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古代文学考试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第一章先秦文学一名词解释1、神话:远古口头文学的一种,它作为原始的社会意识形态,通过想象和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形象地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具有不朽的认识价值。神话以炽热的激情,神奇的幻想,表现了原始人类企图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愿望、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赞颂。2原始歌谣:为原始人集体口头创作,代代相传,反映了初民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特点:口头性(无文学)功利性(无作家)集体性(无自觉审美)3今文诗:又称“三家诗”,汉代传授《诗经》的鲁(申培公)、齐(猿固生)韩(燕人韩婴),它属今文经学派,盛于汉武帝后百余年间,东汉趋向于衰落。4毛诗:以大毛公毛亨和小毛公毛苌著称,大毛公《传》小毛公《毛》。《毛诗》属古文经学派,较为晚出,“三家诗”盛时,“毛诗”受压,“三家诗”东汉趋于衰弱,《毛诗》代之而兴。5、诗六义:“六义”(或六诗”)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三类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6、甲骨卜:钟鼎器铭文发展的洋洋大观的史家散文,由简而繁,由质而文、由片段的文辞到较为详细生动的记言、记事、记人,经过了漫长的历程,留下了悠久的传统7、春秋三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春秋左氏传》8春秋笔法:一字寓褒贬9、《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尚书》原称《书》,“尚”通“上”,指上古之书,儒家列入“六经”,又称《书经》。其思想核心是商周时代的神权政治观念“天命神授”,最大特点是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教训10《论语》:是一部论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11《孟子》:和《论语》《中庸》《大学》共称为“四书”,今存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等。每篇又各分上下两篇。它和《论语》都是儒家崇奉的经典,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具有卓越的文学成就:1)长于论辩,辞锋犀利,感情强烈。如:《齐桓晋文之事》2)善喻:极富想象力和说服力12《道德经》:大体荟萃了老子的语录,并基本上反映了他的思想。《老子》五言,文约而意丰,哲学思想以“道”为核心;老子学说的精髓,是辩证法思想。《老子》还描述了写乌邦式的社会理想,提出了“小国寡民”的主张。《老子》的散文艺术:1)散文诗、格言化。2)玄奥深刻与形象化融为一体。13、《庄子》:庄子继承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庄子的人生理想是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和对现实社会的彻底超脱。《庄子》的艺术成就:1)重用“三言伦理”厄言、重言、寓言;2)“汪洋辟阖,仪态大方”的浪漫艺术:A光怪陆离的艺术形象B深沉浓烈的情感宣泄C精妙新奇的语言。14楚辞(产生):1)中原文化的影响2)楚地环境、民俗、巫风文化的作用3)楚地歌谣的影响,借鉴。4)楚国政治斗争的催生作用。(特征)A作楚声、书楚语、纪楚地、名楚物B内容:主观情感的升华C浪漫主义色彩D用言上,多采用无句、六句,多用“兮”字二问答分析论述1、简述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主要成就,及其传统特征。答:发展轨迹:一、原始歌谣二神话三殷商甲骨卜四诗歌和散文是先秦文学作品的主要样式传统特征:发愤著书的传统;忧国忧民的传统;放言无惮的传统;深于取象的传统。2、《诗经》是一部什么书?它是怎样编集而成的?答: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传统的起点和源头。编集:采诗说,献诗说,孔子删诗说3、举例论证《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认识价值。答:思想内容(现实浪漫):A颂诗:庙堂或宫廷乐歌,多为歌功颂德之作,《大雅·文王》B怨刺诗:与颂歌异调,带有乱世的鲜明印记《大雅·民劳》C婚恋诗:以恋爱、婚姻为主题《邶风·静女》或写男女子相爱时的和谐欢乐,失恋时的痛苦忧伤,赞扬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和勇敢追求,如《关雎》、《静女》、《蒹葭》、《柏舟》等。或写爱情和婚姻的不幸,表现女性在当时社会所受迫害、凌辱及被遗弃的痛苦,如《日月》、《谷风》、《将仲子》、《氓》等。D农事诗。E征役诗:西周王室衰微,征战不已,苛酷兵役,徭役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怨征役之苦,抒怀乡之情,忧父母失养,思远方亲人。