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基坑围护方案(最新)
1滨中元川厂区二期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拟建滨中元川二期位于昆山市三五路北侧,厂房一局部设有一层地下室,采用桩基础。2、本工程厂房一以前期±0.000为基准点,场地自然地坪平均标高约为相对高程-0.3m。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4.0m,底板厚600mm,承台高度1.1~1.4m,混凝土垫层厚100mm,考虑到基底承台间距较大,开挖深度根据底板下垫层底标高确定,大面积挖深为4.3m;承台位置挖深为4.9~5.2m,基坑内部高差0.6~0.9米。3、周边环境:本工程场地位于昆山市三五路北侧,滨中元川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厂区内。东侧紧靠厂房一东部桩基(两侧工程桩顶高差约2米),西侧距已建行政楼约30米,南侧距已建厂房约6米,北侧距已建台干楼约8米。经现场勘查,场地周边北侧、西侧、南侧均发现管线及管道,基坑支护施工前需移除。根据土建施工计划要求:本次基坑围护内容为厂房一地下室东侧、南侧及北侧;地下室西侧为空地,考虑直接大放坡开挖,并将出土口设在场地西侧。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1、对本基坑支护设计影响的土层依次为①表土、②粉质粘土、③-1淤泥质粉质粘土、③-2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④粉土,详见《滨中元川金属制品(昆山)有限公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基坑开挖的地下水主要为上层空隙型潜水赋存于上部粘性土中,勘查报告得知稳定地下水位深度为-1.37~-0.97m,场地内地下水和地基土对砼结构无腐蚀性,但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3、土层参数各土层参数表土层代号及名称剪切试验重度γ(kN/m3)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φ(°)①表土(10)(5)18.0②粉质粘土2113.318.5③-1淤泥质粉质粘土1311.017.2③-2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1514.917.7④粉土1026.018.4注:()内为根据勘查报告的经验取值2三、设计依据及条件1、《滨中元川金属制品(昆山)有限公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编号:2007-09-K15;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四、一般规定1、本工程采用相对标高,尺寸单位以毫米计,标高单位以米计,图中及说明中所用标高均为此标高;2、本设计依据为结构设计图,动工前施工方应对图中所有尺寸、标高等进行复核,并与地下室施工图对比,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设计方;3、基坑开挖过程中坑边3m范围内不得堆载材料及停靠重型车辆;4、本支护结构内边线为建筑外墙边线外0.8m;5、基坑重要性和安全等级为三级。五、基坑围护结构方案简介(一)方案设计指导思想基坑围护设计必须确保周围环境安全可靠,保证周边建筑物、管线及相邻建筑基础施工为原则,同时还应做到经济合理,方便施工,本方案就是本着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的。(二)方案设计思路本工程厂房一西侧为一层地下室,东侧为桩基础,东西挖深高差较大,基底面位于③-1淤泥质土中,该土层层厚达24米以上且土性较差。基坑支护设计时,需考虑土方开挖后严格控制土体位移,以尽可能减小对厂房一东侧桩基础的及南北两侧已有建筑物的不利影响。(三)方案简介本工程基坑大面积挖深为4.30m,承台位置挖深为4.9~5.2m。综合考察现场的周边环境、岩土层组合及土建施工顺序等条件,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方便施工”的原则,经过细致分析、计算和方案比较,基坑南北两侧设计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方式直接加固主动侧土体的支护结构;西侧采用自然放坡;基坑东侧采用钢板桩支护结构控制土体位移。坑内采用明沟排水进行地下水处理,承台位置局部挖深处考虑自然放坡开挖,并加强降水。详见:基坑围护平面图及围护剖面图。3六、施工监测本工程施工监测包括对环境的监测和围护结构的监测,及时预报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指导施工。监测内容如下:1、周围道路地下管线的变形监测;2、坑边建筑物的沉降、沉降差的监测;3、围护桩桩顶水平位移、沉降监测;4、围护桩桩体深层位移监测;5、坑内、外水位变化监测;施工前由第三方监测单位提供完整的监测方案。七、应急措施1、支护墙的渗水与漏水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渗水或漏水应及时处理:对渗水量较小,不影响施工周边环境的情况,可采用坑底设沟排水的方法。对渗、漏水量较大的情况,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在墙后采用双液压密注浆方法,也可采用高压旋喷射注浆方法。如现场条件许可,可在坑外增设井点降水,以降低水位、减小水头压力。2、管涌对轻微的管涌现象,采用加快垫层浇筑或加厚垫层;对较严重的管涌应增加坑内降水措施;坑内局部加深部产生管涌,一般采用井点降水方法。