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丽水市2015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一地理试卷
高一地理试题卷第1页共6页图1丽水市2015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一地理试题卷(2016.01)考生须知: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第1~30题,非选择题第31~34题。本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涂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题目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一、选择题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5年7月24日人类发现了一颗“最接近地球的行星”,引发网友“从地球移民”的畅想。这颗行星体积约比地球大60%,距离地球1400光年(银河系直径约8万光年),围绕着一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运行。完成1~2题。1.这颗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若要实现移民至该行星,其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以岩石地表为主B.能接受到太阳辐射能量C.质量和体积与地球一样D.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据报道,目前太阳活动处于较活跃时期。完成3~4题。3.太阳外部圈层与太阳活动对应正确的是A.光球层—黑子B.色球层—太阳风C.光球层—日珥D.日冕层—耀斑4.耀斑爆发会造成A.全球降水量增加B.有线通信中断C.高纬地区极光减少D.指南针短暂失灵5.哺乳动物出现的地质年代是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图1为漫画“表里不一”。完成6~7题。6.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分,漫画所示自然灾害属于A.海洋灾害B.气象灾害C.地质灾害D.生物灾害7.能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是A.治理污水B.加固堤坝C.拓宽城市道路D.完善城市排水系统8.关于山区公路叙述正确的是①多沿河谷或山谷分布②密度较平原大③盘山公路成“之”字形④避开居民点多沿陡坡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高一地理试题卷第2页共6页蓝色冷盐水红色暖水抽掉隔板前抽掉隔板后红色暖水蓝色冷盐水图5℃图2图2为丽水2015年1月4日至9日天气资料信息。完成9~10题。9.此期间,影响丽水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B.气旋C.反气旋D.暖锋10.导致图中天气变化的原因是A.4日受冷气团控制B.6日锋面系统正过境C.8日受暖气团控制D.9日受低压系统影响图3为陕西北部龙洲峡谷景观,它由红色砂岩组成,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完成11~12题。11.图中岩石是A.喷出岩B.变质岩C.沉积岩D.侵入岩12.图示峡谷的成因是A.流水、冰川侵蚀作用B.冰川、风力沉积作用C.流水、风力侵蚀作用D.火山喷发岩浆侵入形成读图4,完成13~14题。13.表示北半球盛行西风带的是A.①B.②C.③D.④14.图①中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15.2014年末嘉兴市人口约450万,综合资源、环境、经济等可持续发展要素推算,其适宜人口应控制在539万之内,这反映了人口容量的A.整体性B.警戒性C.临界性D.相对性16.图5实验过程模拟的是A.热力环流的形成B.洋流的水平运动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锋面的形成过程图3④23.5°①66.5°③23.5°②气压带风带66.5°图4高一地理试题卷第3页共6页某中学生在我国西北某地野外考察时,感受到林地和沙地间存在热力环流。完成17~18题。17.该同学由沙地走向林地过程中感觉到风A.从东南吹来B.从东北吹来C.从西南吹来D.从西北吹来18.该同学依据观察结论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图7为2012年四个国家能源消费构成图。完成19~20题。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水电比重最少B.德国以清洁能源为主C.日本能源总量最大D.中国煤炭消费比重大20.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今后可积极开发利用A.煤炭、石油B.石油、天然气C.核能、水能D.煤炭、水能骆驼刺,属豆科、落叶草本,高25~40厘米,叶子变成细刺,根系十分发达,一般长达20米,图8为骆驼刺示意图。完成21~22题。21.骆驼刺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A.炎热B.寒冷C.湿润D.干旱22.骆驼刺对环境的适应,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有限性D.脆弱性沙地林地西东图6度假村水库沙地草地陆地海洋市区郊区图7其它水电核能天然气煤炭石油0102030405060708090100美国中国日本德国主要能源比重(%)其它水电核能煤炭天然气石油图8高一地理试题卷第4页共6页图11020406080100甲乙中国英国城市化率(%)2014年2000年图10图9为“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图。完成23~24题。23.关于三大都市圈说法正确的是A.杭州都市圈包含四级中心地B.南京比杭州提供职能种类多C.江阴市城市等级高于德清县D.上海服务范围与杭州有重叠24.长三角都市圈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A.改善环境质量B.完善交通网络C.维护社会秩序D.解决就业问题下表为我国1985~2012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情况,完成25~26题。年份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2出生率(%)2.112.111.711.401.241.191.24死亡率(%)0.680.670.660.650.650.710.72自然增长率(%)1.431.441.050.750.590.480.5225.据表判断,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是A.高-低-低B.高-低-高C.低-低-低D.高-高-低26.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下降B.2005年后人口老龄化使死亡率上升C.人口总数呈现下降的趋势D.经济发展是人口出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图10为2000年和2014年世界部分国家城市化率,完成27~28题。27.甲乙两国是A.巴西、印度B.印度、日本C.美国、巴西D.印度、美国28.四个国家城市化特点是A.甲国城市化速度最快B.