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从“为官不易”看从严治吏系列报道之一从严教育让干部常怀敬畏之心
1从“为官不易”看从严治吏系列报道之一从严教育让干部常怀敬畏之心开篇的话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严格规范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行为,既在全社会大力营造“为官不易”氛围,又努力防止个别干部“为官不为”的错误思想,在党员群众中产生良好反响。理想信念教育越抓越紧,实践锻炼成为必修课程,批评和自我批评“辣味”渐浓……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普遍把干部教育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多种途径“补钙壮骨”,努力帮助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问题。“通过学习,更加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组织、敬畏群众。”在采访中,很多领导干部都向记者吐露了这样的心声——随着日益严格的干部教育,大家都清晰地感受到了“为官不易”的压力,但与此同时,他们也从教育中坚定了信仰、明确了方向,提高了干事创业的自觉和勇气。强化精神“补钙”想成为好干部,先要过理想信念关十八大以来,“补钙”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口中的一个常用词。作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形象说法,这个词的高2频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党对于理想信念的重视程度正在与日俱增。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潮多元、利益多样……党员干部信仰的纯洁性和坚定性受到的考验空前复杂严峻。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20字标准中,把“信念坚定”放在了第一位。他还特别强调,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是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确保我们的江山不易色、政权不丢失、道路不改变。各地纷纷结合实际,提出很多切实可行的措施,把理想信念教育这根弦越绷越紧。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论武装是根本。而需要武装的首要对象,就是各级领导干部。从去年11月开始,中央有关部门连续举办7期省部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2300多名在职省部级干部放下手头繁重的工作,来到中央党校,拿出一个星期的时间读原著、听辅导,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各地各部门也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题学习。贵州省成立了由省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研究小组”,除对县处级干部进行专题轮训外,还通过各种教育培训平台将学习覆盖至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连续举办3期培训班,将部3机关、事业单位的500余名处级以上干部全部轮训一遍,这样的“大手笔”在该部组建以来的历史上并不多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是核心,也是难点。以往一提起党性教育,总有些人觉得“虚”和“空”。施教者绞尽脑汁,但受教育者往往只是“触动一下子,感动一阵子”。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各地也想出了不少办法。针对以往党性教育课时较少、深度不够,有时甚至成为干部培训班上的“点缀”这一实际,云南省探索开展了“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15天的课程全部围绕党性教育展开,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育、案例教学、现场体验、廉政教育和党性分析等。河北、江西等省份则更加注重开掘当地的红色资源,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和激励干部增强党性修养。河北省近几年就连续在西柏坡开展以“赶考”为主题的党性教育,把3月23日确定为全省县以上领导干部集体“警醒日”,省委领导亲自带头,每年都要到那里接受精神洗礼。在采访中,很多领导干部表示,不断强化的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有效增强了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也帮他们找到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正如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所说的那样,守住了这个本和根,就能做到总书记要求的“三严三实”,就不会说伤害群众感情的话,就不会做损害群众利益的事。4注重实践“墩苗”一线锤炼增强为民服务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课堂教育固然重要,实践锻炼更不可或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更加注重为干部打造实践锻炼的课堂。特别是对年轻干部,不光要给他们压担子,更要让他们“墩墩苗”,这已经成为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重要共识。广西壮族自治区从今年起有计划地组织全区市以上机关新录用公务员到基层锻炼一至两年,从源头上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甘肃省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干部“逢提必下”的实施方案》,要求符合条件的人员提拔前后都要到基层实践一线挂职锻炼一年。江西省南昌市今年再次选派百名年轻干部到全市重大重点项目、信访、招商引资和拆迁维稳“四个一线”挂职锻炼,引导干部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干部下得去,更要干得好。为了防止个别干部下基层“镀金”的心理,不少地方针对干部的基层锻炼专门作出严格规定,让干部切实在基层转变作风、增长才干。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今年起从全区各级机关抽调20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为期3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为了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不仅严格下派干部政治纪律和住村工作纪律,明确提出“十不准”规定,而且还将开展经常性督促检查,每年年底以群众满意度为主要标准,对各地各部门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背靠背”考核,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机关单位绩效考核挂钩。针对实践锻炼期间选派单位和接收单位“两不管”,导致干部被“放羊”的管理难题,各地普遍采取了从严考核、平时期末两手抓、让群众评判等措施。陕西汉中市要求驻村干部记录“民情日记”,并对干部驻村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和满意度调查。对工作不到位或弄虚作假的,第一次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干部评先评优资格;第二次给予曝光、效能告诫,并追究选派单位负责人的责任。随着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对于干部实践锻炼要求的步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干部走出机关大院,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同时,也有越来越多了解基层、熟悉基层,带着对人民群众深情厚谊的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戴焰军认为:“干部有了对基层的深切体验,才能最大限度克服官僚主义和避免‘拍脑袋’做决定。”