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高效循环天天练(五)语言文字运用+实用类文本阅读成语:①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②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③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④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⑤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名句:①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④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陶渊明《桃花源记》)一、语言文字运用1.(2016·河北唐山开学测试)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面对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困境,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日前表示,应对老龄化,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________。②索尼和三星电子的热卖机型和价格差优势,导致日本国内市场的“羹”越分越小,手机市场的再规划也________。③现任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抵达仁川次日就________地赶到中国女足与中华台北队小组赛的比赛现场。A.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迫不及待B.刻不容缓迫在眉睫迫不及待C.迫不及待迫在眉睫刻不容缓D.刻不容缓迫不及待迫在眉睫解析:题目中涉及“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和“迫不及待”三个词语。刻不容缓:片刻也不允许拖延,形容形势紧迫。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答案:B2.(2015·广东省揭阳市第二次模拟考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假如城市化过程中不注意城市之间的相互影响,不考虑污染物稀释扩散结构的话,这种雾霾天气在中国至少还会持续10~20年。B.杨敬敏本赛季加盟新疆队后,他的场均得分已经飙升到了每场14.4分。这样的数据已经让他晋升到了CBA一流锋卫摇摆人的行列。2C.不仅谷俊山收受贿赂,查抄的各种财物装了整整四卡车,而且染指二环黄金地段周边军队地产,拥有数十套房,每套面积都在170平方米左右。D.彼得堡接近北极圈,由于每天晚上十二点钟太阳还在天上,使我们每天在那里的游览时间都能增加好几个小时。解析:B.语义重复,应删掉“每场”;C.语序不当,应将“不仅”放到“谷俊山”后面;D.缺主语,删去“使”。答案:A3.(2016·黑龙江齐齐哈尔开学测试)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成为能在史上留名的诗人吗?“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________。A.辛弃疾是集宋词艺术之大成,才成为一代名家的B.辛弃疾是历经时代风雨洗礼,才成为一代名家的C.积北宋南宋300年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D.集北宋南宋词成就之大成,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解析:注意话题一致。答案:C4.(2015·贵州省适应性考试)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与科普文化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区别。它们的相似之处在于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都追求真理的普遍性。它们的不同点在于:人文文化的侧重点是,__①__;科学文化的侧重点是,__②__;而科普文化则致力于__③__,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交互融合、协调和平衡发展。答案:①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营造②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③传播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5.(2015·安徽省宣城市第二次调研测试)请根据图表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不同地区公众睡眠受工作、生活压力影响的比例3(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图表内容。(不超过8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请从关注睡眠的角度拟一条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城市、小城镇和农村三地区公众的睡眠受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影响呈递减状态;城市公众的睡眠受工作压力的影响大于生活压力,小城镇与农村公众相反。(2)参考示例:纾解压力享睡眠,拥抱生活保健康;睡眠赢得生活,健康成就未来;与好梦约会,让健康回归。二、实用类文本阅读6.(2015·海南省嘉积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愿做沙漠科学事业上的铺路石——记沙漠学家朱震达教授冯锦川今年56岁的朱震达,在沙漠科学研究事业上,已经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1952年,朱震达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随后,他被派往前苏联科学院进修深造。在前苏联的两年多时间里,他潜心研讨,勤奋实践,几乎跑遍了前苏联中亚辽阔的沙漠地区,取得了大量的可贵的第一手资料;锻炼了实地考察的才干,为他日后从事沙漠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院属治沙队,主要对北方地区的沙漠和戈壁进行综合考察。朱震达被选入这支队伍并任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队队长。塔克拉玛干沙漠沙丘类型相当复杂,环境十分艰苦,它历来被描绘成“死亡之海”。雄心满怀的朱震达,率领年轻的科考队伍第一次出征,踏进塔克拉玛干。他下决心要闯一闯,目的是要揭开“死亡之海”的内幕,研究它的特点与规律,以事实来澄清和纠正一些西方学者种种不科学的论断,还它的本来面目。以朱震达为首的治沙队,在塔克拉玛干选择了风沙最严重的山地形作为半定位的观测站。通过连续3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积累了风沙移动的资料,查明了裸露平坦沙质地表因子、风沙流结构和沙丘形态的变化规律。沙漠化,是近年来各个国家沙漠研究的中心问题,它关系到占全球20%的人口、2/3的国4家和地区,每年有500万到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沙漠化土地。因此,沙漠化成了当前干旱半干旱区和沙漠研究中与人民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1977年8月,朱震达出席联合国在内罗毕召开的世界沙漠化会议。