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传统和新课改影响下的儿童美术元芳
2013年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年会参评论文传统和新课改影响下的儿童美术作者姓名:元芳单位名称:岳阳市云溪区文桥中学联系电话:18273884237传统和新课改影响下的儿童美术元芳(云溪区文桥中学,湖南省岳阳市,414012)[摘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1年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在近几年的实验过程中,新课改赋予了老师与学生的新角色、新的教学任务和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在理解和吸收这些相关信息的同时,也在反思我们现在所用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教育观念是否更新、教育思想是否先进。作为美术教育的启蒙阶段――儿童美术教育,其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因此在新课改的浪潮指引下,如何将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学理念及教育观念摆正就成了当下我们要研究的重点。[关键词]:传统儿童美术教育;新课改;在儿童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新课改的认识基础上,结合社会实践经验对新课改影响下的儿童美术教育进行了浅析,建立了新的儿童美术教育几种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儿童美术教育,本论文紧跟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重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以学生兴趣为中心,具有比较实用的教育实践意义。1传统的儿童美术教育注重知识跟技能的被动传授,忽视了儿童的个性化发展。传统的美术教育常用临摹来传输美术知识,把简笔画作为儿童的绘画语言。让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习惯用临摹去掌握绘画知识了解生活中的新事物。一些模式化的东西,就更容易先入为主,让儿童失去对事物第一反应的主观性,从而遏制了儿童的个性化发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有些幼儿园小朋友画人头的时候,边画嘴里边唱着“大字不出头,两边挂灯笼,三天不吃饭,打个大鸭蛋”,最后几乎整个班上的儿童画出来的效果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因为他们从老师那里得到了一个错误的观念,觉得这个符号就是代表人。他们不懂得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每个人的特征,因此每个人的不一样就变得一样了。这种教育的方式,让儿童对生活中的美无动于衷,对生活中很多有趣的人或者物都不会画也不敢去画,觉得自己画的跟老师要求的不一样就是错误。最后导致所有儿童的画都一个样,不要说没个性可言,更感受不到童趣之所在。2传统美术教育片面强调画面的效果,过分注意技法培养,缺乏对生活认识和知识积累的引导。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的教学重点往往会被对纯技能、技巧的追求所垄断,将此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用它作为衡量对美术学科掌握的好与不好的标尺。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导致大部分儿童只会跟在教师后面模仿,他们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变得不再重要。很多教师甚至更注重要求儿童画的要“像”,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水平,造成对儿童绘画不符合学习时段的期望的情况,导致许多绘画兴趣浓厚的儿童半途而废,更抹杀了儿童的绘画创造能力。例如:很多时候在进行儿童美术课程时,都会遇到这种问题,教师要求画的物体,很多儿童都没见过或者曾经见过但是忘了。在这种情况下,儿童画出来的作品往往跟实物不像。很多教师在这个时候就会要求儿童重画,过高的期望导致儿童对绘画失去信心,更主要的还是磨灭了儿童刚刚建立起来的对绘画的浓厚兴趣。3传统的儿童美术教育过分注重教师的满堂灌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扼杀了儿童对美术的兴趣。传统美术教育中教师灌输的方式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权威”压抑了学生的潜能,框住了学生的思想,遏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有些教师硬将大人的“成熟”想法强加给儿童,这也是我们从儿童的画里很难看到他们观察的世界的原因。儿童对于创作的兴趣除了与生俱来以外,更多的是来自外界的赞扬。如果教师对儿童大胆的创作进行批评或者不肯定,又或者家长虎着脸批评孩子的画“不好看”、“不会画”、“画不像”,这样都会使儿童产生挫折感,降低或损伤儿童创作的兴趣,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更是不可能的了。“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在传统美术教育的基础上有了以下的更新:1.新课改在强调基础教育的同时,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过去“添鸭式”以及“满堂灌”的教育方式,摒弃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师生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强调教师从传统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促进者,重视实践及知识的获取过程,重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2.重视课程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真正做到学有所用。3.把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视为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和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求学,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高,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4.新课改要求降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难度及要求,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改浪潮影响下的儿童美术几种教育方式1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儿童自由进行创作,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互动“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他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心之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其意思是说,教师启发学生时,首先要造成一种“愤”、“悱”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这种教学方法就是科学的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积极的双向的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充分调动教学中各种因素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过程取得最优化的效果。例如:以太阳为课题的美术活动中,首先教师可以先提问启发儿童的思维:“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啊?”那么学生普遍会回答是红色。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活动来启发儿童的想象力:拿出不同的墨镜,让儿童看太阳。