乙国农村人口比重最高C.中国城市化水平高D.英国出现虚假城市化图11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完成29~30题。29.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A.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积雪冰川带B.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C.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D.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30.该山南坡垂直自然带谱比北坡丰富的主要原因是南坡①坡度和缓②相对高差大③基带海拔低④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上海市苏州市杭州市无锡市南通市湖州市绍兴市宁波市德清县舟山市常州市镇江市扬州市南京市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直辖市省会省辖市县台州市江阴市图9高一地理试题卷第5页共6页二、非选择题部分。(四大题,共40分)31.图12为“地球内部结构及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地震波向地球内部传播经过莫霍面时传播速度▲。一般认为图中虚线处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它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层。(2)①板块边界类型是▲边界。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海洋和▲。(3)地质构造A为▲,C为▲。(4)图示甲乙丙丁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循环,人类最容易施加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5)简述B地质构造形成山岭的原因。32.图13为2015年11月某时刻局部地区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图14为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锡纳朋火山。完成下列问题。(10分)(1)此时,A地风向为▲。B地比A地风力小的原因是▲、▲。(2)①②③三地最可能形成锋面的是▲。图示季节,印度半岛盛行▲风,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3)甲地洋流按性质分属▲,若甲地的轮船发生石油泄露,污染物会随洋流向▲(方向)扩散。(4)2015年6月10日锡纳朋火山喷发震动50多次,浓浓的火山灰使当地昼夜温差变小,简析当地昼夜温差变小的原因。图12C乙丙①莫霍面丁①ABA甲0°1012102010121012100810201012120°E①AB③②甲等压线锡纳朋火山图14图13高一地理试题卷第6页共6页33.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兰渝铁路于2008年开工,明年底通车,是连接中国西南、西北最便捷的通道。材料二:图15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材料三:图16为武汉市圈层结构(1)图示区域交通密度较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兰渝铁路甲段施工难度极大,其主要原因是▲。(2)武汉和重庆都位于河流的▲,它的主要优势是▲,▲。(3)武汉市圈层结构中土地利用类型比重最大的是▲,其中一环的主要功能区为▲。(4)图中箭头表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省人口迁移方向,说出影响其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四川省的有利影响。34.图17为“非洲陆地自然带分布简图”,图18为“甲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说出E自然带的名称,并指出从E—F—G—H自然带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2分)(2)简述甲地气温特点,简要分析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的主要原因。(4分)(3)比较E和H地带性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差异,并简析其原因。(4分)图18图17甲GFEH0°长江汉江长江一环二环三环图16图15高一地理试题卷第7页共6页丽水市2015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一地理参考答案(2016.01)一、选择题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部分。(四大题,共计40分)31.(10分)(1)加速(1分);地幔(软流)(1分)(2)生长(1分);裂谷(1分)(3)背斜(1分);断层(1分)(4)海陆间(1分);径流(1分)(丙)(5)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1分),不易被侵蚀,两翼易侵蚀(1分)32.(10分)(1)东南风(1分);B比A地等压线稀疏(1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1分)(2)②(1分);东北(1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3)寒流(1分);北(1分)(4)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1分),晚上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1分)。33.(10)(1)小(1分);地表起伏大(1分)(2)干支流交汇处(1分);水运便利(1分)、水源充足(1分)(3)居住用地(1分);商业区(1分)(4)经济;(1分)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3点任答2点2分)34.(10分)(1)热带雨林带(1分);纬度地域分异规律(1分)(2)全年高温(1分),最高温出现在雨季前(或全年温差小)(1分);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控制(1分)交替控制(1分)(3)E地有机质含量低于H地(2分);E处常年高温多雨(1分),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分解快(1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DADDBDBABCCBB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ABDCDADBCBABAC
本文标题:丽水市2015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一地理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03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