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一西部开发问题一.教学设计思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是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国各地掀起一股开发西部的热潮,从而也使西部开发成为考试的热点,因此把西部开发作为综合知识的复习专题是有必要的。本专题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主线,联系其他学科相关内容来复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第二部分:西部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第三部分:以西部地理特征为主线与其他学科的综合知识。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概略地了解西部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特征。2.使学生了解西部开发中的重大方针、政策。3.初步探索以西部地理特征为主线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通过创新习题训练,使学生了解各学科知识的广泛性和交叉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三。教学方法:1.通过多媒体教学,大容量、高速度地复习西部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2.讲练结合,重在训练。四.教学过程设计:西部地理环境西北青藏高原西南范围陕、甘、宁、新、内蒙古青、藏云、贵、川、渝、桂地形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祁连山、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横断山脉气候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高原山地气候)湿润(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河湖多内流河、湖(塔里木河,青海湖)多大江大河源头(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多外流河,水量丰富(长江、珠江水系)资源能源草场、煤、石油、天然气、铁、有色金属、钾盐、水能、风能、旅游资源草场、太阳能、地热、旅游资源森林、水能、煤、铁、有色金属、旅游资源人口比重23%,密度小,分布不均,多民族聚居交通铁路:包兰、兰新、宝中、北疆,新建南疆铁路以公路为主,计划修建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铁路:宝成—成昆、成渝—川黔、贵昆,新建南昆铁路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绿洲农业区)高寒牧业、种植业(藏南谷地)种植业(四川盆地)工业西安—飞机制造兰州—有色冶金新疆—石油工业包头—钢铁工业林芝—毛纺钢铁—重庆、攀枝花煤炭—贵州六盘水电力—重庆、贵州、四川严峻的生态环境荒漠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草场破坏、滥捕滥猎野生动物天然林破坏、水土流失西部大开发——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物理1.西部地势特点决定了其丰富的水能资源水能的开发利用——水电站的建设:E=mgh(注意单位)发电量的计算:P发=UI远距离输电:P损=RI22.西北地区典型的风蚀地貌的形成与气候的关系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热胀冷缩)化学1.西南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柱等)流水(含CO2)对石灰岩的化学溶蚀作用:2.石油天然气是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石油天然气作为能源燃烧和作为化工原料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生物1.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的年、日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决定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含糖量都高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别是合成有机物和消耗有机物的过程,白天日照强,光合作用也较强;夜晚则相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在开发过程中的环保问题、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天然林保护以及林业生态工程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知识与地理学科的交叉政治1.在开发西部能源的过程中,既要注意经济效益,又要注意生态和社会效益,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哲学原理:普遍联系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的观点2.正确认识西部大开发,跳出资源依托型发展战略,走市场导向型发展战略经济学原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调节是基础历史1.目前西部大开发与历史上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开发经历三个阶段:50年代—屯垦戍边60-70年代—“大三线”建设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加大了对西部的支持力度2.西北地理环境的变迁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著名的楼兰、尼雅文明的覆灭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3.西部边疆和平问题西部地区遭受列强入侵的历史:19世纪中期—法国以越南为跳板入侵云南、广西等地19世纪70年代—俄国侵占伊犁,英军入侵西藏南部西部大开发相关的重大方针政策一.正确处理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努力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1.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是实现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重要举措。2.西部地区要借鉴东部地区的经验,引进和利用东部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加快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3.中部地区要承东接西,发挥地区优势争取自身的较快发展。4.东部地区要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提升产业层次,使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打好基础1.水利设施建设:节水、防洪、蓄水、调水。2.交通运输建设: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铁路、机场和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形成全国性的综合运输体系。3.加快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1.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和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1)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0万平方公里,西部占80%。