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篇诊断技术第一章症状学症状:患者能够主观感受到的不舒适感、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P5)体征: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P5)发热:当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或产热多于散热,以致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即称为发热(P5)低热37.3~38°C中度发热38.1~39°C高热39.1~41°C超高热41°C以上呼吸困难: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活动费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甚至出现紫绀,并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P6)呼吸困难的特征及临床意义(P7)呕血:呕吐物中肉眼可见的血称之为呕血(P7)咯血:从肺或气管、支气管系统咯出来的血或带血的分泌物称之为咯血(P7)呕血与咯血的鉴别(P7)呕血的呕吐物可能是暗褐色或咖啡渣样物质,也可能是鲜红色咯血是由呼吸道排出的,血呈鲜红色泡沫状呕血与咯血的临床意义(P8)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而使组织肿胀。可分为全身性水肿与局部性水肿(P8)水肿的问诊方法(P9)水肿的分类及临床意义(P9)昏迷:是高级神经活动受到严重抑制的表现,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P9)第二章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简便的检查工具,客观地了解和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的最基本检查方法。基本检查方法有5种: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P11)视诊:医师用眼睛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P11)触诊:医师通过手接触被检部位的感觉并以此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P11)分为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又含:深部滑行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叩诊: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部位,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振动和声响的特点判断被检部位脏器状态的一种方法(P12)5种叩诊音的鉴别。(P12)清音浊音实音鼓音过清音听诊:医师根据患者身体各部位活动是发出的声音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P12)嗅诊:通过嗅觉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的检查方法(P13)正常安静、清醒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min(P14)自主体位: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见于正常人、疾病早期和轻症患者被动体位:患者不能自己调整或改变身体位置,见于极度衰竭或意识丧失者强迫体位:患者为减轻痛苦,被迫采取某种体位,体位不同其意义有所不同(P14)例如,强迫侧卧位见于急性腹膜炎;强迫坐位见于心、肺功能不全等皮肤——(P14-15)苍白:可由贫血、末梢毛细血管痉挛或充盈不良所致,如寒冷、惊恐、休克等发红:生理情况下见于运动、饮酒后,病理情况下见于发热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猩红热及阿托品、一氧化碳中毒等发绀:为皮肤黏膜呈青紫色,易见部位为舌唇、耳廓、面颊、肢端。主要为单位容积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增高所致黄染:多见于黄疸,亦可见于血胡萝卜素增高和长期服含黄色素药物等症状皮疹:多为全身性疾病的征候之一,是临床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常见的有:斑疹玫瑰疹丘疹斑丘疹荨麻疹头颅大小异常或畸形(P15)小颅:常伴有智力发育障碍尖颅:见于先天性疾患尖颅并指(趾)畸形,即Apert综合征方颅:见于小儿佝偻病巨颅:见于脑积水长颅:见于Marfan综合征及肢端肥大症血管: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可见稍见充盈,充盈的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以下2/3以内,若静脉充盈度超过正常水平,称颈静脉怒张,提示颈静脉压增高,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P17)甲状腺: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单纯甲状腺肿、甲状腺癌、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等。(P17)其肿大可分3度:不能看出但能触及者为Ⅰ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Ⅱ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即为Ⅲ度正常男性和儿童的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的呼吸则以胸式呼吸为主(P18)三凹征:上呼吸道和大气道梗阻时,可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陷(P18)呼吸浅慢:见于麻醉剂或镇静剂过量和颅内压增高等呼吸浅快:见于呼吸肌麻痹,也可见于严重鼓肠、腹水和肥胖,以及肺部疾病,如肺炎、胸腔积液和气胸等呼吸深快:见于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时代谢性酸中毒可出现深大呼吸,称为Kussmaul呼吸,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P18)呼吸节律: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呼吸的节律基本上是均匀而整齐的;当处于病理状态下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呼吸节律的变化(P18)潮式呼吸:又称Cheyne-Stokes呼吸,多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及某些中毒(如糖尿病酮酸中毒、巴比妥中毒等)间停呼吸:又称Biots呼吸,也是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间停呼吸较潮式呼吸更为严重,预后不良抑制性呼吸:常见于急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肋骨骨折及胸部严重外伤致胸部剧烈疼痛时叹气样呼吸:此多为功能样改变,见于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或抑郁症正常呼吸音的种类和听诊特点(P19)各种异常呼吸音及临床意义(P19)叩诊可确定心界、判定心脏和大血管的大小、形状及其胸廓内的位置。心脏不含气,不被肺掩盖的部分叩诊呈实音;心脏两侧被肺遮盖的部分叩诊呈相对浊音。(P21)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P21)听诊内容(P22)1、心率: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心率低于60次/min,称为心动过缓。成人心率超过100次/min、婴幼儿心率超过150次/min称为心动过速2、心律:指心脏跳动的节律。