而对于很多经过了实践锻炼的干部来说,“墩苗”的最大收获是,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群众既是我们的依靠力6量,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通过“墩苗”,和人民群众的情感得到增进,工作能力得到提升,担当意识也得到增强。党内生活“辣味”重现让干部加强自我审视,更加秉公用权、谨慎用权党内生活松一寸,党员干部队伍就散一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导下,兰考县委常委班子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专题民主生活会让人印象深刻——在整整一天的会议中,县委常委们自我批评揭短亮丑,相互批评直截了当,有的同志对照检查时几度哽咽流泪。对于一些年轻的党员干部来说,这样的场面似乎很新鲜,然而,熟悉党史的人一定知道,这其实是一种常态的回归。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从来就不缺少团结和教育党员干部的方法,除了开好民主生活会以外,党内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双重组织生活、警示教育、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都是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有力武器。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内生活出现了随意化、平淡化的倾向,自由主义、好人主义有所抬头。温婉的“期7待”取代了尖锐的批评,应有的“辣味”变成了一团和气,党内生活教育干部、增强党性的作用有所弱化。如今,借着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契机,各地各部门普遍加强了对党内生活的严格组织和管理,使其重新显露出应有的“锋芒”。河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梁滨向全省党员干部提出要求,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开展党课教育。他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发挥示范作用,带头参加组织生活,带头讲党课、听党课。山西省则格外重视谈心谈话的作用。今年2月至3月,省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分赴省内各地,与全省119名县(市、区)委书记开展谈心谈话,传导从严压力,鞭策务实作风。各地党员干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渐渐恢复了“辣味”。在浙江省委日前举行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视频报告会上,省委书记夏宝龙紧盯干部作风建设接连发问--“有些干部说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委提的要求太高了,做不到。请问,你们夙兴夜寐了吗?甩开膀子了吗?”“你们一个小区的居民花了20多万元购买高音炮回击广场舞大妈的新闻你们知不知道?老百姓都斗起来了,你们干什么去了?”这样直截了当的发问,让与会的领导干部无不脸红心跳冒冷汗。8湖北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求全省县(市、区)委书记拿自己“开刀”,聚焦自身“四风”问题。一些地方的县委书记主动承认本地存在领导机关“小食堂”、超标准配备公车等问题,并承诺带头取消和整治。这种带着“辣味”的整风让群众大呼过瘾。如今,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已经成为党内共识,并且正在各地各部门蔚然成风。这样的教育方式,让领导干部们红了脸、出了汗,感到了“为官不易”的压力,但实际上却帮他们排了毒、治了病,让他们能够常怀敬畏之心,更加自觉地秉公用权、为民服务,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努力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9从“为官不易”看从严治吏系列报道之二从严选拔选出好干部什么样的干部能被提拔任用?一名干部进入提拔程序,是怎么动议的?选任程序谁来把关?如果出现带病提拔,责任人能不能受到追究?……这是干部选任工作中备受关注的话题。关注的背后,蕴含着干部群众强烈的希冀——严格选拔程序,真正选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央颁布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后,从各地组织人事部门的具体实践中,不难发现,坚持人选把关从严、遵循程序从严、执行纪律从严、问责从严……干部选任工作全程呈现出越来越严的趋势。人选把关从严好干部标准贯穿全程如果将《条例》与修订前进行对比,一个变化显而易见:“当官”的标准更严、门槛更高了。一方面,从干部人选标准上来看,《条例》鲜明地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字”好干部标准写进总则第一条,完善了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和资格,突出了理想信念、政治立场、敢于担当的要求,突出了加强道德品行、作风修养的要求,以及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要求。10尽管干部岗位不同、职责不同,但这些条件都必须具备。这意味着,想混日子就别“当官”,政治上不坚定,当老好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敢担当的干部,将不能被提拔使用。“上海已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敢担当、敢负责、敢碰硬、敢闯敢干的干部。不能让那些碰到困难绕着走、吹牛皮说大话、敷衍塞责的干部我行我素、自由自在、左右逢源甚至如鱼得水。”去年的上海市组织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韩正如是强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上海旗帜鲜明地提出,要选拔敢担当敢闯敢干的干部。为此,上海正从鲜明用人导向、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完善遴选敢于担当的好干部机制,把敢于担当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条件和监督管理干部的重要内容。许多地方还对干部选用标准进一步从严规定,并进行了细化,在操作中更加有章可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门制定《关于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切实做到“三个不吃亏”的意见》,着力培养选拔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的好干部,努力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综合素质高能干事的人吃亏、不让长期在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吃亏。湖南省张家界市提出“五重用五不用”的干部选用标准,对“重用政治坚定、忠诚可靠的干部,不用信念不牢、品行不端的干部”等10项标准分11别细化量化,设置40小项逐一明确“重用”具体标准和“不用”具体情形。另一方面,《条例》明确规定的6种情形不得列为考察对象的新要求,把不符合好干部标准的干部挡在了提拔任用的门外。这6种情形包括群众公认度不高的,近三年年度考核有基本称职以下等次的,有跑官和拉票行为的,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受到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纪处分影响使用的,以及因其他原因不宜提拔的。其中,对“裸官”更加严格的界定引起了社会广泛好评。过去,配偶和子女均移居国(境)外,才界定其为“裸官”,据今年修订颁布的《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仅配偶移居国(境)外,即算“裸官”,没有配偶的,子女移居国(境)外,也算“裸官”。“裸官”不得被列为考察对象。“悠悠岁月,欲说当
本文标题:从“为官不易”看从严治吏系列报道之一从严教育让干部常怀敬畏之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13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