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单元珍贵的友谊课题一:同窗友谊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的范畴,按照学习要求,学生能运用相关美术知识,选择喜欢的材料和工具和全班同学一起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运用平面设计的知识设计留言册页,同学之间互赠毕业留言册页交流情感,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利用图形处理软件,使学生使用电脑软件设计制作毕业留言册页。二、教学教学目标◆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制作母校纪念留言板,设计毕业留言册页。◆在设计活动中能表现出创意,能有意识地运用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形式原理。◆体验即将毕业时与学校、老师、同学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憧憬。教学思路教学活动围绕“走向明天“这一主题,展开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美术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和需求,合理地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设计与装饰。“活动一”的教学可采用以下过程:畅谈感想——讨论方案——欣赏评述——探究方法——设计制作——展示交流——赠送体验。在设计形式上应从已学的知识(如已学的绘画、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等形式)中迁移借用,让学生主动思考、选择,方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散,创造性的发挥。而在“展示交流”的集体组合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留言板进行整体上的适当装饰,与学生进行构成上的调整。最后,为了使本活动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和良好的情感体验,可举行一个正式的赠送仪式或活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使美术教育的情感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由于“制作毕业留言册页”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持久的发挥,并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活动二”的教学可采用以下过程:欣赏感受——观察分析——创造表现——畅谈互赠。在小小的留言册上,学生可剪贴上照片,可画上图画并写上姓名、生日、电话、地址、兴趣爱好以及对同学的美好祝愿。这几个栏目虽然固定,但教师可通过“观察分析”这一步引导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巧用心思,发挥个性。“活动三”的教学实施时可采用以下过程:情境演绎,激发兴趣——深入感知,巧妙联想——尝试制作,探究方法——欣赏作品,创造表现。这一活动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多尝试操作,大胆创新。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欣赏感受”这一环节去积极发现、思考制作的方法,使学生对制作过程有一个全面、感性的认识。由于学生所选的材料不同,设计思路也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制作方法,教师没有必要事先示范制作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而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发现学生制作中的问题,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应特别注意就制作中出现的普遍性技术问题,进行适当的示范。教学准备:本课学习内容要准备的学习用具比较简单,教师可在课前鼓励学生自主了解、关注有关美术字、留言板的知识和形式,然后提示学生根据学习所需准备相应的美术学习用具。教师准备背景音乐和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成长的有代表性的照片。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畅谈感想教学设计1.播放歌曲《上学歌》、《友谊地久天长》,引导学生回忆六年前刚入学时的情景,谈谈即将毕业的想法、感触。提供背景音乐和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成长的有代表性的照片。2.讨论: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活动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呢?3.小结:可以设计自己的名字,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片二、欣赏评述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业,进行适当讲评。探究方法1.欣赏各种美术字。2.欣赏设计独到、美观的签名。3.小组讨论: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你比较欣赏哪一种创意?4.学生以“留言板”为例,尝试设计。教师点评反馈。创意:是否有新意。字体:是否美观。字形:大小是否合适。色彩装饰:是否具有艺术性。提供美术字图片。说说能吸引你的名字设计,并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三、设计制作1.思考:你准备怎样设计自己的名字?关于自己的名字,你有什么样好的设计构想?2.比较欣赏:同一名字的几个不同效果的名字设计。呈现作业要求: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全班同学一起来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进行创作。提供背景音乐。展示交流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名字剪贴在留言板上,组成一块班级留言板:3.教师自己设计的名字也贴在留言板上,留做纪念。4.集体出谋划策将“留言板”进行合理装饰,使其整体感觉更为美观。四、赠送体验配合班主任开展“走向明天”的主题班队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将“母校毕业纪念板”赠送给学校大队部。札记:好像学生还没有进入即将毕业的状态,对于设计毕业留言板热情不高。看来本课应放到最后一个月进行。课题二:友谊地久天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有两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欣赏凡高的名画《向日葵》,体会画面中蕴含的凡高和高更的友谊。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画一幅象征友谊的向日葵。二、通过欣赏表现友谊的绘画、雕塑、书法作品,以“友谊”为主题进行创意并把作品存入艺术档案夹。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表现友谊的绘画、雕塑、书法作品,体会作品中是如何表现感情的。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画一幅象征友谊的作品。教学重难点:发展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并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凡·高的代表作、各类表现友谊的艺术作品等。课时:2课时第一节一、欣赏评述,听故事1.欣赏凡·高的《向日葵》出示教师提前寻找到的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校园网中学生对《向日葵》的评述文章:二、把爱寓于画中:提问:如果现在让你来画向日葵,你打算怎样表现呢?师:如果改变向日葵的颜色,感觉会怎样?(利用电脑把向日葵变成绿色调。)学生谈感受。比较近似色与对比色搭配给人的不同感受。总结:不同的色彩搭配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学生谈色彩的象征意义,以及对不同色调的感受作业要求用凡·高《向日葵》的构图、造型为素材,尝试重新命名,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改画《向日葵》。