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591UP历史资源-湖北省荆州市2012届高三
湖北省荆州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0分)1.(2012年3月荆州市质检24题)《左传·桓公二年》云:“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与材料中政治制度相关的人生理念是A.“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答案】C【点拨】【结束】2.(2012年3月荆州市质检25题)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指出:在理想的社会中,就像在一个好的灵魂中一样,每一部分都要遵循正确的等级,他把社会中的人划分为三个等级,最上面的是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第2等级是御国御侮的战士,第3等级是劳动者。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柏拉图留给西欧思想界的精神遗产是A.捍卫思想自由的原则B.强调理性主义的思考C.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憧憬D.崇尚怀疑主义的精神【答案】B【点拨】【结束】3.(2012年3月荆州市质检26题)在谈到罗马帝国的衰落时,恩格斯说道:“奴隶制已不再有利,因此也就灭亡了,在这里罗马世界就陷入了绝境:奴隶制在经济上已经不可能了,而自由民的劳动却在道德上受鄙视。前者是已经不能再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后者是还不能成为这种形式。只有一次彻底的革命才能摆脱这种绝境。”这里“彻底革命”的含义是A.新兴封建生产关系的建立B.波澜壮阔的奴隶和平民起义C.外族日耳曼人的入侵打击D.罗马法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答案】A【点拨】【结束】4.(2012年3月荆州市质检27题)北宋苏辙的《襄阳乐》诗云:“里人种麦满高原,长使越人耕大泽,泽中多水原上干,越人为种楚人食。”诗句主要反映出A.吴越地区充足的粮食输往襄阳地区B.襄阳地区出现麦稻兼种的农业景观C.荆楚农业文明对吴越海洋文明产生影响D.政府移民政策促进了襄阳地区的农业开发【答案】D【点拨】【结束】5.(2012年3月荆州市质检28题)下列思想主张与“存天理,灭人欲”观念形成鲜明对立的是A.“学者有求为圣人之志,始可与言学”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富贵利达所以厚天生之五官”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答案】C【点拨】【结束】6.(2012年3月荆州市质检29题)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认为人类社会是循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规律发展的,最终达到“政府皆由民造”,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陈独秀说:孔子之道,施于今日社会为不适于生存。康有为标榜孔子和陈独秀批判孔子所运用的共同思想武器是A.民主共和说B.社会进化论C.君主立宪论D.经世致用说【答案】B【点拨】【结束】7.(2012年3月荆州市质检30题)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欲打破其安占华北之战略,一则逼其军队不得不用于江南,二则欲其军队分略黄河南岸,使其兵力不敷分配,更不能使其集中兵力安驻华北。中倭之战必先打破其侵占华北之政策,而后乃可毁灭其侵略全华之野心。”为实现这一战略意图,国民政府组织了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答案】B【点拨】【结束】8.(2012年3月荆州市质检31题)1948年1月,民盟召开三中全会并发表了《三中全会宣言》和.《政治报告》,宣言指出:“欲实现中国的和平民主已不可能由谈判妥协中求之。我们必须粉碎一个独裁反动贪污腐化的政权,才能建立一个和平民主有效能的新政权。”民盟发表这一政治宣言的时代背景是A.国民党政府对民主党派的迫害和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反攻B.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政协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C.蒋介石召开“行宪国大”并“当选”伪总统D.民盟和其他民主党派积极谋求中间路线的推进【答案】A【点拨】【结束】9.(2012年3月荆州市质检32题)中国共产党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人。”这一规定对于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重要意义是A.确立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B.完成了第一、二代领导人的顺利交替C.实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重大改革D.进行了对领导干部任期制和结束终身制的探索【答案】D【点拨】【结束】10.(2012年3月荆州市质检33题)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重点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同时调整一些基础工业品的价格。材料表明当时价格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深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发挥市场在产品价格调控中的积极作用C.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D.改变以前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现象【答案】C【点拨】【结束】11.(2012年3月荆州市质检34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克拉克·克尔指出:“知识产业在20世纪后半期可能要产生如同铁路在19世纪后半期、汽车在本世纪上半期所起的作用,即成为国家发展的焦点,而大学则是知识产业的中心。”材料表明,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育的根本着眼点是A.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B.注重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C.培养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后备人才D.加大知识经济产业的研究力度【答案】A【点拨】【结束】12.(2012年3月荆州市质检35题)“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一资本积累、竞争和利润最大化,已经从意识上渗透进世界每一个角落。甚至于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最外围,一切经济活动也都是按这一逻辑来进行的。”材料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是A.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扩张进程B.国际金融资本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C.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对非西方世界的影响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观念的世界蔓延【答案】D【点拨】【结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0分)13.