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要记住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区域文化的特点。(2)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涵义,区域文化的成因。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华文化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包容性2、难点: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情景设置法、讨论法、讲授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提问: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什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有哪些?中华文化除了有源远流长的特征以外,还有一个基本特征:博大精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讲授新课:中华文化不仅内容丰富、完善,而且水平高超、精妙,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那么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现在很多中国人崇尚西方文化,但是有个历史事实很少有人知道,从13世纪一直到18世纪,西方人都在崇拜中国文化,在欧洲大陆形成的“中国热”持续了6个世纪。当时的欧洲人看中国,就像现在的中国人看美国一样。中国的瓷器、建筑、服饰、文学、科技、园林艺术都受到崇拜,中国几乎成为他们向往的乌托邦。中华文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首先我们来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性。而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最重要、最为标志性的两个方面就是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播放视频(国宝迁台、北沟烟雨、青铜记忆、釉彩千年.....大统一)这说明了中华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1、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外国有吗?外国人称我们中国为china,因为只有我们有china。还有中国的园林,园林设计上呈现地域差异,南方园林多体现居者闲适心境,北方园林多呈现皇权的尊荣显青,这都是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魅力首先体现在他的独特性,既在世界的文化史上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课堂探究:参考上述事例,结合你所学过的历史知,可否对中华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作出描述?◇探究提示:(1)中华文化的特色是辉煌灿烂。博大精深,文化内容既反映上层人们生活,也贴近百姓;园林设计上呈现地域差异,南方园林多体现居者闲适心境,北方园林多呈现皇权的尊荣显青;传统科技发达,许多古代科技居世界前列,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实现科技2划时代的发展.(2)对世界的贡献:传统文化光辉灿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前列。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及传播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宋元时期中国三大发明先后西传,对近代西方费产阶级改造旧社会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说到文学艺术大家可能会想到:诗经、楚辞、孔孟老庄,史记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文学形式,还会想到绘画、书法、舞蹈等艺术形式:它们如同浩瀚宇宙中一颗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美丽、迷人的光芒。这也说明中国文学艺术种类繁多、形式丰盈。大家知道,《诗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诗歌集,距今大约3000年多年,也就是说3000年前我们就有了诗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是世界上第一本小说,距今有1700年了,也就是说1700年前我们就有了小说。这说明中国文学艺术历史悠久。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盛赞中国文化,尤其崇拜孔子,他大声疾呼,欧洲人对中国“应该赞美,应该惭愧,尤其应该效仿”。据说日本企业成功靠的是《论语》加算盘。商人手中《孙子兵法》新加坡的繁荣得益于重视儒学教育,那里的中小学普遍设有儒学课,讲授“四书、五经”。德国文豪歌德在谈到中国文学时说:“当中国人已拥有小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正在树林里生活呢!”黑格尔认为:中国诗词可以比欧罗巴文学里最好的杰作。从外国人的眼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什么位置呢?中华文学艺术有何魅力让外国为之倾倒呢?接下来我们看看中华文学艺术的特点①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②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风格: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③文学艺术的重要地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注意:文学艺术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的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它源于社会,折射人类共同情感又承戴独特民族传统。◇点拨:相关健接说明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内容博大,语言雅俗共赏,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皮影戏也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组成部分,反映中华民族丰富创造力。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果说中华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堪称独树一帜,那么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更是当之无愧的“独领风骚”。表中所展示的中国有中国历史四个阶段大致是春秋到西汉,东汉到东晋,南北朝到北宋初年,北宋到明中期。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处于优势地位,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关于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我不说大家肯定最先想到的就是四大发明,因为它们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的标志和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近代文明的过程。