学生作业,教师指导。三、把爱展示出来展示作业,由作者本人讲述一下自己是如何表现情感的,准备把这幅画送给谁。第二节一、动画里的友谊课件出示迪斯尼动画片《TheFoxandtheHound》,提问:你知道这部迪斯尼动画片的名字吗?知道其中感动人的故事吗?你对影片所表现的动物之间的友谊有怎样的感受?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看过的动画片里是如何表现友谊的。二、品诗画,话友谊:1.欣赏宋代画家马远所画《踏歌图》(局部)及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赠汪伦》,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诗人与画家是如何在作品中表现友谊的。2.欣赏当代雕塑家潘鹤所作大理石雕塑《当我长大的时候》。学生讨论、分析这幅作品是如何把人物间的亲昵感觉表现得如此自然的。四、知识积累表友谊:你还知道哪些表现友谊的诗句?作业要求:选择绘画、诗歌、书法等形式,以友谊为主题进行创意并把作品存入艺术档案夹。作业展示。札记:歌颂友谊的诗词文章学生从语文课本里学了不少,所以在选择素材方面比较省力。但如何在画面中表现,如何构图难度较大,以欣赏法和比较法解决效果比较好。第三单元铸造永恒课题一《铸造永恒》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青铜器有所了解,培养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教学重点:1.从工艺美术的种类来讲,重点应放在青铜器方面,因为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继彩陶之后又一个最灿烂的篇章。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教学难点: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准备:教材、图片、录象带。教学思路:第一课时一、导入: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今天就向同学们介绍青铜工艺的产生与发展及主要艺术特征。(出示课题)二、新授:人类经历了原始公社时代的漫长跋涉之后,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在中国,作为奴隶社会文明标志的,是青铜工艺。史家把奴隶制时代称为“青铜时代”。青铜器的发达的铸造工艺充分体现了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它的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纹饰,集中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1.什么是青铜器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因为红铜(纯铜)的熔点很高(1083C),而硬度较低,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700—900C),而且增加硬度,在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人类在使用铁器以前,广泛地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2.青铜器的分类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如鼎、鬲、尊等。(2)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不可缺少,所谓“钟鸣鼎食”即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饶、钟、铃、鼓等。(3)兵器:现出土的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有戈、钺(yue)、矛、剑、镞(zu)等。(4)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其中以食器、酒器为主。3.青铜工艺在造型和纹饰的主要特征: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成就,是丰富多样的造型和纹饰,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中国的青铜工艺,以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为代表,如最重要的是所谓青铜礼器——鼎。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鼎是青铜礼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品种,它的实用意义是盛放或烹煮食物,但它的价值却体现在对礼治的维护上。一般多用于奴隶主阶级的祭祀和宴饮,具有区别尊卑贵贱的功能,是奴隶主统治权力的象征。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如《司母戊方鼎》,形式厚重华丽,充满了神秘、威慑的色彩。司母戊方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的,它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1939年3月,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锯不断,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来。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未成,便出价70万圆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后来补上),先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同年十月底,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当地驻军将大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抵南京,保存在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后来,国民党政府曾想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过于困难,才打消了这一念头,建国后,此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成为镇馆之宝。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化,风格趋向简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如《孟鼎》,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简朴。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逐渐变成供统治阶级享用的生活用品。青铜器的造型趋向轻灵、奇巧,装饰手法写实,纹饰也易于理解。如,莲鹤方壶》,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另外《曾侯乙编钟》是最重要的出土文物,编钟共56件,分上、中、下三层。经检测每件编钟不仅都能发音,而且能发两个不同的音,可以演奏各种现代乐曲,而且音质纯正,音色优美。这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保留着原有音响的一套特大型定音古乐器,也是世界上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12个半音的乐器。秦、汉时期,由于铁器和漆器比青铜器更方便,从而逐步取代了青铜器,青铜器便向轻便、精巧、实用的生活用器和观赏器方向发展,它们往往以实用和美观的高度统一而引人注目。三、教师小结。四、第二课时一、新授1、深入学习青铜工艺品的艺术特点。播放课件和欣赏书本和资料,教师重点分析青铜器在造型和装饰上的特征。(1)对称、稳定的造型;(2)坚硬、冷峻的质感,光洁深沉的色泽;(3)神秘、狞厉的纹饰。2、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展示、交流、了解青铜器的工艺特点。纹饰可分为人物、动物几何形等三类,有单独适合和连续等式样。通过互动、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好习惯。二、学生探讨。1、教师从材料的选择
本文标题:六年级艺术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736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