《秦风·无衣》艺术价值:1)直面现实,直抒胸臆的现实主义精神。2)赋、比、兴的手法。3)语言的声律节奏(重章叠韵的结构形式)其作用在于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加深情感,增强音乐性和节奏感。)4、《诗经》的艺术特色及成就(参考题3及名词解释2)5、简述左传的主要内容,表现哪些进步思想与局限。P72答:主要内容:第一部记事详尽完整的编年史。进步思想:“民本思想”“仁”“礼”思想局限:1)维护旧礼制,宣扬血缘,宗法很突出,对当时一些革新措施颇为不满。2)对妖鬼神怪、占卜、报应之事,亦屡屡称道,不厌其烦。6、《左传》的艺术成就的艺术成就的艺术成就的艺术成就。1)长于叙事,擅写战争。《晋韩之战》2)善于叙事中写人(言行、矛盾、细节)《烛之武退秦师》。3)工于辞令,尤擅外交辞令。7、《国语》是一部什么书?文学特征?答: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始创国别史之体,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事,固称《国语》,上起周穆王,下迄鲁悼公。包括西周末年到春秋时期。文学特色:1)重民,尚礼2)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春秋时期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展现了其政治变化的轮廓8、《战国策》是怎样得名的?思想价值与局限是什么答:“杂史”“纵横家言”标志着史家之文的发展攀上一个新高峰。在未经辑前,曾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等不同名号。从《战国纵横家书》的二十七章,到十二章的“三十三篇”,到北宋“复完”思想价值:纵横家书价值观:主要崇尚计谋策略,尊奉机巧权变局限:在人生观上,公开宣扬追求“势力富贵”,争名逐利。9、《战国策》的文学成就答:1)写人,富有侧面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渲染的手法2)精伟奇妙、风格多样的说辞。3)别开生面的寓言故事。10、诸子有哪些学术流派?各派代表人物和作品?其中成就影响最大的是?答:诸子十家:儒、道、墨、阴阳、法、名、纵横、农、杂、小说家影响最大:儒、道、墨、法儒家代表人物: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荀子》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墨家代表人物:墨翟《墨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韩非子》11、《论语》的文学特色与语言风格答文学特色:片言只语的情感色彩语言风格:平易雅正的语言风格,语言明白晓畅、不事雕琢,罕有艰深之词,生涩之句。12、《齐晋之事》表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主张?《孟子》的论辩艺术及成就?答:思想主张:“仁政”“行王道”的思想核心论辩艺术:至精至密;善于在论辩中适当的运用比喻或穿插寓言故事,增强论辞感染力和舒服力。13、《老子》是部什么书?其文章有何特点?答:概念12文章特点:韵散结合的特殊文体;善用具体形象表现抽像哲理;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14、15、待议16、楚辞的产生,与楚文化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与诗经相比,楚辞的特征一产生首先,楚辞的产生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例如,“楚辞”中的句子末尾多用“兮”、“思”等字,这就是借鉴于楚声和楚歌其次,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密切。楚国的巫歌,即“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祀神时使男女巫双扮作神与迎神者,互相唱和,这充满了原始的宗教气氛。《楚辞》中屈原所在作的《九歌》,其前身本是当时湘楚一带的民间祭神的歌颂,可以看出巫歌对《楚辞》的直接影响最后,楚辞中充满着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着地道的楚地方言。楚声,即楚国的方言。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二特征《楚辞》较诗经相比篇幅大大增长,句式长短不拘,参差错落,多用楚语楚声,节奏和韵律更具特色,更适合表达丰富复杂的感情,它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且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这与楚地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楚地巫风盛行,楚人以歌舞娱神,神话得以大量保存,充满原始宗教气氛。《楚辞》中贯穿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作品不再满足于对现实世界的客观记述,作品中充斥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天马行空的想象。