3、心音:各种心音组成及临床意义、听诊特点奔马律:为出现在第二心音后的附加心音,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组合成的韵律,极似马奔跑时马蹄触地发出的声音(P23)4、额外心音5、心脏杂音:指心音和额外音之外,由心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所致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异常声音,性质特异,可与心音完全分开,亦可与心音相连(P23)听诊注意事项:最响部位、时间(P23)6、心包摩擦音(P25)触诊主要用于了解肝脏下缘的位置和肝脏的质地、表面状态及搏动等(P25)四肢形态异常(P28)匙状甲:匙状甲又称反甲,其特点为指甲中央凹陷、边缘翘起、指甲变薄、表面粗糙有条纹,常为缺铁或某些氨基酸代谢紊乱所致的营养障碍杵状指(趾):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称为杵状指或鼓槌指(趾)肢端肥大症:骨末端及其韧带等软组织增生、肥大,使肢体末端异常粗大骨折与关节脱位:骨折可使肢体缩短或变形,局部可有肿胀、压痛、假关节活动,有时可触到骨擦感或听到骨擦音常见浅反射的分类及临床意义(P29)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常见深反射的分类及临床意义(P30)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踝反射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称为锥体束征(P30)Babinski征:用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跖趾背屈,余趾呈扇形散开,见于锥体束损害Oppenheim征:医生用拇指及示指沿患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Gordon征:检查时用拇指和其他四指分置与腓肠肌部位,然后以适度的力量捏压,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Chaddock征:用竹签在外踝下方由后向前滑至趾跖关节处,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Hoffmann征:为上肢锥体束征。检查者左手持患者腕部,然后以右手中指与示指夹住患者中指并稍向上提,使腕部处于轻度过伸位。以拇指迅速弹刮患者的中指指甲,引起其余四指轻度掌屈反应,较多见于颈髓病变脑膜刺激征为脑膜受激惹的体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压增高等情况(P30)颈强直:患者仰卧,颈部放松,检查者受托患者枕部做屈颈动作检查Kering征:患者仰卧,一侧髋关节屈成直角后,膝关节也在近乎直角状态时,检查者将患者小腿抬高伸膝Brudzinski征: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托起患者枕部,另一手按与其胸部,当头部前屈是,双髋与膝关节同时屈曲第四章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正常参考值(P52)成年男性(4.0~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白细胞计数(P53)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成人<4×109/L为白细胞计数减少,>10×109/L为白细胞计数增多肝功能常见指标(P53-54)转氨酶正常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4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40U/L血清蛋白正常值:总蛋白(TP)60~80g/L,白蛋白(A)35~50g/L,球蛋白(G)20~45g/L白蛋白(A/G)1.5~2.5/LTP=A+G总胆红素:1.7~17.1μmol/L记其临床意义——黄疸的程度,黄疸类型,血清胆红素分类判断黄疸类型(P54)肾功能常见指标(P54)血清尿素氮(BUN)成人3.2~7.1mmol/L,婴儿~儿童1.8~6.5mmol/L血清肌酐(Gr)男性53~106μmol/L,女性44~97μmol/L血糖正常指标(P54)Folin-Wu法4.5~6.7mmol/L,邻甲苯胺法3.9~6.2mmol/L血清钾正常指标3.5~5.3mmol/L(P54)血清钠正常指标135~145mmol/L(P55)血脂正常指标(P55)血清总胆固醇:成人2.86~5.98mmol/L,儿童3.12~5.2mmol/L甘油三酯:0.56~1.7mmol/L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P55)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24h尿量:成人正常值1000~2000ml。(P56)增多:>3L/24h,减少:<400ml/24h或17ml/h为少尿,<100ml/24h为无尿尿蛋白正常值:<150mg/24h(P56)痰:正常无色或灰色。(P56)黄色或黄绿色:混有浓痰红色或棕红色:混有血液或血红蛋白粉红色泡沫状:肺水肿铁锈色:肺炎球菌性肺炎pH正常值7.35~7.45(P57)二氧化碳分压(PCO2)正常值35~45mmHg(P57)细胞损伤(P58)变性:颗粒变性(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结缔组织、血管壁、细胞内)坏死: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坏疽第五篇内科常见疾病第十一章呼吸系统当体温超过38.5°C,发热时间超过2~3周,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常规的实验室和特殊检查尚不能明确病因的疾病,称为不明原因发热(P98)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通过咳嗽反射可有效地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及进入呼吸道的异物(P98)咳痰:是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病理现象(P98)24h内咯血量少于100ml为少量咯血,100~500ml为中量咯血,大于500ml或一次咯血量大于100ml为大量咯血(P98)湿啰音:为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由于吸气时气流通过呼吸道内稀薄的分泌物,如痰液、渗出液、血液等,形成水泡破裂而产生的声音(P99-100)干啰音:为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通过狭窄部位时发生湍流而产生的声音(P100)呼吸系统的常用辅助检查有:(P100-101)血液检查、皮肤试验、痰液检查、胸液和胸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肺活组织检查、呼吸功能检查抗结核治疗原则:抗结核化疗遵循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五大原则(P101)呼吸系统常见疾病鉴别(P101-102)呼吸衰竭: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P103)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伴或不伴CO2分压(PaCO2)>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性心排出量降低等致低氧因素,即可诊断为呼吸衰竭(P103)呼吸衰竭病因:气管阻塞性疾病,肺实质浸润性疾病,肺血管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及胸膜疾病,呼吸中枢、神经传导及呼吸机疾病(P103)分类:Ⅰ型呼吸衰竭,PaO2<60
本文标题:临床医学概论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69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