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免疫学最终知识点归纳
1.Complement补体,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一系列蛋白质,包括30余种组分,不耐热.2.MHCrestriction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restriction,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限制性,TCR在特异性识别APC所提呈的抗原多肽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识别不抗原多肽形成复合物的MHC分子的性质.3.Lymphocyte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4.Lymphocytehoming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淋巴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5.Antigenicvalence抗原结合价,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的总数.6.Joiningchain结合链,一种由浆细胞合成的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链,可将单体Ig分子连接为二聚体或多聚体.7.Immunologicalregulation免疫调节,机体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正负反馈机制控制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时限,以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和稳定.8.Immunologicaltolerance免疫耐受,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后表现出的特异性免疫低应答或无应答现象.9.High-zoneimmunologicaltolerance高带耐受,抗原剂量太高,则诱导应答细胞凋亡或诱导抑制性T细胞活化,抑制免疫应答,呈现为特异负应答状态.10.Low-zoneimmunologicaltolerance低带耐受,抗原剂量过低,与足以激活T或B细胞,与能诱导免疫应答.11.BCRComplex,Bcellreceptorcomplex,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BCR复合物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mIg和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Igα/Igβ(CD79a/CD79b)异源二聚体组成.12.TCRComplex,Tcellreceptorcomplex,T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TCR为所有T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以非共价键与CD3结合,形成TCR-CD3复合物.13.AutoimmuneDisease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应答过强时,相应自身组织细胞损伤或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14.MACmembraneattackcomplex,攻膜复合物,补体激活最终效应分子,C5b~9组成.附于靶细胞表面使细胞溶解死亡.15.PRRpatternrecognitionreceptor,即模式识别受体,指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或胞内器室膜上能够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16.PAMPpathogenassociatedmoleculepattern,即病原相关模式分子,为PRR识别结合的配体,是病原体及其产物所共有的、某些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17.APCantigenpresentingcell,即抗原提呈细胞,是指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18.professionalAPCprofessionalantigenpresentingcell,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组成性表达MHCII类分子和T细胞活化所需的共刺激分子以及粘附分子,具有抗原摄取、加工、处理与提呈功能.19.Innateimmunity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对侵入的病原体迅速产生应答,发挥非特异性抗感染效应,可清除体内损伤、衰老或畸变的细胞,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20.Adaptiveimmunity适应性免疫,是指机体与抗原物质接触后获得的,具有针对性的免疫过程.21.Antigens抗原,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22.Superantigens超抗原,某些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即可激活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称为超抗原,主要有外源性超抗原和内源性超抗原.23.Epitope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与TCR,BCR,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24.Monoclonalantibody单克隆抗体.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均一的特异性抗体.25.ADCCantibody-dependentcell-mediatedcytotoxicity,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通过其表面的Fc受体识别结合于靶抗原上的抗体Fc片段,直接杀伤表达靶抗原的细胞.26.Cytokines细胞因子,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相关作用.27.CDclusterofdifferentiation,分化群,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28.AICDactivation-inducedcelldeath,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机体控制特异性免疫应答强度,避免免疫应答过强造成损伤的一种重要的反馈调节机制.29.TSAtumorspecificantigen,肿瘤特异性抗原1.肿瘤细胞特有的或者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而与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2.化学或者物理因素诱生的肿瘤抗原,自发肿瘤抗原和病毒诱导的肿瘤抗原多属此类30.TAAtumorassociatedantigen,肿瘤相关性抗原1.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组织可以共同表达的抗原,只是在癌变时含量明显提高.2这类抗原只表现出量的变化而无明显的肿瘤特异性.31.Adjuvants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机体,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32.IDDImmunodeficiencydisease,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与全或者后天损害而使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增生和代谢异常并导致免疫功能与全所出现的临床综合症.33.PIDDprimaryImmunodeficiencydisease,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先天性(多为遗传性)发育缺陷而导致免疫功能与全.