(2012年3月荆州市质检40题)(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2倍,1913年,西方各主要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为英国15%,英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一点。19世纪90年代的价格一般比1873年低40%,其中钢和钢轨的价格下跌最为严重,欧洲的钢轨价格在1872~1881年间降低了60%,美国钢轨在1896年的销售价格仅为1875年的1/10稍多一点。——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1895~1899年)行业1895年1899年发展速度(1895=100)棉纺织业华商纱厂纱锭数(枚)1465369564474.7机制面粉业华商厂产量(万包)20476766330.5缫丝业华商厂出口量(担)30394175137.4沿海地区丝车数(台)3856945278117.4内地丝车数(台)794329270368.5卷烟业华商厂资本额(万元)8554181.2火柴业华商厂资本额(万元)126241191.3水泥业华商厂产量(吨)68190279.4机械采煤业华商矿产量(吨)89145162.3——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材料三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8页。(1)依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6分)并结合有关背景归纳导致这些特征产生的主要历史原因。(6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西方资本扩张的世界影响。(6分)【答案】(1)世界贸易扩大,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的联系更加紧密;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西方发达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增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致工业产品的增长幅度暂时超过了世界市场需求的增长幅度,出现了产品过剩,使价格和利润下降。(6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2)表现: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企业由沿海开始向内地扩展;棉纺织、缫丝等轻工业发展突出;采矿等重工业开始得到发展。(6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原因:世界市场形成,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巨额赔款迫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的对华.侵略深入中国内地。(6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若没有回答出“资本输出、赔款、《马关条约》这三个信息点”仅得3分)(3)评价:资本的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和交往,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加速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2分);同时,促进了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2分);世界市场的形成冲击了落后地区的经济体制,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观念,推进了落后地区的近代化进程,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人类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社会转型。(2分)(6分,其中“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东方从属于西方”“近代化”是三个主要采分点)【点拨】【结束】14.(2012年3月荆州市质检41题)(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材料二据张瀚《松窗梦语》载:“吴会、金陵,.擅名文献,刻本至多,巨轶类书,成荟萃焉。海内商贾所资,二方十七,闽中十三,燕、越弗与也。至荐绅博雅、胜士韵流,好古之称藉藉海内,其藏蓄当甲诸方矣。”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近年士大夫享太平之乐,以其聪明寄之剩技,吴中缙绅,则留意声律。又如案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寄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之。”——摘自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1)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这一现象在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7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文化现象的地域特点并指出该文化现象的主要社会推动阶层。(4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和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具有的社会转型的共同特征。(2分)【答案】(1)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具有地域差异性(3分,回答其中l点可得2分,回答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可得2分)。发展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先河;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开创了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的先例;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的推行提供理论依据。(4分,回答其中1点可得2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3分,回答其中3点可得4分)。(2)文化现象特点:著书、刻(印)书、藏书之风(或崇尚学问学术之风或重视教育之风)盛行和注重休闲雅玩文化(2分,各1分)。主要推动阶层:城市工商业者和知识阶层士大夫。(2分,各1分)(3)共同特征: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社会阶级(阶层)的出现。(2分,各1分)【点拨】【结束】15.(2012年3月荆州市质检45题)(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宋和明朝进入中叶后,都面临着“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和张居正就是在这种相近的背景下各自进行了变法与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九州之民,贫富不均,风俗不齐,版籍之高下不足据。今一旦变之,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甩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摘自王安石《论五事札子》材料二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派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法。——摘自张廷玉等《明史》
本文标题:591UP历史资源-湖北省荆州市2012届高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939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