然后教师总结太阳的7种颜色才造就了我们这个五颜六色的美丽的世界。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当儿童了解了、尝试了的时候,教师可以及时的加以肯定但不干涉,就会发现儿童选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太阳。接下来教师还可以继续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太阳一直是圆圆的脸吗?”孩子们就会对太阳的外型进行装饰:圆脸、长脸、三角脸、梯形脸、花型脸、长头发、短头发、卷头发……通过教师对儿童的一些提问,儿童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物象。2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让儿童创作不只是凭空想象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幻、美不胜收。艺术来源于生活,儿童画反应的是儿童心中的世界。生活中,大自然的一切东西,都能激起儿童的兴趣和绘画的冲动。因此到大自然中去无疑是儿童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儿童开启了想象的大门,而特征的美与个性的绘画作品就此产生了。例如:以“花园”为课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儿童到户外观察各种造型各种颜色的花卉,也可以请儿童大胆自由地讲述他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花,有哪些颜色哪些形状。通过儿童对花卉的回想,使得儿童对这个物体记忆就更加深刻。与枯燥的只是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述花卉是什么样的相比较,儿童更容易深刻而有主见的记住自己亲眼见过的每一个物体的型,儿童心中也真正理解了型。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图片、幻灯片、录像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让儿童加深印象。然后再总结归纳,并采用几何图形、夸张变形等手段加以分析,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样的花卉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接下来,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按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幅关于花卉的作品。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通过以上手段的启发,孩子们画出了完全出乎想象的花卉,有些甚至是这世界上没有的花卉,而且完全找不出两副相同的作品。在这种基础上,教师适当的加以引导,如请儿童在自己画的这片树林里进行添加,儿童的兴趣将会更加浓厚。当然,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不光花卉可以,就是我们不常见到的动态的情景也可以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它画出来的。当然动物园里有机灵的猴子、威猛的狮子老虎、美丽的孔雀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活教材,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孩子们对它们形象的表现更为主动。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教师在适当时候加以引导与提醒,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生活知识和绘画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力的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儿童绘画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其绘画的过程更是令人神往。生活中的多姿多彩无疑是成就这个过程的重要来源。因此,我们应当多让学生与大自然接触,多面对生活中的花草并对它们进行写生,这样儿童不但以自己的方式认识了大自然,还会以他们独特的方式去表现大自然。这样,不仅积累了儿童对生活中事物的认识经验,还学会了捕捉这些事物的特征,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事物的热爱,充分调动了儿童的创造性思维。3让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求学,激活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绘画对于儿童来说,就是一种游戏,同时也是一种心情的释放。如果在让儿童学画的时候,只注重绘画技巧的运用,不仅会让儿童的画中只有技巧而没有童趣,还会让儿童对绘画失去像对待游戏一样的高度兴趣,这样的做法绝对是百害而无一利的。4尽量不要去固定儿童的作画方式什么个性的孩子就让他画什么样的画,这样孩子的原始创作热情才会被激励。我们可以问他画的是什么,并鼓励他跟我们说他画面的内容,但不要去干涉他要画什么,或者怎么画,适当的引导这时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不同性格的儿童会在绘画中会选择不同的绘画语言。以绘画的线条为例,活泼外向的孩子更喜欢用粗犷的线条来作画,这类儿童作画速度比较快,画面连贯而流畅,有较强的表现欲,通常以男孩子居多;而文静内向的儿童的画则表现出细腻、严谨,画面一般都比较精致、紧凑,而且作画的时间相对较长。不同喜好的儿童在绘画中会使用不同的绘画内容表达方式。面对同样一辆车子,一个偏爱动物的儿童,通常会把车子的造型跟动物联系在一起;而一个偏爱花卉的儿童则会把车子的造型跟花卉联系在一起。5让儿童挑自己喜欢的颜色儿童画的每一幅画都是他们内心真实思想的写照,充满了童趣,而且随意性很强,不管开心还是伤心都跃然纸上。他们把儿童画创作当作是一种很随意的游戏,习惯与把颜色当作一种媒介,在纸上尽情发挥。因此他们对色彩的运用是大胆而毫无顾忌的,他们大多喜欢用原色,根据自己的喜好胡乱涂鸦。孩子喜欢颜色鲜艳而且用色大胆,有些在大人眼里看来非常难看的搭配,孩子却非常喜欢。很多违背大自然的色彩在儿童眼里却是理所当然的,就像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说的一句话,“因为我想要它是红色的,所以它就是红色的”,有谁能说他大胆的创造力是错的呢?又比如树他们可以画成紫色,太阳他们可以画成绿色,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颜色是不可以用的。所以,对于儿童的用色大胆,我们千万不能过于武断的对他们的画指手画脚,抹杀他们刚刚建立起来的对颜色的热情。同时从儿童喜欢的颜色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学生的性格。比如,喜欢红色的儿童,相对来说个性比较热情;喜欢绿色的儿童则比较好动;喜欢灰色的儿童可能不怎么爱说话也不怎么爱动,这类儿童在心理上会有某些阴影,需要教师细心对待。而通常情况下儿童喜欢的颜色都是比较鲜艳的,像红色、黄色、蓝色、紫色、绿色。很少有儿童喜欢灰暗的颜色,因为鲜艳的色彩在视觉感官上比暗淡的颜色强烈得多。儿童是未来的花朵,他们创造性思维是不容忽视的,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需要我们教育者用心去培养。在儿童美术教学中,儿童画创作的指导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研究。本人认为,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一味的灌输各种技法不一定是最好的途径。首先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儿童不同的特点,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加以恰当的引导,少定条条框框多加以启发开导才是最好的方法。其次,儿童画没有速成的方法,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保持儿童对绘画的高度兴趣。同时我们更应该保护儿童创作的自由发挥,不要过多的干预,这样才能使儿童的兴趣和热情得到最大的提升。最后,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不会是凭空想象的
本文标题:传统和新课改影响下的儿童美术元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1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