根据所累及的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PIDD可以分为特异性免疫缺陷和非特异性免疫缺陷.34.AIDDacquiredImmunodeficiencydisease,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后天因素造成的、继发于某些疾病或使用药物以后产生的免疫缺陷性疾病.35.AIDSacquiredimmunitydeficiencysyndrome,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HIV侵入机体,引起细胞免疫严重缺陷,导致以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神经系统病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36.SCID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cydisease,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1.是源自骨髓干细胞的T\B细胞发育异常所致的疾病,2.包括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性连锁隐形遗传两种类型37.Hypersensitivity超敏反应,机体受到某些Ag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38.GVHRgraftversushostreaction,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在器官移植时,由于供-受者间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不符,受者对供者组织器官产生的排斥反应.可见于骨髓移植、胸腺、脾等免疫器官移植和大量输血后.39.HVGRhostversusgraftreaction,宿主抗移植物反应宿主免疫系统对于移植物发动攻击,导致移植物被排斥.40.ITAMImmunoreceptortyrosine-basedactivationmotif,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该基序带有酪氨酸残基,被酪氨酸酶磷酸化后,可募集含有SH2结构域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启动激活信号的传导.41.ITIMImmunoreceptortyrosine-basedinhibitionmotif,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是免疫细胞表面的抑制性调节分子胞浆区所共有的以酪氨酸残基为基础的氨基酸序列基序.1.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①免疫防御:机体针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清除作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侵袭;②免疫自稳: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对自身成分耐受,以维系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③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畸形突变细胞.2.免疫系统的组成?①免疫器官:由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和黏膜免疫系统)组成;②免疫细胞:主要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③免疫分子:如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3.影响机体对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因素?①抗原的理化性质:分子量大小.分子构象.结构复杂性.化学性质:蛋白质免疫原性最强.易接近性:抗原表面化学基团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难易程度.物理状态:颗粒性强于可溶性.②宿主方面的因素: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③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免疫原剂量,免疫途径,免疫次数,佐剂的使用.4.内源性外源性抗原的差别:外源性抗原: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如被吞噬的细胞或细菌.经抗原递呈细胞加工为抗原肽并与MHCII类分子形成复合物,由CD4+T细胞的TCR识别.内源性抗原: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被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和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蛋白.经加工形成抗原肽与MHCI类分子形成复合物,由CD8+T细胞的TCR识别.5.抗体的结构和功能:Ig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形成的Y字型四肽链结构.可分为可变区,恒定区,铰链区,有些类型的Ig还含有其他辅助成分,如丁J链和分泌片.功能: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是V区的主要功能.C区则通过激活补体,亲细胞性和穿过胎盘发挥作用.⑴激活补体.⑵结合Fc段受体:①调理作用②ADCC③介导Ⅰ型超敏反应.⑶穿过胎盘和黏膜.⑷免疫调节.6.淋巴细胞归巢的过程: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其分子基础是淋巴细胞与各组织、器官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随血液循环运行到外周淋巴结地的淋巴细胞通过其表面归巢受体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相应配体结合,使淋巴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从而迁移至淋巴结的相应特定区域定居.7.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⑴多为小分子多肽⑵在较低浓度下即有生物学活性⑶通过结合细胞表面高亲和力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⑷以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形式发挥作用⑸有多效性,重叠性和拮抗性或协同性.8.MHC的生物学功能?①抗原递呈:MHC分子的抗原结合凹槽选择性结合抗原肽形成MHC分子-抗原肽复合物,以MHC限制性的方式供T细胞识别并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②参与T细胞限制性识别:双识别及限制抗原递呈的细胞类型.③由抗原提呈衍生的其他功能:参与T细胞在胸腺的发育,诱导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参与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9.抗原肽和HLA分子相互作用的特点:①专一性,特定的MHC分子可凭借所需要的共同的基序选择性地结合抗原肽,在这个意义上,两者的结合具有一定的专一性.②包容性,MHC分子对抗原肽的识别并非呈现严格的一对一关系,而是一种类型的MHC分子可以识别一群带有特定共同基序的肽段,由此构成MHC分子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的包容性.10.HLAI和II类抗原的结构、组织分布和功能特点HLA抗原类别分子结构组织分布功能Ⅰ类(ABC)a链45KDB2-m12KD所有有核细胞面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与辅助受体CD8结合;对CTL的识别器限制Ⅱ类(DRDQDP)a链35KDB链28KDAPC活化的T细胞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与CD4结合;对Th的识别起限制11.补体的三条激活通路和共同通路?经典激活途径:指由C1q与激活物结合后,顺序活化C1r、C1S、C4、C2、C3,形成C3转化酶与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旁路途径:
本文标题:免疫学最终知识点归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18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