究表明:出生才1周的婴儿已能辨别母亲的气味和其他人的气味。灵敏的嗅觉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可以保护婴儿免遭有害物质的伤害。4、味觉的发展有人认为味觉是新生儿最发达的感觉。研究早产儿发现6—7个月胎儿也具有味觉。5、肤觉新生儿触觉已很发达,他们的最敏感部位有嘴唇、手掌、脚掌、前额等处。新生儿对痛觉刺激的感受性早有表现。肤觉感受性有性别上的差异。一般说女性比男性更为敏感。(三)知觉的发展空间知觉的发展:1)形状知觉图4-5婴儿对人头图形的注视研究结果:发现大多数婴儿注视第一张图片,其次,也注视一下第三张,对第二张很少看。婴儿注意面部图形,对他的生命是现实意义的。深度知觉¡ª¡ª包括立体知觉和距离知觉。儿童对深度的知觉是先天就有的,还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杰勃生和华尔克精心地设计了一种¡°视觉悬崖¡±装置。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深度知觉是在儿童生命最初的几个月形成起来的。图4-5视觉悬崖3)大小知觉大小知觉¡ª¡ª对图形大小判断的正确性,须依图形本身的形状而定。据研究认为,婴儿已具有物体形状和大小的恒常性。皮亚杰认为:大小恒常性在第六个月出现。鲍厄(Bower)实验:1966实验对象:6¡ª8周婴儿实验过程:训练孩子在看到距他1米远,高30cm的一块积木时就出现转头反应。当把同一块积木放在离孩子不同距离上的时候,仍会出现这种转头反应。实验结果:出生才六周的婴儿就已显示了大小知觉的恒常性。(四)婴儿注意的发展新生儿时期出现不随意注意的萌芽(3—5个月)能较长时间看一客体。例:汽球、水鸭子等。到出生的第一年末、第二年初产生随意注意的萌芽。它的产生和动作发展分不开,此时儿童可独立行走,手不仅能拿东西,而且还可使用小工具(铲子)完成简单的行动。这种活动直接影响着注意的指向。(五)记忆的发生儿童什么时候开始有记忆,这是一个仍有争论的问题。五十年代,苏联的卡萨特金的研究认为:最早的记忆是在出生后的第二周出现的对哺乳姿势的条件反射。近几年来,西方的一些研究表明,儿童在更早些时候就有了记忆的表现。苏联心理学家布隆斯基的研究认为:运动性记忆出现得最早,约在生后第一个月内便可以观察到。其次出现的是情绪记忆,出现于六个月左右。进而出现的是形象记忆(6—12个月间)最后出现的是言语记忆,大约在1岁左右。婴儿约在五个月左右出现再认,表现为看到熟悉的人会主动地微笑,能区分熟人和陌生人。一岁左右,儿童出现了回忆。儿童记忆发生后,不会只停留在最初的水平上,而是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在量和质上不断地发展的。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开始萌芽。儿童容易记住那些富有情绪色彩的事物,不论积极、消极。在婴儿期末有了有意记忆的萌芽,表现在能记住成人的简单委托,可以根据成人提出的最简单要求进行识记。(六)思维的发展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发生,一岁后开始有思维。婴儿期的“前言语思维”主要特点是具有直觉行动性。直觉行动性——思维总是和自身行动分不开,是在动作中进行的,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七)婴儿情绪、情感的发生与发展图4—6儿童情绪分化模式我国的心理学家林传鼎,对出生1-10天的新生儿进行观察,认为:新生儿已具有两种可以分清的情绪反应。一种是愉快的情绪反应,代表生理需要的满足;一种是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代表生理需要未满足(如饥饿、疼痛、身体活动受束缚等)。从研究来看,新生儿已可以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和消极、不愉快的情绪。1、微笑自发性微笑——出生后两周内的笑,没有外来刺激也会出现诱发性微笑——生后第三周的儿童可以看到由人声、铃声或其它声音引出的笑,这就叫真正的笑。生后六周出现整个脸部的笑。2、啼哭啼哭是儿童与外界沟通的第一种方式。三、四周儿童哭泣明显分化。对小的孩子来说,啼哭原因大部分和生理需要相联系。2个月以后,哭就有了社会因素,有时哭是因为没人在他旁边。3、认生约在7个月时出现对人选择性的反应,婴儿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反应与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熟人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婴儿情感的特点:易变、易冲动、易传染,后期情感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有所增强。形成了最基本的道德情绪,奠定了高级情感的基础。(八)婴儿最初的气质托马斯曾经对141名儿童从出生后追踪了十年之久,发现这些孩子在出生后的几周内就在气质上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似乎与教养方式无关。而且这些特点在今后仍能见到。他们把大部分儿童划分为三种气质类型:第一种是容易护理的儿童;第二种是“困难”的儿童;第三种是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参考资料[1].许政援.儿童发展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6.[2].刘金花.儿童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思考题1.婴儿期动作发展的规律有哪些?2.婴儿期手的动作的发展的特点。3.试述婴儿期心理的发展特点。
本文标题:发心第四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76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