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语文讲义资料第一讲中国语文导论一、关于语文“语文”一词,最早见于1932年曾任复旦大学校长的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的上海大江书铺版《修辞学发凡》,是修辞学的对象,是从“语体文”“文言文”里抽出的“语辞”“文辞”,是“文章之辞”。“语文”学科,是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里的一个教学科目,1950年8月1日是“语文”课程有法理依据和学理根据的起点。语言文字的简缩式称谓;新中国中小学的一个教学科目,即一门课程的名称;以文字形式存在的人类文化;语言文章的简称;语言文学的简称;总结:指代“基于文字”的、“融文学史学哲学为一体”的人文类的学问的综合——语文学。二、关于中国语文知识性美育性民族性三、关于文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艺术门类之一。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以情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创造审美对象。讨论一:一无所有(崔健)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我要给你我的追求/还有我的自由/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噢...两只蝴蝶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亲爱的你张张嘴/风中话想会让你沉醉/亲爱的你跟我飞/穿过丛林去看小溪水/亲爱的来跳个舞/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讨论二:文学历史哲学新闻历史学家的注重事实,哲学家的注重思考,新闻的注重时效,文学关注的更多的是人们的情感。——对于文学,我们只能描述,提供一个认识和比较的思路而无法定义。四、文学的起源中国的感物言志说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说,文学源于社会生活。中国早有“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说法。对中国文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感物说”,便是用生生不息的大千世界激发了主体的人生感受来解释文学何以发生的。西方的摹仿说摹仿(imitation)最初是指祭祀活动中巫师表演的歌舞,后来转化为哲学术语,表示对外在世界的再造或复制,“摹仿说”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摹仿是艺术的本质,一切艺术都是摹仿的产物,并强调不同的艺术在摹仿的对象、媒介和方式上,也有各自的特点。五、评价文学的标准文学的成就取决于作品感动读者的强度。一部文学作品越是越是能在漫长的世代、广袤的地域,给予众多读者以巨大的感动的,其成就也就越高。作品越是体现出人性的需要,就越是能与读者的感情相通。六、对于文学应有的几点看法立足于文学本位。重视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史学思维。所谓史学思维就是说在文学鉴赏中应大概把握文学史的脉络,文学现象承传流变的过程。文化学视角。文学的发展与人性的发展;文学的演进与文化的演进。七、中国语文的发展与演进上古文学:先秦文学、秦汉文学——文学自发的时期,孕育期、奠基期。突出特点是文学尚在文化的大母体之内,文史哲不分。文体:各种文体都已经显现了雏形文学观念:泛文学,广义的文学。几乎包含了一切文字材料在内的古代文献儒——重视文学的经世致用的社会功能(诗言志、思无邪、温柔敦厚)道——重视文学的审美价值文学创作群体:士大夫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文学自觉和成熟时期。文学观念:文学的独立地位和价值得到肯定。曹丕《典论·论文》:“诗赋欲丽”西晋陆机《文赋》里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文学形式:诗歌散文发展到鼎盛阶段六朝志怪与唐传奇变文、词的出现近古文学:宋、元、明清文学——文学的转型时期,特点是市民文学的兴起和化俗为雅的文学观。戏剧和小说兴起并达到顶峰。文学传播方式与文学创作群体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文学传媒出现了印刷出版、讲唱、舞台表演等各种新的形式。文学创作的主体和对象,包括了宫廷、士林、乡村、市井等各个方面。宋散文:唐宋八大家的文学语言和文体至此完成诗歌:文人和学者合二为一;曲子词经唐五代演化为宋词小说:话本戏剧:滑稽唱念元戏曲和小说成为新兴的文学样式,走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前沿。元曲:元杂剧和元散曲白话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罗贯中、施耐庵)(其中后者在明代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工)明清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品化是这一时期文学的趋势。在商业经济的刺激之下,反映市民生活和思想趣味的文学作品占据了主要地位。戏曲:《牡丹亭》、《桃花扇》等白话长篇小说:《金瓶梅》、《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近代文学古典和现代的过渡时期。现当代:五四运动至今诗歌:新诗八十余年的发展——世纪初的“尝试”、20年代中期的新月派与象征派、30年代现代派、40年代穆旦与九叶派、80年代朦胧诗、90年代先锋派。小说散文戏剧第二讲诗歌重点提示:诗歌的起源、发展源流?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新诗的发展与艺术探索。先秦诗歌汉乐府诗与五言诗魏晋南北朝诗歌唐诗一、诗歌的起源文学发源于文字产生以前的上古时期。口头文学(传说时期的文学)。上古歌谣、神话、历史传说。神话传说成为后世叙事性文学(小说和戏剧)的源头。诗歌的源头是上古歌谣。书面文学(有文字记载的文学)。汉字的出现和诗歌的出现。上古歌谣:神农时期的《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周易》中《中孚·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吴越春秋》卷九《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上古歌谣内容:对外是与敌人作战,对内是生产劳动。上古歌谣主要特征:原始歌谣大都采用二言形式,这是因为上古劳动动作简单,劳动节奏短促、鲜明,因而伴随劳动产生的诗歌节奏自然也不复杂。另外,上古汉语都是单音节词,两个单音节词组合是最初的句子,这种句子的产生与上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能力直接相关。书面文学。有文字记载的文学。汉字的出现,甲骨卜辞、商青铜器铭文——书面文学的萌芽,西周末年钟鼎铭文——有文学因素的文学文本出现。诗歌的出现。最早的文学形式之一。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诗经中的作品都是乐歌,其中的颂诗更是祭祀用的歌舞曲。