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历年政治考研真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1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答案:B)A.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B.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D.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加重要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答案:D)A.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只能化工厂创造出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答案:B)A.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B.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C.所生产商品价值提高D.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表明(答案:A)A.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B.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工人阶级本身C.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是其先进性的根本前提D.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5.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当时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答案:D)A.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B.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D.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6.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这一论述(答案:C)A.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B.首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D.首次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二、多项选择题:17.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物质基础的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工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的生产过程说明(答案:ABC)A.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B.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C.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D.事物的产生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8.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的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答案:ABCD)A.精确把握事物的度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C.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D.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19.马克思主义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认为(答案:BCD)A.杰出人物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C.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形成和发挥与其服务人民群众的意愿,密不可分D.杰出人物们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20.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上述论断表明(答案:AD)A.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B.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C.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D.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2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干预也更加深入.其中,微观规制的类型主要有(答案:BCD)A.公众生活规制B.公共事业规制C.社会经济规制D.反托拉斯法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做(B)A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C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D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实践观点。实践的形式包括生产劳动、科学实验以及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爱迪生发明电灯的实验属于实践形式中的科学实验,是属于实践的一部分。2、俄国早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C)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编选自1991年以来考研真题)2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整理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C、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之处。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3、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在生产。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为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无法继续进行在生产而被迫倒闭。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B)A.劳动补偿B.价值补偿C.实物补偿D.增值补偿【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材料中所说产品积压,其实质就是产品无法顺利卖出,之前所付出的资本无法顺利得到价值补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4.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确分析这些新变化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是(C)A.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C.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引起其变化的原因有四点,A选项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B选项是变化的重要力量,D选项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二、多选题17.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2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ABD)A.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B.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C.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BD。题干中长江贯通东流的材料,说明了具体存在的时空是有限的,并且时空要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因此AB正确。C选项说时空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错在观念二字,因为时空是具有客观性的,并非意识领域的东西,故错误。D选项是书上的原话,故正确。18.作家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讲道,奶奶告诉他的故事与通常的说法不同:一般人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了。于是他慢慢相信,每个人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对我们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启示有:(AD)A.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B.杰出个人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C.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D.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D。本题题干虽然,但是选出答案却非常容易,因为BC两项说法错误,杰出人物是群众的一员,与人民群众一道创造历史,而不能说他们决定历史发展方向,故B错误。人人创造历史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并非每个人都属于人民群众,故C错误。19.1918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我给这位朋友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帐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月。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ABC)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D.贮藏手段【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BC。从题干中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这句话中的标价两个字,可以判断,货币执行了价值尺度的功能,故C正确。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两大职能的区别在于是否与实物交割同步,而本题同步与不同步两种情况都有出现,因此AB均正确。20、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进行的干预明显加强,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调剂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是;(BC)A、经济危机通常由国家间的贸易失衡直接引发B、经济危机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十分明显C、经济危机更多的表现为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D、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只局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C。贸易失衡是经济状况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引发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故A错误。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波及到了其他国家,因此D错误。BC两项均是教材上的原话,因此正确。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静止是(C)A.运动的普遍状态B.运动的内在原因C.运动的衡量尺度D.运动的存在方式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终于一个办法出来了。他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A)A.因果联系B.必然联系C.
本文标题:历年政治考研真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选择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017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