(马克思对中国的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有一段生动的描述:“火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李约瑟《自然科学大事年表》时间公元前6-公元前1世纪(春秋到西汉)公元1-400年(东汉到东晋)公元401-1000(南北朝到北宋初年)公元1001-1500(北宋到明中期)比例50%62%71%58%3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那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哪些古代的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成果呢?郭守敬制造的简仪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300年后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制造的一起才能和它相比;祖冲之是河北涞水县人,他是世界上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7位的第一人,1100年后荷兰安托尼斯才得到同一数值;赵州桥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也是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的设计和修建可以用这样八个字来概括即:安全、美观、省料、实用。说到都江堰,我先给大家讲两件真事:故事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打算轰炸都江堰,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迟迟没有投降,就是因为有天府之国四川这么一个大后方,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撑,而四川又全靠这个都江堰,所以他们认为,只要炸了都江堰的大坝,一切问题就解决了。于是,日本飞机很快就飞到了都江堰上空,他们盘旋了很多圈,傻眼了,这大坝在哪呢?找不到啊?怎么投弹呢?最后日本飞机又盘旋了几圈,在宽阔的岷江上,扔下了几颗炸弹,溅起了几朵白色的浪花,回去了。我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终毫发无损,这恰好就是都江堰最神奇的地方,原来他根本就没有坝,没有坝,怎么炸呢?故事之二:对08年汶川大地震恐怕大家还记忆犹新吧。这次特大地震给四川带来了巨大灾难,而都江堰水利工程距震中还不到20公里。当时大家都担心都江堰水利工程,它要出了事怎么得了呀,因为它是“天府之源”啊,四川几千万老百姓要靠它喝水,而且1370万亩庄稼要靠它浇灌。所以只要都江堰一出事,四川肯定出大事。大家都往那跑,老远就看见都江堰对门、地势稍高的二王庙已经全部坍塌,惨不忍睹。大家心更急了,没命的往那跑,等大家跑拢来一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都江堰水利工程几乎完好无损,只有那么一点缝。但是丝毫不影响它的功能。都江堰真没事,不可能吧?海内外媒体将信将疑,很快他们不顾强烈的余震赶到了都江堰。到了现场,他们看啊、听啊,最后心服口服,所以很快法国一家媒体就写了这么一篇报道《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经受住了时间和地震的双重考验》。2250年来,这一地区曾发生过16次7级以上大地震,都江堰都挺过来了。(1)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2)中国的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②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③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课堂探究:选择你最熟悉的一项,谈谈自己的见解,与学们交流共享。◇探究提示: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它们问世以后逐渐走向世界。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阶层日益衰落;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从此,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创造出众多让世界发生巨变的成果。今天虽然我们的科技水平不能名列世界第一,但随着近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4人们受教育的数量和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创新力正在恢复,嫦娥二号、神州七号、先进的军备等都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相信自强不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使我国的科技从古至今都能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对世界而言,中华文化是独特的,那中华文化内部又是怎样的呢?大家知道,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所以,按地域分的话,中华文化又有:东北文化、齐鲁文化(山东)、燕赵文化(河北、山西、陕西中北部)、吴越文化(江苏、浙江、上海)、楚文化(两湖、安徽、江西的西北部和河南的南部)、岭南文化(广东、海南、福建和广西的部分地区)巴蜀文化(以四川为中心,辐射到陕南、鄂西和云贵部分地区)、三秦文化(陕西地区,包括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滇黔文化(云南、贵州)、藏文化、西域文化等。不同地区的文化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这里讲述了我国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的绚烂多彩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1.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演变、丰富和发展都有一定的生存环境。受特定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影响,我国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文化,它们既渐趋合一,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①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举例:饮食文化中的“南甜、北咸、东酸、西辣”。②不同区域文化之问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③具体表现: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点拨:“相关链接”说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等因素不同,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受自然条件和多民族社会历史条件影响较大。它们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博大的特征。◇课堂探究:(1)你能从“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的意义上,说明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的差异吗?(2)如果把这些文化与你的家乡文化相比较,你还会发现什么新的特点吗?◇探究提示:(1)说明吴越文化流动和开放性强,滇黔文化内敛性强。(2)这些文化与我们家乡相比较,其特点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特点相对稳定,具有明显的区域风情。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①我国的雕刎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例如
本文标题: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0734 .html