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周)
课题混合运算小熊购物教时二1第8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法演示讲解教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复习1.口算。2.观察下面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5-1845-18+20二、探索新知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3.解决问题。(1)列算式:3×4+66+3×4(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组织学生讨论:3×4+66+3×4各表示什么意思。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共付多少元。(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3×4+66+3×4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板书)解法一:3×4+6解法二:6+3×4=12+6=6+12=18(元)=18(元)答:该付18元。三、巩固练习:学生活动开火车:3×5=4×8=7×6=36-17=80-43=9×3=8×5=37-15=8+15=36+7=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如: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需付多少钱?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瓶饮料共付18元。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瓶饮料和4块面包共付18元。(都含乘、加计算)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Xkb1.com(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4、尝试独立解决(1)提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几元?(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3×4=12(元)20-12=8(元)答:应找回8元。一、总结: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0-3×4(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20-121.第(1)、(2)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2.第(2)题齐3学生板演并订正。3.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也可自己创设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板书设计小熊购物胖胖该付多少元?3×4=12(元)12+6=18元)可以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3×4+66+3×4=12+(6)=6+12=18=18答:胖胖该付18元。教学反思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花店买花”这一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总问题,从而大胆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方法,因此,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通过自学,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学生发现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课题买鲜花教时二2第9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花店买花”的问题情景,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学习重点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教法合作探究教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算一算。创设“花店买花”的情景,教师先出示花店图总结: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引导学生提出:买1枝菊花和百合花,共花多少钱学生活动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能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有学生提出: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组织全班交流。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解答。通过交流使学生发现: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二、试一试。可以分成三步进行先让学生说一说这六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计算三、练一练。布置作业:P131.2.小组讨论问题: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什么,后算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让学生明确这两道题的图意,然后独立完成。板书设计买鲜花(1)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5-24÷8=5-3=2(元)答:一支康乃馨比一支玫瑰花便宜(2)元。(2)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要多少钱?8÷4+4=2+4=6(元)答:共花(6)元。教学反思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花店买花”这一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问题。从而大胆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方法。因此,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通过自学,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学生发现: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课题练习二教时二3第10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学习重点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教法合作练习教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第1题第2题:提供“开家长会”的情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3题第4题:第5题:解决的方法不唯一。第6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问题。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然后画出后面的图。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理解单人椅有34把,每把可以坐一人,双人椅有8把,每把可以坐2人,然后明确问题——单人椅有34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坐几人?最后让学生进行计算。第7题第8题:是一道改错题。第9题:是一道思考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10.数学万花筒:学生独立阅读。先让学生说出图的意思,然后学生独立解答。让学生看懂图意,知道图中“5个人”也是解决问题的一条信息。然后由学生独立解答。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理解比较哪种饮料便宜的方法,既可以比一听饮料的单价,也可以比6听饮料的总价,还可以比12元买的饮料听数。第(1)小题排列的规律:小正方形的个数依次为1个、3(1+2=3)个、6(1+2+3=6)个。第(2)小题排列的规律:圆的个数依次为1个、4(2×2=4)个、9(3×3=9)个。学生独立完成。先让学生说说这些题错在哪里,然后再改错。1.让学生先找规律,再画一画,填一填。硬币的个数依次为1个、3(1+2=3)个、6(1+2+3=6)个、10(1+2+3+4=10)个……学生独立阅读。布置作业:P167.8。板书设计练习二一共能坐多少人?34+2×8=34+1650(人)答:一共能坐50人。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368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