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1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两极”与“冷战”、“冷战”面面观P4—71、雅尔塔会议(背景、时间、内容、影响)背景:德国败局已定。时间:1945年2月内容:美、苏、英三国领导人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达成了雅尔塔协定。其主要内容有:(1)苏、美、英三国分区占领德国,以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及其重新发动战争的一切条件。(2)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苏联参加对日作战。(3)在即将建立的联合国中,中、美、苏、英、法为安全理事会常任国,并拥有对安理会决议的否决权。(有关联合国成立的决议)影响:对尽快结束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时间、参加国、目的、最突出特点)名词解释: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针对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参加国(至少列举4个):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加拿大、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丹麦最突出特点:集体防御,美国和加拿大联合西欧一些国家共同与苏联抗衡。3、华沙条约组织(时间、参加国、主要目的)1955年6月,苏联和7个东欧国家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称为“华沙条约”。依据华沙条约,建立了抗衡北约的军事政治集团,简称“华约”。参加国(至少列举4个):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主要目的:既用来同美国和西欧抗衡,也可以此进一步控制东欧。4、观察地图,说出北约和华约组织成员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针对的是什么地区或国家?答:(1)北约主要集中在西欧、南欧,针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2)华约主要集中在东欧和苏联,针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是同北约抗衡的欧洲军事集团。5、欧洲有哪几个国家既没有参加北约也没有加入华约?并在地图上标出。答:欧洲有6个国家既没有参加北约也没有加入华约:芬兰、瑞典、爱尔兰、瑞士、奥地利、南斯拉夫。6、“铁幕演说”指的是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的富尔敦市发表的反共演说。他声称共产党“到处构成基督教文明的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危险”,大肆鼓吹映美共同反共。7、“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他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它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这一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破裂,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8、“冷战”政策(背景、含义、条件、表现、后果)(1)背景: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障碍(2)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军事进攻(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3)条件:①二战以后,德、意、日战败,英、法严重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②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陆海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③经济上,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压倒的优势。(4)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1947)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1948)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1949)(5)后果:形成两大阵营严重对峙局面。9、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和表现。(1)主要形式:“冷战”。(2)表现:①军备竞赛。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特别是核武器,双方均拥有大批核弹头。②1961年8月柏林墙的出现。③1962年引发“古巴导弹危机”。④70年代末,苏联推行积极扩张的霸权政策,出兵占领了阿富汗;美国在80年代初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即“战略防御计划”),妄图以高科技的先进防御武器拖垮经济上相对落后的苏联。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的现代化追求、亚非拉的崛起P8—101、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的表现(亚非拉)答:战后最具世界意义的变化之一,就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1)亚洲:20世纪40年代,亚洲首先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越南北部、朝鲜、中国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印度作为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它的独立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2)非洲:五六十年代,民族独立运动席卷整个非洲大陆,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终结。2(3)拉美:1959年古巴建立革命政府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区的主权。2、万隆会议(亚非会议)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表达了获得独立的亚非人民要求掌握自己命运的共同愿望,它是独立后的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地区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会议特点)。3、(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2)今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请你说说其中原因。(1)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国家之间都应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原因: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符合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共同利益,是发展中国家争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关系的基本原则。②是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③在世界和平与发展大潮下,它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4、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5、“七十七国集团”1964年,在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发表了《七十七国集团联合宣言》,标志着“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它要求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平等、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表达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追求。6、查找资料,回顾历史,思考非洲曾主要遭受过哪些国家的殖民统治。答:非洲曾主要遭受过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殖民统治。7、阅读地图,从地理位置上看,谈谈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有什么意义。