二、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先秦诗歌:《诗经》、《楚辞》作为诗歌奠基之作的出现,开创了古代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源头。源头:上古歌谣,二言为主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多为四言诗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杂言诗《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到了汉代奉为经典,称作《诗经》。书成于春秋时代,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另有笙诗六篇,有目无辞。《诗经》各篇都可以合乐歌唱。内容:反应爱情和婚姻的诗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关雎》,“俟我于城偶,爱而不见”的《静女》,《卫风·木瓜》写男女青年互赠爱情礼物,反映了婚姻与家庭的不幸如《氓》。反应劳动生活的诗篇如《伐檀》、《七月》。反应战争和徭役的诗篇。《采薇》,思妇诗。周民族的史诗。《生民》、《公刘》。《诗经》艺术特色:重章叠句,多彩的修辞,双声叠韵的巧妙应用,隔句押韵的节奏掌握;特别是“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更给后代以巨大影响。《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抒情诗传统:《诗经》虽有少数叙事的史诗,但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自《诗经》后,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风雅与文学革新:《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比兴的垂范:《诗经》于比兴时有寄托,屈原在《楚辞》中,极大地发展了《诗经》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后世“比兴”和“风雅”一样,被用来作为提倡诗歌现实性、思想性的标的。《离骚》艺术特点: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拓了我国古典诗歌史上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传统;诗体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创造了一种句式长短不齐、参差错落的新诗体;结构形式上,抒情和叙事结合,幻想和现实交织,气势磅礴,浑然一体;语言运用上,大量运用楚地方言和楚物名称,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汉诗歌两汉王朝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汉代文化政策上有较大调整,乐府、东观(洛阳)、鸿门都学(洛阳皇家学校)的设立、游学游宦风气的兴盛,都给汉代诗歌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乐府诗歌,尤其是其中的民歌,是继《诗经》“国风”之后的又一重要收获;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新兴的五言诗,不仅在《诗经》的四言时代之后,开创了新的诗体,而且将日益成熟的文人的趣味和情绪自由地表达出来。汉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构,后转变为一种带音乐性的诗体。有二言、五言、杂言,其中五言居多。代表作品《孔雀东南飞》、《陌上桑》、《上邪》、《战城南》等。五言诗:古诗十九首,系汉末文人所作,代表着五言诗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李延年《佳人歌》、辛延年《羽林郎》等。魏晋南北朝诗歌这一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的审美追求带来了诗歌新的变化。题材方面,出现了咏怀诗、咏史诗、宫体诗、田园诗,山水诗等;诗体方面,五古,七古有明显进步,还出现了“永明体”,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形式如五律、五绝、七律、七绝等,在这一时期都有了雏形;辞藻方面,追求华美的风气愈来愈甚。藻饰、骈偶、声律、用典,成为普遍使用的手段。建安体:三曹七子,梗概多气、慷慨悲凉的诗歌风貌。正始体:竹林七贤,阮籍嵇康为代表。田园诗:陶渊明。永明新体诗民歌:南朝民歌,产生于三国东吴,分为“吴声歌曲”、“西曲歌”;北朝民歌,以《敕勒歌》、《木兰诗》为代表。“汉音魏响”曹操属汉音,丕、植属魏响。这是一般的意见。沈德潜《古诗源》卷五:“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曹操《短歌行》等,“汉人乐府本色尚存”。“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古诗源》)钟嵘《诗品》评价曹植:“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唐诗:古代诗歌繁盛时期文化背景:强盛的国力、立国者对外来文化兼容并包的政策、唐代士人较为开阔的人生道路和更多的入仕机会,漫游、读书山林、入幕和贬谪的文人生活风气和状态,以及佛道二家对文学的影响。唐文学尤其是诗歌繁荣的条件:客观条件:唐代的大繁荣与大破坏。唐代曾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的一个时期,盛唐气象;安史之乱的空前浩劫,乱世悲鸣的激烈反省。主观条件:历史发展的必然,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趋势使然,文学的自觉导致文学的审美。唐诗分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初唐:最初的九十年,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代表人物:初唐四杰、陈子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后人评价:句句翻新,千条一缕,以动古今人心脾,灵愚共感。——王夫之《唐诗评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竞为大家。——王闿运《湘绮楼说诗》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压全唐。——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李泽厚《美的历程》在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而是注入新的含义。在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之情,一种纯洁的情感。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汇成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在形式上,由
本文标题:中国语文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14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