回国后他根据我国多年来对沙漠研究的情况认为,沙漠化在我国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同样存在,并直接威胁着草场、农田。因此,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沙漠研究就更应紧密围绕沙漠化来进行。但是,在当时,“沙漠化”这一概念并不被所有科学工作者所接受,在众说不一的情况下,朱震达果断地组织全所主要力量,开展了对沙漠化的调查研究,并与有关生产部门合作进行治理模式的试验。经过10年的研究试验,他认为合理地进行土地利用,是防止沙漠化的根本途径;同时,沙漠化最危险的地区是在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区。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沙漠化地区的农牧业发展战略、治理规划、不同类型的沙漠化土地整治模式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国策,给朱震达的学术研究开拓了广阔天地。一向注重国际学术交流的朱震达,主张“博采各国之长为我所用,以我之长为国争光”。1978年以来,他依靠自己的优势,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他先后与40多个国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与日本、联邦德国开展合作研究,与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组织举办了多次国际沙漠化培训班、沙漠化讨论会等活动。1985年,朱震达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院士。他在国内外的学术成就,引起了国家与科学院的重视。朱震达在再次出任沙漠研究所所长时说:“我们的沙漠研究要立足两个方面:一是要面向土地沙漠化问题,这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二是要看到我国沙漠类型复杂,在世界沙漠中有独特的特点,因此要以沙漠化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面向世界。同时要根据中国大沙漠的特点,抓住若干基础问题,才能使我们的科学水平有所提高。我愿做沙漠科学道路上的铺路石,让后来者踏着它永远奋进,为人类造福。”(选自《现代中国地理科学家的足迹》,有删改)(1)对这篇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占全球20%的人口、2/3的国家和地区,每年有500万到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沙漠化土地。因此,沙漠化是近年来这些国家和地区沙漠研究的中心问题。B.雄心满怀的朱震达,率领年轻的科考队伍第一次出征,踏进塔克拉玛干。可见“初生牛犊不畏虎”,年轻就是科学研究的资本。C.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国策为朱震达“博采各国之长为我所用,以我之长为国争光”主张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D.在“沙漠化”这一概念已被所有科学工作者所接受时,朱震达组织全所主要力量,开展了对沙漠化的调查研究,并与有关生产部门合作进行治理模式的试验。E.朱震达认为土地沙漠化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因此要以沙漠化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面向世界。5解析:B项强加因果。“年轻就是科学研究的资本”文中无依据。D项原文中说当他进行这些活动时“‘沙漠化’这一概念并不被所有科学工作者所接受”。E项原文是说“看到我国沙漠类型复杂,在世界沙漠中有独特的特点,因此要以沙漠化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面向世界。”答案:AC(2)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其妙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正标题和副标题相结合,以正标题概括主人公的奉献精神,以副标题交代主人公的身份。②直接引用主人公的言论,亲切自然,并且隐去主语,能引起多种人称的联想。③“铺路石”的比喻化抽象(精神)为具体(形象),生动可感。(意思对即可。)(3)文章主要介绍了朱震达在沙漠科学研究事业上作出的哪些贡献?请分条列举。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解开了“死亡之海”的奥秘,以事实澄清和纠正了一些西方学者种种不科学的论断,还它的本来面目。②攻克沙漠化问题,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沙漠化地区的农牧业发展战略、治理规划、不同类型的沙漠化土地整治模式等提供了理论依据。③依靠自己的优势,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意思对即可。)(4)朱震达在沙漠科学研究事业上,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像沙漠科学研究道路上的铺路石,让后来者踏着它永远奋进,为人类造福。请你就“技术”、“勇气”、“奉献”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观点一:科学研究离不开高超的技术水平。(或我认为高超的技术水平成就了朱震达教授。)①他在苏联科学院深造时潜心研讨,勤奋实践,取得了大量的可贵的第一手资料,锻炼了实地考察的才干。②通过连续三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查明了裸露平坦沙质地表因子、风沙流结构和沙丘形态的变化规律。③他具备国际间合作的才能和实力,他在国内外的学术成就,引起了国家与科学院的重视。④“我”对技术以及技术与朱震达的事业,以及“我”自己的关系的分析总结。观点二:勇气往往能开创科学研究的新天地。(或我认为勇气成就了朱震达教授。)6①雄心满怀的朱震达勇闯塔克拉玛干沙漠,揭开“死亡之海”的内幕,研究它的特点和规律。②在塔克拉玛干选择了风沙最严重的坡山地形作为半定位的观测站,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③他勇敢地走出国门,实现多国合作,使中国的沙漠科学研究打入国际、走向世界。④“我”对勇气以及勇气与科学,与朱震达的事业,以及“我”自己的关系的分析总结。观点三:对人类的无私奉献成就科学和人格的双重高峰。(或我认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成就了朱震达教授。)①“我愿做沙漠科学道路上的铺路石,让后来者踏着它永远奋进,为人类造福。”朱震达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②他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先后与40多个国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举办了多次国际沙漠化培训班、沙漠化讨论会等活动。③中国沙漠化治理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榜样,它解决的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④“我”对奉献以及奉献与科学,与朱震达的事业,以及“我”自己的关系的分析总结。“慈爱祖
本文标题:【红对勾讲与练】(新课标)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效循环天天练5语言文字运用+实用类文本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06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