答:苏伊士运河船只的通行费收入巨大,成为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2003年苏伊士运河收入达到25.7亿美元),对于恢复和发展埃及的经济至关重要。8、你认为在国际社会中,亚非拉国家和人民有什么共同的利益和追求?亚非拉国家和人民共同的利益和追求是:争取民族独立、主权完整,建立公正、平等、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消除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9、谈谈你对1973年“石油危机”的理解。(1)1960年,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产油国石油收入,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它的成立标志着中东与拉美产油国开始凝聚成一股重要的力量。(2)1973年的“石油危机”中,石油不仅作为资源,而且作为遏制性武器,成为阿拉伯产油国与欧美强国较量的重要砝码。(3)“石油危机”把“石油输出国组织”从一只纸老虎变成了国际上必须慎重对待的持久力量,对世界石油的产量和价格产生重大影响。(4)这些说明了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在崛起,所以我们又把“石油危机”称为“中东国家的觉醒”。10、二战后列举亚非拉国家崛起的事件,并说说他们的崛起对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所起的历史作用。事件:(1)非洲大陆民族独立运动的完成,结束了殖民统治时代。(2)亚非会议的成功召开。(3)亚洲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4)“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5)中东国家的觉醒等。历史作用:(1)第三世界的崛起,打破了旧的国际政治格局,帝国主义主宰世界的历史一去不复返。(2)第三世界倡导的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人民之间友好与合作、反殖民反帝的精神及所付出的努力,有力地遏制着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促进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第三世界的崛起对推进、改变不平等、不公正的旧国际经济关系起了重要作用。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巩固新生政权、必须进行的“较量”P11-131、抗美援朝(经过、目的、性质)经过: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为了保家卫国,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抗击侵略者。志愿军与朝鲜军民并肩战斗,显示了刚刚获得解放的中国人民不屈服于任何强敌的英雄气概,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目的:支援朝鲜,保家卫国性质:反侵略的正义战争2、你认为中国为什么出兵抗美援朝?P12(1)-(3)(1)如果中国不出兵,很难阻止美国对整个朝鲜的军事占领,强敌压到鸭绿江边,中国将难以安定地从事建设。(2)如果美国实现了对朝鲜的军事占领,国际国内反动派的气焰会更嚣张,这对中国、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极为不利。(3)唇亡齿寒,北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全密切相关,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33、“如果美国扩大战争的话,则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从当时的世界形势、力量对比、军队士气、地理因素等方面,如何理解这段话?(如何理解四个“错误”?)(1)错误的地点:美国军队远离本土作战,战线过长,而且对地形和作战条件不如中国军队适应。(如,中国军队依靠人力和畜力运输物资,虽然在一些方面受到极大限制,但却机动灵活,不受公路的制约;只要有路可走,他们就可以在正面、侧面,或敌后进行作战。而联合国军队却恰恰相反,它必须依靠卡车在公路上运送给养,而公路最易被路障所截断。)(2)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对手: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暴,勇于牺牲;在作战方面训练有素,尤其善于打夜战;敢拼敢打,充满气势和决心。(3)错误的战争:侵朝战争是非正义的;而抗美援朝是正义战争。4、新中国为巩固新生政权取得了哪些伟大的胜利?(1)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2)肃清了国民党旧政权留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和土匪,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3)建立了各地各级人民政府,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4)1952年底,中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进入社会主义、激情燃烧的岁月P14-16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答:(1)到1956年底,国家提前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内容)。(2)它的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处于消灭之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结束。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意义)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意义)时间:1953—1957年。意义: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此,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3、列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被改造的资本家踊跃参加祖国建设的事例,说明他们表达了那个时代中国人的哪些共同感受和情怀?事例:(1)当家作主的工人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建设事业中,全国劳动模范孟泰就是典型代表。(2)农业合作社的社员采用新农具,利用新技术,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表现出饱满的劳动热情,使农业生产稳步增长。(3)20世纪50年代,一批侨居海外的科学家毅然舍弃优越的物质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怀抱。(4)爱国的资本家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共同感受和情怀:反映了人民翻身得解放、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他们充分发挥主人翁的责任感,满怀激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4、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我国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哪些成就?工业:(1)1953年底,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2)1956年,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交通运输业:(1)修建了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密切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2)1957年,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3)1956年,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5、结合地图,说说“一五”期间的建设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成就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建设成就主要表现在重工业、交通运输等方面。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由于基本建设投资半数以上投放内地,一大批工矿企业在内地兴办,使旧中国工业过分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初步得到改进。失误与挫折、沉
本文标题: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543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