(2)全国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约2400万平方公里,西部占95%。(3)每年因上游水土流失,进入长江和黄河的泥沙量达20多亿吨。2.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政策。(1)国家向农民无偿提供粮食和种苗。(2)实行个体承包。3.坚持“全面规划、分部实施、重点突出、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4.搞好规划和试点示范。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1.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2.确保教育优先发展。3.加强人才利用、引进和培养。五.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和新办法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2.运用新思路编制好专项规划。3.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投融资办法。4.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1)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西北地区“种植、养殖、沼气”三位一体农业—西南地区)。(2)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西部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美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闻名遐迩的文化古迹等)。。5.以全方位开放促开发。综合练习一.西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2%的水能资源,“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加快实施“西电东送”工程建设,其中将红水河流域的水电资源开发出来输往广东,是“西电东送”的南部重要通道。回答下列问题:1.红水河流域属于水系。该河段著名的水电站有电站。2.若红水河段的平均径流量为Q(m3/s),平均落差为h(m),发电效率为η,则该河段的水电蕴藏量E(kw.h)是多少?3.如果将红水河段的电能输送到广东地区,使用相同的输电线,从减少电线上电能损失来看,在50万伏超高压和11万伏高压输电方案中应选用输电方案,因为该方案的输电损失为另一方案的%。二.根据下列地区气候资料,回答问题: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月均温(C)-9.5-2.19.318.925.731.032.730.423.312.61.8-0.213.9日较差11.414.814.815.914.3月降水量(mm)1.50.31.40.40.53.32.33.01.01.10.41.416.41.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气候类型是。2.根据上述资料判断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A.宁夏平原B.河套平原C.吐鲁番盆地D.云贵高原3.从气候资料可以看出,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该地区著名的农产品有、等。4.该地区瓜果特别甜,主要是因为气温的日较差大。请从生物学角度解释其原因,并写出相关的反应式:三.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1.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显著:(1)“祁连雪水灌三洲”是西北内陆干旱景象的写照,它说明了是重要的水源,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2)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气温低,生长期短。虽然,光热资源较为丰富,但整体生态环境较为脆弱。(3)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地势起伏大,也说明本地区的气候变化显著,森林类型多样。近年来采取禁止砍伐、封山育林的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发挥森林的的功能,对保护生态环境,减轻长江中下游水患有深远意义。2.早在清朝前期,就有列强企图染指我国西部地区。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西部地区又面临列强入侵的危机,这些列强是:国、国和英国。其中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国。3.就“西气东输”工程的有关问题回答:(1)“西气东输”工程中的“气”是指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该工程穿过我国九个省级行政区,终点是。(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它是由动植物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经形成的。(3)天然气是高效能源,也可作基本化工原料,生产乙炔、氯气、氯甲烷、甲醇、甲醛等化工产品,请写出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经隔绝空气、高温反应生成乙炔和碳黑的化学方程式:四.2000年末至2001年初,我国科考队进入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成功地解开了楼兰文明的一个世纪之迷。1.科考队选在此时进入塔里木河下游的主要原因是:A.日照时间长,有利考察B.近地面气流稳定,少有沙尘暴C.温度条件适宜,有利考察D.水源充足2.楼兰古国早在2000年前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西部对外开放的繁华商城,却在几年的时间里覆灭的一干二净,其根本原因是:A.战乱所致B.气候变迁C.水源缺乏D.经济衰落3.据资料显示,楼兰绿洲在西汉前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0%。科考专家指出,依河湖而居的楼兰人,随着罗布泊的迁移延续着他们的历史,也随着不绝于耳的砍伐声毁灭了他们的文明。谈一谈这段资料对我国目前西部开发的启示:4.五.下图反映了我国西部开发战略导向的变化,分析并回答:1.该图表明我国西部开发战略应由开发转向开发。在开发方式上,应由过去以计划经济和行政行为为主,转变到以为导向,以规律调节为主。2.西部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和作为西部开发的战略重点和切入点。5.选择:(1)要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实现西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应进一步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提高牧业产值B.西部地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有着较大的开发潜力C.西部地区有丰富的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将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柱D.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应大力开发利用(2)西部开发战略导向转变的意义有:A.有利于实现资源与人才的合理配置B.促进西部资源的合理开发C.西部开发既要注意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意生态效益D.科教、知识、人才是实现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六.根据下图分析我国北方近几年沙尘暴形成的原因。.
本文标题:专题一西部开发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5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