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创新理论与案例分析学习资料
第一讲创新能力与竞争力一、创新能力与国家、区域竞争力(一)创新能力与国家竞争力创新即原始性的科学发现和原始性的技术发明,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领域取得前人所没有的发现或发明。创新是国际竞争力的源头。1、国家竞争力的内涵国家竞争力是指国家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国家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2、综合国力与国家竞争力(1)综合国力的定义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综合国力的内涵非常丰富,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国防、外交、资源、民族意志、凝聚力等要素有机关联、相互作用的综合体。(2)综合国力的分类综合国力有潜在综合国力与现实综合国力之分。现实综合国力是指构成综合国力各要素已经具备的实力和各要素之间有机组合所显示出的整体实力。潜在综合国力是指随着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由于某些要素实力增长,非物质要素水平与状况改善以及系统结构的变化致使整个要素系统组合功能增强的潜在能力。(3)综合国力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条件往往突出地表现在国家竞争力上。国家竞争力不仅包括综合实力,还包括实现综合实力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和运行整体的竞争力,以及长期持续发展的内在的成长能力。从根本上说,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区别在于,经济价值究竟发生在社会的哪个地方。3、技术创新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1)技术创新提高国家竞争力(2)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技术创新(二)创新能力与区域竞争力1、什么是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就是能支撑一个区域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力量,即一个区域在竞争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区域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的能力,为其自身发展所具备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区域竞争力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是由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设施、科技等基础性要素产生的竞争力。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亦即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是指区域内的产业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强弱的程度。区域主导竞争力是指区域经济辐射与聚集能力的大小。2、如何理解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内涵应注意突出以下要点:①竞争主体是具有相对独立发展能力的一国内的经济区域;②区域竞争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式、国际化竞争,特定区域的竞争对手并不限于国内,还包括所有基于特定资源、要素或有利条件形成竞争关系的国外区域。③区域竞争力的强弱直接表现为区域内产业(或企业)相对于其他区域内产业(或企业)创造财富、争夺国内外市场能力的强弱,其根本目标在于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增长,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与强化则主要得益于该区域对全球资源的吸引、整合和有效配置。3、创新能力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区域创新能力是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二、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力(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技术创新能力拥有以下几个特征,使得它成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1、价值创造性2、可扩展性3、难以模仿性(二)企业获得创新优势的可能途径1、新产品或新服务2、新工艺3、复杂型创新4、对知识产权进行法律保护5、增加\开拓竞争性因素6、时限因素7、稳健的设计8、规则重塑9、将各个部分重新组合10、其他(三)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每一项技术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具体可分为:①科研、②试验、③推广、④普及应用、⑤老化,这五个阶段。原有的技术和产品由于下述原因而被逐渐淘汰:①使用新技术可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果;②出现了效率更高、经济效果更好的替代技术;③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原有产品的设计、结构、功能等,已不能适应生产、生活的要求。第二讲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是伴随着西方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和全球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而出现的新的企业形态。高效、高质量、高度灵活是创新型企业的基础。(一)什么是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是一种创新型组织。指在制度、管理、知识、技术、文化等方面具有强大创新活力、具有本行业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优势、能够对市场环境变化做出灵敏反应的企业。(二)创新型企业的主要特征创新型企业的显著特征是,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关注的焦点,企业通过整合包括全体员工在内的国内外创新资源,在全时空范围内实现技术及战略、文化、制度、市场、组织与流程等方面的协同创新,产生创新效益,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从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二)创新型企业的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有:企业内部实现研究与开发的制度化;研究与开发成为企业的核心职能之一;集研发、生产、销售三位一体;形成研发、生产、销售三者互动的健全机制;能通过不断的持续的创新,获得持续性的收益。持续创新是其本质特征。(三)创新型企业的信念创新型企业的共同信念:企业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创新组织同时也是学习型组织。(四)构建创新型企业的有效途径1、创新要在管理上注重细节2、创新要在技术上突破重点3、创新要在营销上快速响应4、创新要在机制上建立保障第三讲创新的内涵一、创新的基本概念与本质(一)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一、创新的基本概念与本质定义中提到的新组合包含以下内容:1、引入新产品,既刚生产上市为消费者不熟悉的产品;2、引进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使产品进入不曾进入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料的新的供给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形式;一、创新的基本概念与本质创新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狭义的创新概念: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可见狭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广义的创新的概念: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包括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等)的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结点都有可能成为创新行为实现的特定空间。