3、位移较大(1)如发生支护墙下段位移较大,往往会造成墙背土体的沉陷,主要应设法控制支护桩(墙)嵌入部分的位移,着重加固坑底部位,具体措施有:增设坑内降水设备,降低地下水,条件许可,可在坑外降水;进行坑底加固,如采用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提高被动区抗力;垫层随挖随浇,对基坑挖土合理分段,每段土方开挖到底后及时浇筑垫层;加厚垫层、采用配筋垫层或设置坑底支撑。(2)如上部支护结构位移较大可采用增设钢支撑进行加固。八、信息化施工信息化施工是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必要途径,也是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关键性措施。尤其在基坑的开挖过程中,运用先进的监测手段,实行信息化施工,可以使基坑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防范于未然,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为施工过程中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掌握工程进展的主动权。4本深基坑工程须在基坑支护的全过程实行信息化施工,随时撑握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动态,反馈信息,做到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的安全。5滨中元川围护结构计算书一、南侧及北侧重力式挡土墙1、工程概况滨中元川基坑开挖深度为4.3m,采用厚度为3.7m的搅拌桩围护结构,桩长为7m,桩顶标高为-1.8m。B=3.7q=0(天然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hw=1H=4.3D=4.2搅拌桩基坑附近有附加荷载如下表和下图所示。h1.5x4s60编号P(kPa或kN/m)a(m)b(m)c115850荷载(kPa)110.4910.495.148.52、地质条件场地地质条件和计算参数见表1。地下水位标高为-1.3m。表1土层层底标高(m)层厚(m)重度(kN/m3)()c(kPa)渗透系数(m/d)压缩模量(MPa)m(kN/m4)kmax(kN/m3)6天然土-1.91.6185101000粉质粘土-3.11.218.513.3214307.8淤泥质粘土-21.718.617.2111326203、工况工况编号工况类型深度(m)支撑刚度(MN/m2)支撑编号预加轴力(kN/m)1开挖4.3工况简图如下:工况14.34、计算3.7(天然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14.34.2Pa=300kN2.11mPp=356kN1.66mG=492kNO抗倾覆K=2.37抗滑移K=1.66抗倾覆/抗滑移验算水土合算,三角形荷载73.7(天然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4.34.2YXO安全系数K=1.66,圆心O(-1.64,3.05)整体稳定验算(天然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14.34.2Prandtl:K=2.08Terzaghi:K=2.33墙底抗隆起验算抗管涌验算:按砂土,安全系数K=1.833按粘土,安全系数K=2.5538滨中元川包络图(水土合算,矩形荷载)40200-20-400123456789深度(m)水平位移(mm)Max:28.72001000-100-2000123456789深度(m)弯矩(kN*m/m)-167.1~0500-500123456789深度(m)剪力(kN/m)-46.6~2.8二、东侧钢板桩支护结构1、工程概况滨中元川基坑开挖深度为4.3m,采用板桩作围护结构,桩长为6m,桩顶标高为-2.6m。q=0(天然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hw=1H=4.3D=4板桩基坑附近有附加荷载如下表和下图所示。h2.3x8s6092、地质条件场地地质条件和计算参数见表1。地下水位标高为-1.3m。表1土层层底标高(m)层厚(m)重度(kN/m3)()c(kPa)渗透系数(m/d)压缩模量(MPa)m(kN/m4)kmax(kN/m3)天然土-1.91.6185101000粉质粘土-3.11.218.513.3214307.8淤泥质粘土-21.718.617.2111326203、工况工况编号工况类型深度(m)支撑刚度(MN/m2)支撑编号预加轴力(kN/m)1开挖4.3工况简图如下:工况14.34、计算10(天然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14.34Pa=103kN1.4mPp=329kN1.59mO力矩比K=3.61压力比K=3.18极限平衡嵌固深度验算水土合算,三角形荷载(天然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4.34YXO安全系数K=2.17,圆心O(-3.24,4.97)整体稳定验算11(天然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14.34Prandtl:K=2.07Terzaghi:K=2.31墙底抗隆起验算抗管涌验算:按砂土,安全系数K=1.745按粘土,安全系数K=2.465滨中元川包络图(水土合算,矩形荷载)1050-5-100123456789深度(m)水平位移(mm)Max:6.410-10123456789深度(m)弯矩(kN*m)-0.3~010-10123456789深度(m)剪力(kN)-0.3~0.2
本文标题:基坑围护方案(最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75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