这是由于南方经济条件优越,不需要组织起来生产、生活,没有形成北方那样严密的政治制度,个体意识更强烈,思想更自由。《楚辞》继承了楚歌中那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情调,作品中常常弥漫着浓郁的悲剧色彩。《诗经》的讽喻怨刺诗对后世的作品有着巨大影响,在《楚辞》中也可以看出,但与《诗经》的“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相比,《楚辞》则是浓墨重彩的渲染出一幅幅悲怆激昂的画面。“哀怨起骚人”,《诗经》中也有不少愤怒,但那是道德的愤怒、集体的愤怒。屈原对祖国的热爱,对群小的愤怒,无法被理解的寂寞与悲愤,是不堪一击的个体面对命运时的愤怒。17、屈原的文学地位和重要作品?答: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离骚第二编秦汉文学一名词解释1西汉鸿文:汉初散文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汉代初年,国家凋敝,百业待兴,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崇尚黄老无为之治,文化思想有了相对的自由,兼之楚汉之际,百家之学再形,游学之风复起,延及汉初,余风未息,学者为文较能畅所欲言,文章具有铺陈壮大的风格。2纪传体:司马迁首创《史记》的纪传体例。以本纪、书、表、世家、列传通览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3互见法:为避免平行的人物各传在叙述同一事件时的交叉重复,司马迁不得不以“事在某传”而互见详略,这就是后人极为称道的“互见法”。互见法的运用,是对《史记》不能以事为纲统辑人物的补救,也是司马迁对传统史学体例的创新。4骚体赋:汉初,上层社会崇尚文化,影响到文人,便产生了祖述屈原《楚辞》的骚体赋,内容方面汉初骚体赋继承了《楚辞》的“怨刺”传统,抒写朝廷忠奸不分,贤人失志;在句型的运用方面,也大抵保持了《楚辞》于整饬中见变化,情与辞相宛转的特点。最具代表的作家是贾谊。5散体赋:东汉中叶后,汉王朝极具走向没落,以颂扬帝国富强、声威为主的散体大赋,失去了存在的现实基础,这是的辞赋,皆主于言志抒情或发为末世感汉、或发为玄虚之谈,或表现个人生活,或揭露社会弊端。赋的诗人化与赋的诗艺化、诗境化的结果,使赋的表现功能向诗歌靠拢,这才最后完成了赋向抒情化、小品化的转化。代表作家:张衡、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等。6抒情赋:7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8乐府:国家设立的诗、乐、舞三者相结合的音乐机构,至六朝,人们对此机构制作,采案的可以和乐而歌的诗也称乐府,乐府便由机构名称变为一种带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9《古诗十九首》:是抒情文学复苏的产物,代表了当时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最初载于《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萧统泛体为“古诗”。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的形势下产生,是文人的失意之作。基本内容:是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19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后因称其为古诗十九首。②展示了文人在东汉末年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理想幻灭与沉沦、心灵觉醒的痛苦,抒发人生最基本最普遍情感和思绪③所写的感情:离别的感情、失意的感情、忧虑人声无常的感情二论述1其主要成就简述秦汉文学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成就2汉初政论散文为什么发展迅速?贾谊和巣错各有哪些主要作品?答:1)社会生活相对稳定,文人从政机遇增加,有条件对现实问题作具体深入的研究。2)喊出文人抚今追昔,对汉代社会的统一与安定倍感珍惜。3)最先提出总结历史经验的并非文人,而是开国君主刘邦贾谊:《至言》《陈政事疏》《过秦论》晁错《论贵栗疏》《守边劝农疏》《言兵事疏》3.司马迁生平活动中哪些因素对《史记》的写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答:1史官家庭的影响和教养;司马迁幼承父训,诵读古文经传。司马氏世掌太史之职。其父司马谈于汉武帝建元年间重掌史职,其思想兼采各家而偏重于黄老。他的著作《论六家要指》是了解汉末学术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献。司马迁录此文于《太史公自序》,思想自会受到影响。司马迁从小深受他父亲的熏陶,他自己说他自小“耕牧于河山之阳”(《太史公自序》),这当然离不开父亲的教导。2.青壮年的漫游;他还经常游各国,数从武帝出游,参加国家盛典,奉命出使西南夷。这些经历使他对文化典籍、历史传说、山川地理、人文风俗、民族状况、社
本文标题:古代文学考试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18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