创新的行为因而可以表现在技术、制度或管理等不同的侧面。(二)创新的本质是什么1、创新的本质是什么?创新的本质是进取,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激情。创新的本质是不做复制者创新的本质就是“有无相生”。2、技术创新概念的本质(1)技术创新强调的是要素组合的市场化行为。(2)技术创新强调技术与市场的整合。(3)技术创新强调研发部门、生产制造部门与营销部门的有效整合。二、技术的价值多维性(一)技术的性质技术在本质上反映了人对自然和人对社会的能动关系,技术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媒介”,是自然的人工化,也是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技术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两方面的特性。(二)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技术与经济、技术与社会构成互动关系。技术是决定经济活动的主导因素,是促进经济基础变化的动力;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结构的变革,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经济活动是技术发展的动力,经济实力是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关系制约着技术的发展。(二)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技术推动了社会文明与进步;技术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技术提供了管理社会的手段,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对技术发展起干预和控制作用政策、法律制约和影响技术的发展军事战争对技术起刺激和破坏作用教育是技术发展的基础。(三)技术评价的内容从企业角度评价技术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2、经济效果,包括近期效果和长远效果;3、社会效果,包括就业、环境、资源利用,技术扩散等;4、风险性及风险与收益的关系。第四讲创新的类型(一)创新的基本类型1、产品创新它是指技术上有变化的产品的商品化。按照技术变化量的大小,产品创新可以分成重大产品创新和渐进的产品创新。产品用途及其技术原理有显著变化者可以称为重大产品创新。渐进的产品创新是产品的技术原理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只是由于市场的需要,要求对现有的产品在功能上做扩展和在技术上做改进。2、过程创新过程创新也称工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流程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新工艺的应用,新装备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流程的应用。按照其影响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重大的过程创新和渐进性的过程创新。3、商业模式创新所谓商业模式创新,是指对目前行业内通用的顾客创造价值的方式提出挑战,力求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要求,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为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吸引新的客户群。3、商业模式创新(1)商业模式的起源(2)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3)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第一,商业模式创新更注重从客户的角度,从根本上思考设计企业的行为,视角更为外向和开放,更多注重和涉及企业经济方面的因素。第二,商业模式创新表现的更为系统和根本,它不是单一因素的变化。第三,从绩效表现看,商业模式创新如果提供全新的产品或服务,(二)创新的层次类型1、根据创新的影响程度划分(1)渐进性创新(2)根本性创新(3)技术系统的变革(4)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2、按照创新过程的开放程度划分(1)开放式创新(2)封闭式创新3、按技术创新的来源划分(1)自主型技术创新(2)模仿型技术创新(3)引进型技术创新4、按照创新的连续性和面向市场划分(1)维持性创新(2)间断性创新(三)创新的模式1、自主创新模式2、模仿创新模式3、合作创新模式(四)集成创新1、集成创新的发展历程2、集成创新的特点用户至上的思想创新内容的多元化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及其能动性创新过程与组织的网络化(三)集成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五)破坏性创新1、什么是破坏性创新2、破坏创新的实现条件是否由于新技术发展,使得应用这样的产品和服务变得更加简便?是否存在一些人愿意以较低价格获得质量较差但尚能接受的产品和服务?该项创新是否对市场现存者都有破坏性(五)破坏性创新破坏性创新的特征非竞争性低端性和简便性顾客价值导向性产业竞争规则的颠覆性(六)其他类型的创新资本节约型创新和劳动节约型创新首次创新和再次创新企业层次创新和产业层次创新结构创新和成分创新无形创新第五讲创新的过程一、技术创新的基本过程(一)线性模型1、技术推动模型2、市场需求拉引模型3、技术引进型模型技术引进型模型(二次创新模型)是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来实现本国或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型模型(二次创新模型)具有如下优点:(1)可以节省技术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时间和费用;(2)可以实现跳跃式技术进步,技术升级快;(3)可增强本国技术体系与国外技术体系之间的联系.使本国产品国际标准化,有利于参与国际贸易竞争。4、技术拉动-市场拉引综合作用模型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引都无法单方面的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提出完整的解释,技术和需求常常表现为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而存在,往往是在技术的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引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技术创新,因此,形成了技术推动-市场拉引综合作用模型。(二)交互作用模型该模型认为,技术创新是由技术和市场共同作用引发的,强调了创新技术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同时,创新过程中各环节之间及创新与市场需求和技术进展之间还存在交互作用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交互作用模型是技术推动-市场拉引综合作用模型的深化,而单一的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引模型是交互作用模型的特殊情况。(三)链环-回路模型克莱因和罗森伯格于1986年提出链环—回路(简称链环)模型,这一模型是分析技术创新过程的较为全面、富有启发性的模型,这一模型侧重于创新过程的描述。它将技术创新活动与现有知识存量和基础性研究联系起来,同时又将创新各环节之间的多重反馈关系表达出来,是对创新过程较为合理、较为详尽的解释。该模型由潜在市场、发明或设计、详细设计和试验、再设计和生产、市场营销等5个环节构成链环回路,研究和知识是各环节都需要的东西。(四)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这种模型也叫并行模型,它不是把技术创新过程看做是从前一个环节到后一个环节的序列推进过程,而是将创新过程看做是从一个同时涉及创新构思的产生、R&D、设计制造和市场营销的并行过程,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强调技术创新相关职能部门与供应商、用
本文标题:创新理论与案例分析学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52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